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打倒一切      更新:2022-07-28 14:58      字数:4767
  摇B榻拖窭苯返奈兜酪谎拇晌牛嵌几降纳钤鎏砦兜溃驳钟橇嗟囊跤辍D羌铱紫吖菀辉缇捅蝗巳杭仿耍昶烫。刚诺首硬还蛔嗣蔷投俗拍歉龃笸胝驹诼繁撸以谕肜锟吹搅搜丈ㄓ舻暮煊吞溃抑俺⒘艘豢冢磺旱煤认铝税肫靠笕5庑┥硇涡闫谋镜厝嗽蛟谇宄扛崭招牙词本秃认乱淮笸耄拖袼鼋鍪且槐琛⒁槐D蹋蚴且槐Х取1徽馔牒焯烂紫哂栈罄创说娜诵涡紊铱吹搅怂坌殊臁⒘趁娓≈椎哪腥伺耍袷歉崭沾踊独帧⒎抛莸囊股钪型牙氤隼矗谎娴妇氐纳习嘧澹俏话壮囊隆⑿笨嫦复谏ぐ呐峙值哪昵崛耍×攵死肷硖逶兑坏悖缓筇酵啡コ裕诖陌壮纳滥芴庸Τ隼吹挠托恰K男⌒囊硪恚环涟悦紫叩乃俣龋曜蛹凶』宓拿紫撸榍傻匾痪恚偕舷碌嗔较拢臃⒘巳绕缓笤偎腿肟谥小N蚁袷窃诠凵鸵怀〕考涞脑蛹急硌荩⑻疚壑梗某纳赖娜芬坏愣裁辉唷?br />
  我忽略了绵阳作为科技城的一面,从秦岭开始,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向三线战略转移的记忆就鲜明起来。那是冷战的高峰时刻,美国少年们都在熟悉如何应对核爆炸,而前苏联人在古巴建立军事基地,中国人则做好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和美国与前苏联共同作战。我们把兵工厂、钢铁厂、电子厂,这些战略意义上的工业搬进了西部的沙漠、大山,这样即使丢失了整个东南沿海,战争依旧可以继续。在与日本作战的年代,中国政府不是由南京退避到重庆了吗?中国足够大,我们总有路可撤,谁也难以全部征服。
  〃三轮!三轮!〃我喜欢听李仲贤在街道上这样的喊叫。那是浓重的四川腔,音调高得出奇,仿佛不是从他瘦小的躯体里发出的。雅安正下着雨,已经持续了一整夜。昨夜我到来时,一下就迷上了它。我还不知道这城市的布局,不知那条横穿市区的河流叫青衣江,只看到远处若隐若现的墨绿色山峰,昏黄色路灯下湿漉漉的水泥路,就做出感情上的判断。
  这座名字秀美的城市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方向,大约130公里的距离,距离上一站绵阳需要4个小时的车程。它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区,著名的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由马匹、茶叶交易筑就的商业古道,也同样传播了文化、政治、宗教与爱情……
  李仲贤熟知这些历史,55岁的他是当地地方志的编纂者。旅行中,我最喜欢碰到他这样的人,他们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充满热忱,熟知它的种种典故,而且愿意与所有人分享。他带着我去青衣江畔喝茶,叫来他的朋友,其中一位是本地作家廖念钥,在过去10年中,他写了8本小说,试图将雅安的历史命运串连起来。屋外的雨水越来越大,青衣江水算得上奔腾向前,裹挟着山上那黄得发红的泥沙,气势倒是让山西境内的黄河黯然失色。
  茶馆内只我们一桌客人,屋顶有点漏水,洗手间入口处一个水盆正滴滴答答地接着漏下的雨水,那个34寸的彩色电视机播放着一部三流香港枪战片。我倾听着这群本地知识精英的谈话,间或插入一两个问题。他们的四川口音浓重,我经常对此一知半解。自从离开东北之后,方言的发音就困扰着我,明明都是一样的文字,我却大半都听不懂,语言中蕴涵着多么强烈的权力啊,凭什么北京人可以让那么远的地方像自己一样讲话。
  廖念钥的普通话比李仲贤好得多,他会有意识地照顾我,不过谈兴浓烈时,他们又会不由自主地开始讲本地话。谈话的内容五花八门,我喜欢听他们说起民国年间的传奇,刘文辉、刘文彩和刘湘的故事,他们同属一个大家族,却又彼此争斗。这些故事经常让我想起《死水微澜》的气氛,新旧军阀、袍哥、教会争夺权力,但这些刀光剑影、枪炮火光却又立刻被麻婆豆腐、甜甜的井水、女人的胭脂发髻、小孩子的啼哭声掩盖住了,成都平原太安逸了,暴力和愤怒都被溶解了。
  〃我的父亲那一代真的不同。〃李仲贤说。他的父亲毕业于南京大学,1948年时来到偏僻的西康省①,成为一名法官,他拥有那一代中国人的温文尔雅,他就是〃那种读书人,即使老百姓把唾液吐到他们的脸上,他们也会保持风度〃。
  但当故事从民国转到当下时,气氛更加热烈了。像所有城市一样,雅安也在过去30年的变化中感到不知所措。廖念钥在他的小说里描绘他这一代人的故事,他们幸运地考上了大学,为了能分配回家乡不惜和不爱的人结婚,他们经常要与僵化的体制斗争,获得少得可怜的自由。但他们结婚生子,准备安于这一切时,更剧烈的变化发生了。没有机构再限制他们的自由,事实上,也没人再给予你安全保障,你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重新获得一切。这变化得太快,年轻时他们谈论诗歌、理想,而现在钱是一切。在这股财富重新分配的热潮中,那些曾被他们瞧不起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暴发户,而他们自己则苦苦挣扎。
  〃那些国有企业被卖得太便宜了,那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突然到了一个人手里。〃廖念钥和李仲贤谈起一位千万富翁级的女性,她有几分姿色,当主动躺到本地一位高官的床上之后,特权折换成大笔现金。这种故事再普通不过了,各地都有类似的版本。
  李伟是雅安的年青一代,有着南方少年的瘦小,却很帅气,染烫过的黄发乱蓬蓬的,不大的眼睛很清亮。他才18岁,却有着丰富的阅历,他当过理发师,成立过少年帮派,高峰时手下有100多个小兄弟,他在藏区闯荡过,却因为拒付黑社会的保护费被打了出来。〃我最崇拜郑浩南,〃他说起了自己的价值观,〃他够义气。〃香港电影经常充当了遥远的内陆城市的主要精神生活,从20世纪80年代的《英雄本色》到90年代的《古惑仔》,兄弟义气一直激励着这些少年。
  但真实的情况是,它几乎从未发生过。李伟厌倦了小帮派生活,是因为〃其实根本不讲义气〃。暴力是没有目的的,经常是为了打发时间,甚至为了一元钱、一个挑衅的眼神而打起来。两个冲突者,会迅速转化成团伙的对抗,接着双方开始叫来更多的人。〃雅安那么小,经常两边叫来的是同样的人,然后可能就不打了,〃他说,〃两个月前,我被人拿刀逼着去打架,但到了那里看到被打的人我认识。〃他对此深感厌恶,一直没有动手。那次的斗殴没以和平收尾,双方都失控了,其中一位被扎成了重伤,而肇事人逃到了乡下或别的城市。〃他们不会报案的,〃李伟解释游戏规则,〃你要自己报仇,而不是靠警察。〃
  李伟的生活开始得太早,也因此厌倦得早。他说13岁时他就有了性体验,到现在已对姑娘没什么兴趣。如今,他是江边一家餐馆的服务生,他在成都做保安时的好朋友是店老板的女儿的男朋友,也是瘦瘦小小、更内向忧伤,真想不出他们两个站在大门前,会有什么威慑力。70年前,也是一样的少年被抓去当兵,去打内战,去抗击日本人,却没经过什么军事训练,他们的命运中当炮灰的成分要多于英勇的抗击吧。
  我们坐在一起聊天时,是雨后的下午,李伟出神地望着远处山上的信号发射塔,它看起来像是一棵千年老松树。〃我一直想去看看,那到底是什么?〃想必在很多个这样无所事事的下午,他都这样发呆,在他一旁那一对小恋人正在相互挖苦,或许两年后他们就会结婚,将自己的命运和青衣江边卖沙锅的餐馆紧紧相连。
  14。热忱的耗尽
  进入这家客栈时,已是凌晨3点,我只想找一张床,倒头睡下。一路上,我很少坐飞机,它摧毁感受力,你不明所已,就被带到了一个陌生之地,像是个没头没脑的包裹。但从成都到丽江太远了,旅行已经进行了一个月,我的热忱和好奇心被消耗殆尽,可没兴趣再花上将近一天的时间,从火车换成汽车,和一大堆包裹与陌生人挤在一起,和他们一起盯着车厢前头挂着的那台电视机…我从未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看了这么多的烂片,它的声音还大得出奇,我们发现人们不恐惧噪音,却恐惧安静。乘务员担心漫漫旅途让人厌倦,总是把音量调到最大,它从车头穿越车厢里默默的人群,一直抵达车尾,我想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纵容头脑中的胡思乱想,但这种期待从来没有实现过。
  伴随着地域的不同,节目有所变化,从黑龙江到山西,二人转的力量一直占据着主宰地位,我听了那么多半色情的笑话,看了那么多杂耍式的表演,记住了那么多二人转的明星,东北腔至少占据了流行文化的半壁江山。铁岭之于今日中国,有点儿像40年前利物浦之于英国,赵本山使用的是东北农民土话,而披头士则是利物浦的工人嗓音。到了陕西,香港枪战片开始占据主流,在四川境内的长途车上总是看见成龙,偶尔也有李连杰,这一部是《中华保镖》,百无聊赖中,我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文本分析。女主角钟丽缇和身为保镖的李连杰的关系,就像是香港与北京的关系,前者爱上了后者的强大,这是香港不变的情怀。当英国人统治时,香港自认是苏丝黄,爱上了白人画家;而在1997年之后,北京取代了伦敦,漂泊的酒吧女摇身变成了需要被保护的女富人……
  我们选择乘坐飞机从四川进入云南。
  作为烦闷旅途调味剂的艳遇迟迟没有发生,但根据抽样调查,艳遇就像是英国人与天气的关系,人人都在谈论它,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还猜这与中国社会普遍的不安全感有关,当人和人之间充满了不信任时,你怎么能指望陌生人之间迅速拥抱彼此。
  当这种自发性的情感减弱,陌生人之间充满了阻碍时,金钱开始成为催化剂。〃进来唱歌吗?〃我想起了在大同的孩子气式的〃探险〃。
  我们的出租车刚停下来时,一个剃平头的小伙子就把头伸进来。这是一家大同市的娱乐中心,我们慕名而来,至少两个本地出租车司机推荐我们来,因为〃适合你们这些年轻人〃,它是〃最典型的大同景观〃……我和朋友对此充满好奇,我们的青春期开始得太晚,超过了30岁却仍令人怜悯地有着18岁的好奇心,我们仍想了解各种各样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女人……这在今日社会看起来唾手可得,每个城市、每个小镇都有那么多公然或半明半暗的色情场所,女人身体和饭桌、KTV、桑拿房一样,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润滑剂,是社会压力的排泄口,是改良热情的麻醉剂,大多数人对此司空见惯,以至于不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我怀疑,很多生意人已经不知道如果不带着客户去唱歌、去洗浴中心该怎么谈生意,就像很多报纸编辑不知道在Google出现之前是怎样找资料的……
  这家娱乐中心拥有一个平庸不堪的名字〃鑫鑫〃,它那霓虹灯的招牌还有几个荧光灯管坏掉了,所以〃鑫鑫〃这两个字是不完整的,它本来应该有六个〃金〃字,却少了一个半。门口有点奇特,要先爬上十几个台阶,才进入正门,门口方方正正,格局像是老式的苏式建筑,就像是机关大院的办公楼,不知道它里面是否铺着我喜欢的被漆成红色的木地板。
  我们试着像老江湖一样,带着有点厌倦的表情缓缓进门,仿佛我们早已历经沧桑,尝遍山珍海味,熟知各种新奇事物……一旦进了门,我还是立刻就被震惊了。
  不错,楼内是我再熟悉不过的空间。一块面积不大的门厅,它连着一条长廊,一个接一个的房间分隔了这长廊的空间。机关大院的办公室、筒子楼、医院、我那个时代的中学教室,都是这种格局。厅内和长廊,还有通往二楼的楼梯上,到处都是人。暴露着双腿和肩膀的姑娘们坐在那里,她们在聊天、吃零食,或干脆表情呆滞地干坐着,她们坐的是那种低矮的小凳子,有点像一群候诊的病人……还有一群油光满面的男人,这群人打上了我们时代的烙印,他们喜欢穿一种有领的条纹T恤,腋下夹着黑色的小皮包,那里面是钱包、电话,他们的脸上有一种发暗的红色、轻微的浮肿,那是夜生活与烟酒过度的表现,他们的表情通常有点自满和乖戾,但我知道如果遇到更有权力和金钱的人时,他们就会转化成过度的谦卑……就像〃巴比特〃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商业社会的象征一样,我刚才描述的这种人像是过去10年中国社会的缩影…他们是经济变革中的小有成就者,成功给他们带来了小小的傲慢,也让他们付出了过多的身体和内心的代价……和巴比特一样,他们被一种褊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