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赖赖      更新:2022-09-26 14:10      字数:4824
  在很多大学,我都曾经做过“学比尔?盖茨,不学爱迪生——二十一世纪的创新智慧”的讲座。
  这并不全面否定爱迪生,而只是在一个层面上否定他——由于他不能与时俱进,在取得巨大成功后自满,最后导致了不应有的挫败。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仅受过3个月的正式教育,一生却取得了一千多项专利。
  毫无疑问,爱迪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在交流电被人发现时,他却固执地站在对立面,想扼杀新生事物,固守自己过去最好的成就——直流电。
  1882年,在白炽灯彻底获得市场认可后,爱迪生的电气公司开始建立电力网,由此开始了“电力时代”, 当时公司输电靠的是直流电。
  不久,交流电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但受限于自大的心态和自己在直流电方面的投资利益,爱迪生始终不承认交流电的价值。
  发展交流电技术的威斯汀豪斯公司,一度被爱迪生压得抬不起头。
  但谁也不可能逆着规律来,新生事物以锐不可挡之势浮出水面。
  后来那些曾崇拜、迷信爱迪生的人们在铁的事实面前惊讶地发现:交流电其实比直流电要强得多!
  爱迪生公司的员工和股东引以为耻,干脆决定将公司名字中的“爱迪生”三个字去掉,成立了今天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公司(GE)。
  爱迪生辉煌了大半生,却在人生的尾声栽了一个大跟头,再也没能爬起来,成了他一生抹不去的污点。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新时代的比尔?盖茨。
  最初,他设计的软件是DOS系统,那是一个被华尔街的专家评为“生蛋的金鸡”的软件。
  就在DOS卖得最火的时候,比尔?盖茨却下决心把它淘汰掉,促使了革命性的WINDOWS的出现,由此产生了一个奇迹:比尔?盖茨打败比尔?盖茨,微软淘汰微软。换句话说,他们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超越自己的同时又超越了时代。
  爱迪生之所以会在晚年犯下那么大的错误,与自己不能“空杯”密切相关。曾经锐意进取的爱迪生,到了晚年却说过一句令我们目瞪口呆的话:
  “你们以后不要再向我提任何建议。因为你们的想法,我早就想到了!”
  在这种个人崇拜思想的指导下,固步不前甚至倒退也就在所难免。
  而比尔?盖茨恰恰相反,他不满足一时的成功,顺应时代的需求,敢于向自我挑战,从而不断超越。换句话来说,因为拥有了“空杯心态”,他才保证了永创一流。
  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要保证永创一流,我们就应该向比尔?盖茨学习,拥有永远的“空杯心态”!
  第三章 超越的程度,与“空杯”的程度成正比
  “空杯心态”也是分层次的。有彻底的空杯,也有半拉子的空杯,也有一点点的空杯。
  不同程度的“空杯”,会造成不同效果。“空杯”程度越高,超越的程度越高;“空杯”的程度越低,超越的程度也越低。
  要创造一流甚至永创一流,就得学会彻底和永久“空杯”!
  要取得最大成功,就得学会“彻底倒空”
  不管个人还是单位,其超越的程度,总是与“空杯”的程度成正比。
  点滴“空杯”只有点滴的超越。而要取得最大的成功,要创造一流甚至要永创一流,就得学会彻底“空杯”!
  中央电视台曾制作过一期节目,介绍了香港“领带大王”曾宪梓的创业经历。
  他创业初期如何打开局面的经历非常精彩,也是对“空杯”的最好阐释。
  曾宪梓出身寒苦,年轻时,他自己成立了一个小领带厂,从事领带的销售。由于当时香港主要销售的都是国外的领带,所以他的生意并不好做,为了打开局面,他不得不自己到处去推销。
  有一次,他到一家西服店推销领带。没想到进了西服店,没说上几句话,就被老板骂了出来。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生气,觉得这位老板实在太没有修养了。不做生意就不做吧,为什么要骂别人呢?
  开始曾宪梓也很生气和伤心。但因为母亲从小就对他教育非常严格,每次曾宪梓和别人发生了矛盾,不管他有没有理,母亲都要求他先向别人去道歉。
  这种凡事先反思自己不对的教育对他一生影响都很大,这次也不例外。他想,是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才引起了老板的反感?
  于是,第二天,他带着的两杯刚从咖啡店买来的热腾腾的咖啡,又去了那家西服店。西服店老板一看又是他,正想生气。但听着曾宪梓诚恳的道歉和虚心的请教,老板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了。他对曾宪梓说:
  “你知不知道,你昨天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向客人推销我的产品。可你却看都不看,就开始推销你的领带,弄得我没法继续做生意,你说我能不生气吗?”
  曾宪梓这才恍然大悟。通过这件事,他学到了做生意十分重要的一课: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得学会察言观色。
  当然,他得到的远不止这一点,他的谦虚和好学让西服店老板十分欣赏,于是答应帮他代销领带。后来看到领带的质量很不错,老板又将他介绍给了自己的一些朋友和生意伙伴。
  最初的创业局面,就这样被曾宪梓打开了!
  通过曾宪梓的故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三个观点:
  第一, 要成功,必须懂得“人性的辩证法”。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性,正如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所指出的那样:“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不牢靠,人心之间的关系最不牢靠。但是,假如经营得好,世界上就没有比人心更牢固的纽带。”
  那么,怎么才能建立人心之间最大的纽带呢?关键是首先拿出自己的心。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出者福回。”只要你先把爱、关心、尊重给予别人,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
  第二,要成功,必须做到“不因为别人的脸色改变自己态度,而要用自己态度改变别人脸色。”
  第三,要取得最好的成功,必须学会彻底倒空自己。
  曾宪梓遵循的原则是:只要自己与别人有矛盾,别人哪怕只有10%的正确,他也在态度上体现出来别人是100%对,虚心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向人请教;而自己,哪怕只有10%的错误,他也认为是100%的错误,所以要彻底反思和改正。
  什么叫做彻底“倒空”自己,这叫做彻底“倒空”自己!
  将“当头棒喝”转化为最大超越动力
  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活的坎坷和挫折。有时这种坎坷和挫折,甚至还会以当头棒喝的方式出现。
  这时候,就需要有勇气接受这种剧烈的震荡,甚至将“当头棒喝”变为自己“空杯”的最大动力。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找到了腾飞的最好契机。
  如果不能,你收获的可能只是痛苦,或者停留在抱怨和伤心中不可自拔。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学习一下乔布斯。
  乔布斯是著名的苹果电脑的创始人,20岁那年,他和朋友在父母的车库里开创了苹果电脑公司。仅仅用了10年,苹果电脑就扩展成拥有4000名员工、价值达20亿美元的企业。但让乔布斯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时候,自己竟然被董事会炒了鱿鱼!
  这真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大“跟斗”。正如他自己所言:“一个人怎么可以被他所创立的公司解雇呢?”但是,世界就是这样不公平,不管他接受不接受,严峻的事实就摆在他的面前。
  他坦然承认:这一事件,让他失去了一直贯穿在整个成年生活的重心,打击是毁灭性的。在遭遇解雇的头几个月,他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他觉得自己让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了。当他遇到了惠普的创办人戴维?帕卡德和英特尔的创办人之一的鲍勃?诺伊斯时,他满脸疚愧地向他们道歉,因为他把事情搞砸了,让他们失望了。
  他成了人人皆知的失败者,甚至想过逃离自己创业的硅谷。
  但是,逃避不是办法,向别人倾诉痛苦同样解决不问题。最后,他决定面对残酷的现实,重新开始。
  在接下来的5年里,他另外开创了2家公司,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这部电影轰动美国和世界。他也再一次成为了美国著名的创业明星。
  在再次创业的过程中,他充分吸收了自己在苹果公司失败的教训,尤其改变了原来那种自恃能干、一意孤行的个性,成了一个能够和人很好合作的优秀管理者。
  奇迹再次产生,鉴于他创建的新公司非常有活力,而他本人也有很大的改进,苹果集团的董事会又买下了他创办的新公司,并请他回到苹果,重新担任苹果的 CEO。
  从此,他迎来了人生的更大腾飞。
  后来,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邀请乔布斯为大学生做演讲,他的发言十分精彩,也给了我们每个人很好的启示:
  “我非常肯定,如果没有被苹果炒掉,这一切都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对于病人来说,良药总是苦口。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块板砖拍向你的脑袋,但不要丧失信心。
  “我当时没有看出来,但事实证明,我被苹果开掉是我这一生所经历过的最棒的事情。当成功的沉重被凤凰涅槃的轻盈所代替,我们就能以自由之躯进入了生命当中最有创意的时期。”
  事实上,在工作与生活中,乔布斯这样的遭遇,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有可能遇到的。它带给我们内心的,是痛苦、是屈辱,是心碎!
  但是,心碎并不可怕。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灵地图》和《与心灵对话》的作者派克明确指出:
  “心灵碎裂的时候,有可能恰恰是重生的开始。”
  这个观点太好了,纵观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的重生都是建立在心灵“碎裂”的基础上的。
  但是值得格外指出的是:光心灵碎裂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能够成功,是从心灵‘碎裂”的那一刻开始,就对生命进行“空杯”——
  坦然经受“当头棒喝”给自己带来的震荡,懂得在内心彻底放弃自己的虚荣、告别所有心灵的脆弱和摇摆,在不断奋进和超越中获得重生!
  面对生活的不公平,面对不同方式的“当头棒喝”“,人往往有两种态度:一是生气而拒绝成长,一是“生气不如争气”,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创造生命更大的辉煌!
  乔布斯就是我们的好榜样。
  将最大决心落实到最大行动
  彻底的“空杯”,并不只是一个理论认知,也意味着一个最大的决心。不仅如此,还要将最大的决心,落实到最大的行动!
  如果不能体现在行动上的改变,所谓的“空杯”就是虚假的,就毫无疑问的“口头禅”。
  在日本有“推销之神”之称的原一平,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时说,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来自年轻时一次失败的经历。
  在遭遇那次经历前,他的业绩一直在同事中名列前茅。再刁难的客户,只要他出马,几个回合就能解决。
  同事们都崇拜他,领导也都看好他。在成绩和赞扬面前,他有点飘飘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把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
  有一天,他经过一间寺庙,于是突发奇想:向和尚推销保险!
  他认为,凭着自己的口才和多年积累起来的推销经验,一定能做到。
  进到庙里,他看到一个非常和善的老和尚在扫地,便拉住他,施展浑身解数,滔滔不绝地推销起保险来。
  老和尚始终笑眯眯地听着他推销,还不时点点头,原一平心想,看样子推销肯定能成功。
  可正当他高兴时,老和尚却说了这样一句话:
  “人啦,最好是第一次见面就有一种让人记得住的东西,否则,一生不会有什么成就。”
  这句话就像当头一棒,将原一平良好的自我感觉打了个粉碎!要知道,之前,他可是一直以自己很有吸引力而感到自豪的,谁知道在老和尚眼里,他最大的缺点竟是不能吸引人!
  但这句话也像一盆冷水,让他那颗骄傲自大的心冷静了下来。他终于开始意识到,成功的飘飘然,已经让自己看不到了自己的不足。
  他下决心彻底改变自己。
  但光有决心是不够的,他还要把这份决心转变为彻底的行为。
  为此,他决定从两方面开始“空杯”:一是跟随老和尚打坐以“洗心”,一方面是自己花钱请客户来给自己开“原一平批评会”,恳请大家对他的缺点加以指正。
  这样的批评会,一直坚持了很多年。有时他手头不宽裕,但即使借钱,他也要保证“原一平批评会”准时进行。
  正是这些宝贵意见,指出了他成长中的盲点,让他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完善和提升,最终成为了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推销之神”。
  原一平成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他能够将“当头棒喝”转化为“空杯”的动力。
  彻底的“空杯”,总要先有脱胎换骨的想法,之后则要有不达目标誓不休的决心,最后还要一定落实到行动中。这样,真正的“空杯”才会产生!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