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节
作者:淋雨      更新:2022-05-10 16:12      字数:4791
  而自然,这就更突出了时间与空间的矛盾,从而显示出作者急迫漫游的心情。
  这对“久欲追尚子”两句说来是一个转折,表现了隐逸与漫游的心理矛盾。
  最后两句“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承“久欲”两句的意思,是说等到将来自己事毕之后,要来与“岩栖者”共同归隐,表现出对庐山的神往之情。
  这首诗由湖中远望庐山,由望庐山而思归隐,然而因为“限于役”未能实现“息微躬”的愿望。最后归结到“毕趣当来同”。全诗自然浑成,景象壮阔,诚如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的:“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
  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境内,为钱塘江的上游。诗人孤舟停泊在这里,江边月夜,怀念着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的朋友们。
  黄昏的薄雾笼罩着四野,山色已经暗淡了。旷野的黄昏景色,本来就容易逗起孤客的愁绪,这时又听到猿猴凄切的鸣叫。在“山暝听猿”之后加上一个“愁”字,非常简练,是诗人的深切的感受,为下文埋下伏笔。
  因为夜幕降临,远山看不见了,江水反而在粼粼闪光。山谷间的河流,本来就湍急,在夜晚,两岸青山黑魆魆的影子,夹着江中的流水,使人感到江水在急速流驶。不说“夜急流”,而说“急夜流”,因为前者只是客观地说明了夜间江水的流速;用后者诗人的主观感情也注入到了景色之中,感到夜晚的沧江特别湍急,心事也随之潮涌。
  野旷无人,猿声也停止了。一切在沉寂之中,只有两边岸上的树叶被风吹得悉悉索索地发响,使人心情孤寂而烦乱。夜色和客愁一同向诗人紧压过来。这时,月亮出来了,皎洁的月亮,独照在江边停泊的孤舟上,深夜的寥廓的天宇之下,除了一叶孤舟,什么也看不到。这一片清冷的月光,使视线更加狭小,心情更加紧缩,蕴蓄的感情也更加集中。
  诗人写这些景色,如同信手拈来,毫不雕琢,却又生动逼真。内心情绪随着层次分明的景色而浮动,这不能不令人惊叹诗人的驾驭文字的高度技巧。
  后四句写愁的具体内容。
  建德,县名,为现今浙江省建德县,在桐江上游。
  “非吾土”三字,出自王粲《登楼赋》。建安诗人王粲避乱到荆州,在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县)城楼作了这篇赋,其中说到:“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非吾土”,意思是“不是我的家乡”,诗人借用“非吾土”三字,就概括了全句的内容,表达孤舟漂泊的伤感。建德既无他立足之处,就遥念广陵还有朋友,曾经有过欢乐的聚会,至少比在这里孤泊荒江要好,因此就“维扬忆旧游”。《尚书·禹贡》有一句:
  “淮海维扬州”, 意思是淮海一带就是扬州。后用“维扬”代替了扬州。“旧游”是指过去的朋友。这句诗是倒装句法,应该是“忆扬州旧游”,为了适应律诗的格律和对偶而倒置。
  古代扬州幅员广阔,东边一直抵达大海之滨,因此它位置在海的西岸。桐庐江下游称钱塘江,而后通过运河可达扬州。“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是对江水而寄情。在孤寂的处境中,感怀身世,怆然泪下。
  诗人希望这种痛苦的心情被朋友所了解,以求得心灵的慰藉,所以凭借着江水的千里通波,把眼泪远远寄去,表达出感情的深厚和想念的殷切。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
  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
  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
  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
  脉脉不得语。
  孟浩然诗鉴赏
  开元十八年(730 )冬,诗人孟浩然在长安求仕未成,沮丧地离开长安,在江浙一带漫游。一日,泛舟耶溪(在浙江绍兴城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傍晚,在溪边看到了垂钓的老翁,浣纱的村女,他们生活得自然、和乐,无忧无虑,深深触动了诗人之心。因此,写了这首《耶溪泛舟》,以表达他从大自然中汲取生活欢乐的愉悦心情。
  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这一带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区,《水经注》谓:“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又名浣纱溪,相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曾在此浣纱。此地秀异的山水吸引了古代许多骚人墨客,游佳作甚多,浩然此作是较有特色的一篇。
  诗一落笔,就描绘出了一幅落日余辉中,渔舟唱晚、轻棹击水的耶溪夕照图:“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落景”,就是落日;“桡”,是船桨,“弄”是指划桨;“溪渚”,是指耶溪中的小块陆地。诗人开始就描绘江南独有的景色:溪水上一只小舟漂浮,舟人轻轻摆动着船桨,在落日余辉中自由自在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一片斜阳照到水面,浮现出烟雨空濛的景象,水面上一层一层的细浪,受了残阳的反照,一时光辉起来,那夕阳金色的浅光,映着洲渚的小草、两岸的绿野,镶出西边天际的一抹绛红、深紫。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是写诗人临水泛舟看到在明净如镜的溪水中,观赏游鱼追逐嬉戏,三五成群,在水草和细石下钻进钻出。“澄明”,指明净如镜的溪水;“何容与”,意思是多么闲暇自得。
  耶溪的水色山光,使诗人乐而忘返,而江南的风土人情、岸边的渔村竹寨,更使诗人如入桃源仙境。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两句,概括地表现了江南生活的恬静安谧。蓑衣箬笠的老翁,在夕阳中垂钓却悠然自得;梳妆整齐、淡雅的村姑少女,在传说中曾是西施浣的耶溪水边洗衣、谈笑,欢声笑语更衬托出山村的幽静安宁。
  结尾“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恬静和乐的山村,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多么相似,又与诗人孟浩然失意后的隐逸心情多么和谐一致!因此,这“似相识”确是诗人的思绪所念,是情之所至,而与那垂钓翁、浣纱女陌路相逢,素不相识,虽则情感相通,却只能脉脉相视而已。
  济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孟浩然诗鉴赏
  首句以景入题,一句三景,描绘了他登舟渡江时的自然环境。诗人在杭州时,曾观赏钱塘江潮,“百里雷声震”、“ 惊涛来似雪”(《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是表现江潮卷来的奇景伟观。然而,潮退风住之后,江边渡口就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风平浪静,天气清和,一派悠闲,而这正是乘船旅游者最渴望、最感惬意的时刻。这里一笔勾画出了这种平静恬淡的江面风光,隐隐传达出了诗人重登旅途时的欣悦心情。
  次句顺承首句,叙写诗人同舟中旅伴的相遇,并借以正面点题。在一叶扁舟中还有同行共济的旅客,虽然萍水相遇,素昧平生,但同为在茫茫江流中孤舟飘泊的异乡之客,遇上“扁舟共济”的同路人,还是感到格外亲切。从“与君同”的平实自然的话语中,不难想象,诗人与“舟中人”亲切问候的情形。
  第三句描写人物情态,维妙维肖。陆机《拟兰若生春阳》诗有句云:“ 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诗人借用陆诗成句,冠以“时时”二字,更是妙语。
  这既使“引领”的静态神情变为动态神情,而且还使跷望的动作具有了连续性,从而传神逼真地表现出了一位远游者对越中山水的无限向往心情。因为心情迫切,故而在不断跷望中,对舟中人急切地发出了询问:
  “何处青山是越中?”江南山川秀美,遥遥翠峰蜿蜒绵亘,时隐时现,但哪儿是他向往已久的越中呢?一问便结,戛然而止,个中余韵留待读者去想象、体味。
  杭州距越中并不算远,但诗人又望又问,且以“时时”与“何处”紧密呼应,似乎航程甚长,越中甚远,都是用以衬托和渲染诗人急于要到达越中探奇访胜的迫切心情和浓厚兴致。
  这首诗前三句似乎写“济江”,最后一句是“问舟中人”,其实,诗人在“时时引领”向天边眺望时,也就不断地向“舟中人”询问何处是越中了,因此,三、四两句应是一个持续往复的动作过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兴致勃勃,仕途失意后的郁愤情怀被纵情山水的愿望所暂时替代了,充溢字里行间的只是对越中山水无限神往的一腔激情。“引领望天末”是一个可见可感的形象,“何处青山”却是虚指,以实衬虚,更使诗的意境显得幽邈淡远。“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是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独白。全诗从“潮落江平”登舟航行的惬意襟怀,“扁舟共济”的亲切气氛,到一再探问越中山水的无穷兴致,处处体现出诗人这种厌倦仕途转而倾慕山水自然的感情,使诗篇荡漾着一般行旅诗所少有的浓郁情趣和生活气息。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
  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
  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叙述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望庐山,望楚山,望海潮,舟中晓望,诗人似乎格外青睐“望”字,甚至向往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远远胜于实际游览,这或是因为远望与喜欢的淡泊的诗味更吻合。
  “挂席东南望”,挂席指扬帆,开篇由扬帆出发时写起,并点出“望”字,足见心情急切。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望”字是一篇的精神所在。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因为水程尚远,加之天刚破晓。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平常的字构成的诗句中。
  第二联写水程,承前联“水国遥”来。“利涉”一词出《易·需卦》“利涉大川”—— 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舳舻,一种方长船。“争利涉”指急着趁着好日子前进,以一个“争”字透露出心情迫切、兴致勃勃,而“来往接风潮”则以一个“接”字传达出一个时常泛舟江海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与上句相连,就有乘风破浪之势。
  第三联转出一问一答来。这实际是诗人自问自答: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这里呼应篇首“东南望”,点出天台山,于是首联何所望,次联何所往,都得到解答。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据《太平寰宇记》引《启蒙注》记载:“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油溪水,深险清泠。前有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惟忘身然后能济。济者梯岩壁,援葛萝之茎,度得平路,见天台山蔚然绮秀,列双岭于青霄。上有琼楼、玉阙、天堂、碧林、醴泉,仙物毕具也。”这一联初读似口头常语,缺乏诗意。但只要联想到这些关于名山胜迹的奇妙传说,就会体味到“天台访石桥”一句话中微带兴奋与自豪的口吻,感到诗人的陶醉和神往。而诗的意味就体现在诗人出语时那神情风采之中。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灿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
  “赤城”山在天台县北,是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而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这想象虽绚丽,然而语言简洁朴质,体现了孟诗“当巧不巧”的特点。尾联虽承“天台”而来,却又紧紧关合篇首。“ 坐看”照应“望”字,“坐看霞色晓”表现出一种怡然欣赏的态度。这里看的并不是“赤城”,诗人只是猜想罢了。如果说首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而篇外有余韵,形象传神地表达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
  此诗似乎信笔写来,但首尾衔接,承转分明;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