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节
作者:悟来悟去      更新:2022-03-26 18:14      字数:4958
  正说着,外面传来熟悉的说话声,接着。有人推门进来,是杨氏。
  “娘,您怎么来了?”萧成宇听见声音,忙喜出望外地站起身来,迎出去,向外张望着,“这么远的路,您怎么来的?这里有我呢!”
  “你大哥送我来的。他说他不便跟着过来。就回去了,顺便让我告诉你们一声,他说他们改天再来,天都黑了。他回去怕是要半夜了!”杨氏满脸笑容地走进来,带进一阵冷风和月色,“这么远的路,就不来了?再说,你怎么会伺候月子呢!身边没有个长辈怎么行?”两人边说边进了侧室,杨氏洗了洗手,换了件外衣,才掀开门帘,走进里屋。
  “娘。”林雪漫见婆婆来了,满脸笑容地坐起来,喊道。
  “哎呀,快躺好,不能坐。”杨氏忙上前扶着她,硬是让她躺下,责怪道,“怎么这么快就起来坐呢!一定要躺好,怕以后落下腰痛的毛病。”
  “那快躺好,听娘的话没错。”萧成宇闻言,忙附和道。
  林雪漫不以为然地笑笑,哪有那么严重,无论哪个时空,哪个朝代,总有捂月子的习俗。
  杨氏上前给林雪漫盖了盖被子,说道,“这才二月,天气寒,要注意保暖,坐月子就要有坐月子的样子,你们男人怎么知道这些?以后,若是落下病根,有你们后悔的,胃口怎么样?一定要多吃,多吃饭,才有奶水!”
  “她现在还没有奶水,已经请了奶娘!”萧成宇说道。
  “没有奶水怎么行?孩子要吃亲娘奶才行。”杨氏不可思议地看了萧成宇一眼,说道,“你还请了奶娘?你们不要图省事,就不喂孩子,交给别人算怎么回事?别人能给你们好好喂孩子?”
  杨氏一连声地责怪道。
  “娘,我们不是图省事,是暂时没有奶水!”林雪漫解释道。
  “没有奶水那是因为吃得少,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最少要吃一只鸡,多喝小米粥,多喝鱼汤,我保证很快就有奶水了!”杨氏信心满满地说道。
  “每天一只鸡?”林雪漫惊呼道,那一个月下来,她成什么样子了?
  “不是每天一只,是每天最少一只。”杨氏不以为然地说道,“娘是过来人,自然知道怎么吃才能有奶水,家里养这么多鸡,就是给你准备的,一定要全部吃完才行。”
  “娘,书上说不用这么补的。”林雪漫忙说道,“喝点小米粥和鱼汤没错,但是不用吃那么多鸡!”
  “书上?你在哪本书上看到的?”杨氏疑惑地看着她,“书上的话能信吗?你听娘的,没错!”
  林雪漫一时无语,求救地看着萧成宇。
  “听娘的没有错!”萧成宇并没有领会她的目光,反而从床上抱起孩子,献宝似的递给杨氏,笑道,“娘,快看看您的孙子,您看看像谁?”
  “快给我看看我的孙子!”杨氏忙伸手接过孩子,细细端详一番,眉开眼笑地说道,“成宇,这孩子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她站起身。抱着孩子在屋里慢慢走着,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时她还没有出阁,就抱回了萧成宇,没有奶水,他整夜整夜地啼哭,哭得她的心都要碎了……。
  她望着孩子那粉嫩嫩的小脸,眼睛腾地湿润了。二十年了,昔日的那个小婴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了……。
  “连您也这样说,那就是像我了!”萧成宇坐在床边,意味深长地看着躺在被窝里的林雪漫,低声打趣道,“这下我就放心了,真的是我的儿子!”
  林雪漫被婆婆不轻不重地说教了一番。但心里有些不悦,虽然她是为了自己好,但是多少也得听听自己的意见吧?如今听萧成宇这样说,便趁杨氏不注意,在被窝底下踢了他一脚,他顺势抓住她的脚,放在手里揉捏着。她脸一红,忙挣脱开他的手,缩回脚,翻了个身,躺进床里面去。
  杨氏没有看见两人的小动作,只是抱着孩子,来来回回地走着,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
  “这孩子还没有取名字吧?”杨氏扭头问道。
  “没有,不是让我爹给取了名字了吗?等回去再说吧!”萧成宇站起身来,走到杨氏面前。接过孩子,说道,“您歇一会儿,我抱抱!”
  大哥二哥家的孩子都是萧景之给取的,他的孩子自然也得让萧景之取,以示尊重。
  “不用你,你不会抱。”杨氏抱着孩子不肯撒手,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道,“你爹取了好几个名字,都写在纸上了,是我忘了拿!我走得时候。你爹不在家,陪着你衙门里的那个姚师爷出去了!”
  “姚师爷?他怎么会去咱们家?”萧成宇疑惑地问道,难道是渔州那边有什么事?
  “不知道,娘也没有听清楚他们说得什么,吃完饭后,你爹就领着他出去了,说是去杜家,娘想是不是找阴阳通算卦去了!”杨氏又问道,“你还去渔州?还是去别的地方?”
  “我不去渔州了,过些日子就去京城御书院任职修书,因为是忠义侯负责此事,所以,我回来的时候请了假,晚些日子再去。”
  “成宇。”杨氏看了看林雪漫,见她已经睡着了,便走到他面前,低声道,“你跟那个纳兰郡主到底是怎么回事?荣亲王已经逼到门上了,怎么办?”
  “娘,您放心,我宁愿抗旨也不会答应这件事情的,您知道,我平生最讨厌别人逼迫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萧成宇皱眉说道,“大不了一死了之!”
  “什么死不死的,以后不准你这么说,都当爹了,还说这样的话,你要是有什么事,他们母子俩怎么办?”杨氏骂道,“要是让你爹听见了,非骂你不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想想应对的法子,而不是死了活了的,你记住,死最简单,活着,才难,咱们要活着!”
  “娘。”萧成宇突然像个孩子似地,扶住杨氏的肩头,幽幽地说道,“我如果还是个海事巡卫,该有多好!”在母亲面前,孩子无论多大,都永远是孩子!
  “你这孩子,不管怎么说,能走出那个小渔村,就是我儿的本事,做那个海事巡卫有什么好的,经常值夜不说,也没有什么出息。”杨氏满眼慈爱地看着他,安慰道,“眼下能帮你的,只有那个侯爷了,你只要好好跟他说,他不会袖手旁观的。”
  “谢谢娘,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萧成宇淡淡一笑。
  第二天,杨氏便挽挽袖子进了厨房炖鸡,当她知道东家也生了孩子,自然每次都炖两只,这让林雪漫很是高兴,毕竟解决了一部分鸡的问题。
  每次吃饭的时候,她都威逼利诱地让萧成宇给她解决了大半个鸡,因为杨氏对根本听不进她的话,而是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如果见她没有吃完,就会说教半天,弄得她很是尴尬。
  几天下来,两人看见鸡,都有吐得冲动……。
  一家人本来想住几天就回龙潭村的,但是刘夫人再三挽留,只好留在刘府住着,一个月很快就要过去了,窗外的树枝都泛了青,让人看着心情大好,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宁静!
  第一百八十七章 怀疑
  因为刘家老爷去世的事情,加上刘元通不在,两家都没有大张旗鼓地摆满月酒,只是简单地聚了聚,说以后有机会再补办。
  在刘家叨扰了这么久,林雪漫感到很不好意思,便邀请刘夫人母女到龙潭村小住几天,杨氏跟刘夫人相处了近一个月,彼此也很谈得来,也极力劝说让她们去,说满月的孩子最好换个地方住些日子,这叫离月。
  刘夫人经不住地婆媳两人的热情相邀,加上萧成宇已经去了京城任职,也不在家,住着也方便,便欣然答应一同前往,她本来就是个爱凑热闹的人,如果留下她们母女等着家里人来接,肯定会闷得不行。
  林雪仪已经回了宣州,因为马皓轩即将启程月氏迎娶他的新娘子,她不愿意看见那普天同庆的场面……。
  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令林雪漫有些难过,那就是听说那个为她接生的李穏婆不小心溺水而亡,虽然林雪漫不喜欢这个女人,也防备过她,但也不希望她死,为此,还特意让阿梨送了些纸钱,略表心意。
  真是世事无常!林雪漫坐在船头上,望着深不见底的海面,幽幽地想。
  那个李穏婆的音容笑貌不禁又浮现在她的面前,凭直觉,那女人也不是什么坏人,自己又跟她无冤无仇,但是她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她将这件事情告诉过萧成宇,萧成宇甚至还派人打听过这个李稳婆的底细,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她知道萧成宇其实是怀疑这个穏婆是不是纳兰云轩派来的。
  如果不是纳兰云轩指使的?
  那么谁会指使她呢?
  马皓轩?
  不会的,她不禁为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马皓轩没有理由害自己呀?先不说以前两人的交情,就拿现在,他跟林雪仪之间的感情,他就没有理由害自己,他是太子,害她干什么?说不通!
  是自己太敏感了吧?
  她望着自己映在水里的倒影。心里又是一阵胡思乱想。
  “真是奇怪。怎么会突然溺水,千礁岛上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会水,怎么老了老了,反而溺水。”刘夫人也叹息道,她虽然不经常回千礁岛,对那个李稳婆也不熟悉,但是毕竟见过,心里也很是惋惜。
  “人老了,身体就不那么灵敏了。难免!”杨氏不以为然地说道,她没有见过那个李穏婆。也没有那么多的感慨。
  回到家里,林雪漫让便让萧云和顺子把阿梨送回渔州,还嘱咐顺子从店里给她拿些海鲜,再包个五十两的红包给她,之所以重赏她,完全是因为那碗催产药,虽然即使她不摔。林雪漫也不会喝,但是她对自己忠心可鉴,就凭这一点,她受之无愧!
  于氏和沈氏随后便领着孩子过来看她们母子,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顿晚饭,坐在炕上聊了一晚上,刘夫人很是健谈,丝毫没有觉得自己是外人的样子,跟沈氏和于氏也能聊在一起。家长里短,聊得很是尽兴。
  直到月上中天,林雪漫才和刘夫人抱着孩子,去了新房歇息,回到阔别了一个月的家,林雪漫想到一个月前临走时候的仓皇,顿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睡在自家的床上,顿觉异常香甜。
  刘夫人自告奋勇地要到炕上去睡,她从来都没有睡过炕,一切都感到很是新奇,实际上,除了去炕上,也没有别的地方,因为她还带着一个贴身丫鬟,帮她带孩子,主仆三人睡在炕上,倒也宽敞。
  每当有客人来,林雪漫就恨不得盖一座新宅子,来好好的招待人家。
  第二天,徐娘子和青鱼娘子听说林雪漫回来,每人拎着一篮子鸡蛋,围着两个孩子看了半天,也照例夸了半天,才坐在炕边上闲聊。
  刘夫人见有人来串门,便抱着孩子,领着丫鬟去了老屋,她对杨氏织的那个渔网很感兴趣,虽然也算是在海边长大,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渔网是怎么织的,还说一定要学会怎么织渔网,因为刘元通老家那边虽然没有海,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湖,湖里自然也盛产各种各样的鱼,等学会了织渔网,就回家捕鱼。
  杨氏笑笑,说很简单,一定手把手地教会她。
  “你那个酒楼越来越红火了,我们猜你们很快就搬到镇子上去住了吧!”徐娘子满眼羡慕地看着林雪漫,又打量了一眼这间屋子,道,“你们出去住了这么久,回来还能住习惯这样的房子?”
  “就是,连回村也不习惯了吧?”青鱼娘子倚在炕边上,附和道。
  “我公公婆婆都不愿意搬到镇上去住,说是在这村里住习惯了。”林雪漫笑笑,其实她以前也有这个打算,可是萧景之和杨氏都不赞同,他们在这个家里住习惯了,不愿意挪地方了,人老了,总是念旧!
  而萧成宇常年在外,也不常回来,这次去了京城,等过些日子,她也就跟着过去了,如此一来,家里实在是不用盖房子。
  说起房子,她想到了自己在京城的那套房子,她爹留给她的嫁妆,心里不禁百味纷杂,也不知道那房子林雪仪和她娘知道不知道,若是知道还好一些,若是不知道,则有些麻烦,等他们回了京城,难免会有些来往,若是见了那布局,一定会起疑心的,所以,像这样的大事还是说在明处的好!
  “要是换了我,肯定先盖大房子,我就喜欢住大房子。”徐娘子笑道,“可惜,我没有那个命,你看,我家就是种种地,有时候下海捕点鱼,一年下来,手里也闹不下几个钱,不像你们,银子大把大把地进,老三的官越坐越大,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觉得还是这样平淡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