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节
作者:绚烂冬季      更新:2022-03-08 21:04      字数:4852
  便是由那画舫主人出来宣布!”
  原来如此!
  慕容襄抱拳道:“多谢提醒,我们这就去那竹棚报名去了!”
  到了竹棚边上,摆着一张宽宽大大的桌子,一位文士正在埋头写着名牌,几个少年书生兴高采烈地报着自己的名字。
  那文士写好名牌,递给其中一位,催促道:“快去参加初试吧,今年算你们运气好,上面改了规矩,诗会当天还可以现来报名,这是以前从来都没有过的!”
  慕容襄走上前去,抱拳说道:“劳驾先生,请登个记,给在下也写上一块名牌!”
  那文士头也没抬:“说吧,哪里来的,姓甚名谁?”哦,这公子的声音真是特别,听起来心里仿佛一阵暖流经过,舒爽极了。
  “南棠,慕容襄。”
  哦,南棠,慕容……等等,慕容襄?
  文士猛然抬头,怔怔望着面前一脸微笑的绝色少年,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手指微微发颤,在名牌上写下慕容襄三个字:“公子请到那边参加初试!”他一指旁边的竹棚,心中一阵激动,上面特别严明关注的人,那名满天下的明月公子,终于出现了!
  到那初试现场,早有一些少年书生坐在评判面前,摇头晃脑,吟诗作对。
  慕容襄四处张望一阵,没看到韦谦,心想那韦大人身居要位,肯定是不会担任初试评判,定是最后才出现的。既然他不在这里,自己也无法找他通融,只好老老实实去参加了。
  “若尘,你如果觉得无趣,就自己随便走走,我等下去给你赢个愿望回来,呵呵,若是看得上那萧丞相的千金,现在说还来得及!”慕容襄对着他调皮一笑。
  莫若尘面无表情:“我跟着公子,哪里也不去。那萧家小姐,我从无兴趣。”
  得了,冰山面目又露出来了!
  慕容襄也不再管他,径直走到一位评判桌前,抱拳行礼道:“先生,我来参加初试,请出题!”
  “公子请坐!”那评判时一位中年人,见她长相俊美,举止有礼,顿时好感大增,心想出几道简单易答得题目,好让她过关上画舫去!
  慕容襄一样坐下,只听得对方出题道:“请公子以春为题,现场作诗一首。”
  春?这还不简单!
  他稍一思索,张口即来:“镜湖水畔花满畦,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镜湖风景甚好,用这个诗来形容湖畔春色,只顾改个地名,便是悠然自得,真是合适得很啊!
  那评判咦了一声,知道自己是小瞧了眼前之人,面色一整,肃然起敬:“甚好,甚好,请公子仍旧以春为题,作诗一首。”
  “两个黄鹂名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窗行云山千秋雪,门泊漓水万里船。”老杜啊,怎么又想起你的作品,改了下你的名句,不会介意吧?这样一来,观山倚水,坐拥天下,却显得更有气势了!
  只见那位评判惊得站起身来,眼露钦佩之意,抱拳赞道:“公子这三首诗,纵观全诗没有一个春字,却是句句春光春色,一首情景交融,一首精微细致,一首朴实大气,实在不简单啊!在下做了多年的诗会评判,公子这样地才气,还真是生平仅见!”
  “过奖,过奖!”慕容襄很是得意,心想这个评判有意思,绝不是无题可出,而是真正生出兴趣在考核自己,因为人的固有模式,很容易先入为主,一旦写出较好诗句,短时间内总是反复推敲,意犹未尽,哪里能够马上变化,又吟出风格大相径庭的句子!
  见他神色迟疑着还想再问,不待他开口,自己首先迎上:“在下最近做了一首长诗,以春江、春花、春月、春夜为主题,请先生评鉴!”
  “在下愿闻其详!”那人抱拳说道。
  慕容襄背负双手,胸有成竹,以那特有的低沉嗓音吟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首以孤篇压倒全唐德千古绝唱,不是因为要记着过关上那画舫去敲个究竟,她还不想早早拿出手来呢!
  不知不觉,周围的少年公子小姐都循声围了过来,面容诧异,静静倾听。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慕容襄吟到这一句,众人已是心之神往,那水天相接,孤月高悬的景致仿佛就在身边,幽怨叹息之声此起彼伏。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她慢慢念出最后几句,含笑看着那评判先生。
  人群呆立片刻,掌声喝彩声骤然响起,有人意犹未尽,不能自已;也有人大声叫好,上前结交;更有人失魂落魄,黯然离去……
  “请问公子,这个海,是什么意思?”那人疑惑不解。
  “海?那是传说中不任何大江大河都要宽广深邃的水域,神话故事里的天河,就和这个差不多!”她随口编道,唉,以后吟诗可要小心了,每次都要解释一番,真是麻烦!
  “公子,已经无需再考,请公子留下名牌,换取绢花,上画舫去吧!”那评判长叹一声,取了一支绢花,双手奉上,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慕容襄笑了笑,接过象征着上舫通行证的精致绢花,将名牌回递给他。
  那人一见名牌上的名字,身子微微一震,果然是他!
  慕容襄拿了绢花正要离开,突然听得那评判起身唤道:“公子留步,在下私人想请公子赐诗一首。”
  慕容襄回过头来,随意问道:“什么题目啊?”
  “在下一直想以清明为题写一首诗,无奈文思枯竭,佳句难得,今日有幸得遇公子,请公子赐教!”
  慕容襄信手拈来,朗声颂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胜感激,恭送公子!”真是好诗啊,便仿佛一副淡水磨画,其中意境真是太美了!他念了又念,喜不自禁。
  “公子,慢走啊!”有几位书生在背后喊着:“我等有意与公子结交,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家居何处?”
  “我叫慕容襄。”她回首一笑,明艳照人。
  慕容襄?这个名字好熟悉啊?哎呀,是前几日在领域街头亮过相,在萧家小姐面前大出风头的神仙少年,明月公子!他也来参加这百花诗会啦!
  此言一出,自是人群攒动,争先恐后奔了过来,还没触及那神仙公子的衣衫一角,已被一股巨大的力道挡了下来。
  众人抬眼一看,一名身形高大的青衣男子面色如冰,将那纤雅公子护在身后。
  “若尘,走啦,我们上那画舫去玩!”慕容襄走到岸边,朝他招了招手。
  “是,公子。”男子听的声音,脸色顿时和缓,化为一汪春水。
  第十章 画舫风波
  上了画舫,之间已有十余名书生模样的人士聚在宽敞的甲板上,一见她上得船来,都围了过来。
  “咦,你们都是已经过了三关了吗?”慕容襄问道。
  “哪里,我只进去吟了两首,就被先生叫出来了,让我回家再好好攻读!”为首之人惭愧说道:“三位先生一个考吟诗,一个考作对,一个则考奇思怪论,真是不好作答啊。”
  “我倒是三位先生都见到了。对子也对了,问题也答了,诗也做了,但是三位先生都说我答得跟白水没两样,索然无味!”另一人自嘲笑了笑。
  吟诗?作对?提问?这场比试倒是有点意思!
  “那请问诸位兄台,不知现在里面情形如何啊?”慕容襄一指那画舫上帷幔低垂的厢房,抱拳问道。
  “现在里面留下了三位,各胜一局,未分胜负,公子赶快进场比试吧,说不定能过关呢,哎,我们几个是没缘与那萧家的怜幽小姐同台竞技了……”
  萧家小姐?难道那萧丞相的千金也是位才女吗?呵呵,有其父必有其女,萧桓真是教养得当啊!
  她呵呵笑道:“诸位兄台不必气馁,今年是先生的题目没出好,诸位明年诗会定能卷土重来,一争高下!”
  说完,朝身边的莫若尘挥挥手:“若尘,你在这里等我,我进去参加比试了!”
  “好。”莫若尘看她进去,默默站在门口等候。
  一进门,已有青衣小童迎了上来:“慕容公子,这边请!”
  慕容襄摸了摸脸颊,奇道:“你认识我?”
  那小童嘻嘻笑道:“方才岸上已经有人将公子的名牌送上来了,这名牌上自然有公子的姓名啊!”
  慕容襄笑了笑,环顾四周,之间屋内正中端坐着三位老者,也不说话,只上下打量着自己。
  “三位先生好!慕容襄斗胆前来比试,还望先生多多指教!”她上前一步,深深一躬,拱手行礼道。这天朝重视文采,将就礼节,如此这般,指望讨个好印象!
  在座之人微微颔首,面色如常,心里却是暗自赞叹,这明月公子真是斯文有礼,不觉好感倍增。
  眼看屋子左手方向坐了两男一女,甚是青春年少,那少女真是当日在领域街头见过的天朝第一美女萧怜幽!
  “萧姐姐好!几日不见,风采更甚啊!”慕容襄抱拳问候着,再转向其他两位:“闻听两位兄台已经各自过关,小弟不才,也来试试,还望兄台不要见笑!”
  萧怜幽点头轻笑着,也不说话,倒是那两人赶紧站起:“好说,好说,有幸得见公子,惟盼公子能过关斩将,一展雄风!”
  一展雄风?这个词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慕容襄甩了甩脑中古怪想法,抱拳问道:“不知三位先生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比试?”
  三位老者相互看了看,中间那人站了起来:“这比试的三关本事单独在房中进行,但现在岸上的初试已经举旗宣告结束,初试过关而未来此地闯关的,现只有公子一人,我等征得画舫主人同意,将这比试改在这厅堂之中,公开进行,不知公子可有意见?”
  “在下没有意见,先生请出题!”慕容襄抱拳说道,左看右看都没看见韦谦,咦,这个韦大人不是说来当什么评判吗,怎么不见人影呢?难不成因为两人是旧识,还需要避嫌?唉,还想着让他帮着加些分数的,看来这下只能全靠自己了!
  一位老者站出来,说道:“老夫这题目简单,就让老夫来先出题。”他面向慕容襄,笑道问道:“何为人生四大喜事,请公子以诗作答!”
  这还不简单?慕容襄张口即来:“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眼见其他几人并无惊奇,她暗自一笑,看来这个题目不难,大家都是打出来了的。
  “四大喜事答得确实中规中矩,请公子每句再添上两字,显出喜上加喜来!”
  这也不难!她微微一笑,答道:“十年久旱逢甘露,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白丁金榜题名时!”
  众人闻言,心下佩服,这后两句的和尚与白丁,用得真是有意思,细细体会咀嚼,怎一个妙字可言!这个慕容公子,倒是心思转得快啊,所思所想皆是出人意料!
  老者又问道:“那何为人生四大苦事呢?”
  慕容襄正要开口,老者又抢先说道:“先前已有对仗涵义甚好的句子,为这位萧小姐所对——寡妇携儿泣,将军遭敌擒。失恩宫女面,落第举人心。慕容公子不可与之相同,须对出新意!”
  慕容襄哦了一声,看萧怜幽一眼,只见少女眉目舒展,对于自己方才所答字句颇为自得,不觉叹气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另想了,就在四大乐事上稍加改动,以作四大苦事吧!”
  她微微一笑,吟道:“久旱逢甘霖——偏偏冰雹下不停;他乡遇故知——却是债主迎上门;洞房花烛夜——无奈石女又不举;金榜题名时——叹息父母取重名!”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那萧怜幽的脸上更是飞上两朵红云,咬牙樱唇,嗔怒地看着她!
  右方,一道厚实隐蔽的青色竹帘之中,一人端坐,几人站立,闻言皆是闷声而笑。
  一个声音低低笑道:“这个子非,说话真是不顾场合,眼见有女眷在场,口中还又是石女,又是不举的,看他年纪小小,从哪里学来这些乱七八糟的!”
  出题老者忍住笑意,抱了抱拳,回了座位坐下,很明显,已是承认她过了这第一关!
  另一老者随即站起,神情倨傲,冷哼一声:“老夫平生善对,出几个对子,请公子来对对!先前这位王公子的所对下句,都是规矩有序,颇有文采,只盼公子更胜一筹!”
  “先生请出上联!”慕容襄抱拳说道。
  “老夫祖籍在那漓水河畔的江夏城,这上联便是——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老者语气很是自负。
  慕容襄面不改色,接口答道:“小子自幼学习儒家学说,立志做一儒人,这下联便是——三教儒在前,三人才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日照纱窗,莺碟飞来,映出芙蓉牡丹。”那老者一指窗外美景,又道。
  “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