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86
  一颗圆明光的历。有欢荣有愁戚。或冤亲或顺逆。富且贵贫且乞。
  万样千般谁运为。空谷之声随应出。鸳鸯绣了任君看。
  不露金针太绵密。褒禅奉劝各回头。
  莫待临行却啾唧。识取摩诃般若光。万古悠悠是今日。久立。
  上堂。如来无二种语。诸人如何会如来语。
  作么生是二种语。须明取始得。一离间语。二和合语。无此二者。
  是名如来语。何名离间语。能听法者虽愿乐听受。
  而所说法者不为开示。是名离间语。
  能说法者虽乐开示。而听法者不乐听受。是名离间语。
  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听无有能听可听。得如此者。方名和合语。
  当观此离间语和合语一耶二耶。同耶异耶。
  如此证知舍离间语。当得和合语。而如来无此二语者。
  不说不听而巳。然不说不听亦有二事。一凡夫。二圣智。
  正如凡夫无所开示无所听受。冥然莫觉故曰无明。
  亦名为无说无听。二圣智所到。到其无说无听。
  亡宾主绝行解。自居究竟实地。亦名无说无听。学者当善分别。
  勿生异见。不可瞒顸不分。
  上堂。举赵州和尚一日赵王来不下禅床曰。会么。
  王曰不会。州曰。自小持斋身巳老。见人无力下禅床。
  腾腾和尚朝见则天。仰视则天曰。会么。天曰不会。
  腾腾曰。山僧持不语戒。忠国师见肃宗帝。
  以手指头帽子曰。会么。帝曰不会。国师曰。天寒莫怪不下帽子。大众。
  明得三人意旨么。譬如宝舟到岸获大富而济有余。
  玉户抽关升于堂而入乎室。犹在门外。
  无柰不入之何。困守孤贫。岂是珠宝之咎。还会么。卞和刖足。
  归堂上堂。面前过便知是张三李四。
  背后过为什么却不见。壁者边便见是条台倚子。
  壁那边为什么分疏不得。咫尺之间尚尔。况十方世界耶。参学人若不明。
  当知参学事卒未在。光阴迅速。入寺来早巳九十日。
  诸郡发心化士且宽怀打叠。遂拈拄杖曰。
  东西南北四方人。地阔天遥最是亲。衡岳天台连魏阙。
  乃弹指一下曰。轻轻弹指不劳神。复拈拄杖曰。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丛林。尽在拄杖头上。还见么。良久曰。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久立。
  上堂。赵州有吃粥因缘。好一则因缘。者僧当下悟去。
  会得么。你拈动钵盂匙箸时。便不会古人意了也。
  祖师有风幡话。你诸人十二时中。
  为什么一似大虫看水么相似。国师有无情说法。据你诸人合明得。
  为什么却不闻。若一一明得。便是有地头底禅和子。
  归堂祈雨上堂。定明妙应禅师。说法如云如雨。
  不是时人不闻。又非不善其语。如斯一味灵通。过了几多寒暑。
  纵逢败种焦芽。方便一时救取。
  知府曾公舍人入山祈雨上堂。举刘禹端公问云居。
  雨从何来。对云。从端公问处来。师云。雨从何来。
  不须寻讨。遍满虚空拔济枯槁。定明妙应灵通。
  知府舍人台造。真个是为雨为霖。莫不为忻为好。且问诸人。
  是定明雨舍人雨百姓雨。定当得么。
  良久卓拄杖一下云三。下座。
  上堂。卓拄杖一下云。大众。
  你诸人昨夜为什么一时在露柱里藏身。及乎天既明。吃粥了上来听参。
  为什么却在栏干上立地。见么。直饶如此通神变。
  更问起云塔里师。
  上堂。抵死要行云水脚。刚然求悟本来心。
  为蛇画足劳筋骨。辜负青山绿水深。岂不见德山老子向你道。
  未踏船舷时好与三十棒也。诸人也著些子精彩著。
  饭袋子也好与三十棒。遂卓拄杖一下。下座。
  退褒禅上堂。一去一来松上鹤。半开半合岭头云。
  搘筇独立千峰外。唯把南山祝圣君。
  知府钱公奏请。再住褒禅。上堂。大众。
  君命重宣降薜萝。不容静处萨婆诃。遥老焙嵘酢?br />
  又向人前唱哩啰。哩啰拍一拍。哩啰又拍一拍云。去年梅今岁柳。
  颜色馨香依旧。人渐老水长流。无心道合头。下座。
  上堂。举莲花峰庵主拈拄杖示众云。
  古人到者里为甚么不肯住。自云。为他途路不得力。
  如是二十年无人会得此语。后有老宿闻举云。是即是。少进语在。
  有僧问。如何进语。宿云。但问毕竟如何。
  僧持此语问庵主。主曰。楖栗横担不顾人。却入千峰万峰去。
  师横按拄杖于肩上高声唤云。和尚和尚。又云。
  阖国人追不再来。千古万古空相忆。
  上堂。举严阳尊者问赵州。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云。
  放下著。尊者当下大悟。师云。好大众还见得悟处么。
  尽力放不下。著力担不起。将谓一物无。元是自家底。
  见得自家底。心中大欢喜。自兹家业兴。
  一举九万里腊月初一上堂。僧问。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
  尽大地是色。那个是心。师云。不要瞒老僧。进云。
  尽大地是心。那个是色。师云。阇梨念来多少时。进云。
  祇如色心二字如何透得。师云。祇知渡水不觉腰深。进云。
  彼此没便宜。师云。一任啖啄。师复云。一年止有此三十日。
  二阳发生之月。学般若者。与汝道情相应否。
  今有二问问诸人。一问问肯者。一问问不肯者。先问肯者曰。
  你恁么来多少时也。你须道多时也。问你既多时。
  所对目前声色。与你为恼害否。若与你为恼害。
  上座未恁么在。若不与你为恼害。是照见了。然后不为恼害。
  不用照见了。不为恼害。若用照见了。方见不为恼害。
  即名照见心。未名恁么在。若不用照见心。
  如何知得无恼害。据作此见了我问头不得。第二问不肯者云。
  你不恁么来得多少时也。师大笑云。好一问。
  你出家沙门作佛弟子。含齿戴发巍巍堂堂。如何却不恁么。
  得何异俗人。直饶你真个不恁么。也则因恁么。
  然后有不恁么在。据此见亦了我问不得。
  不见石头大师道。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尚有人讲不得。被马大师道。我有时扬眉瞬目。
  有时不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
  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他便会去。师良久曰。还知么。
  泥多佛大水长船高。下座。
  上堂。未达境惟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巳。
  分别即不生。分别既不生。便舍外尘相。乃拈拄杖示众云。
  不可不唤作拄杖子也。且作么生说舍底道理。
  有人于此云唤什么作拄杖子。
  便违他古佛道不坏假名而谈实相。又道更有什么拄杖子也。
  则世间万法不成安立。又道依旧唤作拄杖子。
  则一切凡夫莫不幸甚也。大众。到者里如何即是。须信道。
  云中石塔不是人间。槛外云山非由心变。风摩雨扫日照烟蒙。
  妙用纵横隐显一际。自可以幽栖鸟道开豁胸怀。
  妙契真规十方洞照。直得如此。更须知有衲僧孔窍始得。
  如何是衲僧孔窍。咄。卓拄杖下座。
  上堂。举沩山和尚坐次。见仰山从方丈前过。沩山云。
  若是百丈先师。子须吃痛杖始得。仰山云。
  今日事作么生。沩云。合取两片皮有分。仰云。此恩难报。沩云。
  沩山年迈。非子不才。仰云。今日亲见百丈师翁。沩云。
  子向什么句中见先师。仰云。不道见祇是无别。沩云。
  始终作家。师云。从上来至百丈有不犯之令。
  沩山深得其旨。能向剑刃上行。仰山饮气扶持。且不犯锋伤手。
  有般汉。祇管行棒下喝。还明他不犯之令么。
  不见道始终作家。诸人每日来去。什么处得见百丈。
  上堂。暂时敛念。是处是慈氏。门门有善财。介尔有心。
  土石山河瓦砾荆棘。大众。作圣作凡能染能净。
  有如是威神。具如是妙用。直得恁么。曹溪门下客。
  见时犹未是少林消息。祇如少林消息。你曹溪门下客。
  合作生么。下座。
  上堂。苏武牧羊。辱而不屈。李陵望汉。乐矣忘归。
  是在外国在本国。佛诸弟子中。有者双足越坑。
  有者聆筝起舞。有者身埋粪壤。有者呵骂河神。是习气是妙用。
  至于擎杈打地竖拂敲床睦州一向闲门鲁祖终年面壁。是为人是不为人。
  信知一切凡夫埋没宝藏殊不丈夫。诸人何不摆柂张帆抛江过岸。
  不可钉椿摇橹。何日到家。既作曹溪人。又是家里汉。
  还见是家里事么。
  上堂。举先师在白云会中作磨头。
  一日端师翁下来曰。你还知一件事么。先师曰。不知。师翁曰。
  近有数禅客。自庐山来。问他皆有悟入处。
  教伊说亦说得有来由。举因缘向伊亦明得。教下语亦下得。
  端师翁良久谓先师曰。磨头祇是未在。你道如何。
  先师闻了心下不安。得七日七夜。不成肠肚。正中心下。乃自思惟曰。
  既悟了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如何却未在。
  忽然中夜方会得。从前宝惜一时放下。遂白端师翁。
  师翁起来手舞足蹈。某曾侍奉先师。闻先师举此因缘谓某曰。
  参学须是一时放下方得安乐。大众。还见得否。
  放得下好脱洒。放不下牛拽杷。堪笑诸方老古锥。
  打鼓说禅无尾。无尾不惊怕。不惊怕可嗟讶。
  解踏毗卢顶上行。不言亦自传天下。好大哥。
  上堂。举百丈大智禅师谓众曰。并却咽喉唇吻。
  道将一句来。沩山云。却请和尚道。五峰云。和尚也须并却。
  云岩云。和尚有也未。师云。此是丛林中流布底事。
  雪窦禅师后来品评此三人语。各有浅深。却请和尚道。
  虎头生角出荒草。和尚也并却。龙蛇阵上看谋略。
  和尚有也未。金毛师子不踞地。
  如今众中或去请益或去过话。有人道。此三句语未契得百丈。
  唤作抑而不扬。却请和尚道。百丈云。不辞向汝道。
  恐巳后丧我儿孙。此岂不是抑而不扬。和尚也须并却。百丈云。
  无人处斫额望汝。何处是有肯他也。则是抑而不扬。
  和尚有也未。百丈云。丧我儿孙。更是不肯也。
  祇如百丈道并却咽喉唇吻道将一句来。甚生次第事。
  既并却咽喉唇吻。明个什么边事。也好扶持取。下座。
  退院离褒禅辞众上堂。举六祖大师示众云。
  汝等速理舟楫。吾欲归新州去。弟子曰。和尚去后早晚却回。
  祖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师云。是什么说话。
  去了却更来做什么。不见东山先师道。大小大祖师。
  犹欠悟在。师呵呵大笑云。诸人还会得么。听取一颂。
  归根得旨复何论。洞口秦人半掩门。花落巳随流水远。
  空留幂幂野云屯。
  到蒋山上堂。玄沙白纸费封题。一听雷音万仞低。
  慰释私怀巳无量。那堪更唱逻罗哩。乃呵呵大笑曰。
  古人道。笑须三十年。诚哉此语。某顷在白云时。
  与堂上佛果师兄道聚。其乐无涯。至今乐犹未巳也。
  又呵呵大笑云。一手不独拍。两手鸣掴掴。举意超情念。
  相看同路陌。摩云钟阜高。遍界乌轮赫。妙机速雷电。
  神珠不在额。珍重人天大导师。衲僧一见丧魂魄。何也。
  谁敢正眼觑著。下座。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九。
  古尊宿语录卷第三十。
  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偈颂。
  示道三偈并叙。
  宗乘一举。作者埋冤。古路纵横。若为措足。
  苟非知方俊眼出格上机。举一明三。普同流浪。
  其或循言执滞。病在见闻。杜口藏形。过归傍认。
  欲得决求大宝。莫作小商。撒手悬崖当空便掷。
  百千三昧岂在外求。若认语言即名邪解。
  至于警物垂务衡鉴将来。百匝千重少谐手足。或中途病辙。半路绝粮。
  引诸子以伶俜。盖指南之不妙。
  良由澄潭月影隐隐迷踪。直须坐断毗卢优游大径。故作示道三偈。
  以资唱道之万一。
  固非次第浅深数量名字之所得也。冀达之士。相期于兹矣。
  随流。
  千圣灵踪百草头。卓然放去号随流。
  后教万古无人识。笑杀沩山水牯牛。
  合辙。
  水中月是天边月。南北东西更无别。
  新罗打铁火星飞。烧著指头名合辙。
  双唱。
  坐断千差古路头。解开种岸济人舟。
  明明一句该群象。善唱非声作么求。
  标指六偈并叙。
  诸佛出世无法示人。祖师西来无道可指。
  唯谈自悟是谓顿门。若尚筌蹄必难话会。然则忘其方便。
  迷者难以进途。标指示人或有可晓。
  故循好言之士。唱偈六篇。以举一隅。无劳三返。后之冥合者。
  或有可取焉。
  迷悟。
  迷者迷悟。悟者悟迷。迷悟同体。悟者方知。迷南为北。
  实情取则。北本是南。悟无移忒。返究迷缘莫得来处。
  忽悟正方迷复何去。其迷则迷妄自高低。
  生死恶觉枉受胶А4锩晕尥断参蘖俊I蔽廾髟舻o在一饷。
  一饷之间冥通大千。直下了了三际虚玄。
  无始时来总由今日。尽未来际更不寻觅。当念无念灵光焰焰。
  灵焰腾辉心知难掩。灵源荡碧森罗普入。
  海印发明非关动息。根尘不偶心珠宁守。返不我观出兮还有。
  有无齐出无有踪迹。智用虽奇犹遭悟觅。
  悟为法障身招罔象。犴貉无风徒劳展掌。祖父书契本来家业。
  旧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