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73
  正值雪寒不宜久立。乃喝一喝云。归堂向火。
  上堂云。今朝正月初五。未免为君重举。
  斩新日月分明。禅家且莫莽卤。还有不莽卤底么。且道是什么。
  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正月初十。晴暖春风袭袭。
  触目无碍法门大家一时证入。喝一喝下座。
  上堂云。大众。佛法两字。彼此不著便。
  众中莫有师子儿么。不敢望你哮吼一声。使大众一时顶门上眼开。
  且莫嚼他古人残羹馊饭也难得。
  归宗今日谩你诸人去也。蓦拈拄杖掷下云。南山鳖鼻蛇。解弄者收取。
  喝一喝下座。
  上堂。二月仲春渐暄。时来万物争妍。莫待桃花悟道。
  出门芳草芊芊。喝一喝下座。
  上堂。举教中道。不见一法是大过患。乃喝一喝云。
  有什么过。蓦拈拄杖卓云。有什么患。复横按云。
  德山棒临济喝。举世何人解提掇。天高地迥万象闲。
  总是僧家好时节。遂掷下云。是什么时节。喝一喝下座。
  上堂。世尊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
  因甚不知。只为浅深有异。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有情。
  普同供养。首座三昧大众不知。因甚不知。
  对面不相识。开单展钵拈匙放箸。大众三昧各不相知。
  因甚不知。阿呵呵。复拈拄杖横按云。我观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卓拄杖下座。
  上堂。拈拄杖云。涅槃心易晓。差别智难明。古人道。
  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
  我夺却你拄杖子。归宗则不然。你有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
  你无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大众。芭蕉与么。
  归宗不与么。且道与么是不与么是。掷下拄杖云。是什么。
  良久云。是即龙女顿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坠。
  上堂。山门今日供养罗汉。为十方檀越酬还心愿。
  亡者生天现存获福。召云大众。但祇随例餐子。
  莫问人间短与长。复拈起拄杖云。我生巳尽梵行巳立。
  所作巳办不受后有。三界不柰伊何。堪受人天供养。
  这一队少丛林汉。总好与二十拄杖。喝一喝下座。
  上堂。大众。彼我虽殊根尘有异。
  然则性自平等无平等者。平等尚无。况有不平等者。蓦拈拄杖云。
  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遂掷下云。扑落非他物。
  且道是什么物。喝一喝下座。
  隆庆长老来上堂。大众。教中道。
  佛灭度后为善知识者。总是见佛来。然则其为善知识者。亦不可容易睹。
  善知识者。亦不可轻慢。隆庆禅师斯之谓也。
  老僧与知事首座大众。同增欢庆。乃喝一喝云。
  虎溪宗派龙山子孙。吉州隆庆大启禅门。
  古人所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蓦拈起拄杖云。为是家珍为是外物。大众。
  却请隆庆禅师决断。掷下拄杖下座。
  因开福专使至上堂。近有人从成都来。乃得潭州信。
  却说庐陵米价高。蓦拈起拄杖云。风行草偃。掷下云。
  是什么。喝一喝下座。
  上堂。日往月来大尽小尽。光阴巳去生死渐近。
  大众总是祖师门下客。须知生死不相关。
  且道归宗与么说话。还有过也无。良久云。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上堂举。昔日台山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问。
  台山路向什么处去。婆云。蓦直去。僧拟行。婆云。
  好个阿师又恁么去。师云。游台山者憧憧往来莫知其数。
  未有一人不被伊瞒。唯赵州一日谓众曰。台山下婆子。
  被老僧勘破了也。大众虽然不受伊瞒。若点检来也。
  好吃婆手中棒。且道。赵州过在什么处。若知赵州过。
  方解不受人瞒。归宗门下莫有不受人瞒底么。
  喝一喝下座。
  上堂。如来大师云。不能了自心。如何知正道。
  又寒山菩萨云。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大众。是什么。
  直下了取。拈拄杖云。何谁不见。阿谁不知。知见分明。
  又击禅床云。阿谁不闻。阿谁不了。了心平等。
  若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卓拄杖下座。
  上堂。良久云。船子下扬州。大地无寸土。蛇咬虾蟆声。
  更有众生苦。蓦拈拄杖掷下云。今朝二十五。
  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六月旦。万物随时变。地肥茄子多。
  雨足甜瓜贱。红桃大似拳。绿李圆如弹。谁识归宗大道心。
  拈来一一人难辨。蓦拈拄杖云。你有拄杖子。
  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又作么生辨。
  若辨得出。不虚在归宗过夏。若辨不出。
  禅床且替他吃棒。乃击禅床下座。
  上堂。大道不假雕镌。人心何须造作。但知一切临时。
  拈来无非妙药。蓦拈拄杖云。岂不是妙。
  又掷下云抛来掷去。有什么过。乃喝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上堂。古人有大智慧。随宜自在无可不可。
  故僧问古德。如何是古佛心。答云。壁瓦砾是。僧云。
  壁瓦砾岂不是无情。德云是。僧云。无情还解说法否。德云。
  常说炽然说无间歇。其僧于言下大悟。证无情说法。
  师云。古佛身心如饮醍醐。渴心永寂。奇特甚奇特。
  安乐则不妨安乐。若是德山临济烜赫儿孙。
  他亦不吃这般茶饭。何也不是他所食之物。且道。
  德山临济儿孙所食何物。良久乃嘘嘘。佛法门中。
  可谓刁刀莫辨鱼鲁难分。下座。
  上堂。今朝六月二十五。莫问超佛及越祖。
  但祇粥饭饱便休。日月朝昏自回互。蓦拈拄杖云。回互不回互。
  佛殿走出三门。僧堂趒过厨库。
  拄杖子穿却诸人鼻孔。回而更相涉。乃掷下良久云。不尔依位住。
  喝一喝下座。
  上堂。一叶落天下秋。庐山山北到江州。
  蓦拈拄杖掷下云。若知扑落非他物。须信纵横得自由。
  解夏日上堂。四月十五结夏。七月十五解夏。
  世俗谛中有秋有夏有解有结。
  佛法门中无是无非无得无失。莫非妙用。有时结也。九十日内。水泄不通。
  圣凡路绝。谁敢咳嗽。若咳嗽也。须是你解咳嗽始得。
  有时解也。十方通彻。去来自在。亦须知有路头去处始得。
  且道不解不结又作么生。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
  昨日撞钟送法眼入塔。今朝击鼓集禅众升堂。千般时节万种因缘。
  总不出这个。大众且道。这个是什么。乃喝云。
  异生见解我执不同。又争怪得老僧。
  上堂。今朝八月中秋。正是月圆当户。
  所谓盲者不见非日月之咎。故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迷者自迷悟者自悟。大众当知。不得莽卤。
  上堂。一切众生总一般妙明。日用更无偏等。
  闲却被邪师指。刚道西来别有禅。蓦拈拄杖云。且道。
  是西来是妙明心地。复掷下云。试断看。喝一喝下座。
  上堂云。今朝九月一。夜来霜气寒。当知门外路。
  一一透长安。喝一喝下座。
  上堂。诸州丐士经年去。次第归来复纳疏。
  打鼓普请共证明。今朝九月二十五。大众证明则不无。
  须知钵孟饭。粒粒皆辛苦。钵里饭滋味。大众总知。归宗道。
  今朝九月二十五又且如何。良久乃呼侍者。
  参退请诸郡化主吃茶。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十月一。天下暖炉开。衲僧顶门眼。
  依旧蒙尘埃。岁月既巳往。死生还到来。床添新蒿荐。
  一任雪成堆。遂拈袈裟角云。大众。人人有分。
  须是顶门眼开始得。喝一喝下座。
  上堂。古人所谓终日忙忙。那事无妨。师云。不妨简要。
  只如开单展钵拈匙把箸扬眉瞬目。有什么妨处。
  行住坐卧动静去来。又有何异。蓦拈拄杖敲香卓云。
  妨个什么。复掷下云。不可唤作忙也。敢问大众。
  那事作么生。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是日巳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唯二乘禅定寂灭为乐。是为真乐。学般若菩萨。
  法喜禅悦为乐。是为真乐。三世诸佛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乐。
  是为真乐。石霜普会云。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
  是谓二乘寂灭之乐。云门云。一切智通无障碍。
  拈起扇子云。释迦老子来也。是谓法喜禅悦之乐。
  德山棒临济喝。是三世诸佛慈悲喜舍之乐。除此三种乐。
  不为乐也。且道。归宗一众在三种内三种外。良久云。
  今日庄主设饡饭俵嚫钱。参退僧堂内。普请吃茶去。
  喝一喝下座。
  上堂。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无迷悟人。
  只要今日了。好大众。修山主见处。与大众见处。日用无差。
  大众见处。与归宗。长老见处。日用无差。归宗见处。
  与云峰山主。日用无差。云峰见处。与深首座。日用无差。
  乃喝云。莫分彼我。彼我无差。心光共晓。日用堪夸。
  蓦拈拄杖云。阿谁不见。阿谁不晓。击香卓云。阿谁不闻。
  复掷下云。是什么。喝一喝下座。
  上堂。举庞居士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大众。总是选佛之人。
  既到归宗门下。须是一个个心空及第归。不可作长行粥饭僧。
  彼此出家离世俗。谁言祖独有南能。
  上堂。今朝腊月初五。有事为君直举。灵汤禅师到来。
  救济大开府库。差珍异宝不悭。所好临时拣取。
  虽然一一归宗。不妨却分宾主。乃喝云。且道。是宾是主。
  复喝云。宾主历然。久参到此也须莽卤。
  上堂。独树不成林。人人总知有。梵刹一才兴。
  大家出只手。蓦拈拄杖云。家家门前火把子。复掷下云。
  各自看取。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腊月二十五。云门一曲为重举。
  驴脚佛手总现前。明眼衲僧多莽卤。喝一喝下座。
  上堂。满目文殊普贤境界。直下分明道无不在。
  蓦拈拄杖掷下云。抛来掷去有什么过。喝一喝下座。
  上堂。二月仲春渐暄。时来万化可怜。到处桃红柳绿。
  石头也生暖烟。蓦拈拄杖掷下云。有意气时添意气。
  不风流处也风流。喝一喝下座。
  上堂。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此是百丈大智禅师举扬。大众作么生。良久云。
  在家疑是客。别国却为亲。喝一喝下座。
  上堂。南阎浮提众生。以音声为佛事。
  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是以三乘十二分教。五千四十八卷。
  一一从音声演出。乃至诸代祖师。天下老和尚。
  种种禅道。莫不皆从音声演出。庭前柏树。北斗藏身。
  德山呵佛骂祖。临济喝。岂不从音声演出。
  何况世间所有一切事法。不从音声成就者。然后音声无尽。
  演说无尽。见闻无尽。利乐无尽。苟入此法门。
  得旋陀罗三昧自在海。良久唱云。十方罗汉。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三月初五。正是清明景序。岂独游人往来。
  更兼蜂狂蝶无。须信自在神通。彼此性真。妙具万物。
  总非断灭。衲僧别求禅悟。弃本逐末。喝一喝云。驴年。
  下座。
  上堂。今朝三月初十。劄久雨不晴。船子下扬州。
  东海鲤鱼打一棒。洞庭湖里浪滔天。须知大道本无偏。
  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三月十五。又是月圆当户。祖意教意同别。
  但看鸡寒上树。蓦拈拄杖云。春无三日晴。
  夏无十日雨。复掷下云。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底透长安。
  喝一喝下座。
  上堂。如来世尊云。菩萨觉成就故。不与法缚。
  不求法脱。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
  一切究竟觉。彼此成佛故如是。则僧也如是。
  俗也如是。凡也如是。圣也如是。贤也如是。愚也如是。
  蓦拈拄杖云。拄杖子亦如是。掷下云。如是如是。
  上堂。举西天昔有七女游尸陀林。见一死尸。
  妹问姊曰。尸在这里。人在什么处。姊曰。妹妹。妹应喏。姊曰。
  在什么处。于是空中散花。女曰。空中散花者谁。应曰。
  我是帝释。见圣者善说般若。感我天宫。特来散花。
  圣者欲何所须。我当供给。女曰。别无所须。
  只要个无根树子。帝释曰。我天宫无种不有。若要无根树子即无。
  女曰。帝释。帝释应喏。女曰。这个是什么。帝释遂隐去。
  大众且道。帝释是会了隐去。不会了隐去。又道。
  善说般若感我天宫。又道。无无根树子。大众。且作么生明得。
  不辜负圣女。若也不会。不得辜负帝释。
  归宗亦有个无位真人。憨憨痴痴。跛跛挈挈。且恁么过时。
  喝一喝下座。
  王主簿到上堂。僧问。
  云门大师欲一棒打杀释迦老子。和尚又欲粪扫堆头窨杀云门。未审和尚罪过。
  还许学人点捡也无。师云。且莫造次。学云。
  和尚坐断庐山。为什么不识某甲这话。师云。三十棒。学云关。
  师云点。学云劄。师云。念汝做街坊。复云。忆在报宁时。
  彼彼各年少。而今住山来。各各巳衰老。休话人间短与长。
  相逢把手呵呵笑呵呵笑。逍遥自合无为道。
  蓦拈拄杖敲香台云。不可不自在。复掷下云。不可不逍遥。
  喝一喝下座。
  上堂。僧问。马祖下尊宿。一个个屙辘辘地。
  唯有归宗老较些子。黄龙下儿孙。一个个硬剥剥地。
  祇有真净老师较些子。学人恁么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