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节
作者:谁与争疯      更新:2022-04-14 11:06      字数:4741
  翠娘看得好笑,就唤了他到跟前,把剩菜连同几个馒头装了盒子,递到他手上道,“天气太热,这些剩菜放到下午就酸了,左右离上客还有些时候,你就先回家看看吧,早去早回。”
  铁林感激的挠挠头,回头去看小掌柜,见他点头,这才道了谢,拎上食盒,一溜烟小跑走了。
  瑞雪把这些看在眼里,就笑道,“铁林是个不错的。”
  王嫂子就道,“穷人孩子早当家,他下边还三个弟妹呢,自然更懂事些。”
  又坐了一会儿,瑞雪困倦起来,就去里屋小睡,众人也纷纷起身忙碌,赵丰年等着瑞雪睡了,这才要栓子捡了只八格的盒子,拿上坐车去拜访魏秀才。
  魏秀才的家住在灵风城西的五柳巷,一栋大半亩左右的独门小院,青石院墙,红砖瓦房,小小的门楼上还雕了繁复的花纹,看着很是雅致,就是不认得主家之人,只看这门面也能猜得出,这必是个诗书之家。
  赵丰年从马车上下来,赏过了那门楼和花墙,也很是喜爱,心里琢磨着,以后得闲,也要把自家的院墙改改。
  云小六拎着盒子,笑道,“掌柜的,可要通报?”
  赵丰年收起心思,点头,云小六这才上前拍了院门上的铜环,可惜,主仆两人等了好半晌也没有人应声。
  正午的太阳很是炽烈,晒得人头皮发麻,只这么片刻功夫,赵丰年就觉背上好似要被汗浸湿一般,于是皱了眉头,道,“再敲!”
  这次云小六手下也用了力气,几乎是砸门一般了,很快,就有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从院里一路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在低声抱怨着,“大中午的,好不容易看会儿好戏,居然也不让人消停…”
  “吱呀”,那两扇大门终于打了开来,里面露出一张苍老的脸孔来,微黑的脸膛,花白的头发,眼角眉梢都带着不满之色。
  许是见了赵丰年长相不俗,衣着配饰都算华贵,那老者的脸孔稍稍柔和了些,拱手问道,“这位公子,可是有事?”
  赵丰年挑眉,问道,“这里是魏卓魏秀才的府上吗?在下赵润之,冒昧前来拜访,还望通禀一二。”
  那老头儿听得是找自家主子的,脸色就又好了三分,躬身笑道,“赵先生来的不巧,我们老爷一个时辰前,出门访友去了。”
  “他可说过何时回来?”赵丰年没想到扑了个空,想着再进城要三日后了,于是随口就问了一句。
  那老头儿想了想,刚要说话,就听院子里不知哪个房间,突然传出一个女子凄厉的叫喊,仿似被人掐了脖子的公鸡一般,“救命啊!杀人了!”
  赵丰年和云小六听得都是一惊,还没容他们发问,紧接着又传来另一个女子的咒骂,“好你个小贱人,终于露出你的狐狸尾巴了,你不是会装可怜吗,不是会装贤淑吗,现在知道老爷不在家,就开始露出真面目了,你给我喊啊,喊啊…”
  这咒骂又快又急,比之夏日急雨还猛烈三分,随后又传来的求救声,就真如那雨下的芭蕉一般被摧残的破败不堪,很快,就只有闷闷的“嘭嘭”声了,虽然要小了许多,但却更让人从心底生寒,忍不住猜测着,这是什么物件打在身体上的声音…
  那老头儿许是望了赵家主仆的存在,扯着脖子费力的扭头往回张望,脸上满是兴奋之色,嘴里嘟囔着,“大夫人终于恼了,这刘姨娘霸占老爷半月了,这老醋发起威来,今日可够她受的了…”
  赵丰年眉头皱得死紧,不必猜,这魏秀才不在家,哪里是出门访友,怕是躲这妻妾相争吧,家事尚且都打理不好的人,哪里能教出什么好学生?
  他也不愿再打招呼,转身就上了马车,云小六听得正有趣,但见自家掌柜面色不好,立刻赶车离了门前。
  赵丰年挑起窗帘,看着那雕着花纹的青石砖墙越来越远,突然就觉得,自己刚才怎么犯了浑,自家的砖墙又结实又厚重,自有一股朴实之意,比之这华而不实的花墙可是好多了…
  云小六驾车出了五柳巷,低声问道,“掌柜的,咱们回铺子吗?”
  赵丰年想了想,说道,“不,去田府。”
  云小六应了一声,田府他去过几次,倒是熟门熟路,很快就到了田府门前。
  田老爷正在书房里,赏鉴一本好友送来的书贴,一时兴起,照着临摹了几篇,感叹没有知音倾谈,突然听得书童禀报说,赵丰年上门拜访,简直是大喜过望。
  毕竟上次那事,虽说田夫人急事补救,但多少还是有些隔阂,私下里他也叹气,想着以后许是就要断了这忘年交了,没想到,时隔半月,赵丰年居然又上门了,这怎么能不让他欢喜。
  所以,赵丰年随着小厮进得书房,见到的就是连胡子都翘了起来的田老爷子,两人互相见礼,坐下喝茶润了喉咙,田老爷子就忍不住开口问道,“赵先生今日怎么得闲,老夫还以为先生家里事多,怕是短时日内是见不到先生了。”
  赵丰年对于这位喜好诗词,没有多少功力心的老爷子还是很尊敬的,亲手替他续了茶水,这才笑道,“老爷子说笑了,家里在忙,也总有同老爷子喝杯茶的空闲啊。”
  田老爷子听了这话,心里舒坦,哈哈大笑。
  赵丰年喝了口茶,陪着老爷子闲话了几句近况,就道,“不知老爷子可识得精通书画之人?”
  田老爷子放下茶杯,问道,“怎么,先生进来对书画有兴趣?”
  赵丰年摇头,“我忙于生意,现在满身的铜臭之气,哪里有这雅兴?是我家内子今日见得铺子里有人作画,就想着家里私塾的孩子们,整日读书,未免有些眼界狭窄,若是能习得两笔画,将来走出去也免了人家笑话。我想起老爷子交游广阔,又极有眼光,定然有好人选,就上门求教来了。”
  田老爷子听得是要教授孩子们作画,顿时来了兴趣,赞道,“你那夫人是个有见地的,书画是陶冶性情之雅事,孩子们若是能够习学一二,必有益处。说说你要找什么样的先生,老夫替你寻寻。”
  赵丰年随即把瑞雪提的那些要求都说了一遍,末了想起刚才魏家那热闹,又道,“若是有德行好的先生,技艺差一些也没关系。”
  田老爷捋着胡子想了想,还真让他记起一个人来,笑道,“我有一老友,一月前曾带了他的学生上门来拜访,据说那学生书画功底不错,而且当日家里境况好时,也出去游学过两年,后来家里遇事落魄,也没弱了志气,照旧苦读不辍,偶尔也在街上摆摊子,替人代笔书信,帮衬家用。如今想来,倒是极合先生所求。”
  赵丰年没想到还真有附和瑞雪条件之人,自然点头应下,田老爷子立刻命人去请那秀才。
  秀才姓魏,长相很是斯文白净,虽穿戴稍显寒酸,脊背却挺得极直,行事说话,进退有度,赵丰年一见之下,就极是满意。
  待得田老爷子要人摆了笔墨,魏秀才虽不知两人何意,但是想着自家恩师与田老爷子的交情,也就听命执笔作画,随手就是一副竹石图,让赵丰年更是暗叹捡到宝儿了。
  双方落座喝茶,赵丰年也不啰嗦,就道,“我们府上私塾缺一书画先生,每五日相隔一课,来往有马车接送,中午有饭食,束脩是每月五两,不知魏先生可有意接下?”
  魏秀才愣了半晌没有说话,赵丰年还以为他是嫌弃束脩少,微微有些皱眉,琢磨着这个价格已经不算低了,若不是看好他的技艺,他都打算给三两的。
  他哪里知道,魏秀才是被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砸傻了,要知道,自从他家破败以后,他和母亲每月只靠母亲接绣活赚几百钱度日,他虽出摊代笔写信,也赚不回多少钱,若不是有恩师不时接济,怕是都要断粮了。
  今日他刚接了个活计,还没动笔就被唤来,着实有些恼怒的,没想到,居然有这么个好差事再等着他,若是每月有五两束脩,老娘就不必每晚坐在灯下忙碌,他也可以买刀好纸,买套新笔…
  这般想着,他激动的手指都哆嗦起来。田老爷子看出两人误会,就笑道,“怎么,魏秀才不愿接这先生的活计?”
  “愿意,愿意!”魏秀才一迭声的喊出来,兴奋的满脸通红,躬身给田老爷子和赵丰年都行了礼道谢,连连保证,定然好好教授学童。
  赵丰年这才知道先前误会了他,客套了两句,就拿上了铺子里装好的盒子,笑言这是给田老爷子的谢礼,然后就要告辞回去,田老爷子好不容易抓到个人陪他闲话,哪里肯轻易放他,高声吩咐厨下置办了酒席,加上那些下酒熟食,老少三人坐下,喝了足足三壶桂花酒,这才各自散去。
  第二百零一章  画
  瑞雪小睡醒来,等了好半晌,才见赵丰年满身酒气的回来,忍不住埋怨道,“不是去找先生,怎么喝得如此模样?”
  赵丰年见得屋里没人,就笑着欺上前,揽了因为怀孕,身子越发圆润绵软的妻子,亲了两下。
  瑞雪被酒气熏得欲呕,伸手在他腰上掐了几下出气,赵丰年连忙倒了茶水,伺候着太座大人漱口润喉,这才笑道,“我出门找到了个合适的先生,一时欣喜,才多喝了两杯,哪知就惹你不舒坦了,下次必定不喝了。”
  瑞雪掏了帕子擦嘴,好奇他找到了多好的先生,居然如此欢喜,待听得赵丰年说起魏秀才的人品德行,也是连连点头。
  这时,翠娘端了一碗微酸的醒酒汤进来给赵丰年解酒,有了刚才那事,赵丰年连眉头都没皱,咕嘟嘟就喝了下去,没想到瑞雪却在一旁馋得流口水,直埋怨他,“这汤嗅得真是好闻,你怎么喝得这般快,也不给我留一口。”
  翠娘和赵丰年都是哭笑不得,哄她道,“醒酒汤里有草药,你若是想吃酸,有腌梅子啊。”
  瑞雪也知自己有些不讲理,但是泛滥的口水,也同样不和她讲道理啊,没办法,只得吃了一小碗梅子稍解馋意。
  这一折腾,日头就已经偏了西,周围的住户陆续从外面回来,铺子里也热闹起来,赵丰年吩咐云小六套了马车,夫妻俩辞了铺子里的众人,带了彩云姐妹和黑子,一路出了城门,踏着越显橘红的夕阳光,慢慢悠悠晃回家去。
  马车停在了大门口,安伯笑呵呵迎上来,接了瑞雪特意在铺子里捡的一盒子鸡手、猪蹄、炸鱼之类吃食,乐得眉开眼笑,直接回房倒了一壶好酒,坐在树下小桌旁美滋滋的开吃了。
  吴煜跳过去抢了一个猪蹄,分了大壮一半,两人笑嘻嘻啃了,然后汇同了黑子,牵了奔雷去河边溜达。
  晚饭时,安伯因为吃得太饱没有出现,只有赵丰年和吴煜两个,瑞雪也懒得再煎炒烹炸,直接擀了一些面条,煮熟之后过了凉水,然后拌上黄瓜丝,肉酱和香菜,就是一碗又凉爽又开胃的凉拌面了。
  三口人吃了,各自散去,读书的读书,算账的算账,然后洗漱干净,香甜睡去。
  第二日辰时末,重回作坊,一心要表现勤奋的钱黑炭,就进城去接回了魏秀才,他家老母听得儿子做了西席先生,特意熬了一夜,为他缝制了一件宝蓝色的细棉长衫,衬着他本就清秀的面孔,更是文雅三分。
  昨日孩子们就得了消息,早早就聚了来等着拜见新先生,村里人难免热心,田里又没啥活计,也都跟着过来看个新奇,结果一见魏秀才这般文采风流,齐齐赞叹出声,极是热情的上前招呼,倒让魏秀才一时手足无措起来。
  赵丰年适时上前帮他解了围,笑着拱手对众人说,“魏先生精通书画,以后就要常来村里教授孩子们,大伙儿多多照料。”
  众人自然纷纷应下,魏秀才这才随着赵丰年进了院门,到得东园,又与闫先生见了面,魏秀才年纪小,又记着出门前母亲的嘱咐,生恐闫先生因为他抢了差事而恼怒,所以,执了弟子之礼,态度很是谦恭。
  闫先生本就欢喜以后每月有闲暇去友人处走走,哪里会恼怒,亲自带了魏秀才到了学堂,嘱咐学童不可调皮,这才抱了两罐子棋子,找安伯厮杀去了。
  赵丰年为了以示信赖,也扯了个借口回了前院。
  魏秀才见闫先生的欢喜之意不似作假,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打算使出浑身解数,要收了这帮学童的心。
  铺了画纸,笔墨齐备,就道,“承蒙赵先生抬举,以后你们的书画就由我来教授。所谓书画着,虽无用与科考,但却好似陶冶性情之雅事,闲暇之事,挥毫泼墨,也能娱人娱己。今日第一课,不讲什么规则笔法,只是玩乐,大家出题,我来执笔,先画上几幅看看。”
  学童们一听,这先生的授课方法新鲜啊,不像赵先生那般严厉,也不像闫先生要求他们背诵诗文,反倒有带着他们玩耍的意思。
  黑子胆子大,性子活泛,就当先起身指了窗外的桂树,笑道,“学生想请先生,先画这桂树。”
  魏秀微微一笑,点头应下,左手捏了袖口,右手执笔沾墨,只扫了一眼那桂树,就刷刷在纸上画了起来,孩子们好奇,忍不住聚到跟前,很快就惊得睁大了眼睛,纷纷赞叹出声。
  那雪白的宣纸上,只寥寥数笔,就出现了一株茂盛的桂树,树枝上的桂花,好似正经受着夏风的轻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