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61
  如今明不得。到几时明得去。祇恁么翻覆体究。也须会去。
  所以道。向前迷底便是即今悟底。
  即今悟底便是向前迷底。若言从前迷即今悟也。
  又言明来暗谢智起惑忘。恁么还得么。那里得如此。则有暗可灭。有惑可除。
  不见古人道。不改旧时人。祇改旧时行履处。
  你禅和家道。有什么难。迷也祇是者汉。悟也祇是者汉。
  不可别有。及乎问著他那个是者汉。便去不得。不然胡说。
  盖缘未曾谛当证入。此是诸人入骨髓底病。
  谬底汉便认著一生休。非但一生。千生万生亦祇休去。
  若是灵利底。他须解体究那个是者汉。直求入路处。
  师乃嘘一声。今时佛法淡泊。众中也难得人。
  诸人既在龙门学道。不可空过十二时。管带构取见。
  诸人也似不争多。你不见临济和尚道。
  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
  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济下禅床把住曰。道道。僧拟议。
  济便拓开。又道。汝眼放光照破山河也。
  古人多少慈悲。如今人不以为事。须是寻人决择。你不见。
  岩头雪峰钦山去见临济。路上逢定上座。头问。什么处来。
  定云。临济来。头云。和尚万福。定云。和尚巳迁化也。头云。
  某等特去礼拜。又值和尚迁化。不知和尚有何言句。
  请上座举一两则。定遂举。临济上堂示众云。
  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
  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
  济下禅蛆擒住云。道道。僧拟议。济便托开云。
  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便归方丈。岩头不觉吐舌。钦山云。
  何不道赤肉团上非无位真人。定便擒住云。且道。
  无位真人与非无位真人相去多少。速道速道。钦山直得面青面黑。
  岩头雪峰同劝云。者新戒触忤上座。且望慈悲。定云。
  若不是者两个老汉。杀者尿蛆子。
  你看他道非无位真人。定何故不肯。今时学者那里到者般田地。
  祇管认个五蕴身田。强作主宰。不能放下。
  我今举几则语教诸人看。雪峰参投子问。者里还有人参么。
  子掷下锄头。峰云。恁么则当处掘也。子云。不快漆桶。
  他道当处掘尚做漆桶。又有南际长老见雪峰。
  语论无不相契。峰令见玄沙。沙问。古人道。此事唯我能知。
  长老作么生会。际云。须知有不求知者。沙云。
  山头老汉吃许多辛苦作么。你道此理如何。
  又先师在海会端和尚会中时。端和尚举。古人道。如镜俦像。
  像成后镜光向什么处去。会中有头角兄弟。下语皆不契。端和尚云。
  须是道者子始得。先师时作街坊。却从外归。
  端和尚举前话问之。先师近前问讯云。也不争多。
  端和尚抚掌大笑。人皆谓。摩捋他教做化主。什么说话。
  山僧此中祇要学道。如要学道。
  十二时中须是先去却无明人我。何故。人我乃庸人之事。先师一生无人我。
  山僧在他身畔作侍者见多少。不曾有一念烦恼。曾说。
  旧时有个上座。在海会做知客。
  先师因送一个长老住四面。乃率知客相送。不知如何。
  者上座便劈面唾先师。你是甚人。却教我送他。恶言不止。先师遂休。
  总无人知得。后来仍来太平。先师请伊作知藏。又做首座。
  复自求作监院。亦从之。及先师住海会。乃举住太平。
  知州不肯。又恶骂谓不主张他。先师方出言道。
  者汉两度骂我也。以此见伊无人我。今人才有些言语。
  便要理会。如此作么生学道。有时见初机兄弟入室。
  祇是争山僧觑他了也不柰何。
  一似村里人把扁檐共上将军斗。我者里七事随身。手中是关羽八十斤刀。
  他便把扁檐劈头打一棒。见人不动又连打数下去。
  我不是怕他。盖不是对手。呵呵。劝诸人。
  不要粗心日夜行持做个向上人。纵然不悟。亦是高上之士。
  切须用心。久立。
  师云。你才认著道是。便被缚脚缚手。更转动不得也。
  则被你一认认了。纵有千般。亦不是也。你若不认著。
  却有个救处。譬如造得一只船。上面一一装载了。
  要千里外至乎宝所。才动手你先自钉下桩。系却船了。
  却用力摇橹。你摇到弥勒下生。也祇在岸边。
  你见船东簸西簸。将谓是转动。又何曾离得一步来。
  又似磨茶汉子。从早至夜。团栾旋转。极是好笑。
  若眼目不分明底。见你认著向你道是也。被明眼人见。
  点检出来多少露栓索。如今多分祇用个如今底道。
  总离如今不得。祇被恁么地钉下桩。参学不得旨趣。
  一时把来错会了。做个主宰。不知佛法不恁么会。
  不见麻谷持锡见章敬。谷振锡一下卓然而立。敬曰是是。
  又见南泉亦如前。泉曰。不是不是。谷曰。章敬道是。
  和尚何得道不是。泉曰。章敬则是是。汝不是。此是风力所转。
  终归败坏。谷方省过。你诸人看。几错会一生。
  争得不就人决择。山僧初行脚时。见先师偈句便信道。
  此人似古圣。说底事必有实证处。便十年间参扣先师。
  颂道。学道先须得旨归。闻声见色不思议。
  若凭言语论高下。一似从前未悟时。又云。空门有路人皆到。
  到者方知旨趣长。心地不生闲草木。自然身放白毫光。
  我后生时虽造道未得。心中知此非常句也。
  祇如闻声见色皆可思议。又何缘得不思议。及乎论个证处。
  却云。一似未悟时。未悟时皆可思议。如何见个证处。
  此人得无所得。至究竟地。方解如此。我后来十年外。
  始领他事。大凡行脚学道参寻莫痴坐。就人决择。
  此法难了。唤作隔宿不问道。若得了便别也。
  昨日也吃粥吃饭。今日也吃粥吃饭。岂昔人耶。别也不同也。
  赵州向人道。吃粥了也未。曰吃粥了也。州曰洗钵盂去。
  便是别也。吾岂常人也。你道。何处是别处。久立。
  古尊宿语录卷第三十二。
  古尊宿语录卷第三十三。
  舒州龙门佛眼和尚普说语录。
  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师云。山僧教人识取自已。师僧家闻得了却云。
  初机学人看底事。有甚难会。你且缓缓且子细。
  你用何者名自已。祇如古德对自已语云。游山玩水。
  你道我会也。更是阿谁。又对自已云。是你自已。你道。我也会得。
  是我自已。且如对伊道。山河大地。又道。饭时饭。
  是你自已。又怎生会。又却去不得。古德云。
  尽大地是你自已。又且如何消遣。每常见人错会了。
  举转古人事问伊。祇如镜清问玄沙曰。学人乍入丛林。
  乞师指个入路。沙云。还闻偃溪水声么。清云闻。沙云。从者里入。
  清从是得旨。我问你。闻时闻个什么。个个对曰。
  闻水声。如此见解。堪作何用。据他所见。闻处历历地。
  一时领得。离此闻外。无声可得。尽从我者里显现。
  者个是业识。有底对云。不是水声。是闻自已。山僧向道。
  自已了如何闻自已。所谓认心认性。
  佛法是个省力易会法门。人自辛苦。古人见不柰何。了向人道。
  你试一念静思看。好言语。后人不明古人意。
  了去那里闭眉合眼。捺伏身心。堆堆地坐了等悟。好痴好痴。久立。
  师云。不见祖师道。风鸣耶铃鸣耶。便好休歇也。
  更烦他道。非风铃鸣。乃心鸣耳。你更讨什么参请也。
  及至此土道。非风幡动。仁者心动。祖师恁么印证。
  因何不会。祇为个能所。所以道。因能立所。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今时人言决择。且如何决择。
  莫是道者个是入门底语。者个是初机语。
  那个是久参语么。总不如是。元来一时放下。正是决择。
  于一切时无异缘。自早辰起披衣洗面归寮等事。
  你唤作杂想也。祇要你见色时无能见所见。
  那里不是闻声时无能闻所闻。心里思量时无能思所思。
  佛法最易最省力。自是你费力。自作艰难。若易处不见。
  且究理而坐。既来龙门参禅。莫将来比诸处妄想卜度。
  但退步看须会去。然有般兄弟受整理。有不受整理。
  有愚者有智者。有可救有不可救。且如不受整理者。
  硬将生死业识来用。将粥饭气来用。问著则瞠眼。
  进前退后举坐具。在髑髅里皮袋里昏昏地。认个识情。
  此不可救。你但放下了。退步来看方会。又有般上座道。
  我都不作道理。都无计较。不著声色。不依染净。
  圣凡迷悟一道清虚。大光明中都无是事。此又被智光盖却。
  著在智边。亦不可救。有此两般病。前病犹浅。后病更深。
  你但肯拈放一边退步看。亦自然会去。
  此事甚是省力。古人道。甚是省要。又道。费力作么。
  有时见师僧来此间。费力吃许多辛苦。作什么须要。求些言语向。
  皮袋里。有甚交涉。然有一真实方便极好。
  若非久参者不会疑著。如玄沙一日欲说法。大众立久。
  都不说一言。遂两两三三散去。沙云。你看今日真实为他。
  也无一人构得。待我开两片皮。一时近前来也。你来龙门。
  讨方便讨法门讨安乐。龙门也无方便与人。
  也无一法与人。也无安乐法与人。何故。若有方便。
  却成埋没上座笼罩上座。赵州道。你但究理而坐。
  三二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亦则要成一片去。岂不见。
  二祖大师随处说法。闻者皆得正念。不立文字。
  不论修证因果。时有禅师闻之。遣高弟潜听说法不回。
  禅师大怒。因大会次。亲语云。我费许多力挑拨你。
  你因何得恁么辜负耶。彼云。我眼本正。因师故邪。
  者个是参学样子也。后人问雪峰云。我眼本正因师故邪时如何。
  峰云。迷逢达磨。僧云。我眼何在。峰云。不从师得。
  须是恁么始得。古云。道常合人。人自逐物。经中道。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物且如何转。又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古人道。若见诸相非相。
  即不见如来。但退步绝机照子细看。忽然觑著。
  怎生奈你何。久立。
  师云。无迷无悟。到得恁么田地。方安乐最省力。
  祇是个无迷无悟底人。十二时中有何法迷却上座。
  应须衷私自家裁断看。三界二十五有。迷心故有。
  如今如何得无去。既无未得迷情。决然不柰何。
  须证取无迷无悟事方得洒落。行脚人唤作袈裟下事。
  事若未了祸事也。此是大苦。马鸣祖师。说个三细六粗。
  动即有苦。如何得不动去。不是说一句两句。
  便当得谭玄谭妙说义说理。坐禅入定当得自家无事。独自思量看。
  平生所作所为。他人不知。你自返照。是合道理。
  不合道理。到者里自瞒不得也。好时好日不趁取。
  究令彻去。先师出世时道。此大宝华王座。
  每日与诸人同起同坐。自是诸人。当面讳却也。好言语。又道。
  十余年海上云游。觅个冤仇不曾遭遇。及到龙舒。果见其人。
  方契愤愤之心。好言语。恁么说话。少有人说得。
  山僧行脚三十有余年也。老僧得道时。诸人未生在。
  后生家信取恁么说底事。逐日退省。看教彻去。久立。
  师云。禅门名迦叶大寂定门。不动一丝子。无所不通。
  不动一毛头。无所不达。非是祇恁么。不动便休去。
  诸人十二时中。但不起心动念了。一时会得通达一切。
  名迦叶门下人。方入得大寂定。且何法为缘为碍。
  虽许人参究许人学。祇是不许人起心动念会。
  若逢缘遇境。或一言半句。才念动心起作解。俱在散位也。
  明上座大庾岭上不思善恶了。方见得便道。
  某甲虽在黄梅。实不知得佛言。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南泉云。
  不是佛不是物。正是你今人管带处。但恁么学。
  如秀才及第一回。从此是官人心。要一回了。是佛方无疑。
  各自将为事。莫趁哄过。久立。
  师云。诸人分上各有一段事。回头方识得。
  须是解回头。且如何回头。不寻寻寻不寻。
  者个便是人难措入处也。不寻如何寻寻如何不寻。若但寻。
  何异寻声逐色。若一向不寻。又何异土木瓦石。须是寻而不寻。
  不寻而寻。若入得也始和会得寻与不寻。所以道。
  不寻不寻。法身圆寂。寻寻应用不差。寻不寻不寻寻。
  境智冥会体用一如。故得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从是开明。
  学道人。解恁么回头寻究始得。岂不见。
  僧问仰山和尚。别有何径截。愿乞指示。山云。别有别无。
  转令汝昏昧。汝是甚处人。云幽州人。山云。汝还思彼中不。
  云常思。山云。所思者楼台殿阁市井人烟。有许多般。
  你返思思底。还有许多般么。云无许多般。山云。
  据汝见处祇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后自看。大众。
  者僧道所思有许多般。思底无许多般。见解有偏。
  致令仰山道祇得一玄。道眼不正。若据山僧。所思楼台殿阁有许多般。
  便是无许多般。思底无许多般。便是有许多般。
  可验现今目前有许多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