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人生几何      更新:2022-05-10 16:11      字数:4990
  〃上海?〃我皱着眉头再看了一遍:〃这怎么会是上海?〃
  〃不,正确来说,应该叫会稽郡。〃
  〃会稽郡?三国时期的会稽郡?〃我三国游戏打了不少,当然知道这个大郡。
  〃应该说早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三年,秦灭楚后就设了会稽郡县,包括今天的上海和苏州的大部分地区,我偶然间在书店看到历史地图册,这才想起自己一直漏了这么大一条线索。〃
  〃那这个呢?〃我指着里面的小图问。
  〃这张复印的看不出,原来的可以明显看出,这两个图是分两次画上去的。也就是说,在最开始,卫不回只确定他想找的这座墓在会稽郡。从这张图看,墓主人所处年代约在由秦至隋的七八百年间,此后会稽郡所辖时有改变,和山阴县分分合合,有时的辖区也和这张图所绘差不多,所以依然很难缩小范围。可是后面画上去的图型是他离开前不久所绘,可能是估计到此行有不测之可能,所以给后来者一个线索。我花了很多时间,调阅了我所能查到的所有地图资料,嘿,还看了许多古时的行军地图,从秦一直搜索到现代。〃
  〃怎样?〃我急着问。
  〃其实如果不是被第一次的经验影响,我本花不了这么多时间,答案很简单,是卫不回临走时,照着当时的闸北地图描上去的。〃
  〃可你是怎么确定是三层楼的呢?〃
  卫先摊摊手:〃我并没有确定是三层楼啊。〃
  〃没确定是三层楼怎么会找上我,难道你不是因为我那篇报道……〃
  〃没有看过那篇报道就不能找你吗?〃卫先笑咪咪地说。
  我一时愣着不知该说什么。
  〃看来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地下世界的名气啊,我听说你很久了。〃
  我微微吃了一惊:〃你知道什么?〃
  〃黑暗中的人,有自己获得信息的渠道。〃卫先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似乎不愿意在这方面说太多东西。
  〃那你原本就想要和我合作喽,可昨天晚上是怎么回事?〃
  〃本来想给你一个特殊的见面,而且我们没有打过交道,虽然传言中……小心些总没有错。只是昨晚我进入你家里,一眼就瞧见了那本记录,翻了一下,我几乎就已经可以确定,这就是我在找的,既然已经找到目标,我就改变主意,决定自己行动。〃
  〃自己行动失败了,又回过头来想再次合作?〃
  〃可以吗?〃卫先望着我。
  我忽然笑了:〃我们先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吗,怎么你还要问一遍。〃
  我发现卫先实在不像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中的人,他的内心有太多善良的地方。他这次愿意和我合作,最主要的原因,只怕是他从我这里偷了东西,心里一直有所愧疚,所以再次见到我的时候,就没想着再躲避,也不愿再说什么欺骗我的话。既然我和他不是同一领域,也就不存在利益冲突,索性大家一起合作。
  〃唉,看到那株树的时候我以为已经找到入口,想想也是,那有这么容易被我找到的。〃
  〃不过,至少那尊雕像能帮助我们肯定孙氏兄弟的身份。〃
  〃身份,什么身份?〃卫先问。
  我遂把自己关于孙氏兄弟的外貌,对三国的了解,以及在闸北花园立孙权雕像含义的猜测告诉了卫先。
  〃看来和你合作真是没错。这就又多了一条线索。〃卫先把杯中的茶一饮而尽,十分高兴。
  〃可惜钱六死了,否则一定还能套出些东西来。〃
  卫先对钱六的死倒是已经知道,看来他也做了许多准备。
  〃要不这样,我们先各自调查,一有进展就通知对方。我们两个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手段都不太一样,如果在一起分析推测,没准就和今天一样受了误导。〃
  〃你还惦记着呢,要知道我的工作手册上可没写我的推测,我只是记录事件而已,是因为你和我得出了同样的推测,有着类似的思路,今天才会撞在一起,可不是我误导你。各自行动是没问题,但你别把事情都赖在我头上。〃我笑着说。
  但凡优秀的盗墓者,必然习惯独来独往,所以就算是与别人合作,在事情没有明朗化之前,能一个人干就一个人干。
  我告辞离开,出门的时候正碰见服务生捧着一大堆报纸要敲门。
  〃先生,您要的报纸。〃
  〃你看那么多报纸?〃我大是惊奇。
  〃呵呵,每天例行的功课。上面或许会有对我而言有趣的消息。〃
  我耸耸肩,转身离开。
  我还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在卫先之前找到进一步的线索,却没想到在离家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就接到了卫先的电话。
  〃有线索了,你来还是我来?〃
  〃那么快就有线索了?你不是耍我吧。〃我颇有些懊恼。
  〃唉,还是我来吧,你等着。〃无论如何,有进展总是好事。
  就这么点时间,他能取得什么进展,这点时间他连那一大堆报纸都不见得能看完……还是,他从报纸上得到了什么线索?
  进了宾馆房间,卫先把一大张报纸摊在我面前,我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那是朵云轩秋季艺术珍品拍买会的预展广告。上面有一些参与本次拍卖的古玩图片。
  〃有什么不对吗?〃我问。
  〃这一件。〃卫先指向其中最大的一幅图片。
  这是一个陶盆,乍看并不华丽,但照片的分辨率相当不错,所以细细看去,可以看到盆身有极为纤幼细致的花纹。
  图下有一行小字:明仿沈秀纳财盆。
  奇怪了,这种位置的图,拍的该是本次拍卖会最为贵重的拍品,可这件东西……
  〃你奇怪这件东西怎么会在这里拍吗?我也奇怪,这样的东西,至少得是香港佳士得这样等级拍卖会的压轴大件才对。〃
  〃啊,可这不就是个仿件吗,尽管是明代的,但有那么高价值吗?〃卫先的话让我大吃一惊。
  〃呵呵,你知道沈秀是谁吗?〃
  我摇了摇头,要问刘秀我还知道,沈秀就没一点印象了。
  〃明代,对于巨富有一个定义,一万户中最富的三户,就被称为巨富,所以巨富有个别称叫万三。〃
  〃那又和沈秀有什么……等等,你是说沈秀就是沈万三?〃
  〃没错,世人皆知那个富可敌国却被朱元璋眼红充了军的沈万三,却不知道他的本名就叫沈秀。〃
  我的心跳一时间有些加速:〃那所谓纳财盆就是……〃
  卫先的嘴角向上翘起:〃就是聚宝盆,沈万三的聚宝盆。〃
  〃可这只是一个仿品,又不是真的聚宝盆。〃
  〃真的聚宝盆,能不能真的聚宝且不说,相传已被打碎。而这'仿沈秀纳财盆',也只有一件而已。〃
  〃为什么就只一件?〃
  〃沈秀和朱元璋关系还不错的时候,沈秀曾经同意,让朱招集天下最好的工匠,对着这聚宝盆做一个仿品,当时朱元璋相信,聚宝盆之所以有神奇的功效,和盆身繁复无比的纹路有关。所以这个仿品可以说是做得和原件分毫不差。但是,却并没有原件的作用。朱元璋相当失望,后来就把这个仿品赐给了大将军常茂。〃
  〃你怎么会知道,是野史吗?〃
  〃作为历史见证者,当然会多知道一些东西。〃卫先微笑。
  〃这么说来,这件'仿沈秀纳财盆'倒真是一件珍品。不过你说的新线索指的是什么?〃
  〃大将军常茂的墓从来没有被正式发现过,而且这座墓是盗墓界传说中的隐墓之一,但七十年前这座墓被……〃
  〃卫不回!〃卫先的话还没说完,我已经脱口而出。
  〃是的,这座墓就是让卫不回声名鹊起的原因之一。所以,这件'仿沈秀纳财盆'本该在卫不回的手里。〃
  和卫先匆匆吃过快餐,我们就赶往朵云轩。找到了委托拍卖的人,就等于找到了卫不回,至少也是和卫不回有密切关系的人。
  可是我们两个却结结实实吃了个闭门羹,这回连我的记者证都起不了作用。
  接待我们的经理一句话就把我们挡住:〃委托人的身份是保密的,这是行规。否则泄露出去,他们的安全谁来保障?〃
  我给他亮了记者证,又递了名片过去,表示很想能够采访到这件'仿沈秀纳财盆'的收藏故事。
  好话说尽,经理才勉强答应帮我们问问委托人,如果他愿意接受采访,就告诉我们他的联系方式。
  〃不过,以我对老先生的了解,他是绝对不愿见你们的。〃经理说。
  我心里忽然想到一个人,问:〃不会是……张轻,张老先生吧。〃
  经理〃啊〃的一声,掩不住脸上的惊诧之意。
  接下来的对话就顺利了很多,既然是我自己猜出的委托人身份,经理就又告诉了我一些消息。
  张轻原来是沪上收藏界里的知名人物,这一次朵云轩秋拍缺少一件镇场之物,这位杨经理和张轻相识十多年,虽然知道这老头脾气怪难相处,也只好硬着头皮上门求助。一番死磨硬缠之下,终于说动张轻拿了这件宝贝出来。
  其实我早该想到,张轻就是卫不回。当时孙氏兄弟的第三个合作者,也是参与度最高的合作者,除了那个盗墓之王还会有谁?
  这下一切都顺了。
  其实我本来就在怀疑那个一直不配合我的老张头的身份,听到经理那么说就试探了一下,果然被我料中。
  回到宾馆,我和卫先一起把至今为止的线索理清楚。
  每到一个阶段就要理一次头绪,不但可以把思路理清,有时静下心想一想,还能发现之前因为匆忙而漏掉的重要细节。
  孙氏兄弟想找的是一个古墓,这个古墓的时间在秦以后,地点就在三层楼区域的地下。实际上,根据现有的线索,这个古墓很可能是三国时期的。他们有一面具有奇异功效的旗,这面旗帮他们最终确定了古墓的方位。
  孙氏兄弟建造三层楼,其实是划定了一个区域,对这个区域实行清场。清场之后开始进行地下的挖掘工程,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同时进行推倒区域内平房和填邱家塘建闸北花园两项工程,使人们不再注意大量的土从三层楼区域向外运。
  据闸北花园的孙权石雕和孙氏兄弟的长相推测,孙氏兄弟可能是孙权的后代,所以对这个古墓有一定的了解,至少他们知道这个古墓要进入相当困难,可能还有一定的危险。所以,他们找了三个帮手。
  帮手之一是钟书同,孙氏兄弟希望利用他的历史知识帮助寻找古墓,或者是了解墓的一些细节,但显然他们失败了。作为历史学者不可能知道那么细节的东西,几次试探之后他们就放弃了钟书同。所以钟书同对他们的计划几乎没什么了解。
  帮手之二是圆通,孙氏兄弟希望圆通的预知能力能告诉他们重要信息,并且帮助他们趋吉避凶。可没想到圆通住到了三层楼预知能力就因不明原因受到极大阻碍,唯有的一次成功预知,却也浑沌不明,孙氏兄弟彼时已无后退可能,连调整的余地都很小了。从孙氏兄弟的失踪看,圆通的预感是相当准确的。但从计划参与度来说,圆通毫无疑问还是在外围。
  帮手之三是张轻,也就是卫不回,卫不回很早就在找这个墓,但一直只确定大方向,没能找到具体位置,所以和孙氏兄弟一接触,这个一惯独来独往的盗墓之王立刻就答应了。卫不回是计划的直接参与者,孙氏兄弟说动他的条件一定包括和他一同进入墓,以及一定的墓藏品分赃计划。所以,就算是在最后阶段,地下通道打通到墓门口,孙氏兄弟冒着圆通的不祥预言进墓,卫不回也应该和他们一同进入。确切地说,卫不回还应该承担开路先锋的角色。这类墓中,能致人死命的机关比比皆是。
  日军轰炸的时候地下通道快要打通,为了避免通道因轰炸受损,孙氏兄弟再次运用幽灵旗的力量,让三层楼幸免。此后不久他们进入地下,再没有出来。
  可是卫不回出来了,他更名为张轻,隐姓埋名,再不复盗墓之王的风采,而此前盗墓的收获使他成为了一个收藏家。
  他究竟在地下遭遇了什么,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出来?
  这只有等他亲口告诉我们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们再一次前往中央〃三层楼〃。
  尤其是卫先,一向肆无忌惮仿佛游戏人间的他也变得严肃起来,对他来说,或许卫不回就是他的偶像了,一个高高在上,崇敬无比的偶像。
  站在张轻的门口,卫先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几秒,落在门上。
  门开了。
  卫先只看了面前这张苍老的脸一眼,身子就震动了一下。
  我惊讶地看到,他突然矮身下去,单膝跪地,俯身拜倒。
  〃卫沿武之子卫先见过四叔公。〃
  张轻看着拜在他面前的年轻人,良久,叹了口气:〃起来吧。〃说完扫了远远站在门外的我一眼,转身往屋里踱去。
  卫先站起身,和我互视一眼,走进屋子。
  我随手带上门,跟着卫先向里屋走去。
  我四下扫视,这可是盗墓之王的家啊,房间的格局和苏逸才的差不多,家具也挺普通,那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