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节
作者:津夏      更新:2022-04-16 12:11      字数:4921
  气衰者魂则不安。肝主善怒其声呼。
  心水者,其人体肿(一作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阴大肿。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心腹痛懊恼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热,善渴涎出者,是蛔咬也。以手
  聚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肠中有虫蛔咬,皆不可取以小
  针。
  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
  凡心脉急,名曰心疝。小腹当有形,其以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小腹当有形。
  诊得心积沉而芤时,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咽干,心烦,掌中热,甚则
  唾血。身螈 主血厥,夏瘥冬剧,色赤也。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于脐上,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烦心心痛,以秋庚辛日
  得之,何也?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适以秋旺,旺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因
  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得之。
  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汤心,呕咳吐逆,狂语,汗出如珠,身体厥冷,其脉当浮
  ,今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克火,为木逆,十死不治。
  征音人者,主心声也,心声笑其音竽,其志喜,其经手少阴,厥逆太阳则营卫不通,阴
  阳反错。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定心汤主之(方见十四卷)。
  语声前宽后急,后声不续,前混后浊,口 冒昧,好自笑,此为厉风入心,荆沥汤主之(方
  见前第八卷)。心虚风寒,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 斜,姜附汤
  主之(方见前第八卷)。此病不盈旬日,宜急治之。又笑而呻,呻而反忧,此为水克火,阴
  击
  阳,阴起而阳伏,伏则实,实则伤热,热则狂,闷乱冒昧,言多谬误,不可采听,此心已伤。
  若其人口唇正
  心病为虐者,令人心烦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方见前第十卷)。若其人本来心
  性和雅,而忽弊急反于常,白术酒主之(方见前第八卷)。或言未竟便住,以手剔脚爪,此
  人
  必死。祸虽未及,名曰行尸,此心病,声之候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可治者,明而察
  之。
  赤为心,心合脉赤如鸡冠者吉。心主舌,舌是心之余,其人火形相比于上征赤色,广
  KT兑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
  明了,
  好顾急心,不寿暴死。耐春夏,不耐秋冬,感而生病,主手少阴窍窍然, 长短倾正则心
  应之,正赤色小理者则心小,小则邪弗能伤,易伤以忧。粗理者则心大,大则虚,虚则寒,
  寒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无 者则心高,高则实,实则热,热则满于肺中,闷而善忘,
  难开以言。 小短举者则心下,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 长者则心坚,坚则
  脏安守固。 弱以薄者则心脆,脆则善病消瘅热中。 直下不举者则心端正,端正则和
  利难伤, 向一方者则心偏倾,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一云,若 小短薄弱而
  下则心下,下则虚,虚则伤寒,病忧恚,内损心暴痛,而好唾清涎,口臭,虫齿痛侵唇齿。
  若 高起则心高,高则实,实则热,热则满于心,闷而善忘,恐悸喉燥口痛牙痈舌伤,小
  儿则便秘、口重、舌鹅口、声嘶,方见头面方中。)凡人部分陷起者,必有病生,小肠太阳
  为心之部,其处陷起即病生矣。脏舍内外,部亦内外,沉浊属内,浮清居外。若外病内入,
  小腹满起,内病里出,所部陷没。外入内,前治阳,后补阴。内出外,前补阴,后泻阳。阳
  则实热,阴则虚寒。在阳主外,在阴主内。凡人死生休咎,则脏神前变形于外,人心前病,
  则口为之张。若心前死,则枯黑声语不转。若天中等分,墓色应之必死不治。看应增损,斟
  酌赊促,赊则不出四百日内,促则不延旬月之间,心病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赤黑色
  黯点如博棋,见颜度年上,此必卒死。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两目回回直视肩息立死。凡
  面赤目白,忧恚思虑,心气内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椁,不过十日死。又面黄目赤不死,赤如
  血死。吉凶之色若在于分部, 而见赤黑入口,此必死,不出其年,名曰行尸。若年上
  无应,三年之
  夏火心脉色赤,主手太阳也。夏取盛经分腠。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
  留溢
  其脉本在外踝之后,应在命门之上三寸,命门者,心上一寸也,脉根在少泽,少泽在手
  小指端。
  其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肘内蜕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腋
  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
  直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 。
  其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
  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向腋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
  盆循颈上颊,至目锐 ,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 斜络于颧,合手少阴为
  表
  其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 ,主心生病。病
  实则小肠热,热则节弛,弛则阳病。阳脉大反逆于寸口再倍,病则嗌痛颔肿耳聋目黄,卧不
  能言,闷则急坐。虚则小肠寒,寒则生疣,疣则阴病。阴脉反小于寸口过于一倍,病则短气,
  百节病,筋急颈痛转顾不能。(此尽是手太阳小肠经筋脉支别为病,今取心主包络少阴心经
  附于后。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五寸(《甲乙》作二寸),出于两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
  心系,气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
  手心主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
  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
  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
  目黄,善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
  寸口反小于人迎。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在腕后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咽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大
  ,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
  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上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系目
  系一作循胸出胁)。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出腋下,下循 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
  肘内廉,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后内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咽干心
  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满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
  诸病,
  手少阴之脉独无输,何也?曰∶少阴者,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为帝王精
  神之所舍。其脏坚固,邪不能容,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身死矣。故诸邪在于心
  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少阴无输也。少阴无输,心不病乎?曰∶其外
  经腑病,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也。
  夏三月,主心小肠赤脉KT 病也,其源从少阴太阳之气相搏而停,则营卫不通,皮肉
  痛起。太阳动发少阴,淫邪之气因而作,则脏腑随时受夏疫病也。其病相若腑虚则阴邪气所
  伤,身战脉掉捉所不禁。若脏实则为阳毒所侵,肉热口开舌破咽塞声嘶,故曰赤脉KT 病
  (方
  见《伤寒》卷中)。
  扁鹊云∶灸肾肝心三俞主治丹(一作痹)毒病,当根据源为治,表治阴阳,调和脏腑,疾
  不生
  卷十三心脏方
  心虚实第二
  属性:(脉四条 方十一首 灸法一首)
  心实热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少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
  曰心实热也。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石膏汤
  属性:治心热实或欲吐,吐而不出,烦闷,喘急,头痛方。
  石膏(一斤) 淡竹叶 香豉(各一升) 小麦(三升) 地骨皮(五两) 茯苓(三
  两) 栀子
  仁(三十枚)
  上七味 咀,先以水一斗五升煮小麦、竹叶、取八升澄清,下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
  三服。(《外台》名泻心汤)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泻心汤
  属性:治老小下痢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方。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一两) 干姜(一两半) 黄连(二两) 半夏(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并治霍乱。若寒加附子一枚,渴加栝
  蒌根二两,呕加橘皮一两,痛加当归一两。客热以生姜代干姜。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大黄黄连泻心汤
  属性: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方。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亦治霍乱。
  心小肠俱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少阴与巨阳经俱实也,病苦头痛身热,大便难,心
  腹烦满不得卧,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名曰心小肠俱实。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竹沥汤
  属性:治心实热,惊梦喜笑恐畏悸惧不安方。
  淡竹沥(一升) 生地黄汁(一升) 石膏(八两) 芍药 白术 栀子仁 人参(各
  三两)
  赤石脂 紫菀 知母 茯神(各二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十味至二升七合,去滓,下竹沥更煎,取三升。若须利入
  芒硝二两,去芍药,分三服。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茯神煮散
  属性:治心实热,口干烦渴,眠卧不安方。
  茯神 麦门冬(各三十六铢) 通草 升麻(各三十铢) 紫菀 桂心(各十八铢) 知
  母(
  一两) 赤石脂(四十二铢) 大枣(二十枚) 淡竹茹(鸡子大一枚)
  上十味治,下筛为粗散,以绵裹方寸匕,井花水二升半,煮取九合,时动裹子,为一服
  。日再。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安心煮散
  属性:治心热满烦闷惊恐方。
  白芍药 远志 宿姜(各二两) 茯苓 知母 赤石脂 麦门冬 紫菀 石膏(各四十
  二
  铢人参(二十四铢) 桂心 麻黄 黄芩(各三十铢) 葳蕤(三十六铢) 甘草(十铢)
  上十五味治,下筛为粗散,先以水五升,淡竹叶一升,煮取三升,去滓,煮散一方寸匕
  ,牢以绢裹煮时动之,煎取八合,为一服。日再。
  治不能食,胸中满膈上逆气闷热方∶
  灸心俞二七壮,小儿减半。
  心 虚 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少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恍惚
  ,名曰心虚寒也。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茯苓补心汤
  属性:治心气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或独语不觉,咽喉痛,舌本强,
  冷涎出(一作汗出,)
  茯苓(四两)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紫石英 人参(各一两) 麦门冬(三两) 大
  枣(二
  十枚) 赤小豆(一十四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半夏补心汤
  属性:治心虚寒,心中胀满悲忧,或梦山丘平泽者方。
  半夏(六两) 宿姜(五两) 茯苓 桂心 枳实 橘皮(各三两) 白术(四两) 防
  风远
  志(各二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牛髓丸
  属性:通治百病虚瘠羸乏等方。
  牛髓 羊髓 枣膏 白蜜 酥(各一升) 麦门冬 川芎 桂心 当归 茯苓(一作茯
  神)
  一两) 白
  术(四十
  上十九味,切捣十四味筛,别研枣膏和散,次纳诸髓蜜和搅令相得,纳铜钵中于釜汤
  中煎取堪作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十丸,稍加至四十丸。日再。
  心小肠俱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少阴与巨阳经俱虚也。病苦洞泄,若寒少气,四肢
  厥,肠 ,名曰心小肠俱虚。
  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
  大补心汤
  属性:治虚损不足,心气弱悸或时妄语,四肢损变气力,颜色不荣方。
  黄芩 附子(各一两) 甘草 茯苓 麦门冬 干地黄 桂心 阿胶(各三两) 半夏 远
  志石膏(各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