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902
  云门颂。
  日日日日。时时时时。违时失候。个老古锥。
  举南禅师云。钟楼上念赞。
  床脚下种菜时如何。共际れυ啤C突⒌甭纷?br />
  东林颂。
  猛虎当路坐。游鱼脚底过。不学紫胡老。便打刘铁磨。
  云门颂。
  直出直入。当面不识。更拟如何。著甚死急。
  举二十四祖师子尊者因。
  宾国王秉剑于前云。师得蕴空否。曰巳得。曰既得蕴空。
  离生死否。曰巳离。曰既离生死。
  可施我头否。曰身非我有。岂况于头。王便斩之。
  白乳涌高数尺王臂自堕。
  东林颂。
  船子下扬州。浮萍逐水流。一声河满子。千古动悲愁。
  云门颂。
  杀人须是杀人汉。当下一刀成两段。
  头臂虽亏剑刃锋。何似秦时轹钻。
  举芭蕉和尚云。你有拄杖子。
  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
  东林颂。
  绵州附子汉州姜。最好沉黎出麝香。
  鲁子师僧才一嗅。鼻头裂破眼睛黄。
  云门颂。
  十字街头。见成行货。拟欲商量。漆桶蹉过。
  举汾阳十智同真。
  东林颂。
  十年海上觅冤仇。不得冤仇未肯休。
  芍药花开菩萨面。棕榈叶散夜叉头。
  云门颂。
  兔角龟毛眼里栽。铁山当面势崔嵬。
  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
  举云门大师抽顾颂鉴咦。
  东林颂。
  韶阳一鉴。生铁馂馅。直下咬破。[咦]莫怪相赚。
  云门颂。
  云门鉴咦。少有人知。咄无孔铁槌。
  举庞居士问马大师。
  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大师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
  即向汝道。
  东林颂。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云门颂。
  一口吸尽西江水。甲乙丙丁庚戊已。咄咄咄。啰啰哩。
  举法华经。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东林颂。
  种谷不生豆苗。蒸砂岂能成饭。大通智胜如来。
  一个担板底汉。
  云门颂。
  燕坐道场经十劫。一一从头俱漏泄。
  世间多少守株人。掉棒拟打天边月。
  举维摩云。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供养汝者堕三恶道。
  东林颂。
  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镬汤无冷处。合眼跳黄河。
  云门颂。
  独坐许谁知。青山对落晖。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举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东林颂。
  举手攀南斗。翻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云门颂。
  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风吹柳絮毛毬走。雨打梨花蛱蝶飞。
  举楞严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东林颂。
  拄杖头边无孔窍。大千沙界犹嫌小。
  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而今不得妙。
  云门颂。
  春至自开花。秋来还落叶。黄面老瞿昙。休摇三寸舌。
  举文殊菩萨所说般若经云。
  清净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狱。
  东林颂。
  鹄白乌本玄。松直棘自曲。清净比丘僧。却须入地狱。
  云门颂。
  壁上安灯盏。堂前置酒台。闷来打三盏。何处得愁来。
  举楞伽经五法三自性二种无我。
  东林颂。
  破瓶岂复作瓶事。焦种不应生孽芽。
  如彼虚空盘大子。毛轮垂发翳开花。
  云门颂。
  陕府铁牛白癞。嘉州大象耳瞆。两个病痛一般。
  咄哉漆桶不快。
  举殃崛摩罗尊者。于一长者家持钵。
  适值其家一妇人产难。长者遂白尊者曰。
  尊者是佛弟子。如何救得我家产难。尊者曰。
  我乍入道。未能相救。当去问佛。
  尊者遂往见佛。具陈斯事。佛言。汝但去说。
  我自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尊者依佛所说。往告长者。
  妇人闻之。当时分免。
  东林颂。
  月里姮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云门颂。
  华阴山前百尺井。中有寒泉彻骨冷。
  谁家女子来照影。不照其余照斜领。
  古尊宿语录卷之四十七终。
  古尊宿语录卷第四十八。
  佛照禅师奏对录。
  宋淳熙三年十一月初三日。
  孝宗皇帝。召对便殿致恭。三呼讫赐坐。师奏云。
  今春伏蒙圣旨。令洒扫灵隐。三月三十日又准降香开堂。
  实增感激。令蒙召对。获睹清光。千载一遇。帝问师。
  生何处嗣法何人。师对曰。臣生长临江军。
  礼南山光化禅院长老普吉为师。荷陛下天地覆载之恩。
  行脚参五十余员善知识。末后于大慧禅师宗杲处打彻。
  遂法嗣之。上曰。朕惜不见大慧。师云。陛下既留心祖道。
  时时与大慧。于大光明藏。把手共行。
  岂在聚头接耳为相见耶。尝蒙赐语录入藏。作万世光明种子。
  非独法门增辉。臣与天下衲子。不胜荣幸。上曰。且喜得晴。
  师云。郊祀在。即乃陛下圣德所感。上曰。
  朕此心与佛心通。师云。直下更无第二人。闻陛下万机之暇。
  留心祖道。游泳楞严圆觉。
  自古帝王未有如陛下笃信此道。上曰。自古帝王英雄者有之。信此道者极少。
  如梁武帝亦未彻。师云。当面蹉过达磨。上曰。陷在泥坑里。
  师云。只为柄不入手。不得受用。师云。
  臣山野语言无伦。恐渎圣聪。上曰。这里正要与长老忘怀论道。
  师云。陛下日应万机。直须向一切处著眼看。
  是什么道理。上曰。天下事来即应之。师云。
  可谓明镜当台物来斯照。上曰。步步踏著实地。师云。直须恁么始得。上曰。
  临济因缘。可举一二。师遂举。临济在黄檗。
  因第一座勉令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檗遂与三十棒。
  如是三次问。每蒙赐棒。所恨愚鲁。且往诸方去。
  第一座遂白黄檗云。义玄上座。虽是后生。却甚奇特。
  他日为一株大树。荫覆天下人去在。他若来辞和尚。
  愿垂提诲。济明日力辞黄檗。檗指往大愚处。必为汝说。
  济至大愚。愚问。甚处来。济云。黄檗来。愚云。
  黄檗有何言句。济遂举前话。复云。不知过在甚处。愚云。
  黄檗恁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犹觅过在。济于是大悟。乃云。
  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愚云。尿床鬼子。
  适来道我不会。而今道甚无多子。是多少。扭住云。道道。
  济便向大愚肋下筑三拳。愚托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济返黄檗。檗问云。来来去去有甚了期。济云。
  只为老婆心切。遂举前话。檗云。这大愚老婆饶舌。待见与打一顿。
  济云。说甚待见。即今便打。遂与黄檗一掌。
  檗吟吟而笑云。这风颠汉。来这里捋虎须。济便喝。檗云。
  侍者引这风颠汉来参堂去。上曰。悟了直是快活。师云。
  沩山问仰山云。临济得大愚力。得黄檗力。仰云。
  非但捋虎须。亦解坐虎头。自此临济法道大兴。上曰。源流好。
  师云。臣曾有颂。上曰。举看。师举云。黄檗山头遭痛棒。
  大愚肋下报冤仇。当机一喝惊天地。直得曹溪水逆流。
  又问。兴化打克宾。克宾如此答。兴化如何便打。师云。
  不可放过。臣有颂。上曰。举看。师举云。
  罚钱出院扬家丑。兴化聱头遇克宾。父子不传真秘诀。
  棒头敲出玉麒麟。师复云。昔翠岩可真禅师。
  颂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因缘曰。百万雄兵出。将军猎渭城。不闲弓矢力。
  斜汉月初生。令晦堂心禅师看。后因答客问西来意。
  有颂。东吴几度为闲客。南越曾经作主人。
  可笑年来身老大。得同尘处且同尘。真见之云。子彻也。
  且如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陛下如何会。上云。包含万像。师云。
  包含万像底是什么。上曰。对面底是。师云。
  认著依前还不是。上乃默契。上曰。长老且归观堂。师云。谨领圣旨。
  乃辞下殿。继而遣中使。赐御制颂一首曰。
  大暑流金石。寒风结冻云。梅花香度远。自有一枝春。
  师答山颂一首曰。当阳一句子。平地步青云。踏翻关捩处。
  便是主家春。初四日复进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一颂。
  即心即佛无蹊径。非佛非心有变通。直下两头俱透脱。
  新罗不在海门东。上复答师颂一首曰。
  欲言心佛难分别。俱是精微无碍通。跳出千重缚不住。
  天涯海角任西东。师再山颂云。一句截流心路绝。
  千差万别豁然通。等闲更进竿头步。莫问西来及与东。复召对赐坐。
  师云。夜来今日两蒙宣示御颂。神思粲发。夜来颂好。
  不如今日颂语句尤痛快。上曰。夜来得长老开发。
  乃有此颂。师云。陛下前后宣诸山尊宿论道如何。上曰。
  难得似长老直截。师云。闻陛下于心随万境转。
  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处。得个入头。
  但未曾遇人。上曰。真个如此。师云。如人学射。
  久久自然中的。所以五祖演禅师云。悟了须是遇人始得。
  若不遇人。十个有五双杜撰。上曰。须要遇人。师云。正是。遂举。
  罗山问石霜云。起灭不停时如何。
  霜云直须寒灰枯木去。一念万年去。函盖相应去。纯清绝点去。山不契。
  却往岩头处问。起灭不停时如何。岩头喝云。
  是谁起灭。山于此大悟。上曰。长老意谓如何。师云。
  岩头与他本分草料。上曰。长老见大慧。几年后打彻。师云。
  臣癸亥年有个发明了。却被禅道佛法碍。
  又做十五年工夫。后到育王。一见大慧便打彻。慧一日挂牌。臣入室。
  慧举。僧问赵州。如何是赵州。州云。
  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你作么生会。答云。大小赵州。坐在屎窖里。慧云。
  你甚处见赵州。答云。莫瞌睡。慧打一竹篦云。
  只恁么做工夫。答云。莫掩彩。慧乃唤侍者问。这僧名什么。答云。
  不得名。慧云。你看这漆桶乱做。答云。未为分外。便出。
  又一日入室。慧问。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
  如何。答云。请和尚放下竹篦。与学人相见。
  慧掷下竹篦云。如何相见。答云。伎俩巳尽。慧云。你看这汉。
  又来老僧头上行。答云。也是寻常行履处。礼拜便出。
  又一日入室。慧问。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
  不得下语。不得无语。不得意根下卜度。
  不得向举起处承当。速道速道。答云。杜撰长老如麻似粟。慧云。
  你是第几个。答云。今日捉败这老贼。慧深肯之。上曰。
  如此相投。师云。禅家当机不让。遂举灵云见桃花悟道颂云。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玄沙云。谛当甚谛当。
  敢保老兄未彻在。每举问禅和子。那里是不疑处。陛下且道。
  那里是不疑处。上拟议。师云。只就疑处看。
  蓦然看破不疑处。便是陛下受用不尽底。上曰。长老且道。
  那里是不疑处。师云。红炉上一点雪。上乃点头。师云。
  昔黑齿梵志得五神通。常在雪山说法。
  得梵王帝释阎罗王洎诸天神常来听法。日说法毕。
  阎罗王目视梵志而泣。志曰。大王何得视吾而泣。王曰。吾观于汝。
  善能说法。七日后命终。当来吾界受诸苦痛。梵志惶怖。
  求免无门。雪山诸天神谓梵志曰。欲免斯难。
  唯有大觉世尊。乃能为汝免得此难。梵志曰。世尊者何人也。
  天神曰。岂不闻。净饭王太子。十九出家。三十成道。
  为人天师。其名曰佛。诸大菩萨八部龙天。
  常转法轮度一切众生。梵志闻巳复作思惟。我去见佛。将何供养。
  乃运神力。手执合欢梧桐华两株。飞空向世尊前供养。
  世尊召五通梵志。志应诺。世尊云。放下著。
  梵志弃左手华于世尊前。世尊又云。放下著。梵志又弃右手华于。
  世尊又云。放下著。梵志云。世尊。我祇擎两株华。
  一时放下了。我今空身无可放舍。世尊云。五通梵志。
  吾非教汝放舍其华。汝当放舍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
  一时舍却。到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
  梵志乃于言下悟无生法忍。上曰。只是人不向紧要处做工夫。师云。
  欲得径捷。须离却语言文字真实参究。所以古德道。
  念得楞严圆觉经。犹如泻水响泠泠。
  有人问著西来意。恰似蚊虻咬铁钉。上曰。直是难入。师云。正好著力。
  上曰。如长老者难得。真可为人师。师云。陛下过褒。
  初六日复召对。上曰。观堂中稳便么。师云。
  荷陛下圣眷极稳便。上曰。前日长老云。直至如今更不疑处。
  朕有一转语。师云。那里是不疑处。朕有一转语。师云。
  那里是不疑处。上曰。空手牵铁牛。师云。如何见得。上拟议。
  师云。才入思惟便成剩法。上曰。若问长老。如何祇对。
  师云。千闻不如一见。上喜曰。朕且做工夫。师云。
  陛下果位中承愿力。来示现帝王身。不被富贵声色笼罩。
  但念念扣已而参。蓦然一念相应。如桶底子脱相似。
  直至成佛永无退转。师云。若论此事。如两阵对敌。
  进前则有活路。若望崖而退。不是丈夫汉。
  昔香严参沩山。沩山云。我闻。你在百丈处。问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