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作者:淘气      更新:2021-02-17 13:21      字数:2893
  5闭庑┒镆徊讲降赜辛宋按蟮慕菏纸欧止ぁ绷⑿凶叩乃胖圃旃ぞ叩牧绞郑髁匀禾宓男纬珊退祷吧舻某鱿郑鋈说拇劬透吡恕I缁岣痈丛樱笠哺撸级锞徒闪巳死唷?br />
  我们总是自觉自愿地支付这些越来越高昂的代价,因为代价越高,所得的报酬也随之提高。随着工具的改进和衣服功能的变化,随着语言的形成和书写文字的发明,我们逐步控制了环境世界。社会总是对我们服务很周到,降雨般地给我们带业安全舒适设施——条件是我们必须将自己的个性足额上缴给它。
  这种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艰难交易就是文学的基本素材,也是文学批评的焦点所在。大部分文学作品就是要将我们社会化,对我们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个性加以压制,对我们进行民族生活方式的教育,使我们成为好公民。然而,一些人确实保卫着自己天生的本性。一些独立性很强的作家——如伊本森——所写的悲剧,就是描写个人因为个性上缴给社会太多而被毁掉的故事。
  以文学批评的语言来说,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长期斗争。古典主义者是社会人、接受现状,尊重传统,他们的价值观是可推断的、公开的、正式。古典主义者是艾恩史密期式的人物,能从社会交易中获得最大的好处。
  浪漫主义者是福里斯特式的人物,是个人主义者,不肯妥协。他们的价值观是不可推断的、隐蔽的,直觉的。他们不满现状,反对传统。有时——他们如果十分幸运的话,能给社会带来创造性的变化。但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们只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我现在所理解的小说主题是:机器人是社会的象征,是家庭、部落和民族的象征,是教师、警察和牧师的象征,是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公众舆论的象征,是抑制我们的冲动和情感、改造我们性格特征的整个大机器的象征,而这些,正如我们时时被告知的那样,都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根本利益的。
  在消灭或逃避机器人的长期艰苦斗争中,福里斯特象征着被社会大机器困住、同时又为保护自己的个性而苦苦奋斗的天生本性。在小说结尾和他少数可悲的同志,虽然获得了自由,却被改造迈出 有用但并不重要的人。
  对这种解释的最明显的证据是对弗雷克·艾恩史密斯的描写。在整部小说中,他这个人物使福里斯特迷惑不解和震惊不已,因为他和机器人的关系太融洽了。机器人给予他绝对的自由,他想到哪里去就可以到哪里去,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可以自己动手开门,可以抽烟,可以喝酒,甚至可以骑自行车——对福里斯特宣布是太危险的事情,他都可以毫无限制地去做。
  在小说末尾,是艾恩史密斯使机器人能够把自己的能量扩展到超物理的领域。机器人,就像社会,其本身是不具有创造力的。是艾恩史密斯等人为机器人提供发明物,而福里斯特认为艾恩史密斯这样的人是人类最大的汉奸。
  在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我在艾恩史密斯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中发现了很大的乐趣,虽然那时我还没有充分理解这个人物。我现在认为,他代表社会人——一个从社会舀协中获益最多的个人。在富有讽刺意味的结局中,他得到的要比失去的多得多。作为一个社会主宰人物,他享受着那些浪漫主义反叛者想得到而永远没有得到的所有好处。
  这部小说脱稿很久之后,我在研究H·G·威尔斯和他早期的科幻小说的过程中,这种理解才在我头脑里渐渐明朗化的。我把威尔斯的生平和他不那么幸运的朋友乔治·吉辛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两位谁也不是纯粹的古典主义者,也不是纯粹的浪漫主义者。威尔斯从来没有全部社会化,一直在批评社会。尤其在他的爱情生活中,他全然挣脱了传统的规范。然而,尽管他有这样的浪漫主义特征,但在与社会的交易中他却相当成功,要名有名,要钱有钱,还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影响,也拥有才貌双全的女人的爱情——获得所有这一切,却把所受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另一方面,吉辛是一个颇具天赋的浪漫主义反叛者,不肯妥协。他年轻夭亡,一生贫困潦倒,受尽痛苦的折磨,是他自己反叛性格的牺牲品。他的悲剧,我认为,与福里斯特相似。一生富贵的威尔斯似乎与社会达成了艾恩史密斯式的交易。
  这种类似性是真实、确实存在的,尽管存在着与人类真实生活不尽相同的矛盾冲突。如果说威尔斯本人掺杂着半个浪漫主义反叛性格的话,那么,吉辛对传统与有那种古典主义式的尊重。威尔斯相信,他悲剧性的真实错误就是接受过的古典教育,这种古典教育使他对科学无知,对社会进步蔑视。然而,其结果,至少在我看来,他们的社会角色向相反方向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这部小说的内涵。
  以这种观点来审视《智能机器人》,这部小说隐隐约约地成了自传性质的作品。虽然我从来没有碰到过机器人,我在创作过程中,却经夯了社会角色的转变,从福里斯特的角色转变为艾恩史密斯的角色。我在那个偏僻大农场中的早年生活,使我成了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一个孤独的个人主义者。在大萧条时代成年之后,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我的位置,我就转向自己的想像世界,去追寻生活。当时科幻小说刚刚作为一种体裁出现,我就以科幻小说的自由投稿人的角色生存,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结婚,也没有想到要参与到这个世界中去。
  不过,我不是一个完全的浪漫主义反叛者。我从来不像与世隔绝的孤独者那样高兴,就花了两年的时间研究心理分析,以期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也充当过空军气象预报员,甚至在这个秩序井然、严密的世界中找到了一个位置,有点受宠若惊, 发满意。我回家一年半之后才开始创作那些有关智能机器人的故事。长篇完稿之后,我离开家庭大农场,搬到城里来住,曾一度在报社工作,婚后又去上大学,后来就成了大学的教授。我是在人生旅程中很晚才融入人类社会的。
  这部长篇小说的模糊性也许反映了我本人对这种变化的复杂情感。福里斯特反抗机器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一定源自我本人对绝对独立自主的早期愿望,而艾恩史密斯与机器人友善的交易似乎映射了我对社会的逐步接受——对这种交易,我当然绝无后悔之意。
  总之,我的意思是这部长篇小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在第一层面上,也是比较明显的层面上,故事展示的是:我们最先进的技术会搞垮我们。在这个层次上阅读的话,就弗雷克·艾恩史密斯这个谜一样的人物来说,小说的结局似乎是模糊的、矛盾的。在第二层欠上,小说展示的是:社会对接受它的那些人给予应得的报酬,对不接受它的那些人给予应有的惩罚。这样一来,艾恩史密斯这个主角就成了不值得同情的人物了。
  上述是我的主要观点。作者评论自己的作品,可能比一般评论者更容易误解,且误解的程度更深,而我对这部小说的评论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思想的交流永远不是绝对的。以普通语义学的措辞来说,地图不是疆土本身。每一位读者阅读作者提供的每一幅地图的过程,便是重建他自己的新疆土的过程,便是重构自己认为作者想说的独特映角的过程。我不能硬性规定《智能机器人》所要表达的含义,因为它没有唯一的含义。然而,我衷心希望,我上述这些评论至少对一些读者阅读这部小说能有所助益,能帮助他们理解小说的丰富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