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节
作者:淋雨      更新:2022-05-10 16:13      字数:4877
  洗兵马
  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
  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
  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
  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
  回纥饣委肉蒲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
  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
  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
  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
  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
  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
  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
  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驾通宵凤辇备,
  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
  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
  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
  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身江海客,
  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
  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
  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
  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
  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
  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
  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
  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
  尽洗甲兵长不用!
  杜甫诗鉴赏
  此诗于乾元二年(759)春二月,即两京收复后,相州兵败前,作于洛阳。当时战争形势很好,大有一举复兴之势。故诗中多欣喜祝望之词。此诗凡四转韵,每韵十二句,自成段落。
  第一段(从“中兴诸将收山东”至“万国军前草木风”)以歌颂战局突变开始。唐室在“中兴诸将”的努力下,已光复华山以东包括河北大片土地,捷报频传。《诗经·卫风·河广》云:“谁渭河广,一苇航之”, 三句代用此句以表明克敌极易,安史乱军的覆灭已成“破竹”之势。当时,安庆绪困守邺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因此说“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既是肯定与赞扬当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平叛战争中的地位和功绩,又表达希望朝廷信赖诸将,以奏光复之功的意愿。以上多叙述,“京师”二句则描绘了两个充满胜利喜庆气氛的画面:
  长安街上出入的官员们,都骑着边地的名马(“汗血马”),春风得意;助战有功的回纥兵则在“蒲萄宫”(汉元帝宴请单于,此借用。)倍受款待,大吃大喝。
  “穑Вㄎ梗┤狻倍执裆栽⒎硪猓ㄊ艘还岱炊越璞诨劓4印敖菔橐贡ā本渲链耍渚浔泶镎秸私葜猓谧嗉贝伲朴衅浦裰啤R韵乱饴宰郏耙严不释搴a贰保耸焙颖鄙形赐耆崭矗虼怂怠扒搴a贰保êa罚腹徘唷⑿於葜颍弧俺K枷烧坦轻肌币痪淦粝拢庠谔嵝阉嘧诰影菜嘉#鹜怯卟デā⑼从卺轻忌剑ㄔ诮窀仕嗥搅刮鳎┑募枘讶兆印=艚右浴叭甑牙铩币涣爬ǖ孛杌娉稣秸吹拇瓷恕4肆狭Ы褡肺簦炊ㄋ纪矗芾毂常犊熘猩宰鞯矗盅锒俅熘拢髡呒ざ丛拥男那樾闯觥R虼撕胨怠叭甑牙铩币涣耙院推蕉搜胖鳎⒎哂羝囔逯迹沤褡尘湔吣鸭按恕!保ā妒础肪砦澹?br />
  第二段(从“成王功大心转小”到“鸡鸣问寝龙楼晓”)逆接篇首“中兴诸将”四字,以铺张排比句式,赞颂李豫、郭子仪等人。“成王”即后来的唐代宗李豫,收复两京时为总兵元帅,“功大心转小”云云,赞颂其成大功后更加小心谨慎。随后盛赞郭子仪的谋略、司徒李光弼的明察、尚书王思礼的高远气度。四句中,前两句直叙,后两句略作比喻,铺述排比中有变化。赞语既符合各人身分事迹,又表达出对光复大业卓有贡献的“豪俊”的钦仰。“二三豪俊为时出”,意思是他们本来就为重整乾坤,应运而生的。
  “东走无复”以下六句“整顿乾坤济时了”而展开描写,从普天下的喜庆到宫禁中的新气象,调子轻快:
  做官的人弹冠庆贺,不必再弃官避乱;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如鸟之有归巢;春天的繁华景象正随朝仪之再整而重新回到宫禁,天子与上皇也能重新“昏定晨省”。
  第三段(从攀龙附凤势莫当”至“后汉今周喜再昌”)一开头就揭示一种政治腐败,朝廷赏爵太滥,许多投机者无功受禄,“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二句,声调一变而为愤激。继而歌颂张镐、房琯等,声调复转为轻快,一张一弛,极富跌宕之致。“青袍白马”句以南朝北来降将侯景比安、史,表明其不堪一击;“后汉今周”句则以周、汉的中兴比喻时局。
  当时,房琯、张镐俱已罢相,诗人希望朝廷能复用他们,因此大加颂唱,与赞“中兴诸将”相表里。镐于去年五月罢相,改荆王府长史。说“幕下复用”,措词委婉。
  第四段(从“寸地尺天皆入贡”到篇终)先用六句申“后汉今周喜再昌”之意,说四方皆来入贡,海内遍呈祥瑞,举国称贺。以下继续说:隐士们也不必再避乱遁世(“ 紫芝歌”为秦末号称“四皓”的四位隐士所作),文人们都大作歌颂诗文。至此,诗人是“颂其已然”,同时他并未忘记民生忧患,从而又“祷其将然”:时值春耕逢旱,农夫盼雨,而“健儿”“思妇”尚未得团圆,社会的安定,生产的恢复,均有赖战争的最后胜利。诗人勉励围邺的“淇上健儿”以“ 归莫懒”,传达着殷切的敦促。这几句话虽不多,却显示出诗人对人民的关切。正由于这样,诗人在篇末唱出了自己的强烈愿望“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这首诗基调是歌颂祝愿性的,热烈欢畅,把诗人热切关怀国家命运、充满乐观信念的感情淋离尽致地传达出来了。诗章以宏亮的声调,壮丽的词句,浪漫夸张的语气,表达了极大的喜悦和歌颂。杜诗本以“沉郁”的诗风见称,而此篇在杜甫古风中堪称别调。
  诗中采用了华采工整、兼有古近体之长的“四杰体”。词藻富赡,对偶工整,用典贴切,气势雄浑。
  诗的韵脚,逐段平仄互换;声调上忽疾忽徐,忽翕忽张,于热情奔放中饶顿挫之致,清词丽句而能兼苍劲之气,读来觉跌宕生姿,大大增强了诗篇的艺术感染力。
  北宋王安石选杜诗, 标榜此篇为压卷之作(见《王临川集》卷八四《老杜诗后集序》)。的确,无论就感情之充沛,结撰之精心而言,《洗兵马》都不失为杜诗的一篇力作。
  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杜甫诗鉴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接着,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可喜。但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加上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于是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举征夫。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作组诗“三吏”、“三别”。
  《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新安,在洛阳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称。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年(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转而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吏很狡黠,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贴,要依次抽中男出征。“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杜甫又一问,却没有答话。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显然父亲早已被征调。“瘦男”之“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独伶俜”三字,更见无亲无靠。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究竟站了多久呢?
  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也仿佛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犹”字以显示恍惚。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
  似幻觉又似真实,读起来令人惊心动魄。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与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
  “使眼枯”、“泪纵横”本来似乎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莫”和“收”。“不要哭得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来加以堵塞。“莫”、“收”在前,“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仿佛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更难控制,“天地”也就显得更加“无情”。
  “天地终无情”, 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一方面诗人忠君之心犹存,一方面不免有讽意于其中。本来是败兵,却说是“归军”,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唐军讨伐安史叛军,虽然可以说正义之师,但哪里又能谈得上爱护士卒、抚养分明呢?此外,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诗在揭露的同时,又对朝廷有所维护,杜甫这样说,实际上,人民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
  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也是社会现实矛盾的反映。一方面,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巨大。另一方面,唐朝统治者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两种矛盾,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但在平叛这一点上,人民和唐王朝是一致的。因此,杜甫的“三吏”“三别”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
  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
  “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
  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
  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
  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
  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
  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
  慎勿学哥舒!”
  杜甫诗鉴赏
  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如洛阳再次失陷,叛军西攻长安,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就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经过这里时,正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概述。漫漫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