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节
作者:谁与争疯      更新:2022-04-14 11:05      字数:4739
  瑞雪站了在一尺高的小凳子上,笑着给众人行了礼,高声说道,“众位大哥,众位兄弟,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是小店的开张大吉的日子,为了庆贺,小店不收银钱请大家品尝小店的新鲜吃食。俗话说的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以后小店在这码头立足谋生计,还要大伙多多捧场,多多照料。”
  围观众人听得瑞雪且笑且言,没有普通女子的扭捏羞涩,反倒很是干脆利落,心里就多了三分敬佩,又听得请他们品尝吃食,就高声叫好应和起来。
  瑞雪抬手向下压了压,等众人安静了,又指了手边的两个木箱子说道,“如果各位兄弟手头宽裕,也可以投一文钱到黑色箱子里,然后在红色箱子里随便摸一根木棍儿出来,如果运气好,摸到了稍短些的,我们店里就会送些新鲜吃食做奖品,当然长度不同,奖品也不同,可能是两只细面做的火烧,一壶酒,甚至是一盘香喷喷的红烧肉,先到先得,奖品很多。各位兄弟不如也试试手气如何?”
  站在前排的一个安胖的年轻后生眼睛尖,翘脚正看见门里的张嫂子从锅里端出一盘油亮亮的菜,他使劲抽抽比自己,好似真有喷香的肉味传来。他想着一文钱也不多,就算没摸中,还有顿午饭垫底呢。
  他就喊一句,“我先试试运气!”然后第一个掏了铜钱,伸手去摸木棍儿,不知道是他运气真个太好,还是老天爷也在暗中帮瑞雪造势,这后生居然一把就抽了个最短的木棍出来,栓子欢喜喊道,“这位大哥抽中了最好的吃食,一盘红烧肉。”
  那后生乐得差点跳了起来,撒腿就跑进屋里,张嫂子立刻给他端了一碗雪羹,两块发糕,当然还有那盘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后生举起筷子就大快朵颐起来,众人顺着大开的窗子看得清清楚楚,立刻一窝蜂的冲到案板前扔钱抽奖。
  瑞雪跳下板凳,笑着进灶间帮忙。
  每当有人抽中了火烧或者酒水或者炒菜,栓子都会高声喊出来,惹得众人越加踊跃。
  很快箱子里的二百只木棍就被抽完了,没轮到的人很是惋惜,连连问着明日是否还有这样的好事。
  栓子笑着说以后不定期的还有在举办,然后请了失望的众人进去吃碗雪羹和发糕。
  北边的大堂里,无论炕上还是地下的桌边都坐满了人,栓子和张嫂子忙得脚下生风,好在奖品只是火烧和酒水,红烧肉也是在家里烧好的,并不需要费什么功夫。
  食客们吃过了东西,张嫂子等人又把碗筷收拾下去,每桌儿上了一壶热茶,让众人更是赞不绝口,直到这店家周到热情。
  码头中午的歇息时候也不过那么大半个时辰,众人吃饱喝足,顺着大开的窗户见得远处又马车从城中赶来,就一窝蜂的跑出去等待各商家的管事们分配活计了。
  瑞雪几人这才有时间拿出事先留下的吃食简单垫垫肚子,灶间的案板上四碗雪羹,一盘发糕、一盘火烧,还有一大碗红烧肉,雪羹嫩白,火烧金黄,红烧肉油润欲滴,看着让人极有食欲,众人又忙了一中午,都团团围坐大口吃着。
  瑞雪见栓子只吃雪羹和发糕,就笑着给他夹了一只火烧,还有几大块红烧肉,笑道,“栓子正在长个子的时候,多吃一些。”
  栓子憨憨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谢谢师傅。”
  张嫂子脸上的兴奋之色还没有褪下来,一边喝着雪羹,一边说道,“如若日日都有这么多食客,过不上几月本钱就都收回来了。”
  瑞雪却没有这般乐观,“明日一份就要收五文钱了,上门的食客恐怕要少一大半。”
  “那可怎么办?”张嫂子一听,急得放下了手里的碗筷,连饭都不吃了,“妹子,要不然咱们把价儿降降?”
  栓子和张大河也看向瑞雪,脸上都有些担忧,瑞雪却摇头,“不行,那卤汁里有肉糜,降价咱们就不合算了。放心,等上十日半月的,就会好起来了。再说,咱们也不只做力工的生意,还能卖茶水,南边的几间隔间儿还能接待别的客人。”
  张嫂子三人一见瑞雪好似胸有成竹,就稍稍放下了心,继续吃喝起来,一时饭毕,又开始擦抹桌椅,洗刷碗筷,忙得团团转。
  第二十四章 庆贺
  未时末,码头的车马开始渐渐稀少,力工们见没什么活计也都回家了。老王和陈言过来转了转,说了几句闲话,瑞雪也觉没什么客上门,就放了栓子同老王一起回去,栓子嘿嘿笑着摇头,担心晚上附近哪个贪小便宜的地痞,把灶间存得米面油盐之物搬走,一定要留下看守房子。
  瑞雪原本也没想到这点,经他一说倒也担心起来,想了想,就与老王笑道,“王大哥家里如果没有重要的事,以后我就留栓子晚上看店了,他的一日三餐都在店里吃。如果这孩子想家了,随时可以再回家住,你看怎么样?”
  老王当然一百个愿意了,儿子住在店里省了家里的吃食,而且还能长时间跟在师傅身边,本事自然也能多学一些,于是,满口应下,“今晚回去给他收拾个铺盖,明日就让他住过来,我刚才摸着那北炕还热乎,过两日天气冷了,这小子睡这里还享福了呢,比家里的床可热乎多了。”
  陈言在旁边也附和道,“可不是,我看着都想在家里盘一铺给我爹睡,他老人家年轻时候腿脚受过寒,冬日时总喊着腿疼。”
  瑞雪笑道,“盘这炕的是我们家前院的邻居,陈大哥如若真要在家里动土,我就帮你问问看。”
  “那可太好了,谢谢大妹子了。”陈言喜得眉开眼笑,又闲话几句,众人就各自回去了。
  瑞雪下了牛车,知道张家夫妻惦记孩子,就笑着撵了他们先回家,然后自己拎了木桶等物进了灶间。
  再回屋时,赵丰年正靠在床上读书,见她进来,就淡淡问道,“回来了,生意怎么样?”
  瑞雪从门口的小篮子里拿了一包沉甸甸的物事来,哗愣愣倒出许多铜钱,笑道,“开张大吉,除了白送的雪羹、发糕之外,剩下火烧和荤菜的本钱都收回来了。”
  赵丰年看她喜滋滋坐在桌前数铜钱,嘴角微微翘了起来,伸手帮她拿出床下的账本和笔墨砚台,放到了桌上,顺势就坐了下来,瑞雪道了谢,同他说起今日的热闹情景,然后笑道,“今日张嫂子和张大哥可没少出力,不如晚上我做些好菜,请他们一家人来吃饭啊?”
  赵丰年点头,“行,你拿主意吧。”
  瑞雪想起他日日都要去白菜地里走两趟,脑子里突然冒出个想法来,于是试探着说道,“后园的白菜长的不错,我去挖几颗回来,包些白菜猪肉馅的饺子吧?”
  果然,赵丰年眼里立刻爆出一团亮光,虽然声音依旧平淡的“唔”了一声,但是那脸上的欢喜之意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瑞雪心里好笑,收了账本,就高高兴兴的去后园摘菜,正好碰见大壮坐在树下摇头晃脑读书,就唤他过来道,“大壮要学会劳逸结合,不要变成只知道傻读书的书呆子。”
  大壮笑着挠了挠后脑勺,“知道了,师娘,上午没有开课,我怕把昨日学的那则论语忘了,就多诵读两遍。”
  “没开课?为什么啊?”瑞雪手下麻利的拔了两棵白菜,略带疑惑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早晨先生说要我先去学堂,不必等他,后来前院六子哥就跑去告诉我们,先生身子不舒坦,要我们每人写十篇大字之后就下课,他明日会检查。”
  “身子不舒坦?”瑞雪想起初见赵丰年时,他那般活死人的模样,惊得手里的菜都掉了,但是转念一想刚才他的脸色不错,不像犯了老毛病啊。
  她低头迅速捡起白菜,拍拍大壮的肩膀,“回去告诉你爹娘,晚上带着你们兄妹到师娘这里来吃饭。”说完就小跑着回了前院,扔下菜篮子就进了内室,几步窜到赵丰年跟前,上上下下把他下死眼的打量了五六遍。
  赵丰年被她盯得心头发毛,皱眉放下手里的书,问道,“这是怎么了?”
  “掌柜的,你可是又犯了老毛病,可是身子哪里不舒坦?”
  “没有啊,一切都好。”
  瑞雪长长松了口气,抱怨道,“那你怎么说身子不舒坦,没去给大壮他们上课?吓死我了。”
  赵丰年微微一滞,连忙改口,“哦,当时只是有些眩晕,躺了一个时辰就好了。”
  “眩晕?是不是没有睡好?”瑞雪有些自责,最近忙着开食肆,也没有做什么好吃食给他补身子,真是有些疏忽了,看样子以后还是要再多精心一些才行。
  想到这里,她伸手拿下赵丰年手里的书,合好放到床下,然后半推着他躺平,扯过被角给他盖了肚子,“读书太耗精神了,你还是先睡一会吧,等我做好饭了再进来喊你。”
  赵丰年听着她的脚步声又匆匆远去,这些日子,被他压抑在心内一角的温暖之意,开始破土而出,生根发芽,渐渐蔓延开来,淹没了整个胸腔,暖的他鼻子微微泛酸。再加上长时间没有走过远路,身子实在也有些疲惫,居然慢慢真的睡了过去…
  张嫂子听了大壮带回的话,也没客气,摘了一筐各色蔬菜,就过来帮忙做饭了。
  她本就是个心灵手巧的,比瑞雪手上也有力气的多,揉面,剁馅子,包饺子,不过半晌就上了手,两人边说边笑,很快就包了足有二百个饺子,然后又做了咸肉炖豆角和酱茄子,炒了韭菜鸡蛋,拍个了蒜末黄瓜,凑了四个菜。
  瑞雪进屋唤醒赵丰年,等他洗了手脸就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借着未落的夕阳,两家人欢欢喜喜的围坐在一起吃了起来。
  赵丰年身体不好,不能喝酒,瑞雪自然也没想起准备酒水,张大河也不挑,开始还有些拘谨,后来见赵丰年虽然不多说话,但是面色温和,瑞雪和张嫂子又聊得高兴,几个孩子吃得也香甜,渐渐就放了手脚,一口一个吃着饺子,倒也痛快许多。
  一顿饭宾主尽欢,收拾完碗筷,张家一家就告辞了,瑞雪烧了一锅热水,先让赵丰年洗了澡,然后换了新水,自己也洗了,就慢慢悠悠的一边用一把桃木梳子梳理头发,一边坐在桂花树下吹风。
  桂树上的桂花早已经过了旺盛期,但是也有许多迟开的,不堪夜风的摇动,飘飘然从树上落了下来,瑞雪想起前世时,母亲曾用桂花给她们姐弟做过的好吃食,就跑进灶间翻了只大海碗来,借着清冷的月光,一边哼着歌一边捡拾着桂花。
  赵丰年站在窗后,看着白衣黑发,在月光下不时因为接到一朵未落地的桂花而欢笑出声的女子,不自觉的痴了…
  “哎,”张嫂子手里捏了一块青色的抹布,不时长叹出声。
  瑞雪在眼前的纸上落下最后一笔,拿起仔细检查了一遍,这才交给坐在旁边的栓子,说道,“这是珠算口诀,你收好了,闲暇之时就仔细背下来,越熟练越好,等我考过你了,就教你拨算盘。”
  栓子欢喜的脸都红了,恭敬的站起身,双手接了过去,“是,师傅,徒儿一定会用功背诵。”
  “也不必太累,学本事不是一日就能成功的。”
  栓子尚未答话,张嫂子实在忍不住了,凑到两人跟前,懊恼说道,“我说妹子,咱们这店里一个客儿都没有,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急啊。”
  瑞雪笑了笑,打趣道,“我还以为嫂子要把那桌子擦出个洞来呢,原来是担心这事啊。”
  张嫂子苦笑说道,“我这不是替你着急吗,那么多银子投进去了,如果不赚钱,岂不是白忙活了。”
  “放心,嫂子,中午不是还有二十几个客呢吗,今日也有一百文进账,不算白忙活。况且这只是第四日,以后什么样子还不好说呢。”
  “哎,这一百文进账哪够啊,昨日那小半桶雪羹和五块发糕,你又送人吧?”
  “现在天气还很热,不送出去,放酸了岂不是可惜,再说那徐宽大哥家里孩子太多,又是个老实人,咱们帮一把也是积德行善了。”
  怕放酸掉也可以留着自家人吃啊,送人可是连个本儿都收不回来。张嫂子无奈,她也不是不同情那徐宽徐仁兄弟,只不过,这店里一日也就进个几十文,瑞雪这般慷慨下去,恐怕过不上半月就得关门了。
  她张口还要劝说,这时,门外走进来个穿着粉色衣裙的小丫鬟,一见她们三人坐在桌边,就问道,“你们老板在吗?”
  瑞雪站起身,笑道,“我就是老板娘,这位姑娘有事?”
  那小丫鬟却没有立刻答话,眼珠儿滴溜溜转了两圈儿,把屋中的摆设看了一遍,眉头微微皱了起来,颇有一些嫌弃意味的说,“你们这铺子也太简陋了。”
  瑞雪眉梢挑了挑,仔细打量了小丫鬟身上的衣裙饰品,猜到她的主家必定是个富有的,所以语气如此高傲鄙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