第 2 节
作者:冷夏      更新:2022-09-26 14:27      字数:4745
  帐酢⒖蒲Я煊蛑械奈按蟪删汀:廖抟晌剩丁魑性匚颐恰胺上蛱焯玫某岚颉保仓荒艽永投谢竦谩K教觳牛膊还乔诜芾妥鞯囊恢直硐郑杭创丛煳按蠛头⒒映种院愕哪芰俊R残砝投且环菪晾陀敫旱#撬且恢秩僖凰且恢衷慈驮鹑危球虾筒恍嗟摹馐嵌阅切┚哂凶罡呱械娜松硐氩⑽庾钪粗哪勘甓投娜说淖罡咴抻?br />
  许多人都在抱怨以这种辛勤的劳动才能维持生活的准则,可是他们从来不好好反思:遵守这条准则不仅是服从上帝的意志,同时也是出于发展人类才智、开发人类共同的本性的要求。在所有有着不幸命运的人中,懒惰者是最悲惨的——他们的生命是一片荒漠,除了寻求满足自己的感官享受之外,他们一事无成。在人类社会中,难道还有比这群人更加怨天尤人、悲惨至极、自私贪婪的人吗?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无聊至极的状况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其他人,似乎都是一无是处——只是在消耗土地资源。当他们悄然离开人世之后,无人想念。又有谁会对他们表示怀念之情呢?最可悲和可耻的命运莫过于此了。
  在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有谁发挥的力量比朴实的劳动人民还要大呢?所有被人类称之为进步的事物——文明、健康、繁荣,无一不是源自勤奋、实践。从种植作物到制造蒸汽轮船;从衣领的缝制到“使整个世界为之陶醉的雕刻艺术”,凡此种种。
  与此同时,所有那些具有进步意义而伟大的思想无不是通过学习、劳动、观察、研究和勤奋思考的所总结得出的。如果不经过长期艰辛的思考,那些高尚雅致、渊源流传的诗歌是不可能被创作出来的。没有任何伟大的工作是“在心中”完成的,只有在不断努力、历经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能获得成功。伟大的事业往往经历数代人的坚持不懈,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现实对过往的不断传承,互相间的无私合作。宏伟的帕特农神庙是从小泥屋开始建起的;《最后的审判》这幅名作开始也不过是画在沙滩上的涂鸦而已。对于个人而言,也是这个道理:人们的成功往往开始于失败,但是只要人们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终究会走向成功的。
  勤俭的历史铭刻在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即使是最穷困的人也能从勤俭中感受到荣耀——如果没有得到杰出成就的话。在文学、艺术、科技领域,最伟大的名字属于那些最勤奋的工作者。一位仪器工人向我们展示蒸汽动力机;一名理发师发明纺纱机;一位纺织工人发明走锭精纺机;一个小摊贩可以改进火车机车的功能……来自各阶层的一代又一代工人们为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劳动者,我们并不仅仅是指那些依靠肌肉和流汗劳动的人。即便是一匹马也能完成这类工作。人之所以是最杰出的劳动者,因为他们可以运用大脑思维进行工作,人类的所有生理机能都是在这种更高能力的支配之下进行的。一个人写作、绘画,制定法律,创造诗歌,都是在进行更高级的劳动。在维持社会生存的能力上,与农夫或牧羊人的工作相比,这些工作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但是,在推进社会向更高才智精神的发展上,脑力劳动者的贡献并不比体力劳动者的小。
  我们在前面谈到了许多关于勤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内容,我们知道,人类从劳动中受益匪浅。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先人们所创造的文明的传承——技能的、艺术的、科技的、知识文化等各领域的文明积累——我们或许仍然处在野蛮人的世界里。
  正是劳动所创造的财富的积累缔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财富积累是劳动的成果;只有当劳动者开始进行财富积累,文明的成果才会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文章开头我们就讲到,节俭伴随文明一同诞生:我们甚至可以说节俭产生了文明。节俭产生资本,而资本又是劳动积累的成果。资本家就是一个不会花光他创造的所有价值的人。
  但是节俭并不属于人类的天性。它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它需要自制力——克制当前的享乐,而为未来谋划——使本能欲望服从于理性、远见和谨慎。它既为现在工作,也为将来而工作。它将积累下来的资本用于投资未来,以便为日后的发展作准备。
  爱德华·丁尼生曾说过:“人服从于理性而获得的先见之明,同为未来作打算的义务是密切相连的;无论何时,我们谈到节俭的美德,其含义都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未来是残酷的,为将来做好准备就是人类最明智的选择。”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班牙的情况。在那里,最富饶的土地却有着最低的产出量。在瓜达基维尔河沿岸一带,曾有近12000个村庄。但是现在,只剩下不足800个,而且村村尽是些乞丐。西班牙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天空和大地都是美好的,但是处于天空与大地之间的人是唯一糟糕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或辛勤的劳作是西班牙人最不能忍受的行为。这一半是由于人们的懒惰,而另一半就是出于他们的自豪,他们不愿意付出辛劳。一个西班牙人会因为工作而抬不起头来,却不会为乞讨感到羞耻。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上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节俭阶级和浪费阶级;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和懂得为将来生活谋划的人;奢华的人和节俭的人;无产者和有产者。
  那些通过付出艰辛劳动、勤俭节约而最终成为资本家的人,又会创造其他就业机会。他们能够将手中的资本积累起来,然后雇佣其他人为自己工作。由此,就出现了商业和贸易。
  勤俭的劳动者能够建造房屋、仓库和工厂。他们将机器运用到生产之中来开办制造业;他们建造轮船可以周游全世界;他们将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建设铁路、港口和码头;他们开办煤矿、铁矿和铜矿;为保持水的清洁而安装抽水机。他们雇佣大批工人开矿山铺公路,有效地增加了社会的就业人数。
  所有这一切得益于勤俭。它是节省资金并将其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结果。只会挥霍浪费的人没有为社会的进步出过一分力。他花光了他的所得收入,无法为任何人提供帮助。无论他能够挣到多少钱,他的社会地位也无法得到提高。他从来没有意识到用节俭的观念合理使用自己的资源。他总是向别人寻求帮助。事实上,他沦落为节俭者们的天生奴仆。
  第二章 加入富人的行列
  学会驾驭自己是最重要的。
  ——歌德
  大多数的人为今天而工作,小部分人为明天而工作。最明智的做法是:为两者而工作——既为今天的未来,也为明日的今天而工作。
  ——《真理的猜测》
  成功的秘诀在于自我克制……你一旦学会了控制自我,那么你就得到了一位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能向我证明你的自制力,那我承认你是个有教养的人;如果缺乏这种品质,任何其他的教育都将无济于事,毫无价值可言。
  ——欧利芬特夫人
  几乎所有人都能过上富足、闲适的生活,只要他们开动脑筋,努力去争取它们。那些具有丰厚收入的人们或许能够成为资本家,并且可以在社会进步和幸福的氛围中享受自己应得的快乐。但是,只有付出自己的劳动、精力、诚信和勤俭,他们才能改善自己的状况或者提升自己的地位。
  眼下的社会状况,与其说是在遭受着缺乏财富的痛苦,不如说是在忍受着大肆挥霍财富的痛苦。赚钱比有效消费要容易得多。一个人的财富并不是由他的劳动所得构成的,而是由他的消费和存款的方式造就的。当一个人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超出他个人消费和家庭所需消费的支出之后,他才能慢慢地积攒下一些金钱,很显然,他从此就拥有了在社会上相对自由的生活条件了。这点积蓄或许不算什么,但却是使他获得独立的资本。
  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现在那些高收入的工人阶层无法积攒自己的财富?这实际上是自我克制和个人节俭习惯的问题。不可否认,现在那些实业界的领袖们都是由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所组成的。正是不同的工作经验和从业技能的积累区别了工人和非工人,而这也取决于工人自己是愿意节省资金还是浪费能源。如果他自觉节省资金,他将会发现他会有足够的机会把这些资金用于从事有利可图和可以升值的事业上。
  “前天当我到达南开郡以后,”科布登先生对他那位米德哈斯特的老乡说,“我和一些先生参观了一家纺织厂,该厂厂主的真实姓名我不想说出来,但为了方便我下面的叙述,暂且把他称为史密斯先生吧。当工厂运作时,至少有3000或4000名工人在工厂里干活,整个工厂共有700台电力织布机在运转。当我们离开工厂的时候,一位陪同我的朋友以一种明显区别于南开郡人的坦率和随性,拍着那位工厂主的肩膀说道:‘史密斯先生在25年前就是一位工人,他是通过勤奋和节俭才获得今天的巨大成就的。’对此,史密斯先生也以同样的坦率和幽默立即回答道:‘不,这并不完全是因为我自己;这还应归功于我与一位携带一笔财产的妻子结了婚,在她嫁给我的时候,她作为这个纺织厂的织工拥有每周9先令6便士的收入。’”
  节省时间也就等于节省金钱。富兰克林曾说过:“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人们希望赚到钱,那么就得学会正确地利用时间。可以把时间用在许多美妙而高尚的事情,它可以用来学习、研究、从事文艺创作和科学探索活动。我们可以有计划地节省时间。计划就是为实现某种目标所作出的安排,以便迅速高效地实现目标而不浪费任何宝贵的时间。任何一个商人都必须具备计划进程和井井有条地付诸实施的能力。同样,每个家庭主妇也应该能够做到这些。每件事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位置,每个位置上也都应该有与之相应的事物。每件事情都需要花费时间来完成,所以任何事情都应该及时有效地完成。
  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向众人重复致富源于节俭的道理了。没有人可以否认节俭是可以培养和付诸实践的。这方面的许多例子我们都亲眼见过了。只要是被实践已经验证过的事情,那么其他人也可以去效仿。不仅如此,节俭也不是一种使人感到痛苦的美德。恰恰相反,它能使我们避免被轻视和侮辱。这就要求我们克制自己,但并不意味着放弃正当的权益。它会带给我们许多真正的快乐,而这些快乐是奢侈浪费的行为所得不到的。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精打细算。任何人都可以在每周节省下几先令的开支。如果每周节省3先令,20年下来就能积攒到240英镑;继续节省10年,加上利息,就能够达到420英镑。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不相信的话,就从现在开始做起吧,每周节省2先令、1先令或6便士。无论自己身处何方或发生任何情况,请马上开始进行吧。每周到银行存上6便士,那么20年后就会达到40英镑,30年后就会达到70英镑,做到这点唯一需要养成的习惯就是:节俭和克制自我。
  做到节俭并不需要你付出很大的勇气,也不需要高智商或者具备超乎常人的德性才能够做到。节俭只需要具备一些常识和抵制住眼前享乐的诱惑就可以完成。事实上,节俭只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普通观念,这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决心才能实现,你只需要做到少许的持之以恒的自我克制就行。马上付诸实践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能够坚持不懈地保持节俭,那么养成这一习惯就会很简单,你会发现这种习惯会为一时的自我克制带来意想不到的补偿和丰厚的报酬。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收入微薄的人而言,当他把挣到的每一便士都用来养家的时候,他还能挤出钱到银行开户存起来吗?实际上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懂得勤俭和自我克制的人身上。他们确实能够做到自我节制,把自己的业外所得的收入存到银行里,而别的形式的存款也可以为穷人提供积蓄的途径。假如一些人已经做到了这些,那么在相类似的情况下,其他人也应该能够做到,同时这一切根本不会影响到他们本来应该享受到的快乐和安宁的生活。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高收入群体而言,把所得收入都花费在自己的身上,这一行为是多么狭隘啊!即便他还需要养家,如果把自己每周的薪水全部用到家庭的消费中而不留下一分钱,那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