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节
作者:沸点123      更新:2022-07-23 10:01      字数:5043
  查小组组长。在会上作长篇发言,当选为中央委员,同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彭述之组成五人中央局。
  3月21日发表《孙中山之死与孙中山之敌》一文。
  春天再次到杭州,探望寄居在四伯父家的弟弟景白、坚白和妹妹轶群。
  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瞿秋白同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恽代英、刘少奇、刘华等人领导了爱国反帝运动。
  6月4日《热血日报》出版。瞿秋白任主编,并撰写社论《上海总商会究竟要的什么?》、《推翻媚外的军阀官僚》、《谁是敌,谁是友?》等。
  8月18日发表论文《五卅后反帝国主义联合战线中的前途》。
  8月写《中国国民革命与戴季陶主义》一文。
  9月7日发表论文《义和团运动之意义与五卅运动之前途》。
  9月11日发表论文《五卅运动中国民革命与阶级斗争》。
  10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赞成“耕地农有”。
  年底在上海,由蒋光慈陪同访郭沫若。旋赴广州,推荐郭赴广州大学任教。
  一九二六年  二十七岁
  1月29日写论文《国民革命运动中之阶级分化——国民党右派和国家主义派之分析》。
  2月21日至24日参加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的特别会议。
  春天肺病严重,进上海宝隆医院治疗。住院期间,负病编写《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一书。
  3月25日发表论文《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九二五年》。
  4月12日写论文《中国革命中之武装斗争问题——革命战争的意义和种种革命斗争的方式》。
  8月7日写《北伐的革命战争之意义》一文,送《向导》,未刊。
  8月上旬赴广州,拟参加国共两党联席会议。未开。
  8月中旬在广州发表题为《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的演讲。
  8月29日在广州劳动学院发表题为《什么是共产主义》的演讲。
  9月15日回到上海,写《秋白由粤回来报告》。
  一九二七年  二十八岁
  2月1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竣稿,写序文。收入1923年至1926年政治论文和部分文艺杂著约一百三十篇。
  2月22日上海工人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瞿秋白到拉斐德路暴动指挥所参与领导起义。当晚,出席中央和区党委联席会议。连夜起草《上海二月二十二日暴动后之政策及工作计划意见书》,提交中央特别委员会。
  2月写完《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一书。
  2月25日至3月2日出席中央特别委员会会议,讨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问题。
  3月中旬从上海到汉口。负责五次代表大会的筹备事宜,并主持宣传工作。
  4月3日与吴玉章等建议调第四军至南京以监视蒋介石,并与上海革命势力相呼应。
  4月初与《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沈雁冰谈当前报纸的宣传重点。
  4月11日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撰写序言。
  4月中旬建议武汉军队先打南京,然后北伐。
  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瞿秋白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并任政治局常委,主管中央宣传部,兼任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中央农民委员会委员。
  5月14日写《论中国革命中之三大问题》、《农民政权与土地革命》等文。
  5月20日太平洋劳动会议在武汉召开。赤色职工国际、中国、日本、苏联、朝鲜、美国、爪哇、英国、法国等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瞿秋白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讲话。
  6月13日写论文《革命的国民政府之危机》。
  6月30日出席中共中央扩大会议。
  7月8日发表论文《革命失败之责任问题》。
  7月13日后与鲍罗廷离武汉去庐山。
  7月21日李立三、邓中夏赴庐山汇报南昌起义问题。
  瞿秋白表示同意,旋由庐山回武汉,向中央报告。
  7月23日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到达汉口。当晚与瞿秋白等人晤谈。
  7月25日出席中央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南昌起义问题。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
  7月26日出席中央常委会议,会议决定派张国焘赴九江贯彻中央决策。
  8月3日主持中央常委会议,李维汉、苏兆征、蔡和森、邓中夏、任弼时、张太雷、林育南等参加会议。讨论中央紧急会议的准备工作。
  8月7日主持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正式改组中央领导机关,选举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等九人为正式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等五人为候补委员。组成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8月9日主持召开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三人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持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和决定了政治局的分工:瞿秋白兼管农委,宣传部,并任党报总编辑。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和李维汉看望陈独秀,向他介绍八七会议情况,并劝他接受共产国际的要求,到莫斯科讨论中国革命问题。
  9月下旬中共中央机关从武汉迁回上海。
  9月底前后与李维汉到上海福生路陈独秀寓所探望,邀陈为中央机关报写文章。再次劝陈去莫斯科。
  10月22日中央常委通过决议,决定出版中央机关报《布尔塞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等五人组成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瞿秋白为主任。
  10月24日《布尔塞维克》创刊号出版。瞿秋白为创刊号撰写发刊词,撰写社论《反对南京武汉的军阀斗争》及论文《民众的革命战争反对所谓北伐》。
  10月31日发表论文《中国革命与共产党任务》。
  11月7日发表论文《青天白日是白色恐怖的旗帜!》。
  11月9日至10日主持召开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作政治报告,瞿秋白作补充报告。会议一致通过《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标志“左”倾盲动错误在中央占居统治地位。
  11月21日发表论文《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
  11月为蒋光赤(即蒋光慈)所写反映上海工人起义的小说取名《短裤党》。
  12月2日发表答志益信,论述党的民主集中制问题。
  12月5日发表论文《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的新策略》。
  12月7日写《反革命的国民党政纲和混战》一文。
  12月12日发表论文《三民主义倒还没有什么?》
  12月14日写论文《伟大的广州工农兵暴动》;为中共中央起草《为广东工农兵暴动建立苏维埃告民众》书。
  12月19日发表论文《武装暴动的问题》。
  冬参加太阳社。同意成立春野书店,出版《太阳月
  刊》。
  一九二八年  二十九岁
  1月2日发表《悼张太雷同志》一文。
  1月3日为中央临时政治局起草决议案《广州暴动之意义与教训》。
  1月10日写论文《中国的苏维埃政权与社会主义》。
  1月26日写论文《最后的假面具》。
  2月6日写论文《从吴佩孚到国民党的杀人政策——
  一九二八年的二七纪念》。
  2月15日写论文《中国革命低落吗?》。
  4月12日为六大起草的报告《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竣稿。
  4月30日离上海赴苏联。行前与周恩来、李维汉、任弼时等商定国内工作方针。
  5月在莫斯科为六大起草决议案等文件。
  6月中旬斯大林在莫斯科接见瞿秋白、周恩来、邓中夏、苏兆征、黄平等人,对中国革命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瞿秋白和周恩来等主持了大会。大会选出瞿秋白、周恩来、张国焘、关向应、向忠发、苏兆征、项英等十五人组成大会主席团。瞿秋白作了《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报告,和《政治报告讨论后之结论》。接着,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中共六届一中全会。瞿秋白同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张国焘、蔡和森、项英七人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向忠发任总书记。
  六大结束后,瞿秋白同张国焘、邓中夏、余飞、王若飞组成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瞿秋白任团长。
  7月17日至9月1日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会上作《关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运动的补充报告》,参加殖民地半殖民地政治决议起草委员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
  9月5日任共产国际政治书记处成员。
  9月和各国代表前往南俄各工业区参观,杨之华随往。
  9月14日从巴库写信给在莫斯科的周恩来。
  秋中共代表团与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联共监察委员会联合调查中山大学问题,作出不存在“江浙同乡会”反党小组织的结论。
  11月初斯大林约瞿秋白、张国焘会谈中国革命问题。
  11月到南俄休假。
  12月1日发表论文《广州暴动和中国革命》。
  本年和黄励等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反帝大同盟会
  议。
  一九二九年  三十岁
  年初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附属中国问题研究所成
  立,创办俄文季刊《中国问题》,由瓦尔加、威格尔、库秋莫夫、马札亚尔、米夫、斯特拉霍夫(瞿秋白的俄文化名)和沃林组成编辑委员会。
  3月在马林诺(莫斯科南)疗养,研究中国文字改革问题。
  夏天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举行学年总结大
  会,中共代表团与米夫、王明集团之间发生激烈斗争。瞿秋白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说。
  6月初在共产国际东方部讨论富农问题,与米夫意见发生分岐。不同意在中国完全仿效苏联消灭富农的政策。
  7月3日至19日出席共产国际第十次全体执委会议。发表题为《共产国际在目前殖民地革命中的策略》的演说。
  8月30日彭湃被害,噩耗传到莫斯科,瞿秋白抱病写《纪念彭湃同志》一文。
  9月6日、15日给中共中央写信。
  秋和黄平出席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反帝同盟大会,发表演说。
  苏共发动清党运动,米夫、王明等人趁机打击瞿秋白及持不同政治观点的其他同志,诬蔑瞿秋白是“机会主义和异己分子的庇护者”。瞿景白“失踪”。
  10月9日写论文《反对陈独秀机会主义》。
  10月30日写信给中共中央。
  10月写成《中国拉丁化的字母》一书。
  11月9日、14日给中共中央写信。
  12月15日给中共中央写信。
  12月18日开始在列宁学院等处讲授《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共十二讲。讲授日程排至翌年6月。
  12月写论文《在中国苏维埃的旗帜下》。大病,无法工作。
  一九三○年  三十一岁
  1月16日给中共中央写信。
  3月15日发表论文《中国职工运动的问题》、《军阀混战与汪精卫》。
  上半年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清党结束后,王明等人陆续离开莫斯科回到上海。夏天,米夫到中国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
  6月11日李立三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由他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使“左”倾冒险错误再次统治了中共中央,给党和革命力量招致了重大损失。
  7月2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针对李立三“左”倾错误通过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瞿秋白、周恩来参加讨论。
  7月下旬受共产国际委托,负责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离开莫斯科经欧洲回国。
  8月1日与周恩来在柏林参加失业工人示威大会。
  8月26日回到上海。
  杨之华随后回到上海。女儿瞿独伊托付鲍罗廷夫妇照料。
  9月24日至28日和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扩大全会。作《政治讨论的结论》。会议通过瞿秋白起草的《中共三中全会关于政治状况和党的总任务决议案》,结束了作为立三路线主要特征的那些错误。会后,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
  9月30日写论文《辛亥革命纪念和苏维埃政权——拥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