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节
作者:交通工具类:沧海一叶舟      更新:2022-03-02 13:17      字数:4747
  永拴那个闷葫芦选布料的眼光不错啊?我听人家老话说什么‘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既然芳丫头也觉得这布料不错,干娘就做主给你了!”
  “这!”云芳有些为难的看了看娘,“娘,您看呢。这,这所不合适呀,这是永拴哥哥买给小妞子的呢。”
  “小妞子这么小,随便穿点什么不行啊,”菊大娘坚持的又把布料又往前送了送,“芳丫头这样的年纪啊,才是穿红挂绿的时候呢。在集市上的时候,我就看到有人穿了一身翠绿的衣衫,原本十分平常的人样子,被那衣裳衬托的成了大美人了呢。”
  菊大娘说者无心,云芳却是听者有意。她的眼神异转间,似乎想起了什么,顾不上再和菊大娘推托那块布料子,而是扫了一样前面赶车的大山,然后凑到了菊大娘的眼前,小心翼翼的问道,“干娘,你说你在集市上看到了穿绿衣裳的姑娘,可是在肉摊子附近遇到的?”
  “是啊,我刚她打了个照面就看到你们几个了,”菊大娘点了点头,有些困惑的看着云芳,她实在想不明白这事有什么值得这么神秘的,“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云芳一把抓住了菊大娘的手,把声音压的更低了,“干娘,你说人家原本长的平常,你认识?”
  “嗯,”菊大娘还是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也没敢大声,“那么有名的人,干娘我当然认识了。”
  听了菊大娘笃定的口气,云芳心里一动,难道这事不需要跑采石坝子,干娘就能清楚了他的底细?云芳的声音隐隐的在发抖,“干娘,您,您说她很有名?怎么个有名法啊?”
  “傻丫头,”菊大娘的声音虽然还是不大,但是脸上却荡漾起了看热闹的微笑来,“要说她出名啊,还多亏了你这个丫头呢。只不过啊,人家不会感激你的,只会埋怨你坏了人家的好事呢。”
  菊大娘的这番说辞,已经让云芳肯定了心中的猜想,她禁不住蹙紧了眉头,死死的抓住了菊大娘的胳膊,嗓子一阵阵的发干,结结巴巴的说道,“干娘,你,你说的不会是东村里毛家的姑娘毛翠柔吧。”
  “是啊,”菊大娘点了点头,看着云芳这幅紧张的模样,她‘扑哧’一声笑出了声来,“你这个丫头到底仔害怕什么啊?你当初既然敢那么说、那么做,怎么会想不到人家能知道呢?再说了,她知道就知道了,你有什么好怕的,她自己做出了那样的事情来,要说怕,也该是她怕才是啊。你,……”
  菊大娘的话没有说完,一旁的娘却捂着心口瘫坐在了车上,抬手胡乱的乱抓着,“老姐姐,老姐姐啊,我,我,……”
  “娘,娘,您别急,您别急,”云芳一侧身,挡在了娘的身前,也阻断了大山可能望过来的实现,她附在娘的耳边小声有急切的说道,“娘,这事先不能让哥哥知道,先得让他安心的治好了腿上的伤。”
  云芳的话让娘一震,她的眼睛眨了眨。不过,还没等娘说话呢,前面赶车的大山发现了车厢内的动静,有些着急的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芳丫头,是不是娘又不舒服了?”
  “哦,不是,”娘强撑着坐了起来,她知道自己的脸色不好,借着云芳的身体挡了挡,大声的说道,“我刚才光顾着说话,一个不小心没坐稳,蹲了一下子,没什么大事,你继续赶车就行了。”
  “哦,芳丫头扶着娘点。”大山嘱咐了一声,听说车厢内没发生什么大事,他也就放了心,手腕一转,鞭子在空中甩出了一个响亮的鞭花,马车又‘得得得’的跑了起来。
  见安抚住了大山,娘和云芳都松了口气。
  菊大娘一直有些迷糊的看着蓝家这母子三个,却在云芳一再的眼色暗示下没有出声。现在,见大山又安心驾车了,她这才一脸八卦的凑了过来,“来,芳丫头,跟干娘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唉,”娘不等云芳说话就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一把抓住了菊大娘的手,无奈又无助的说道,“老姐姐啊,我,我的命好苦啊。”
  随着话音,娘的泪水无声的顺着鬓角流了下来。
  云芳赶紧掏出帕子来,一边替娘擦着眼泪,一边代替娘说道,“干娘,我们今天之所以来赶集,是因为哥哥看上了一个姑娘,态度坚决的非要娶了人家。爹和娘拗不过他,才答应了来跟他来见那个姑娘的。那个……”
  云芳说到这里,声音也有了微微的哽咽,暂时说不下去了。
  可是,菊大娘却已经想明白了,她用力的抓住了娘和云芳的手,虽然心头震惊,但还是记得不能提高嗓门,问到,“这么说,大山看上的姑娘就是那个毛家崖头了?!”
  “是啊,”娘面色悲戚的点了点头,“开始我不知道那姑娘是谁的时候,单看她挑唆着大山这么闹腾,就很不喜欢她了。刚才在集市上的时候,我,我还看到她,她竟然那么的不顾廉耻,再想到之前传得那些沸沸扬扬的流言,我,我怎么放心让大山娶了她?我们蓝家哪还会有安稳日子啊?我,……”
  娘的话没有说完,她最担心的是家里私自熬盐的事情,若是迎了那个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毛翠柔进门,万一熬盐的事情被她泄露出去,蓝家不仅仅是过不安稳,那可是灭门之祸啊。
  娘使劲的纠着自己的心口,云芳赶紧轻轻的替她顺着气,急急又低声的劝到,“娘,您先别急,别急,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呢,老神医替咱们争取了半年的时间,咱们再慢慢的想办法,一定可以想到合适的办法的。咱们一家人都不会看着好好的一个家被那个毛翠柔毁了的。”
  “毛翠柔的身份暂时不能让你哥哥知道了,”娘看了一眼前面赶车的大山,低低的嘱咐道,“咱们回去后就悄悄的告诉你爹,他自己的儿子,他得操心,这事他的拿主意。”
  “嗯,娘说的对,”云芳心中快速的盘算着,一边附和着娘的话,一边扶着娘在车厢内躺下,“爹肯会会有办法的,娘你就别担心了,可不能露出什么端倪让哥哥发现了什么不妥当,耽搁了哥哥治病,其他的事情都好说,会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芳丫头说的对,”菊大娘也在一旁劝到,“老妹妹你可不能伤了自己的身子,不能让孩子们担心。有芳儿这么个聪明的女儿,你还发什么愁啊?依我看啊,就算那毛家丫头再能折腾,遇上咱们的芳丫头啊,也只有乖乖听话的份。”
  ‘噗哧’一声,娘被菊大娘的话给逗笑了,她回想着方才见面的情形,芳儿也没见伶牙俐齿说什么,却一句顶一句的管用,让那个狐媚子的毛翠柔乖乖的出面替她们母女俩劝住了大山的。
  暂时解开了娘的心结,娘和菊大娘有意的东拉西扯的拉着娘聊天,不让她的心思再转到那毛翠柔身上。
  不知道娘是真想开了,还是不愿意让云芳再担心,她真的没有再提起关于毛翠柔的话题,惨白的脸色终于又渐渐的血色。
  说说笑笑间,马车已经拐上了去松坡屯的那条小路。不过,云芳他们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松坡屯这个村子不大,现在又还是冬末春初的时节,天气还有些微微的冷。平时这个时候村子外的这条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多。可是,今天这条平日里冷冷清清的路上却很热闹,一点也不比赶去阁沟大集的那条路上的人少,有喜气洋洋的走过来的,更多的是带着希冀往松坡屯奔的人们。
  随着马车奔驰,离着松坡屯越来越近,终于有人认出了赶车的蓝大山。
  人们纷纷自觉的给蓝家的马车让出了路来,满脸感激的等在了路边,更有几个年纪大的跪倒在了地上,七嘴八舌的道起了谢来。
  “好人家,好人家啊,行善积德的好人家啊。”
  “是啊,是啊,咱们这一代也出过一些富裕的大户,可是没有哪一家能这么替咱们这些好棺材瓤子免费看病的啊。”
  “老天爷啊,你一定可得好好的开开眼,保佑蓝家一家子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啊。”
  “蓝家一家就是活菩萨哪。”
  “以后咱们上供的时候在祖宗旁边多添个派位哪”
  ……
  大山被这些人突如其来的举动给弄懵了,他傻愣愣的勒住了缰绳,看了看路边越跪越多的乡亲们,又把询问的目光向着车厢内的娘和云芳投了过去。
  ~~~~~~~~~~~~~~~~~~~~~~~~~~~~~
  上一章做过调整,大家可以翻看一下
  288 震撼
  开始的时候,云芳也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不过,她很快就想明白了,肯定是蓝家请来了神医免费给大家看病的消息传开了,周围三里五村的人们都赶了过来,这些真心实意的感激着她们蓝家的一定是已经看过了病的乡亲们了。
  云芳被大家这种纯朴的情怀感动了,心底深处那丝因为承诺了老神医把费用算在蓝家头上的不甘也彻底的消失不见了。
  虽然蓝家因此会负担上一些债务,但是蓝家手里有满满一屋子的火腿,还有院子里那一缸又一缸的萝卜干,这样的债务他们是能应付的起的。可是,因为这些能让周围的乡亲们接触一些多年的病痛,能收获了他们的发自内心的信任,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是蓝家以后立足山村,腾达于县城的基础。因为,这个社会毕竟还属于农耕社会,有些这些土地人主们的支持,蓝家今后的道路将会平坦的多,脚步也会踏实的多。
  云芳心头感概,娘心里更是五味杂陈,她没有云芳想的那么深远,但是蓝家从一个不起眼普通农户一下子能赢得了大家这样的爱戴她很高兴,也很惶恐,她攀着小女儿的胳膊坐直了身子。
  看着感激的大家,娘红着眼圈说道,“大家快起来,快起来。我们家不过式想着给孩子们治病寻到了神医,神医慈悲,允许咱们先赊欠着诊金和药费,允许咱们家慢慢的还,实在是当不得大家这样的。”
  “当得,当得,你们家当得的!在咱们这一代你们家不是最富裕的,可是做出来的事却是那些为富不仁的人家都比不上的,你们当不得,谁家还当得?”一个老者激动的说道。
  “是啊,年前,大肥猪便宜的没人要,不也是你们家替不少人家接了烦难吗?现在又出面帮大家请神医治病,蓝家大仁大义,大仁大义啊!”另一个老妇人也感慨的说。“蓝家这么仗义,咱们也不能看着他们一家背这么多的债啊。我提议啊,那些赊欠了大肥猪的钱,咱们不要了。”
  这个说话的是果子王的王秋生,也就是三奶奶的女婿,他原本是一大清早的赶过来给三奶奶帮忙的,听说蓝家请来神医的消息,赶紧回家把自家瘫痪在床上的的老娘背了来。
  原本,他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的,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老神医只是几个细细的银针扎下去,他老娘的腿就有了知觉,老神医又给他开了药方,叮嘱他按照这个方子喝上半个月的汤药,看情况再换方子。
  王秋生拿了药却被告知不用付钱,老神医在松坡屯蓝家看病期间所有的费用都是蓝家负担,请大家放心大胆的来找老神医诊治就好。
  带着满肚子的感激,王秋生又背着老娘准备回家去,正好碰上了蓝大山赶着马车回来,路边上跪了一地得了蓝家恩惠的乡亲们。听有人提起蓝家赊欠的大肥猪的事情,正不知道如何报答蓝家的王秋生才想起了这个茬来,立即大声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王秋生家里不算太穷,几头大肥猪的钱虽然不少,但是比起老娘的病来还是花的值的,再说了他们也不会因为少了这几头肥猪的钱就揭不开锅了。
  王秋生这么一提议,一些蓝家赊欠了大肥猪钱的也正赶上也来看病的人家马上跟着附和了起来,“对,对,咱们别的忙也帮不上,那些大肥猪就抵了医药费了吧。”
  说这话的是松坡屯的宋三,云芳知道他家的孩子自娘胎里带来一种不知道什么毛病,眼睛一直是眯眯着的,看不大清楚东西,还又一条小胳膊也总是软绵绵的,没有半点力气。为了孩子的病宋家没少四处求医问诊,家里几乎是家徒四壁了,他们家赊欠给蓝家的那头大肥猪的钱应该是他们家最大的一笔钱了。
  宋家的情形,云芳是了解的,如果不是考虑到其他赊欠人家的情绪,云芳打算立即就给了他们家全款的。她原本是打算着一担火腿开卖,第一个就算给宋家结清欠款,让他们家的日子别那么紧巴着。
  现在,他的孩子被老神医诊治之后,他竟然也随着王秋生说出了这样的话来,这让云芳感动之余更加的感慨,她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医药费的事情大家不要担心,蓝家既然应承下了这件事情,就有能力负责到底。至于赊欠的大肥猪钱,大家不用推辞,蓝家不能做那种言而无信的事情。”
  听了云芳的话,躲在人群里的王老蔫终于喘上了一口气来。他的婆娘也找老神医看过病,免费拿了药材的。如果大家都不肯要赊欠的大肥猪钱了,他自己怎么好意思开口说要?可要是让他放弃了那八十枚大子,他又心疼的不得了,心里暗自后悔不该让婆娘去占这个便宜,反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