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作者:悟来悟去      更新:2022-03-26 18:14      字数:5062
  在里面受罚的几个女人一出来,人群顿时围了上来,各自拉着自家的媳妇,问寒问暖了半天,才各自散开回家。
  萧成山和萧成海远远见人出来了,便一声不吭地回了家。没有上前。
  一路上,萧云挽着林雪漫的胳膊,不停地问害不害怕,冷不冷等等。
  “不怕,好几个人呢!”林雪漫笑笑,这小姑子还真是体贴。
  萧景之走在两人前面,清冷的月光拉长了他的影子,愈发显得他高大清瘦。
  “爹,让您受累了。”林雪漫快走几步,说道。她看着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不用说。为了自己的事情,他肯定忙前忙后找人说情了。
  “没事就好。”说完,他大踏步地朝前走去。
  “媳妇,你没事吧!”杨氏跟萧晴也急急地从前面走来。
  “没事,娘。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林雪漫忙迎上前去。
  “好了娘,咱们快回家去吧!三嫂还没吃饭呢!有什么事情回家再说,吃了饭明天再说。”萧云见她娘眼里又有了泪,忙催促道。
  “嗯,好,咱们快回家去吧!”杨氏应道。“娘一直给你热着饭,先吃饭,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月色下。一群人稀稀拉拉地走着回村的路上,寂寞的田间有了些许的生机。
  林雪漫在老屋吃了点饭,才回到新房,倒头睡下,这一天。真累!
  凡事祸福相依,这句一点不假。经过了这场闹,龙潭村突然可以采海头发了,不是,是可以采紫菜了,这让林雪漫惊喜不已。
  她从萧云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心里对隔壁的马老汉很是感激,这个人的心底其实蛮好的!
  为此,她特意去他家道了谢。
  马行知哈哈笑着说,此事因他而起,理应因他出面平息云云。
  赵子良知道了,一个劲敌埋怨赵顺没有主见,竟然让村民牵着鼻子走,太没规矩了!
  赵顺只是笑,人家阴阳通都亲自出面解释了,村里人也不再计较了,他还较什么真啊!
  这几日,海边那片礁石上人来人往的,大家都趁着空闲的时候,纷纷来采这些紫菜,然后学着林雪漫的样子,回家晒干,放在布袋里贮藏起来,留着做汤喝!
  大家都知道,紫菜的采摘都是有日期的,天气热了,就采不了了。
  林雪漫和萧云自然也不闲着,几乎天天都呆在海边,帮着老大老二清理完渔网,便到那里去采紫菜,看着家里越堆越多的紫菜,一家人笑开了花,就算是不卖,自家吃也行啊!
  沈氏和于氏是没有时间采紫菜的,她们每天去镇上卖完鱼,还得回家洗衣做饭,照顾孩子,每天忙得脚后跟不着地,还得抽空织渔网,总之一个字:忙!
  日子转眼进了二月,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萧成宇走了十几天,还没有回来,林雪漫心里也开始担心起来,怎么还不回来?
  杨氏这几天也开始念叨,既然是去执勤,那么也该回来了,至少,来个信也行啊!
  为此,萧景之还专门去衙门跑了好几趟,问了卢知县,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急,过几天,他们就会回来了!
  一家人只好安心地等着,毕竟这里的那几个海事巡卫全都去了,也都没有回来,不是只有萧成宇一个人。
  令人欣慰的是,王庆年也如约再一次来到了龙潭村,去镇上备完货以后,在萧家小住了一晚,把林雪漫腌制好的那些鱼罐头,也带到了船上,准备去京城试试。
  “味道还算不错,估计能卖个好价钱,我尽量吧!”王庆年看着这些精致的小泥罐,笑笑,“包装还不错,亏你还能想出用泥罐来装。”
  “大叔见笑了,是成宇想出来的。”林雪漫见王庆年对她这些鱼罐头很是上心,心里也很感动,毕竟人家当真来拉货了,不是说着玩的。
  “嗯,不错,辣口小黄鱼,名字也好。”王庆年越看越满意,“你那些紫菜我看过了,能放很长时间,也一并给你捎去,放在我的铺子里卖,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的。”
  “原来大叔在京城里还有铺子?”林雪漫问道。
  “嘿嘿,这些年我一直给人送货,这次过去准备在那里开个杂货铺子,专门卖咱们渔州这边的特产,等铺子开起来,我就把我一家老小接过去,让他们看着铺子,过两年,我就不跑船了,让我儿子接着跑这条海路。”
  原来,王庆年还有个儿子,那一定是比萧成宇小吧?林雪漫心里暗自思忖道,只是王庆年这个儿子是亲的?
  “大叔还真是走南闯北的人,走一步,看好几步,把以后的路都铺好了。”林雪漫看着他,若是婆婆跟了这个人,那也是不错的,毕竟这人也非平庸之辈……。
  “哈哈,难道你不是吗?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好好地把这个海货琢磨透了,就保准能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愁挣不到银子。”王庆年一本正经地说。
  “嗯,我知道了!”林雪漫趁机问道,“那这批小黄鱼,您觉得卖多少合适呢?”
  “你这些鱼,这样,先按五文钱卖吧!若是好,再慢慢往上调价。”
  “好,一切都您的。”林雪漫爽快地应道,脑子里迅速地算了一下,每瓶卖五文钱的话,二百瓶就是一两银子,加上她那些大一点的干鱼和那些紫菜,杂七杂八下来,还能挣上点,再说了,她这些基本上没有什么成本,就是挣个手工钱。
  虽然说这个王庆年跟自家的关系不薄,但是在生意上,还是要按生意场的规矩来,到时候,运费人工费什么的,都要算清楚的!
  毕竟这是第一桩买卖,原装不动地拉回来也说不定,到时候再说吧!
  杨氏对王庆年的到来,虽然很高兴,但是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激动和欣喜了,两人淡淡地,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似的。
  倒是萧景之一如既往地陪着他吃饭聊天,丝毫没有半点芥蒂!
  搞不懂!
  难道,是自己弄错了?萧成宇根本不是王庆年的孩子?
  林雪漫又想起了那块玉佩,想起了杨氏的话,她说,除了萧景之,谁也不知道,那么说来,王庆年也不知道了?
  这么说来,萧景之肯定也在隐瞒着这件事情,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身世才能让一个男人甘愿这样无悔无怨地养着别人的孩子呢?
  杨氏还说她是清白的,那既然萧成宇不是萧景之的孩子,她干嘛还说自己是清白的?
  明明前后矛盾嘛!
  算了,不想了!
  送走了王庆年和那些货,林雪漫心里有一种成就感,不管怎么样,这也是她在这个异世谋生的一种途径吧!
  萧云说得对,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正文第六十五章 去千礁岛看他
  天渐渐地暖和了,又连接下了几天的雨,冻了一冬的土地也松软了起来,田间地头也仿佛一夜间变了颜色,开始有了斑斑点点的绿,令人眼前一亮!
  待天晴了以后,大家纷纷扛起头,开始在地里翻地,田野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龙潭村的土地大都在矮山的后面,那里的地势还算平坦,被山后的一条大路分成了路东和路西两部分。
  萧家的地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前几年,官府出面修这条路的时候,被分成了两块,路东一块,路西一块。
  路东五亩,路西四亩。
  后来分了家,路西的四亩分给了萧成山和萧成海,路东的则一直是老屋在种。
  萧成宇先是在私塾读书,后来又在衙门听差,也顾不上地里的活,所以家里的地,这几年都是萧景之父子三人在干,家里的女人们也只是在秋收的时候到地里帮帮,其他时候都是在海上忙着,不去地里。
  林雪漫自然也不用下地干活,她家里也有很多事情要做,院子里的菜地要翻一下,过些日子种点菜什么的,鸡窝也要修整一下,鸡是肯定要养上几只的……。
  每天还要去海边采那些紫菜,然后回家晾晒,总之,忙得团团转。
  这段时间,徐娘子成了家里的常客,不时地来串个门,话题自然是她们的男人怎么还不回来等等。
  青鱼娘子和二栓媳妇偶尔也会来坐坐,说笑几句。
  家里时常有人串门,倒也热闹!
  经历了那次龙王庙事件,几个女人反而走得更加近了。
  豆腐家向里长告状的事情也被二栓媳妇口无遮拦的说了出来,动不动就拿出来说一说。
  然后大家义愤填膺地骂几句!
  萧云知道此事,更是气愤不已,发誓要找个机会整治整治那个不要脸的女人。
  王大海大概也知道了他娘告状的事情。每次见了萧家人都躲着走,尤其是见了萧云,更是不知所措。
  回到家,还莫名奇妙地冲他娘发了一通脾气,说他娘闲着没事就知道给大家添乱。
  气得豆腐家的直骂她儿子是个窝囊废,为了一个女人就跟老娘翻脸。
  知子莫若母,她怎么会不知道儿子的心思呢?
  说起来,王大海也十九岁了,也到了娶亲的年龄了,加上家里的家境也还算不错。一过年就有人嚷嚷着要给他说媳妇,他总是说不急,敢情是看上了萧家大妹了!
  说起萧家大妹。豆腐家的脑子转了转,这姑娘虽然风风火火的,脾气冲了一点,可是手脚麻利,人也勤快。将来是个能持家过日子的媳妇,这一点,她很满意。
  一想起萧家里的那些人,她犹豫了,萧云的娘说起来是个继室,跟萧景之的两个儿子媳妇相处的也不是很好。家里常常闹矛盾,吵架,而且他们家的人个个不好惹。若是成了亲家,又在一个村里住着,日后,指不定会有多少矛盾呢!
  但是她儿子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主,看上去就认准了萧家大妹了。这一点,让她很为难……。
  她一边推着木板车。一边想着,若是儿子有了媳妇,自己也不用这么辛苦地每天去镇上卖鱼了,呆在家里跟他爹一起做个豆腐,种点地,逗逗小孙子,多好。
  想着想着,她的嘴角浮起一丝笑,这样的日子,谁不想?
  “哎呦,我说婶子,想什么这么入迷,有人给你家大海说媳妇啊!”沈氏也推着车,从她身边走过。
  想什么来什么,正想着这事呢!就碰上了萧家的两个媳妇。
  若是平日里,她也会不咸不淡地回应几句了事。
  但今天不同,今天她得为了她儿子,跟这两个女人寒暄几句。
  “哪有,谁能给我们说媒啊!”豆腐家的一脸和气地冲两人笑了笑,“看,你们妯娌两个相处的多好,每次卖鱼都一起,村里人都羡慕着呢!”
  “那当然,我们是一家人嘛!”于氏也在身边应道,继而又疑惑地跟沈氏对视了一眼,敢情今儿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豆腐家的,怎么变得这样和善?
  “我说婶子,你跟我们家有仇啊?”沈氏笑笑,冷不丁地问道。
  把豆腐家的吓了一跳,忙问道:““侄媳妇,这话怎么说?”
  “谁不知道是你把海头发的事情告诉了里长,害得我们家老三媳妇在龙王庙里呆了大半晚上,这是我们老三不在家,若是在家,你想,他会轻饶了你?他连他哥都敢揍,何况你们。”沈氏冷笑道。
  她当然不是在为林雪漫鸣不平,而是在幸灾乐祸!
  “其实这事吧!我也不是有意为难你们家老三媳妇,而是寻思大家都出海捕鱼,不能碰的东西咱就不碰,图个平安,谁成想闹成那样,再说了,这不是因祸得福嘛!以后大家都可以光明正大的去采了,多好啊!”豆腐家的有些讪讪地说。
  “这么说,咱们应该感谢你了?”沈氏轻笑了一声。
  “那,那倒不是。”豆腐家的说着说着,一时无语,萧家的人果然不好惹!
  于氏在一旁听了,一声不吭,她可不想再惹出什么事来!
  这个老二媳妇愿意背后说这些就说去吧,因为她本来就是张破嘴……。
  几个女人各怀心思地推着车朝镇上走去。
  趁着阳光好,林雪漫把晒好的紫菜一张一张地装进布袋里,捆好,放到炕上,顺手拿了条小鱼,走到院子里,拿了个板凳,坐在泥盆前,喂那只小龟,那小龟对那小鱼似乎没有什么兴趣,只是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丝毫没有反应,还真是有趣。
  看到这只小龟,又想起萧成宇,二十多天了,这人怎么还不回来。也没有个信,真是让人着急。
  正想着,有人推门走了进来,竟然是虎子。
  林雪漫心里一喜,忙迎上前去:“虎子,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你大哥呢?”她往他身后张望了一眼,没有看见萧成宇,心里不禁一阵失望。
  “嫂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