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节
作者:沸点123      更新:2022-07-23 10:01      字数:5086
  痛,呕心沥血,把对敌人的仇恨、对战友的怀念融铸在这本书中。《海上述林》署“诸夏怀霜社校印”。“诸夏怀霜”,即是全中国人民都在深沉地悼念瞿秋白。这是多么深刻的含义呵!
  1936年,瞿秋白殉难一周年时,莫斯科外国工人出版社编印了一本中文书,书名《殉国烈士瞿秋白》。编者在引言中说: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好领导者之一,而且是中国人民最优秀的领袖之一。他毕生为中国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奋斗到底。当他牺牲的周年纪念日,不仅中国共产党员,而且全中国人民都必然要纪念这位优秀的领袖。
  这本书集录了陈云、李立三、杜宁(即杨之华)以及王明、康生等人悼念瞿秋白的文章,毛泽东同志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一段文字,还有共产国际代表以及日本、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安南共产党追悼瞿秋白的文章。英国共产党的悼文说:
  在英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中国工人和农民以及光荣的红军将会替瞿秋白同志复仇的。当我们哀悼瞿秋白同志以及与他一同被害的其他同志之时,我们务须加紧斗争以拥护中国的苏维埃政权。瞿秋白流芳百世!
  共产国际代表的悼文,严厉地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写道:
  让帝国主义的走狗们记住:红军今日对中国革命英雄——为中国人民谋解放的英雄——的尸骨深表哀悼,而在中国共产党及红军领导之下的饥寒交迫的中国人民,明天将给反革命的血腥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这两段文字,表达了国际无产阶级对于瞿秋白牺牲的沉痛悼念之情,和对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正义声援。
  瞿秋白就义十年以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地指出:
  瞿秋白同志,是当时党内有威信的领导者之一,他在被打击以后仍继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主要是在文化方面),在一九三五年六月也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
  再过十年,1955年6月18日,秋白殉难二十周年忌辰,中共中央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为他的遗骨安葬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无限忠诚的战士。他献身革命直到最后一息。他的高贵品质和毕生功绩将活在人民的心里,永垂不朽!
  中共中央反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愿,给予瞿秋白以崇高的评价。瞿秋白的一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战斗的一生,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光辉灿烂的一生。这样的人物虽死犹生,百诬无损。他的名字将永昭史册,万代流芳!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附:瞿秋白生平活动年表
  附:瞿秋白生平活动年表
  一八九九年
  1月29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府城。族中属老二房一支内四房第十六世懋字辈,谱名懋森,号熊伯(亦属雄魄)。乳名阿双。学名瞿双,后改名瞿爽、瞿霜,改号秋白。
  一九○三年  四岁
  年底由青果巷八桂堂移居乌衣桥。数月后,再迁织机坊星聚堂。
  一九○四年  五岁
  入星聚堂庄氏塾馆。
  一九○五年  六岁
  是年入常州冠英两等小学堂。
  一九○八年  九岁
  冬初等小学毕业。
  一九○九年  十岁
  春入常州府中学堂预科。
  一九一○年  十一岁
  7月转入常州府中学堂本科。
  一九一一年  十二岁
  家中生活困窘,迁居城西瞿氏宗祠。
  一九一二年  十三岁
  10月10日在宗祠门悬白色灯笼,上书“国丧”,以示反抗袁世凯窃国。
  一九一三年  十四岁
  与同学吴南如、任乃訚、李子宽结诗社。咏菊诗云:今岁花开盛,且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
  一九一四年  十五岁
  家中生活全赖借债维持。
  一九一五年  十六岁
  夏家贫停学,中学未能毕业。
  仲秋节债主上门催逼。
  一九一六年十七岁
  2月4日奉母金衡玉命,赴无锡表姐夫秦耐铭处,谋求小学教职。
  2月7日母在家境绝望中自杀,翌日身死。
  2月9日奔母丧,自无锡返常州。典屋买棺殓母,停柩于宗祠。旋赴无锡江溪桥私立杨氏小学任教。一家星散。
  4月5日清明节。自无锡回常州祭奠母灵。哭母诗云:亲到贫时不算亲,兰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
  秋辞杨氏小学教职回常州,在舅金声侣家及宗祠小住。
  12月离常州赴武汉。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学英语。
  又赴黄陂表兄周均量家研讨诗词与佛学。
  一九一七年  十八岁
  春随堂兄瞿纯白由武昌到北京,应文官考试,未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9月考入外交部俄文专修馆学习俄语,自修英语、法语,并研究文学、哲学。
  一九一九年  二十岁
  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为俄专学生领袖,组织和领导俄专同学投入爱国反帝斗争。
  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瞿秋白以俄专学生会负责人身份,参加学联。
  6月在街头宣传时被捕,拘北大法科。旋被释放。
  7月17日在北京《晨报》发表论文《不签字后之办法》。
  9月15日于《新中国》第一卷第五号发表译作托尔斯泰的小说《闲谈》。
  11月1日和瞿菊农、郑振铎、耿济之等创办《新社会》旬刊,鼓吹社会改造。1920年5月,被京师警察厅封闭。
  共出版十九期。
  一九二○年  二十一岁
  3月16日为《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撰序。
  3月北京大学创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不久,瞿秋白参加了研究会。
  8月5日《人道》月刊创刊号出版。旋停刊。
  10月16日应北京《晨报》馆和上海《时事新报》馆的聘请,和俞颂华、李宗武以特派员身份,由北京启程赴苏俄考察。
  11月7日参加哈尔滨工党联合会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盛会。
  11月21-22日访问中东路俄国工党联合会会长国耳恰阔夫斯克。
  12月10日离开哈尔滨北行。
  12月16日离开满洲里,进入俄境。
  12月18日抵达赤塔。在赤塔停留期间访问苏俄远东共和国交通总长沙都夫、粮食部总长葛洛史孟等人。
  本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一九二一年  二十二岁
  1月2日瞿秋白一行访问苏俄远东共和国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克腊斯诺史赤夸夫。
  1月4日离开赤塔西行。
  1月25日到达莫斯科。
  2月5日参加全俄华工大会,即席发表讲话。
  2月上旬会见《真理报》主笔美史赤略夸夫。结识俄友郭质生。参加克鲁泡特金送殡仪式。
  2月14日会见诗人马雅可夫斯基。
  3月初到克里姆林宫,访问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卢那察尔斯基。
  3月8-16日第十次全俄共产党大会在莫斯科举行。
  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参加会议。
  5月到彼得堡参观三天。经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为预备党员。9月转为正式党员,属俄共(布)党组织。
  6月22日至7月12日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瞿秋白和张太雷等参加了大会。会间于7月6日见到列宁。
  8月初左肺有病,吐血。
  9月除担任新闻记者外,又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中国班任教。讲授俄文,担任理论课翻译。
  9月16日与俄友举行中秋聚会。
  10月15日应托尔斯泰孙女苏菲亚邀请,到清田村访问托尔斯泰邸宅。
  10月写就《饿乡纪程》跋语。
  11月7日出席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十月革命四周年庆祝会第二次见到列宁。
  12月15日肺病严重,进莫斯科郊外高山疗养院休养。
  本年开始研究中国文字拉丁化问题。
  一九二二年  二十三岁
  1月21日至2月2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彼得堡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瞿秋白随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并作翻译。
  2月7日从彼得堡回到莫斯科,又进高山疗养院。
  2月正式参加中国共产党。
  11月5日至12月5日共产国际在彼得堡(后移于莫斯科)举行第四次代表大会。瞿秋白出席大会,并为陈独秀作翻译。
  12月21日离莫斯科回国。
  一九二三年  二十四岁
  1月13日回到北京,住堂兄瞿纯白家。
  1月17日写杂感《最低问题》发表于1月23日《晨报》。
  春夏之交翻译《国际歌》。
  初夏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月刊改为季刊。瞿秋白任主编。同时主编《前锋》,并参与编辑《向导》。
  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大会起草党纲草案,并在会上就党纲草案问题作报告。
  6月15日《新青年》季刊第一期发表瞿秋白撰写的《新青年之新宣言》。
  6月下旬在杭州,召集浙江省党、团会议传达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7月1日《前锋》创刊,发表瞿秋白所写《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各种方式》等文。
  夏天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大学任学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7月23日写《现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一文。
  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南京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出席大会。
  9月20日中共上海地委兼区执委会举行第十四次会议,改选瞿秋白等八人为委员。
  10月初赴广州,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
  10月4日写《赤俄新文艺时代的第一燕》一文。
  11月8日写《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一文。
  11月24日写《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一文。
  12月20日于《新青年》季刊第二期发表论文《自民治主义至社会主义》。
  12月任鲍罗廷助手、翻译,参加国民党一大宣言的起草工作。
  本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活动。
  一九二四年  二十五岁
  1月初与王剑虹结婚。旋赴广州。
  1月20至30日同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瞿秋白同林伯渠、毛泽东、张国焘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月21日列宁逝世。上海大学全体师生举行追悼列宁逝世大会,瞿秋白即席发表讲话。
  1月发表《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
  春天上海大学成立共产党支部,由中共上海地委直接领导。瞿秋白担任支部书记。
  3月15日发表《历史的工具——列宁》一文。
  5月5日参加上海大学举行的马克思诞生一○六周年纪念会,发表演说。
  5月中旬参加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的扩大会议。
  夏天上海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南洋大学、东吴大学等大专学校,举办了夏令讲学会。瞿秋白主讲《社会科学概论》。
  7月王剑虹患肺病医治无效,于上海病逝。瞿秋白料理丧事后去广州。
  7月16日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8月1日发表《实验主义与革命哲学》一文。
  8月15日至2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瞿秋白连续发言,反击右派的进攻。
  10月初回上海。
  10月10日上海天后宫举行国庆纪念大会,右派行凶打伤上海大学学生黄仁。当晚,瞿秋白到医院探望。
  10月12日组织行动委员会,指挥各界人民抗议右派暴行。
  10月辞职离开上海大学。
  11月18日与杨之华结婚。
  12月9日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搜抄瞿秋白住所和上海大学。瞿秋白转入地下活动。
  一九二五年  二十六岁
  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于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领导工作,并担任大会政治决议草案审查小组组长。在会上作长篇发言,当选为中央委员,同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彭述之组成五人中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