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指点迷津      更新:2022-06-19 10:09      字数:4755
  聪明俊秀,脑力充沛,富子思想,及至成年,定是奇才多能,做国家的栋梁,经邦济世。
  妇女在十月保胎时期,切莫以气禀性用事,阴浊之气集聚之内,胎儿被不正气之气绕于心灵,将来所生子女不是夭亡,便是多病。儿在胎中就给种上毒气,使胎儿没有得到先天之正气,于无形中害其子女。论说气禀不化,害处很多。这是孕妇传给胎儿受病的重要原因。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五阴性质的的害处:阴木不化、怒气冲冲、小儿落地、就得抽风;阴土死板、又犟又拗,生下小孩、面黄肌瘦;女性太弱,阴水愚鲁,往往生孩,寒气在腹;又急又燥、阴火内炎、生孩不育、非黄则疳;阴金好纷,口如刀锉,小儿下生,虚喘咳嗽。性质不良,家庭不幸,何故夭殇,胎中受病。
  按照五行性道理详细观察推求,孕妇如果常常发作五阴气质,定会影响胎儿,就是长成之人,也被五毒:“恨、怨、恼怒、烦所害。人如果为一时之忿气禀性发动,发大脾气,如同下大雾一样,一切青苗都能雾坏,可想那胎中小儿,比小苗还柔嫩,哪能受了孕妇的心性暴动,发大脾气呢。如果气质不变化,虽富贵之家,多学多识者,也同样难求贵子。因此,希望妇女们觉悟,认识自身责任的重要,对于家庭和国家有着直接的关系。无论有孕无孕,最好的目的学学妇德女道及性理伦理,担起正本清源的责任。
  3、胎教卫生    在孕育胎儿的过程中,起居有时间,饮食有节度,不许劳逸过度,饥饱不匀,或暴喜暴怒。居室的清洁,饮食的调和,处处都合理化。适中保育胎儿的善法,孕妇宜习小劳为妙,时常行动,不可久坐久卧,也不可伸手高处取物,以防跌倒,睡眠要两边换睡,不可一边睡,以免小儿形貌偏斜,饮食宜清淡,不宜肥浓,宜甘平,不宜产热,青蔬白饭,富子养分何必厚味,但妊娠中好犯的偏食毛病,喜吃特别的食物。要想生智慧子女,型容端庄,非努力避免不可,特别是烟酒、大鱼、大肉更宜少吃,这些都与胎元有害甚深。胎儿受麻醉性的影响,将来生育后,有可能是不健康的孩子。关于胎儿自身必要的成分,都是分取母体的养分。孕妇的卫生和健康,与胎儿有密切的关联。所以,妊娠中得要充分摄取良好营养,经常吸取新鲜空气,多受取日光浴,加以柔软的运动是为孕妇最高尚的卫生。三、襁褓教育
  1、襁褓教之浅言    从初生至一周岁之间,为襁褓时间,是小儿萌芽时代,又为人生初步时期,也是哺护时期,须时刻赖母亲照扶,以及应施行教育。母亲看护适当,保全小儿的健康,性灵发育。第一有益小孩的卫生;第二要收拾得灵便;第三于经济上不能耗费,可常久如法抚育,体贴尽致,这是襁褓时期的工作。
  2、旧习襁褓之害    旧习襁褓是用褥布裹包,再用带掐子把小儿的两手紧紧束缚在胸的两则,然后用条小带把两腿缚住,放在布袋上,小儿便不能动转,枕坚硬的枕头上摇车子等等。这些于生理上多生弊害。
  3、襁褓教的改善    以上的旧习惯,是我们家庭育儿应改善的,应按小孩的天然体来论,不需裹包,不必使带掐子,小儿睡卧要他自由动转,得其自然发育,免去一切弊害。这样能增加健康等等。所以,无论男女有健康的身体,方能作传大的事业。因此,体格发展与否,关系到人的一生前途与幸福,希望为儿母者,深加研究,改善不良之旧习。
  四、乳教
  1、小儿哭时哺乳之害    小儿食乳,本系人之天然的性能,但乳哺应有定时,相当次数,最少须要两个小时或三小时。生后满二十日,夜间可以不给乳,母子均得安睡,胃肠得其休养,小儿自然健壮,若办不到,稍给些乳亦可。但哭时不可喟乳,小儿啼哭时,正是运动,于生理上无害。若每哭必乳,小儿不知饥饱。乳头入口不知拒绝,便承顺吮食乳汁,终必停食结聚,久则伤脾应当注意。
  2、小儿仰卧哺乳之害    小儿仰卧哺乳容易呛着,食管气管易伤,经此一呛一吐,小儿的顶脑门以及耳鼓、眼球,周身血络,大受震动,腹内五脏,也受颠簸,立时满面红涨,眼泪流淌,气息作喘,是小儿仰卧哺乳之害,应当注意。
  3、气禀不化哺乳之害    乳妇与乳儿的性情的智愚,体质的强弱,可是关连一乳气血相同,勿问乳儿将来如何,但观现在乳妇气度的形象,可知婴儿性情的变化,发育和健康与否,以及常见疾病一切情况,皆由于妇人气血变化而来的。气血的变化,是性情发动所感召。所以,妇人五行性阴浊气质(即恨怨恼怒烦)不化,着急上火等等。因此,乳儿的强弱、愚智和疾病,都是由乳妇所传给的,对于乳儿的性情影响甚大。所以,气禀不化,哺乳是有害的。
  4、心情暴动哺乳之害    妇女处于家庭之间,如不明礼让,往往因一些琐碎小事,致生争端,惹起心性的暴动。同时“五毒”恨怨恼怒烦的发作,性动情迁,气质不平,而身内的气血也随之变化,暴怒时乳妇的乳汁含有毒质,小儿食含毒的乳汁,是导致各种急慢性病的因素。所以,心性暴怒哺乳是有害无益的。
  5、乳妇即知即行    乳妇应知晓上述喂乳之害。希望有乳儿的妇女,应当存心研究,要养成乳儿顺从的美德,在给小儿乳哺前,乳母端坐,少息五、六分钟,待气息热度平复后再喂食等等。乳妇的气血关系到小儿的健康和幸福,若能化除性中一切阴浊气质,培养心性,实现慈良贞静,欣然喜色,处人处事,情感圆融,随遇而安,使心意温柔而常和乐,涵养气质清和,则血中自然无阴浊气火。这样小儿食清净之乳,将来必然聪明,体质发育自然健康。所以,乳妇的天性要纯善而柔和。
  五、婴儿教育
  1、婴儿教育    小儿初离襁褓,已有简单的智能,稍解人意,应导入正轨。婴儿知识初开尚未发达,有很强的模仿性,但是不能分辨善恶,最易染成不良的习惯。所以对于教言教行的方面,是不可忽略的,务必教礼让的美德,真诚的习惯,切不可娇生惯养,放纵其任意任性的恶习。作为父母一定要把子女引导好,因为他们是第二代国民,关系国家的兴旺、家庭的昌盛。一位教育家曾把小孩比作一棵小树,并说:“这树在生长的时候,一任其便,而不加以扶植,修理标本,这棵树是很难成为栋梁之材的”。所以,对于婴儿的教育,亦正如此,为父母者,最好要有一定的规律,给与小儿良好的印象,发展正当的理智,使其健康成长。
  2、婴儿教之弊害    已往习俗的弊病,是讲给小孩不良的故事,不合乎教育,都是近乎习性禀性的。还有孩子哭,母亲无术,就用狼来啦、妖精来啦,等等怪异的诳语,吓唬小孩,这样能使小孩感受惊恐之症,对其心身之发育大有影响,或用哄骗做饼买糖使小孩不哭,久之儿知受骗,便哇的一声大哭、特哭,再说做饼买糖,儿也绝不再信,此种诳语,不但对小儿失主,且能导致幼儿说谎,为父母者切记注意。
  给小儿用以上种种恶作剧,是最坏的恶习。若不戒除而改善,与小儿有很大的影响。还有最恶劣的习惯,是教小孩骂人。试想,小孩子学说话,就给他装个忏逆的印象,正是不孝之始。若稍渐长,再加溺爱偏疼,这小孩将来虽然不能打爹、骂娘,也可能气得你发昏,还想成好人,怎么可能?我们很好的孩子,何不引上正路向上发展,为什么偏向坏里教呢?
  婴儿的心性是洁白的,如白绫一样,往上染什么色,就成什么色,一经染上了色,就难去掉。所以教之以善则善,教之心恶则恶,习惯成自然了,随父母为转移。关于婴儿的德智体之育,都要教之以道,育之以德。教言教行,学诚学信,尚礼尚让。最好是父母以身作则,使儿效法,养成良善之德行,为立身之根本,必有厚望。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终生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可影响孩子的一生。六、儿童教育
  1、儿童教育的重要    现在的儿童,是将来国家社会上的中坚分子,所以现代的文明国家,对于儿童教育极其重视。但与儿童的密切关系的,当然是家庭,尤其是儿童的父母。教育儿童的重点,有两个时期,由二、三周岁至六、七岁,是完全受家庭教育时期,自七八岁至十三四岁,是受学校教育时期。一般人往往以为把儿童送入学校,就认为尽了教育责任,其实自儿童初生到成人,父母永远不能卸其责任的,尤其是儿童入学校之后,更应注意,还得以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使儿童得以健康的成长。
  2、儿童体育的向上    儿童体育的锻炼,教育儿童不在贫富贵贱,是要父母尽其教育的责任,注意儿童的言行动作,因他尚缺乏自觉的目的。如有错处要切实指教,怎样是对的,怎样是不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又是坏的等等,这样自然就被你导入正轨并向上发展,使其健康的因素不断的增强,对于儿童的将来,实有莫大的影响。如古时孟母三迁教子,正是为防止恶习,儿童稍长则每天喜欢户外活动,舞蹈、嬉笑以及高声吵闹,奔跑等事情,父母要引导以相当的游戏。设备教育玩具,引起儿童的兴趣,使儿童的身体得到自然的发育,具有活泼的精神,勇敢的气概,使其健康的生长,这是儿童的体育的发展。
  3、儿童智育的启发    儿童的知识渐开,脑性很清灵,好奇心重,幻想力强盛,记忆力和注意力,同时并增,故多模仿力。再稍长些则又喜察问,如见蟋蟀便问为何展翅有声,想起鸟雀便问是否会说话,鱼虾夜晚是否睡眠等等,这都是注意力与记忆力的表现。这时父母要善于正确引导,当儿童有问之时,给以正当的答复,因其知识程序以赐教。再给讲古今忠孝的故事,或圣贤事业的功绩,随时随地教以各种的学业,与各种常识。如天时、方向、气候、地理、人情事故等等。
  再示以发奋的正道,自强不息的精神,多才多艺努力进步求人格的向上,效古圣先贤志愿,破除儿童的退缩、自欺、依赖的心理,养成来日有独立办事的能力,有发明创作的精神,有经邦济世的才干。这即是儿童理智尚未发达,于此是非莫辩之时,正好启发他智力,引起他向上的志趣,这便是儿童的智育。
  4、儿童德育的培养    儿童的接受提示性、报施性、积蓄性都含有德性的成分。如遇儿童跌倒,父母快快称赞我的好孩子,跌倒总不哭,你看这回跌倒,能够自己站立起来,儿童受此正面的提示,稍有损伤往往不觉痛楚。再如儿童见人之物欲要时,急应提示说,非我之物要之失礼失义,有伤廉耻,儿知廉耻的可贵,即不能要了,若与其他儿童相争,则提示说,我的孩子明礼义好让人,儿晓礼让之高尚,随之息争,如果儿童稍有孝悌礼让的行为,父母因势利导随时称赞,加以鼓励,这样渐渐的启发,儿童便有倾向道德的观念,有时训导以五常之德,示五伦为人道正轨,遵八德之行,教之仁慈爱物,养成道德之根本,并教以长大孝亲尊师,感恩以报德。再可因其性教以自立,兼能重视公共财产,保护公物,养成公德美行,为建设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便是儿童的德育。
  5、儿童犯过之规戒    父母关于儿童的德智体三育,即有以上的要点。遇儿童顽皮的,更得有适当的体罚,如儿童击毁器具,玩弄火源等,不得已而若加体罚,使知警戒。更应注意的是,应禁止的事,不论何时必须禁止,又如儿童哭闹,呵斥也不听从,体罚更惹烦恼,惟有禁食以作警戒,见他真正悔改再宽恕,但正当责罚时,任何人千万不可护庇,以免增长儿童的娇惯性。儿童稍长举止种种不规矩动作,或咆哮急噪,喧哗争论等等情况,若不就初犯时严加惩戒,长大更恐难管束,还有儿童习惯浪费,任意自由外出交游,接爱不良儿童为朋友,必于初犯时加以严禁,但父母训育孩子,首先,平时要做到以身作则,再指导他的将来,感化儿童自知前非,诚心悔过,这是严慈兼施根本的规戒方法,教育儿童不要当着众人而加以责斥,如果丧失儿童的廉耻,久之儿童就失去了廉耻之心,作坏事也不知可耻,受打骂也不知可耻,这不知耻的儿童,虽有良师也难教育,此失教之过不在儿童,而在儿童父母,可见父母的责任重大。
  6、入学时期的注意点    养不教是父母之过,儿童到了学龄,应速送入学校读书,切不可溺爱,误了求学的光阴。当儿童上学时期,父母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在学校很听老师的话,可谓是有命必从,对老师的吩咐注意和信仰,胜过父母的训示。所以,对于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