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 节
作者:指环王      更新:2021-12-21 18:59      字数:4992
  无双下意识地摇头:“当然不会?”
  道前立刻追问:“你如何会知道?”
  无双侧过头望向他:“你到底想问什么?”
  道前一字字地道:“紫羽姐姐是不是出事了?”
  湛蓝的天空中白云缥缈,一如人间世事。活着的人,必然会有许多牵挂,就算死了,也并不等于这些牵挂就会斩断,还会有人不停地思念着他们。
  无双慢慢地点了点头,亦是一字字地回答:“紫羽死了!”
  她觉得道前的脸似乎一下子便变了一个样。其实道前并不曾有任何改变,他甚至连眉毛都不曾动一下,但无双就是觉得他一下子就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她在心里暗暗叹息,她早便看出道前钟情于紫羽,只是没想到,紫羽的死竟对他打击如此之大。
  两人默然对视,半晌,道前才微微一笑:“原来你一直在骗我。”无双垂下头,骗人本是她最拿手的把戏,有时是好意,有时是恶意,有些人被她骗了以后,醒悟之时,对她恨之人骨。有些人就算是被骗了,还茫然不知。
  这一次,无双所说的谎话,完全是一番好意,但不知为何,她就是觉得很愧疚。她以为道前会问紫羽是怎样死的,想不到道前说了这句话以后便一言不发,似乎完全没有兴趣知道紫羽的死因。
  他越是这样,她反而越是不安,以他的脾气,怎么会连紫羽的死因都不问呢?
  子时到来时,宝鼎便要出炉,炉火却依然不能纯青。无双无计可施,只得再去寻找黑水。她走以前小心地叮嘱道前:“你好好地看管宝鼎,千万不可有失。”
  道前点了点头,仍然沉默不语。
  无双提着一只破桶离开,寻找耶溪中的黑水。她走的时候心中还是感觉不安,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这一回首间,只觉得刚刚升起的月亮和群星全都失去了颜色,变成了白惨修的一片。她呆了呆,揉了揉眼睛,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她看了道前一眼,见道前仍在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炉火。她叹了口气,匆匆而去。
  找了好一会儿,无双终于找到了黑水的外流之处,她用树叶将漂浮在水面上的黑水一点点舀起,一直收集了一捅,拎着黑水回到剑庐。
  一直坐在炉前的道前不见了。
  她心里一惊,连忙跑到炉前向里张望,宝鼎仍在,分毫无损。
  她松了口气,忽然惊觉,炉中腾出了纯青之火。她不愿多想,将黑水加入炉中。子时已到,天地低昂,鬼神齐哭,山岳轰鸣,宝鼎终于出炉了!
  鼎上有九龙环护,她虽然不曾见过旧时的宝鼎,但却相信这只鼎一定更加胜过周朝所铸的那只鼎。
  她怔怔地看着鼎,鼎铸成了,她在人间要办的事情也都完成了。忽见几个道士走了过来,原来是抱朴道院的另几位道士。为首的道临行了一礼道:“我们远远就感觉到有神器出世,循声过来,原来是无双公主在重铸宝鼎。”
  无双勉强笑笑:“你们也知道宝鼎?”
  道临道:“在旧书中曾经读到过,却不曾知道下落如何。”
  无双道:“宝鼎在百年前分崩离析,现在重新铸成,希望可以平息北方的局势。”
  道临点头道:“公主心念天下,是真正的仁者。”
  无双笑笑,不置可否,现在的她已经不会再为任何的言语动容。
  道临又问道:“不知公主是否见到我的九师弟,他独自跑了出来,已经三个多月了,到现在我们都不曾找到他。”
  无双默然,半晌才轻轻摇了摇头:“我不曾见到他。”
  道临的脸上现出忧色:“他能去哪里呢?”他向着无双行了一礼,“我们还要去寻找九师弟,就此别过了。”
  无双点点头,还了一礼,低声道:“道长们请珍重!”
  道临怔了怔,只觉得无双神色有异,但他心里牵挂道前,也不曾细想,便道:“公主也请珍重。”
  无双注视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间,心知他们永远都无法再找到道前了。她又说了一个谎话,她亦不知这个谎话是对还是错。
  第十八卷 命运之轮  第五章 刘勃勃
  更新时间:2009…4…12 10:31:43 本章字数:9497
  无双雇了一辆马车,带着宝鼎返回长安。
  她未必一定要回到长安,但她也不知该将宝鼎放在何处。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将宝鼎放在长安比较稳妥。
  她知道啖鬼曾将假摩合罗藏在秦始皇的陵墓中,皇陵神秘莫测,只怕几千年后也无人能够进去,那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吧!她曾听紫羽提到过当时她与破邪取出假摩合罗之事,她便依着紫羽的描述找到了陵墓的入口,将鼎深藏于地下。
  紫羽已经死了,破邪与岑昏合为一体,很快也会死去,而她亦活不长久。等到破邪与她死后,这世间就无人知道陵墓的进入方法了。
  一切都要结束了,剩下的事情便是等待破邪来找她,到时候就是他们同归于尽之时。她知道破邪不会等太久,他必然急于得到她身上的辉光和摩合罗,她只要让破邪知道她的所在便可。
  她悠然走入长安城,见城中晋国的军队已经撤走,换上了许多陌生的军队。她问了一个路人,那路人道:“是北方夏国赫连勃勃皇帝的军队。”
  她一怔:“赫连勃勃?”
  路人压低声音道:“就是原来的刘勃勃,他将奢延城改名叫统万城,以取一统万世之意,自立为帝,建立了夏国,现在又带兵攻占了长安。”
  原来如此!他终于也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
  她谢了路人,向皇宫的方向行去。到了皇城前,守城的士兵拦住了她。她微微一笑,朗声道:“劳烦军爷进去通传一声,就说姚秦公主无双求见赫连勃勃皇上。”
  那士兵呆了呆,疑惑地问道:“你是姚秦公主?”
  无双含笑点头。
  那士兵见她美如天仙,气质不凡,连忙道:“请公主稍候,我这便进去通传。”
  过了不多久,只见一队人自皇城内走出来,后面跟着一辆撑有黄伞盖的马车。刘勃勃便坐在马车上,身着龙袍,顾盼之间,意气风发。
  无双敛衽为礼,含笑道:“数月不见,皇上果然得偿所愿,登上大宝,真是可喜可贺。”
  刘勃勃自车上走下来,扶起无双道:“数月不见,我日日思念公主。汉人说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与公主一别经月,真像是隔了一生一世。”他自己亦是感触良多,昨日的帝王今日便成了敌人的刀下亡魂。他如今虽然登上帝位,建立了夏国,但前车可鉴,这些年来北方局势动荡不安,人们的命运起起浮浮,他亦不知夏国的江山能够存在多久。
  无双微微一笑:“这些日子,我偶然也会想起皇上,只觉得皇上英明神武,文韬武略,能有今日亦在意料之中。”
  刘勃勃喜道:“你曾经想起过我吗?”
  无双眨了眨眼睛:“当然了。我在建康时,日日与刘裕刘将军相对,指点天下,当今之世,四国并立,每位皇上都有不凡之处,真不知将来独得天下的,会是谁。”
  刘勃勃神色一黯,道:“公主日日与刘将军相处,真是交情不浅啊!”
  无双仍然含笑道:“皇上难道不知道刘将军带兵攻陷长安,就是为了找我吗?”
  刘勃勃道:“不错,此事天下人皆知,公主倾国倾城,不仅北方魏国拓跋嗣为公主倾倒不已,连南方晋国实际掌权的刘将军也垂涎公主的美色。”
  无双双眉微挑,含笑道:“那么皇帝陛下呢?您又为何来到长安?皇帝已定都统万城,难道现在想将都城移至长安吗?”
  刘勃勃道:“长安人杰地灵,历来是王气所在,我将都城移至此处,又有何不可?更何况这里又是公主的故乡,想必公主更愿意在此居住。”
  公主眨眨眼睛,故意问道:“我喜欢在哪里居住又与皇帝陛下有什么关系?”
  刘勃勃笑笑道:“公主全家皆死于刘裕之手,如今公主已经是亡国之人。我虽然未必能替公主报仇,但却自信能够保住公主不失。难道公主不曾为自己考虑过一个归宿吗?”
  无双淡然一笑:“姚秦已经不复存在,我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公主,皇帝陛下仍然对我心存眷恋吗?”
  刘勃勃点头道:“不错,只要公主愿意,我仍然会以公主为后。”
  无双并不直接间答,顾左右而言他道:“我离开长安有些日子了,也不知道兵火是否蔓延到了皇城。”
  刘勃勃答道:“我进城之时曾经下过命令,绝不可破坏皇城中的一草一木。公主所住之处全都维持原样,没有丝毫改变。”
  无双道:“那我倒要进去看看,”她边说边向皇城中走去,刘勃勃也不再乘车,陪着无双一路步行过去。所到之处,除了侍卫换成了刘勃勃的手下外,宫女太监皆是旧时宫人。
  两朝天子,一世为人,大家相见,不免凄然。
  许多宫女太监悄然站在路侧,目送着前朝公主经过,无双却面含微笑,似乎全无亡国之痛。
  忽见一个小宫女冲了过来,大声叫道:“无双公主,皇上和公主们都死了,全是因为你,为什么你还活着?”
  刘勃勃皱起眉,挥了挥手,立刻有两名侍卫抓住了那个小宫女。
  那个宫女虽然被人拖着向外走,口中仍然叫道:“皇上是菩萨一样慈悲的人,却因你而死,难道你不觉得有愧吗?”
  无双停住脚步,望向那个宫女:“你如何知道先皇是菩萨一样慈悲的人?”
  那个小宫女道:“我本是一个小乞丐,皇上出巡之时见到我,将我带到宫中,让我不再受饥寒之苦。我不懂得事理,也没读过书,却也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我只是觉得不服,皇上是你的亲哥哥,还有那些死去的公主,都是你的至亲骨肉,你为何要如此残忍,罔顾他们的生死,一意孤行?天下人都知道他们之死,全是因为你的固执,只要你愿意嫁给刘将军,他们就不会死。”
  刘勃勃怒道:“掌她的嘴!”
  无双却摇了摇头:“请皇帝陛下念在她年幼无知,饶过她吧!”
  刘勃勃皱眉道:“她如此胡言乱语,辱骂你,我又如何能够放过她?”他转头道,“将这个小丫头的舌头割掉,遣至冷宫。”
  那小宫女却全无惧意,反而冷笑道:“就算割了我的舌头又如何?难道你可以塞住天下人的嘴?”她张开嘴,伸出舌头,双眼紧盯着面前的侍卫。那侍卫虽然是一个精壮男子,却也被她的大义凛然弄得有些手足无措。
  无双轻叹道:“皇上是九五至尊,何必与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过不去呢?她说得并非全无道理,就算是割了她的舌头又如何?皇上难道能够割尽天下人的舌头吗?”
  刘勃勃呆了呆,颓然挥挥手道:“算了,把这个小丫头赶出宫吧!”
  那个小宫女被人拖着走,仍然叫骂不停。无双目送着她消失在次第的宫宇间,低低叹息一声,心道,如果皇兄有灵,知道人间尚有人如此感念他,他一定会觉得安慰吧!
  刘勃勃每日催问无双婚事,无双总是不置可否。刘勃勃也并不逼迫于她,他知道无双聪慧过人,个性刚烈,若是一味用强,必然适得其反。
  他也不知为何,只觉得此生的愿望有二,其一是成为皇帝,其二便是娶无双为妻。
  但他却有一种奇异的预感,终其一生,都无法娶无双为妻。
  就连登基称帝这样的大事,他亦能轻松达成,偏偏娶一个女子这样的小事,他却全无把握。
  无双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皇城中皆是他的侍卫,无双是万万逃不出皇城的。无双分明是主动送羊入虎口,他却完全不知无双的用意何在。
  这样拖了些时日,无双忽然提到姚泓的丧事,她道姚泓客死异乡,虽然刘裕已经以帝礼安葬,但人都想叶落归根,请刘勃勃在长安城郊为姚泓建立衣冠家。
  无双的要求,刘勃勃无所不从,他便依无双所请,诏告天下,全国戴孝三日,盛礼安葬姚泓。
  他以为无双只是对姚泓之死心存愧疚,又惧外间谣言,想要以此来改变国人对她的看法。于是便派人大肆宣扬,说公主思念已故亲人,寝食难安,茶饭不思,以泪洗面,如今的葬礼也全是公主一力促成。
  这葬礼果然闹得沸沸扬扬,人人都知道无双公主已经回到长安,而且又成了夏国皇帝陛下的座上宾。大家不免私下议论纷纷,果然是红颜祸水啊,先是许给了魏国的拓跋嗣,刚刚离开国境,就遭人挟持,双双失踪,也不知失踪期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回到长安后,又引来了南方的晋国,弄得国破家亡;现在又依附上了夏国的新帝。
  言语间难免污言秽语,公主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