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节
作者:浮游云中      更新:2022-04-14 11:04      字数:4901
  谂矢撸降椎侥亩苁歉鐾匪菜挡缓谩!薄?br />
  “不如这样。我想请王老爷和杜老爷都在一张纸上写下你们能接受的这套首饰的最高价格,当然,是以三百金的开价为底线。”
  “你们写的这个价格,除了你们自己之外没有任何第三人能够知道。然后,这两张写有价格的纸条会交到我这里,我打开看之后,就会知道哪位老爷给出的价格比较高了。”
  “如果两位老爷的价格开的一样的话,那便就再写一次纸条。这高低定出之后,我将会在三日后派人将首饰送到出价高的老爷的府上,诸位觉得这个法子如何?”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称好。
  夜无逸听后,脸上露出了欣然的笑意。
  这霍小妮子果然是厉害。所谓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现下林益说的这个办法真可以说是两全其美、滴水不漏。
  首先,用秘密竞价的方法,一来除了出价的王杜两家和东家祥麟记之外,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套首饰最后究竟卖了多少钱。这样一来,就维持了这套首饰售出价格的神秘感,也不消为今日最大的一个噱头。
  而王杜两家老爷早就在众人面前放过话了,都说对这套首饰志在必得。所以就算是为了两家各自的面子,他们虽然只有一次出价的机会,但也绝对不会把价格写低,而且肯定是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抬高出价。那么最后把真金白银装进自己口袋的受益者也还是祥麟记。
  然后方才林益还说了,这秘密竞价的结果不会现场公布,而只是在三日后将首饰送到出价高的老爷的府上。如此一来,就避免了两位老爷又在祥麟记为了首饰的事情掐起来,避免了伤和气。
  其实霍启馨想出的这个法子,也只不过是模仿现代社会中工程招投标的商业运转模式罢了,不过这在夜无逸看来,却是一种了不得的惊人智慧。
  王杜两家老爷想了想,便也同意用这个法子来一决胜负。
  林益让小婢们准备好了文房四宝,让两位老爷隔着屏风分别将自己的出价写了下来。
  不消片刻,写有出价的纸条就递到了林益手上,林益并没有打开看,只是笑着让小婢们把单子收好。
  众人本以为今日在祥麟记里看到的最大的热闹也不过如此了,但谁知道这下一个到来的访客,更是让在座包括夜无逸在内的所有人都大大地吃了一惊。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大家,昨日有事未能及时更新,今日写了一些就先丢上来了~
  ☆、第 57 章
  57
  当一众大内侍卫在祥麟记前排开人群为一顶轿子开道的时候;夹道的群众就已经开始在窃窃私语了。
  被护着的轿子帘幕厚重,根本就不可能看到里面坐着的是什么人。
  不过这懂内情的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一顶五品以上的宫轿,也就是说只有在宫里当差的五品以上的内侍才有资格乘坐。
  俗语有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就算是只有七品左右的内侍,只要是能有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的;那么他升迁的空间和速度绝对要比五品的外官来得要大要快。
  所以只要是皇帝身边的人;就是芝麻绿豆的小官那也是要给三分颜面的;更何况是一个五品的内侍?
  所以当那宫轿排开了路人在祥麟记门口停下来的时候;林益就有些犯傻了。
  虽然他自小便跟着父亲饱读诗书;也曾经不止一次地向往过凭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能在那金銮宝殿上一睹天子的真容。
  只不过在那不久之后;林益便发现自己的天分远没有弟弟林之博的高;也远没有到达可以荣登三甲的地步之后;那种内心期冀也就逐渐放下了。
  所以宫里的人对他来说;也正如那迢迢明星一样是遥不可及的。而自从父亲被害母亲殉难之后,母亲死之前一直没少提到过的进京告御状的说法已经随着他们兄弟二人被人贩子带着一路颠沛到了长安城之后便彻底死心了。
  长安城是个什么地方?那是天子脚下,达官显贵们云集之处。
  这里不知有多少多年得不到升迁的外官想来此求得一丝改善现状的机会,一些没有门路的外官尚且会满手真金白银地无功而返,像他这样一穷二白毫无身世背景的人,就连个官位高一些的京官的面也见不上,更不用提去见什么皇帝了。
  皇宫大内对他和林之博而言,只是在目前的十年来说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罢了。
  不过,当那顶宫轿在祥麟记门前停下来的时候,林益却感觉到了权力的至上和威严。
  毕竟没有任何人知道这轿子里坐的是谁,但就是因为那群身骑高头大马的大内侍卫和那顶宫轿的特有外观,甚至用不着侍卫们开口说一句话,看到他们的百姓就会主动让开了。
  有些不懂事的老幼妇孺,一听说是皇宫里面出来的轿子,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一边跪下磕头了。
  那是一种无形的,却比任何事物都要强大的力量。
  年仅十七岁的林益在亲身经历这种力量的洗礼之后完全地被震撼住了,放在身侧的拳头在此刻握得死紧,他的内心也被一种强烈的矛盾所包围着。
  这种矛盾,正来源于外界的强大和他自我的渺小。
  这种矛盾也是一种不甘,同时又是一种渴望。
  林益就这样呆呆地看着那顶轿子,心中的想法不断地充溢着脑海,以至于当轿内的人掀开轿帘起身下轿的时候,作为祥麟记少东家的他却忘了礼数,依然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夜无逸看出了林益的异样,只见他走到林益身后,伸出手来拍了一下林益的肩膀。
  “在想什么呢?还不上去见礼。”
  林益被夜无逸不轻不重的那一下给拍醒了,立刻回过神来走上轿侧去躬身行礼。
  但问候的话刚要出口,林益却在这时才发现他仍旧是搞不懂轿内所坐何人,当下便哽在那儿不知言语了。
  夜无逸立即走到了林益身侧替他打了圆场。
  “不知这是什么风把刘公公你的尊驾给送来了,容妃娘娘可安好?”
  听夜无逸这么一说,包括林益在内的一干人等这才明白了来人的身份。
  这刘公公,竟就是如今最得宠的容妃娘娘身边的心腹近侍,平日甚少出宫,所以识得他的人不多。若不是夜无逸与容妃娘家交情甚好,而且在数次宫廷围猎和天香花会里与刘公公打过照面,他也无法直接认出刘公公的身份来。
  那刘公公体圆身胖,面上白净得像涂了脂粉一般。
  只见他下轿之后,用眼角瞟了一眼林益,眼中倒没有多大不悦。毕竟一看林益那身子骨就知道年岁不高,而且这祥麟记又是长安城里新开的商号,这少东家不认识他们这种深宫内院的人也是说得通的。
  “托皇上的洪福,容妃娘娘和大皇子体泰安康。今日咱家出来,也不想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但这路上人实在太多,不得已才调动了大内侍卫出来帮忙开路,先进去说话罢。”
  刘公公的太监嗓说起话来慢条斯理阴阳怪气,听得林益是一阵难受。他没得到刘公公的话,也不敢直身,只是一直维持着作揖的姿势。
  “刘公公,这是祥麟记的少东家霍益霍公子。”
  听夜无逸这么一介绍,刘公公才算是第一次给了林益一个正眼。
  这林益虽然认不出他来,但也还算是对他恭谨有礼,这个揖作得也很是到位。
  要知道,某个身体器官缺失了的太监内侍在这方面可是非常敏感的,稍有不慎就会在他们心里头落个不好。若遇上些睚眦必报的主,那这小鞋可就有得你穿了。所以在长安城混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就是千万别去得罪这些心理不健全的阉人宦党。
  刘公公这才轻声细气地道:“好了,起来吧。”
  林益慢慢直起了身,侧身站在刘公公和夜无逸身旁,大气都没敢出一口。
  刘公公看着林益那副战战兢兢、如临大敌的模样,心情顿时大好,便领着头走进祥麟记里去了。
  对于从宫内来的贵客,林益怎敢怠慢,直接便把刘公公和他身后跟着的小太监给领到牡丹阁里去了。
  而原本在牡丹阁中的众人,也因为避嫌的缘故先退到楼下的二层稍作休息了。
  还好重华街的这间铺子够大够宽敞,否则一下子要安排这么多人还真是有些难办了。
  夜无逸本也是要随着众人避出去的,但此时刘公公却发了话。
  “夜老爷也不是什么外人,咱家今天出门的时候,容妃娘娘还特意交代了,说若是见了夜老爷,可要好好地叙上一叙才是。”
  这容家和夜府可以说是很有渊源的,说是世交也不为过。
  夜家自夜无逸父亲一辈以来,就已经和容妃的娘家的容府关系十分密切了。
  话说容妃娘娘尚未被选入宫时,容妃的父亲容仕察刚迁任户部尚书。
  与前任的各种事项尚未来得及交接清楚,西北一带就遭遇了罕见的天灾,急需大批钱粮赈灾。
  皇帝下令让户部拨下赈灾粮饷,容仕察在朝堂上一口应下,回去细查账目后才发现国库早已被亏空,就算是临时调集也只能筹到一半的粮饷。
  容仕察自知此事若办不好就要人头落地。虽然他大可以将户部钱银亏空的源头找出来,但那也是万万无法说出口的。
  毕竟前任户部尚书是当朝皇帝的叔叔,那皇叔把持户部多年,一直到了新帝即位之后才算是把他从这个位置上拉了下来。
  话说户部是主掌全国的户婚田土,具体包括户口、土地、财政、赋税、钱粮、赈灾等方面。这出来进去的都是百花花的银两。皇叔就凭着自己的天家血脉这一点,在户部捞起钱来那也可以说是毫不客气。
  虽然现在皇叔在皇帝的允许下告老还乡,但容仕察也明白皇帝是知道他叔叔在任上贪污了许多钱财的。但皇帝既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下旨查办,那就说明了他想让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所以容仕察就算知道国库亏空并非是他的过错,但也没法把真实的原因光明正大地说出来。
  如若不然,那皇帝岂不就是包庇自家血亲、公私不分的昏君了吗?
  这种事情,容仕察是万万不能做也不敢做的。
  但西北赈灾的事情迫在眉睫,若此时钱粮拨不出来,他容仕察就等着用自己一家人的性命替那贪污的皇叔背了这个黑锅去吧!
  虽然当时洞察圣意的容仕察早已心灰意冷,但坐以待毙却不是他的风格。
  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就算国库被前任亏空,但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就能把这些数字给填补上来。
  所以他只要能筹到一笔钱财发往西北赈灾,他就有办法能将所有的烂摊子给收拾起来。
  只是,这么大的一笔钱财要去哪拿?
  容仕察当时把长安城里与他有过交情的乡绅富户都找了个遍,就连前任皇叔他都去登门借钱了,但筹到的钱财和最终需要调拨的数目仍是有三分之一的缺口。
  正在容仕察一筹莫展的时候,夜无逸的父亲出现了。
  这夜无逸的父亲竟然将当时夜家的多数产业全部变卖,只剩下了夜家的祖宅和一两间小铺头维持必要的生计。所筹得的所有的钱款,都一分不留地给了容仕察,甚至连容仕察开出的借据也当着他本人的面给烧了。
  有了夜无逸父亲的慷慨解囊,容仕察总算是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难关。
  在之后的时日里,容仕察大刀阔斧地整顿户部,开源节流敛聚钱财,将原本千疮百孔的户部经营得是有声有色。皇帝觉得他是有用之才,便也一路提拔,现今位至三公。
  李庆隆即位后的第三年,容仕察的三女儿选秀入宫,被李庆隆看中,封为美人。一年之后,容妃生下皇长子,李庆隆大喜,又加封容氏为贵妃。容氏一门名副其实地成为了长安城中的显赫权贵。
  容仕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当年若不是有夜无逸父亲变卖家财支持朝廷赈灾的义举,也不会有他容氏今日的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