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左思右想      更新:2022-05-10 16:17      字数:4794
  σ膊痪跛嵫鳌3嗽粕站拖窠盘な档兀尬孕槠拖癜菜敬病T莆聿荒芊涟堑氖泳酰做荒艿仿宜堑奶酰莱蟛荒芨扇潘堑男那椋焦炔荒茏璧菜堑慕挪剑磺卸计揪?br />
  神运行而已。黄帝醒来后,觉得十分愉快而满足,于是把大臣天老、力牧和太山稽叫来,告诉他们说:“我安闲地在家中住了三个月,清除了心中的杂念,降服了形体的欲望,专心考虑能够保养身心和治理外物的方法,却仍然得不到这种方法。后来我因疲倦而睡觉,做了一个这样的梦。现在我才懂得最高的‘道’是不能用主观的欲望去追求的。我明白了!我得到了!但却不能用语言来告诉你们。”又过了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几乎和华胥氏之国一样,而黄帝却升天了,老百姓悲痛大哭,二百多年也不曾中断过。
  【原文】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①,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②,形如处女;不偎不爱③,仙圣为之臣④;不畏不怒⑤,愿悫为之使⑥;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敛,而已无愆⑦。阴阳常调,日月常明,四时常若⑧,风雨常均,字育常时⑨,年谷常丰;而土无札伤⑩,人无夭恶,物无疵厉(11),鬼无灵响焉(12)。
  【注释】
  ①列姑射之山在海河洲中——此段文字大意又见《山海经·海内北经》与《庄子·逍遥游》中。
  ②渊泉——深泉。《诗·邶风·燕燕》:“其心塞渊。”孔颖达疏:“其心诚实而深远也。”
  ③偎——张湛注:“偎亦爱也。”
  ④仙圣——张湛注:“仙,寿考之迹;圣,治世之名。”
  ⑤畏——张湛注:“畏,威也。”
  ⑥愿悫——愿,谨慎老实。悫,音 què(确),诚笃忠厚。
  ⑦愆——音 qiān(牵),张湛注:“愆,蹇乏也。”指困难缺乏。
  ⑧若——张湛注:“若,顺也。”
  ⑨字——养育。《左传·昭公十一年》:“其僚无子,使字敬叔。”注:“字,养也。”
  ⑩札——因遭瘟疫而早死。本文指损伤。
  (11)疵厉——疵厉,灾害,疾病。
  (12)灵响——妖异作怪。
  【译文】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住着神人,呼吸空气,饮用露水,不吃五谷;心灵似深山的泉水,形貌似闺房的少女;不偏心不私爱,仙人和圣人做他的群臣;不威严不愤怒,诚实与忠厚的人替他办事;不施舍不恩惠,外界的事物都自己满足;不积聚不搜括,自己的用品一点也不缺乏。阴阳二气永远调和,太阳月亮永久明亮,春夏秋冬年年有序,风霜雨雪季季适当,孕育生长时时合节,五谷杂粮岁岁满仓;而土地未被伤害,人民不会夭殇,万物没有残疾,鬼魅不兴风作浪。
  【原文】
  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尹生闻之,从列子居,数月不省舍①。因间请薪其术者②,十反而十不告。尹生怼而请辞③,列子又不命④。尹生退。数月,意不已,又往从之。列子曰:“汝何去来之频?”尹生曰:“曩章戴有请于子⑤,子不我告⑥,固有憾于子⑦。今复脱然⑧,是以又来。”列子曰:“曩吾以汝为达,今汝之鄙至此乎?姬⑨!将
  告汝所学于夫子者矣⑩。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 11,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 12。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 13,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 14。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 15。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 16,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 17。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 18。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 19?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浃时 20,而慰憾者再三。女之片体将气所不受,汝之一节将地所不载。履虚乘风,其可几乎 21?”尹生甚怍 22,屏息良久,不敢复言。
  【注释】
  ①省——音 xǐng(醒),察看。
  ②间——《释文》:“间,音闲。”意亦为闲。蕲——祈求。
  ③怼——音 du(队),怨恨。
  ì
  ④不命——《释文》作“又不与命”。意为不表态。
  ⑤曩——音 nǎng,以前。章戴——张湛注:“章戴,尹生名。”
  ⑥子不我告——犹“子不告我”。
  ⑦憾——恨。
  ⑧脱然——疾病痊愈的样子。本文指解除了怨恨。
  ⑨姬——音 jū(居)。张湛注:“姬,居也。”指坐下来。
  ⑩夫子——张湛注:“夫子谓老商。”
  11 若人——张湛注:“若人谓伯高。”
  12 眄——音 miǎn(免),斜视。
  13 庚——张湛注:“庚当作更。”《集释》:“吉府本‘庚’作‘更’,”《释文》:“庚音更,居行切,益也,下同。”
  14 夫子始一解颜而笑——张湛注:“是非利害,世间之常理;任心之所念,任口之所言,而无矜吝于胸怀,内外如一,不犹逾于匿而不显哉?欣其一致,聊寄笑焉。”
  (15)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张湛注:“夫心者何?寂然而无意想也;口者何?默然而自吐纳也。若顺心之极,则无是非;任口之理,则无利害。道契师友,同位比肩,故其宜耳。”
  (16)横_——音 hēng,放纵。
  (17)内外进矣——张湛注:“心既无念,口既无违,故能恣其所念,纵其所言。体道穷宗,为世津粱。终日念而非我念,终日言而非我言。若以无念为念,无言为言,未造于极也。所谓无为而无不为者如斯,则彼此之异,于何而求?师资乏义,将何所施?故曰内外尽矣。”则“进”应读为“尽”。
  (18)无不同也——卢重玄解:“眼、耳、口、鼻不用其所能,各任之而无心,故云无不同也。”
  (19)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张湛注:“夫眼、耳、鼻、口,各有攸司。令神凝形废,无待于外.则视听不恣眼、耳,臰味不赖鼻、口,故六藏七孔,四肢百节,块然尸居,同为一物,则形奚所倚?足奚所履?我之乘风,风之乘我,孰能辨也?”
  (20)浃时——浃,音 jiā(夹),周匝。浃时,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 2小时。
  (21)几——希望。《史记·晋世家》:“毌几为君。”索隐:“儿,望也。”
  (22)怍——音 zuò(坐),惭愧。
  【译文】
  列子拜老商氏为师,以伯高子为友,把两人的所有本领部学到了手,然后乘风而归。尹生听说了,便来跟列子学习,并和列子住到一起,好几个门都下回去看望家人。他趁列子闲暇时,请求学习他的法术,往返十次,列子十次都没有告诉他。尹生有些生气,请求离开,列子也不表态。尹生回家了。几个月后,尹生心不死,又去跟列子学习。列子问:“你为什么来去这么频繁呢?”尹生说:“以前我向您请教,您不告诉我,本来有些怨恨您。现在又不恨您了,所以又来了。”列子说:“过去我以为你通达事理,现在你的无知竟到了如此程度吗?坐下!我打算把我在老师那里学习的情况告诉你。自从我拜老商氏为师、以伯高子为友,三年之内,心中不敢计较是与非,嘴上不敢谈论利与害,然后才得到老师斜着眼睛看我一下罢了。又在两年之内,心中(比学道前)更多地计较是与非,嘴上更多地谈论利与害,然后老师才开始放松脸面对我笑了笑。又在两年之内,我顺从心灵去计较,反而觉得没有什么是与非;顺从口舌去谈论,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利与害;老师这才叫我和他坐在一块席子上。又在两年之内,我放纵心灵去计较,放纵口舌去谈论,但所计较与谈论的也不知道是我的是非利害呢,也不知道是别人的是非利害呢;并且也不知道老商氏是我的老师,伯高子是我的朋友;这时身内身外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从此以后,眼睛就像耳朵一样,耳朵就像鼻子一样,鼻子就像嘴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了。心灵凝聚,形体消失,骨肉全部融化了;感觉不到身体依靠着什么,两脚踩着什么,随风飘游四方,就像树叶与干燥的皮壳一样。竟然不知道是风驾驭着我呢,还是我驾驭着风啊!现在你在老师的门下,还不到一个时辰,便怨恨了好几次。你的一片肤体也不会被元气所接受,你的一根肢节也不会被大地所容纳。脚踏虚空,驾驭风云,又怎么能办得到呢?”尹生非常惭愧,好长时间不敢大声出气,也不敢再说什么。
  【原文】
  列子问关尹曰①:“至人潜行不空②,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请问何以至于此?”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智巧果敢之列③。姬!鱼语女④。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也?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⑤。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焉得而正焉?彼将处乎不深之度⑥,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⑦。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⑧,物奚自入焉?夫醉者之坠于车也,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弗知也,坠亦弗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是故撸锒粦b⑨。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子天乎⑩?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伤也。
  【注释】
  ①关尹——《释文》:“关尹,关令尹喜,字公度,著书九篇。”杨伯峻:“今本《关尹子》一卷,九篇,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疑为孙定(南宋人)依讬,《四库提要》则云‘或唐五代间方士解文章者所为也’。”
  ②至人——道木最高的人。空——《集释》:“《道藏》江遹本、宋徽
  宗本‘空’并作‘窒’。作‘窒’者是也。”俞樾:“《释文》曰,‘空一本作窒’,当从之。《庄子·达生篇》正作‘不窒’。”窒,指窒息。
  ③列——《释文》:“列音例。”
  ④鱼语女——张湛注:“鱼当作吾。”《释文》云:“鱼音吾。”女,即汝,你。
  ⑤是色而已——杨伯峻:“‘色’上脱‘形’字,当作‘是形色而已’。‘形色’承上文‘貌像声色’而言。注引向秀曰‘同是形色之物耳’,则向所注《庄子》本有‘形’字。江南古《藏》本《庄子》正作‘是形色而已’,当据正。说本奚侗《庄子补注》。”
  ⑥深——张湛注:“深当作淫。”《释文》:“深音淫。”
  ⑦造——到,至。《释文》:“造,至也。”
  ⑧郤——音 x(隙),通“隙”,空隙。
  ì
  ⑨撸А簟〃ǎǘ酰龅健b— — 即慑,音 shè,害怕。
  ⑩而况得全于天乎——张湛注:“向秀曰:得全于天者,自然无心,委顺理也。”
  【译文】
  列子问关尹说:“道术最高的人在深水中游泳不会窒息,站在火中不感到炽热,在最高的地方行走不至于战栗。请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关尹说:“这是积聚了纯真之气的结果,而不是聪明、技巧和果敢所能办到的。坐下!我给你讲。凡是有相貌、形状、声音和颜色的,都是物。物与物为什么会差别很大呢?是什么使某些物比其它物高出一头呢?不过是形貌与声色罢了。而那些高级的物可以达到没有声色形貌的程度,以圭于达到没有变化的程度,到了这种程度时你要想考察个透彻,又怎么能获得完全正确的认识呢?这种物将表现出平常的的状态,隐藏于无头无尾的循环之中,运动在万事万物的始终。完善你的性,培养你的气,深藏你的德,与最高级的物相贯通。如果能这样,你的天赋的纯真之气就会积聚完整,你的精神就不会有空缺,那外物又怎么能侵入井影响你呢?喝醉酒的人从车上跌落下来,虽然有伤却不会死亡。骨骼与别人相同,而损伤却比别人轻,就是因为他的精神完整。坐车没有知觉,跌落也没有知觉,死亡、生存、惊恐、惧怕等观念都侵入不到他的心中,因而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害怕。他因为醉酒而使精神完整尚且如此,又何况积聚了完整的天赋纯真之气呢?圣人把自己隐藏在天赋的纯真之气中,所以没有任何外物能伤害他。”
  【原文】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①,引之盈贯②,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③,方矢复寓④。当是时也,犹象人也⑤。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⑥。当与汝登高山⑦,履危石,临百仞之渊⑧,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