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6 节
作者:淋雨      更新:2022-05-10 16:14      字数:4853
  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诗鉴赏
  中晚唐为数众多的悯农诗中,短小精悍之作首推李绅《 悯农二首 》,下来就要算聂夷中《田家》了。
  乍看去,此诗的内容之平淡、语言之明白、字句之简单,几乎没什么奥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显得十分耐读,这又决不是偶然的。
  封建时代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的形式便是地租 。 在唐末那样的乱世 ,封建国家开支甚巨而资用缺乏, 必然加重对农民的榨取。此诗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揭露这样的黑暗现实。如果正面从收租情事落笔,所费笔墨必多而实际效果未必就好。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就在于抛开这种正面的描写 , 而只选取收租的题前之景,即农夫辛勤耕作而官家等待收租情况 ,“官家已 仓”句点到为止 ,修仓干什么,农夫的命运将怎样, 一应留待读者去想。作者省却许多气力,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论者往往知道诗歌语言的具体形象之美,不知道亦有概括抽象之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 诗句 ,就好在用泛写的方式 ,概括了一般丰年的情事,并不以具体形象见长。此诗前二句也一样 ,“父 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并不仅仅是只写一家父子 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正是农家 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 。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 ,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揭露讽刺的时候 , 诗人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 ,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一句不单指庄稼未成 熟 。按正常的情况 ,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 禾未秀 ”,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欠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 ,所以“官家已修仓。”官家修仓,本身就 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 ,更觉意味深长。 “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农家望成的焦灼如焚,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及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种种事实,俱在其中,作者的忧民悯农之心亦跃然纸上。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了。
  章碣诗鉴赏
  生平简介
  章碣 ,原籍桐庐(今浙江桐庐县),后迁居钱塘 (今浙江杭州市)。咸通末(87 4),以诗著名,然累试不第。后竟流落不知所终。
  由于生活坎坷,章碣诗中富有批判锋芒。乾符四年(877),礼部侍郎高湘典贡举,擢其所知者邵安石为进士,碣又落第,便愤而作《东都望幸》诗,借写宫怨以刺唐末科举中的徇私舞弊。又曾对当时社会发出愤怒的指责 :“ 尘土十分归举子 ,乾坤大半属偷 儿”(《癸卯岁毗 陵登高会中贻同志》)。 诗工七律,并自创变体,为时人所效法。方干称赞其诗为 :“ 织锦虽云用旧机 ,抽梭起样更新奇。” (《赠进士章碣》)。《全唐诗》录其诗二十六首,编为一卷。
  焚 书 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诗鉴赏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统一中国的“ 千古一帝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功绩。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在建功立业的同时 ,特别是在兼并六国后 ,他也曾犯过严重错误 。他的焚书坑儒,就是其一。
  实行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 ,可以闭塞言路, 但要熄灭人民心中的怨愤之火,却是办不到的。正像元代诗人萧立之所说 :“龙虎有云终王汉,诗书余火 竟烧秦 !”焚书者终自焚,这就是历史对实行文化专 制主义者的无情嘲弄!章碣的这首《焚书坑》所展示的,就是这一客观规律。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二句,是说随着秦始皇焚书浓烟的消失,他的帝业也同时化为乌有,秦地关河之险虽然可用作据守屏障,但失去民心 ,咸阳都城也就无险可据了 。秦始皇点燃“竹帛烟”,焚书坑儒 ,旨在永保万代帝业 。“帝业虚”三字 ,写出了其事与愿违的可悲下场 。“关河”二字,极言秦王朝据地利之险 ,“空锁”二字则暗示了“地 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是说焚书不久关东地区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最可笑的是,刘邦、项羽这些农民起义领袖原来都不是读书人 。“坑灰未冷”四字表示农民起义距焚书坑儒时 间之短瞬 ,“乱”字则写出了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的 严重后果和农民起义群雄四起的壮阔画面 。“原来” 二字富于幽默感,说明人民揭竿于草莽之中实出秦始皇的意料之外,农民起义的爆发同“竹帛”诗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读书,当然能够使人明智;但不让人们读书,实行愚民政策,高压统治,实际上却起到了反作用,它终于激发起百姓不可遏止的愤怒和反抗。
  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实行愚民政策者最愚蠢,说明广大人民是不可愚弄的,他们具有翻天覆地的回天神力。
  这首诗寓意含蓄而深刻,它通篇都充满了对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的讥刺,但却毫不外露。首句通过秦始皇事与愿违的鲜明对比,从心理与现实对照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嘲笑之情;次句是从“地利不如人和 ”的角度抨击了焚书坑儒是失却民心的昏愦之举; 第三句主要从时间的角度突现焚书坑儒恶果来势之迅猛 ;第四句则是从反秦义军参加者并非书生的角度, 进一步说明焚书坑儒、实行封建文化专制实乃误国之策。这样,紧紧环绕着焚书坑中的灰烬,层层镂刻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中主、客观的极度矛盾,从而显示出其昏庸可笑的一相,收到讥刺的最佳艺术效果。
  崔道融诗鉴赏
  生平简介
  崔道融 ,自号东瓯散人 ,荆州(今湖北江陵县)人 。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乾宁二年(895)前后 ,任永嘉(今浙江省 温州市)县令 。后入朝为右补阙 ,避战乱入闽 。工 诗,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西 施 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崔道融诗鉴赏
  历史上吴越兼并战争持续时间很长。公元前496年后,吴王姬光与越王勾践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 ),被击败,受重伤而死。其子夫差继位后,令人 耳提面命 ,誓报父仇,终于大败越兵,许越为属国。 后不听伍子胥忠告,开凿邗沟,从海上攻齐,捷于艾陵( 今山东莱芜东北 );又在黄池( 今河南封丘西 南)大会诸侯,与晋争盟之时,被越所袭。他被迫回师,向越请和。其后十年,越王勾践大举攻吴,围姑苏(今江苏苏州),他自杀而死,吴亡。
  夫差由有志的强者落到亡国殒身的下场,究其主观原因,在于他一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政治上腐败昏庸,生活上奢侈淫逸,组织上任人失宜,客观原因则是越王勾践利用了他的弱点,趁机励精图治,奖励耕战,终于由弱者变成了强者。历史上吴越战争局势的变迁 ,蕴含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历来为人所瞩目。 但是也有一些人把夫差的悲剧结局归罪于其中了越王勾践和范蠡的美人计,致使西施落得千载骂名。崔道融在《西施滩》这首诗中咏怀古迹,对“女人祸水”的传统看法表示了大胆的怀疑,他认为承担亡吴罪责的应该是佞臣宰嚭,而不应该让西施充当吴国君臣的“替罪羊 ”。如果硬要责备西施这样一个弱女子,那 么 ,连浣江春水都要有不平之情的。罗隐在《西施》 一诗中也认为:“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更进一步提出了令执政者深思的问题。我们如果把《 西施滩 》与《西施》两首诗联相吟味,恐怕更能理解其中的义蕴。
  《西施滩》这首诗把导致吴国灭亡的责任全归咎于佞臣伯嚭,而不遣责昏君夫差这亡国罪魁,则表现出作者的历史局限性。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崔道融诗鉴赏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 ,而且多为抒情而设。 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你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 ,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 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 ,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这首《溪上遇雨》居然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 ,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何快 !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 。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 人化了(它象在撒泼、顽皮 ),形象生动,而且写出 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 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就情景的近似而论 , 它更易使人联想到苏东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中的一首:“黑云翻墨 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比较一下倒能见出此诗结构上的一个特 点 。苏诗虽一样写出夏雨的快速、有力、多变 ,可谓尽态极妍 ,但它是只就一处(“ 望湖楼 ”外)落 墨,写出景色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而此诗则从两处(“前山”与“溪上”)着眼 ,双管齐下 ,既有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又有空间的对比 。如就诗的情韵而言 ,苏诗较胜 ;如论结构的新奇,此诗则不宜多让。
  可见,诗分唐宋是大体的区分 ,不能绝对看待。 王渔洋曾列举宋绝句风调类唐人者数十首,是宋中有唐;另一方面,宋诗的不少倾向往往可以追根溯源到中晚唐,是唐中有宋。大抵唐诗经过两度繁荣,晚唐诗人已感难乎为继,从选材到手法便开始有所标新立异了 。这个唐宋诗交替的消息 ,从崔道融《溪上遇雨》一篇是略可窥到一些的。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诗鉴赏
  这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薰染。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 。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 却于平常中显出不平常来。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 ,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 知是哪一家的 。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 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明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顺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飘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 ,溪居的那种恬静 、平和的景象便被摄进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