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2-05-05 13:47      字数:4932
  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大肠为传道之官,居小肠之下,司变
  化而出糟粕。
  寒气上逆,变化失度,故肠鸣腹痛而有水声。重感于寒,故完谷不化也。当温通肠胃,上下兼
  顾,未可徒治
  大肠也。顾母理脏汤主之。
  x顾母理脏汤x(自制)
  枳壳(一钱五分麸炒) 青皮(一钱五分) 浓朴(一钱) 干姜(五分) 谷芽(二钱
  炒) 当归(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木香(五分) 白蔻(六分)
  橘饼(三钱切片)
  本方乃上条温中平胃散加减,以干姜易炮姜,以白术易茅术,加当归、茯苓等,所以顾母也。
  枳、朴、蔻、香辈,所以温通肠胃也。谷芽、橘饼皆扶胃药,所以佐姜、术、归、苓也。理脏必须
  顾母者,胃是来源,大肠乃出路也。祖怡注。
  小肠胀者,小腹 胀,引腰而痛。小肠为受盛之官,居胃之下,受盛水谷而厘清浊,水液渗于
  前,糟粕归于后。寒气上逆,则化物不出,故小腹 胀、引腰而痛也。当分理水谷,俾二便通行,
  则胀满自解。通幽化浊汤主之。
  x通幽化浊汤x(自制)
  枳壳(一钱五分) 青皮(一钱五分) 木通(一钱五分酒炒) 车前(二钱) 赤苓(
  二钱) 蒌仁(三钱) 浓朴(一钱) 木香(五分) 乌药(一钱) 谷芽(三钱炒)
  姜(三大片)
  本方与脾痹加味木通汤相同者,仅有木通(减其量而加酒炒)、赤苓车前三味,而另用枳、朴
  、青皮、乌药、蒌仁、木香,以通幽门;重用生姜,佐以谷芽,以顾脾胃。因小肠上承胃而下走膀
  胱、大肠,所以分水谷而行糟粕。其本身薄而且细,曲折最多,上不如胃之浓,下不如大肠之宽,
  是消化系之关隘,其为病比胃、大肠为独多,故以通二便为急务也。祖怡注。
  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膀胱主藏津液,气化则出。盖水气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津液之藏,
  皆由气化渗入,然后能出。寒气上逆,则水气窒塞不通,故少腹满而小便癃也。当理气行水,俾寒
  水得真阳而通利,既济汤主之。
  x既济汤x(自制)
  当归(二钱) 肉桂(五分) 沉香(五分) 广皮(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牛膝(二钱) 瞿麦(二钱) 车前(二钱) 苡仁(四钱) 葵花子(四钱炒研同煎)
  本方用当归、牛膝、沉香、广皮、泽泻、车前,与胞痹利济汤同,而其着重则在肉桂之活血,
  同沉香之通气,二味大力之药合作。因为胀重于痹,膀胱最易蓄血,而小便不通,有发生水道闭塞
  之危险。本方与其说是重在利水,不如说其重在通阳之更为正确也。祖怡注。
  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状其气与水之
  流行,而究无实在形质。受寒气逆,故气满于皮肤之中。因无形质,故虽胀而轻轻然不坚也。当调
  和气血,疏导行水。通皮饮主之。
  x通皮饮x(自制)
  广皮(一钱) 青皮(一钱) 冬瓜皮(二钱) 茯苓皮(四钱) 当归(二
  钱) 浓朴(一钱) 枳壳(一钱) 砂仁(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车前子(二钱
  )鲜姜皮(一钱)
  本方以五皮饮为主,所谓以皮行皮,轻可去实也。再以枳、朴消痞满,以泽泻、车前利水道,
  最后以当归、砂仁调和肝胃之气血,可谓轻松流利,举重若轻,于气满皮肤中,轻轻然不坚,针锋
  相对矣。祖怡注。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虽强,非胆不能断。但胆
  气血皆少,为清静之腑,寒气干之,故胁痛口苦;气郁不舒,故善太息也。当轻扬和解,后辛汤主
  之。
  x后辛汤x(自制)
  柴胡(一钱) 郁金(二钱) 广皮(一钱) 当归(二钱) 茯苓(二钱)
  栀子皮(一钱姜汁炒) 蒺藜(四钱) 枳壳(一钱) 合欢花(二钱) 佛手(五分)
  本方柴胡为少阳正药,郁金为治郁良剂,当归、茯苓肝脾兼顾,栀子佐柴胡而清少阳,合欢佐
  郁金而通心气,枳壳、蒺藜、广皮、佛手皆肝家气分药,肝胆相为表里,深得手挥目送之妙。祖怡
  注。
  卷四胀
  水胀
  属性:经曰∶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
  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盖上既目肿,下又胫肿,中则腹大,水气已
  遍行周身,此必中州脾胃先败,土不胜水,日积日甚,泛滥不收。其颈脉动而时咳,乃横流溢出,
  犯胃射肺。病势至此,危急之至,原非寻常之剂可以取效,但舟车、疏凿等法,又过于峻猛,诚恐
  水气虽去,元气随亡,仍归于败耳。消阴利导煎主之。
  x消阴利导煎x(自制)
  当归(二钱) 茯苓(三钱) 白术(一钱五分) 广 皮(一钱) 浓朴(一钱)
  肉桂(五分) 附子(八分) 木通(一钱五分) 大腹皮(一钱五分) 牛膝(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车前(二钱) 鲜姜皮(一钱) 苡仁(一两煎汤代水)
  本方以桂、附为消阴之主药,以茯苓、姜皮、腹皮、泽泻、车前、苡仁、木通为利导之整队,
  以当归、白术、广皮、浓朴顾气血而调脾胃,是速战速决,堂堂正正之师。祖怡注。
  卷四胀
  肤胀
  属性: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
  变,此其候也。此症
  由于内则宗气失守,虚气无归;外则寒气客于皮肤,遍身流窜,故腹大身肿而皮浓。但气为无形之
  邪,虽肿而不坚,按之则气散而不能骤起。当扶正去寒,理气化浊,祛寒建中汤主之。
  x祛寒建中汤x(自制)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酒炒)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附子(八分)
  广皮(一钱) 浓朴(一钱) 枳壳(一钱麸炒) 白蔻(六分) 木香(五分)
  枣(二枚) 姜(三片)
  本方附、芍、茯苓同用,能除皮中水气,兼有真武汤意。术、归以顾正,姜、枣以建中。以上
  是扶正祛寒。枳、朴、木香、白蔻、广皮,理气化浊。理路非常显明。姜、枣并用,胀门惟此一方
  。盖以寒水去路,不外汗与小便,既有附、术、苓以通小便,而皮肤与营卫最近,不可无姜、枣以通
  营卫而作汗也。祖怡注。
  卷四胀
  鼓胀
  属性: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此症外象虽与肤胀略同,然
  色苍黄、腹筋起二端,便与前症迥别。盖黄为脾之本色,苍则木气胜而见于脾;腹起青筋,则肝邪
  炽盛,而脾土败坏,症势甚危。当扶土抑木,兼化阴邪,扶抑归化汤主之。
  x扶抑归化汤x(自制)
  党参(三钱) 茯苓(三钱) 白术(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附子(八分)
  木瓜(一钱酒炒) 青皮(一钱) 蒺藜(三钱) 广皮(一钱) 浓朴(一钱)
  木香(五分) 砂仁(一钱) 牛膝(二钱) 车前(二钱) 姜(三大片)
  本方是治土败木贼、外胀内空之鼓胀,不是治内外俱实之蛊胀。以参、归、术、苓、姜、附扶
  中土,以浓朴、青、陈、蒺藜、香、砂抑肝木,木瓜以舒筋,牛膝以达下,车前以助茯苓行水。此
  方归、术、附、姜、广皮、茯苓、浓朴、木香八味,与肤胀祛寒建中汤同。祖怡注。
  治胀一门,根据《内经》寒气厥气为病,以温治寒,以通治气,终始不出两大法之外。热胀与
  其它诸胀,当然不在范围之内。祖怡又注。
  卷四胀
  鼓胀
  属性:x金匮防己黄 汤x 治水肿。
  防己(一两) 黄 (一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五钱) 姜(七片) 枣(一枚) 水煎,分温服。
  x防己茯苓汤x 治水肿。
  防己(三两) 黄 (一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煎,分温服。
  x枳术汤x 治水肿。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水煎,分温服。
  x实脾饮x 治阴水发肿,用此先实脾土。
  浓朴(一两) 白术(一两) 木瓜(一两) 大腹皮(一两) 附子(一两)
  木香(一两) 草果(一两) 茯苓(一两) 干姜(一两) 甘草(五钱)
  每用四钱,水煎服。
  x复元丹x 治脾肾俱虚,发为水肿,四肢虚浮,心腹坚胀,小便不通,两目下肿。
  附子(二两) 木香(一两) 茴香(一两) 川椒(一两) 浓朴(一两)
  独活(一两) 陈皮(一两) 白术(一两) 吴萸(一两) 桂心(一两) 泽泻(一两
  五钱) 肉蔻(五钱) 槟榔(五钱) 研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x导滞通幽汤x 治脾湿有余,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木香(五钱) 白术(五钱) 桑皮(五钱) 陈皮(五钱) 茯苓(一两)
  水煎分温服。
  x胃苓汤x 治水肿。
  陈皮(一钱五分) 苍术(一钱五分) 浓朴(一钱五分) 甘草(六分) 泽泻(一钱)
  茯苓(一钱五分) 猪苓(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官桂(三分) 水煎服。
  x驱风败毒散x 治风水、皮水,凡在表宜从汗解者。
  人参(一钱) 独活(一钱) 桔梗(一钱) 柴胡(一钱) 枳壳(一钱)
  羌活(一钱) 茯苓(一钱) 川芎(一钱) 前胡(一钱) 甘草(一钱)
  荆芥(一钱) 防风(一钱) 姜(三片)
  x调营散x 治瘀血留滞,血化为水,四肢浮肿,皮肉赤纹,名为血分。
  蓬术 川芎 当归 延胡索 白芷 槟榔 陈皮 赤芍
  桑皮 大腹皮 赤苓 葶苈 瞿麦(各一钱) 大黄(一钱五分) 细辛
  官桂 甘草(各五分) 红枣(二枚) 姜(三片)
  x防己散x 治皮水,肿如裹水在皮肤中,四肢习习然动。
  防己(一两) 桑皮(一两) 黄 (一两) 桂心(五钱) 赤苓(二两)
  甘草(五钱) 每用五钱,水煎服。
  x导水茯苓汤x 治头面遍身肿如烂瓜,手按之塌陷,手起则随手而起,喘满倚息,小便涩少。
  赤苓 麦冬 泽泻 白术(各三两) 桑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一
  两) 大腹皮 陈皮 砂仁 木香(各七钱五分) 每用五钱,灯草二十五根。如病
  重者可用药五两,再加麦冬二两,灯草五钱,水一斗,于砂锅内熬至一大盏,温服。
  x人参芎归汤x 治烦躁喘急,虚汗厥逆,小便赤,大便黑,名血胀。
  人参(二钱五分) 肉桂(二钱五分) 五灵脂(二钱五分) 乌药(五钱) 蓬术(五
  钱) 木香(五钱) 砂仁(五钱) 炙草(五钱) 川芎(七钱) 当归(七钱)
  半夏(七钱) 每用一两,加枣二枚,姜五片,煎服。
  x化滞调中汤x 治脾弱气胀。
  白术(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陈皮(一钱) 浓朴(一钱) 山
  楂(一钱) 半夏(一钱) 神曲(八分炒) 麦芽(八分) 砂仁(七分) 姜(三片)
  x人参丸x 治经脉不利,血化为水,流走四肢,悉皆肿满,名曰血分。其候与水相类,若作
  水治非也,宜服此。
  人参 当归 大黄 肉桂 瞿麦 赤芍 茯苓(各五钱)
  葶苈(一钱) 蜜丸如梧子大,先服十五丸,加至三十丸。
  x见 丸x 治寒气客于下焦,血气闭塞而成瘕聚,腹中坚大,久不消者。
  附子(四钱) 鬼箭羽(三钱) 紫石英(三钱) 泽泻(二钱) 肉桂(二钱)
  延胡索(二钱) 木香(二钱) 槟榔(二钱) 血竭(一钱五分) 水蛭(一钱)
  三棱(五钱) 桃仁(三十粒) 大黄(二钱) 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x温胃汤x 治忧思结聚,阳不能通,大肠与胃气不和,胀满上冲。
  附子 浓朴 当归 白芍 人参 甘草 陈皮(各一钱五分) 干姜(一钱)
  川椒(三分) 水煎服。
  x强中汤x 治寒伤脾胃,致成胀满,甚则腹痛。
  人参(二钱) 青皮(二钱) 广皮(二钱) 丁香(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
  附子(一钱) 草果(一钱) 干姜(一钱) 浓朴(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
  x五皮饮x 治水病肿满,上气喘急。
  陈皮(一钱) 青皮(一钱) 茯苓皮(五钱) 大腹皮(一钱五分) 鲜姜皮(一钱) 水煎服。
  x中满分消丸x 治中满膨胀,气胀热胀。
  浓朴(一两) 枳实(五钱) 黄连(五钱) 黄芩(五钱) 半夏(五钱)
  陈皮(四钱) 知母(四钱) 泽泻(三钱) 茯苓(二钱) 砂仁(二钱)
  干姜(二钱) 姜黄(一钱)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甘草(一钱) 猪苓(一
  钱) 蒸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
  x中满分消汤x 治中满寒胀。二便不通,四肢厥逆。
  川乌(一钱) 干姜(一钱) 毕澄茄(一钱) 生姜(一钱) 黄连(五分)
  人参(一钱) 当归(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