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9 节
作者:生在秋天      更新:2021-12-07 09:35      字数:4872
  方管家也只得点头,夏太太和傅夫人急急忙忙回去准备了,只剩一个秦夫人,子晴只好帮她介绍一番,方管家听说是安州府的知府夫人,倒是看了一眼秦夫人。
  秦夫人也不敢轻视,她以为对方是文家的管家呢。对方管家问道:“方管家一路奔波,冰天雪地的,想是十分辛苦,何不在安州多停留几日?外子初来安州,倒是去过文家拜访,只是文家没有近支在。”
  子晴和沈氏听了都一愣,这哪跟哪?
  方管家倒是听出了秦夫人的意思,想必是这秦夫人有求与文家,托到子晴这来了,也知道秦夫人是错认了人,不过,他也没有多问,他这会纠结的是,文家也派人来送年礼了吗?这事,可是要跟少爷报备的,亏得少爷听了他的劝,不然,岂不是要落在文家之后了。
  这方管家是何许人?自然知道主子的父亲放任这事不管,便是默认的意思,他可是要一心维护少爷的利益的,这子晴姑奶奶和嫣然小姐,可是少爷为数不多的真心放在心上惦念的人,要有了什么闪失,他可担待不起。
  于是,方管家没回答秦夫人的话,倒是问子晴道:“奶奶,文家也来送年礼了么?几时走的,我们还能赶上他们搭伴同行吗?”
  子晴不知方管家的真正心思,还以为人家是真要找文家的人搭伴呢,便说道:“可是真不好意思,文家没有人来,还得劳烦方管家一路辛苦了,以后,跟你们主子说一声,大老远的,又是冰天雪地的,还是别来了,这心意,我可是真心领了。”
  秦夫人一听方管家不是文家的人,这笑话可是有些大了,脸一下胀红了。
  第四百零八章、方管家的暗示
  还是沈氏厚道,想替秦夫人解围,说道:“方管家不是文家的,都怪我们事先没有说清,让夫人闹了一个笑话,还请夫人别恼,好歹担待些。”
  秦夫人听了拉着沈氏的手,说道:“还是姐姐疼我,这子晴,居然还藏着掖着的,也不说清楚方管家的来历,害我闹了这么大的一个笑话。”
  子晴听了也笑道:“是夫人先入为主了,我也没有说方管家是文家的。”
  “是我自己疏忽了,没想到子晴还认识这么多贵人。”秦夫人见这方管家说到文家的语气,只怕来头比文家还大,自是十分好奇纳闷,想知道方管家的来历,偏生子晴又不介绍,她哪里知道,子晴自己还不清楚方管家的来历呢。
  心念一转,秦夫人说道:“既然方管家不是本地人,好容易来了,我们也该尽尽地主之谊,我和曾夫人情同姐妹,子晴的客人也就是我的客人一般,不知方管家可否给个面子,让外子做东,请方管家到姐姐家的丰颐居坐坐,让曾老爷和林康平作陪。”
  方管家听了笑道:“夫人可真折煞小的,小的就是一个下人,哪敢跟知府大人平起平坐的?何况,我们主子还惦记我们早些回去复信呢。我们主子可是认了奶奶为姑姑,特地打发我们来送年礼的。夫人既然和知府大人是一家,还请夫人对我们主子的姑姑多加看顾,我就替我们主子先谢过夫人了。不过,要是有那不开眼的。得罪了我们主子的姑姑,我们主子自然也不会轻饶了他。”
  秦夫人听了这话,脸色转白,瞬间。便回复过来,笑道:“可是没有的话,在这安州府内。谁敢得罪曾家我都不饶他。我可是把曾夫人当作自家姐姐了,子晴就如同我的外甥女一般了。”
  子晴笑道:“有方管家和秦夫人这话,我岂不是可以在安州城里横着走了?”
  方管家扫了秦夫人一眼,也不说话了,林康平忙说道:“方管家也该出门了,一会,只怕时辰晚了。赶不到昌州打尖了。”
  方管家问子晴和沈氏道:“夫人和奶奶可还有东西要捎带的?”
  沈氏和子晴都道:“你们的东西就不少了,还有那两家,我们就不跟着添乱了。回去代我们问小翊好,康平,还是你送送方管家到安州城吧?”
  “这个自然。”林康平回道。
  林康平和方管家要走。子晴要送给小翊的东西已经搬上了车子,方管家手里还捧着子晴给小翊做的衣服,这时,书睿抱着嫣然出来玩,他们没想到家里的客人还没走又来了别的客人,有些意外。
  谁知方管家见了嫣然,便回转身来,对嫣然问道:“小姐好,老奴看着又长大了不少呢?”
  嫣然见方管家问好。纠结地看着方管家,想到她见过这么大岁数的男的,只有曾瑞祥,便喊道:“外公好。”
  方管家听了喜的笑道:“小姐说话这么利落了,可真懂事,还会问好呢。只是。小姐记住了,老奴可不是小姐的外公,折煞老奴了,老奴明年再来看小姐。”
  方管家说完居然眼里含泪,子晴可真是有些不得其解,原来这方管家来了一天,就想看看嫣然,可是子晴没把孩子抱出来,他一个做下人的,也不好提这个要求,没想到临走之前,还是有机会见了一面,这下回去跟主子也有的交代了。而且,一看嫣然居然这么懂事,一看就被子晴教的不错,方管家更是百感交集。
  秦夫人有些疑惑地看着方管家的举动,只是,不敢相问。而且,刚才,方管家已经是警告过她了,不得打子晴的主意,看来,还是要跟夏太太打听这方管家的来历。
  方管家和林康平走后,秦夫人也没有多停留了,跟沈氏和子晴心不在焉地敷衍了几句,便也告辞走了。
  沈氏问道:“这秦夫人她们来到底是为何?也没说个什么事,来的快,去的也快。”
  子晴想了想,没对沈氏说实话,她现在也很疑惑,这秦夫人怎么这么快就知道自己来客人了?晴园的人子晴还是信得过的,况且,也没人出去过。
  林康平回来后,沈氏忙问傅家和夏家都带了些什么东西走,林康平说道:“傅家还好,就一个小包,倒是那位夏太太,又是吃食又是衣裳的,整了一堆。”
  “她要那样,其实,京城什么没有,还能缺了雨儿这一口?我猜呀,送东西也是个借口,兴许是想让夏女婿认识方管家,真要送东西,还不有的是机会?偌大的安州府,还能没有进京的?”沈氏冷笑道。
  这话,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夏太太自然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方管家,子雨和子晴是一家,方管家真要做什么,自然要掂量下子晴的感受,她这些日子倒也风闻了些秦家的事情,知道秦家有事求着林康平,因为秦夫人就不止一次地找她打听林康平和文家的关系。
  子晴倒是没想到连沈氏都看出了夏太太的用意,笑道:“连娘都看出来了,方管家岂会看不出来?也不知他们几个在京城有没有用心攻读?”
  “可不,你二哥和小三倒还好说,原本也没抱多大的希望,横竖也想好了要做什么,倒是夏女婿那,再要不中,可是做点什么好?年岁也一天天大了,难不成还要再念下去?”沈氏叹道。
  “娘,您又来了,妹夫年龄还小着呢,即便再念个三年,也才二十几岁,读书人有几个像大哥和四弟这般顺畅的?”林康平笑道。
  曾瑞祥正好也过来了,听到了林康平的话,也笑道:“这倒是实话,我倒是没想到小四比他大哥还强这么多的。”
  曾瑞祥说完看到书睿领着嫣然在一旁玩,便说道:“说到悟性,我倒是发现这几个外孙,都还不错,好生培养,将来也能改变你们林家的门楣。”
  林康平听了笑道:“那敢情好,不然,晴儿跟着我,可是委屈了。”
  子晴听了瞋了林康平一眼,沈氏笑道:“不说这些了,你们打算哪天给你外婆那边送年礼去,你外婆他们都在乡下,今年他们要在一起过年,轮着做饭呢。”
  子晴一想那沈家好几十口子,日子可真是越来越红火了,还是何氏这个掌舵的处事公正,给儿女立的家训比较好。不然,像田氏和老爷子那样的一味偏心,还真难把这一大家子拢在一起,成天鸡飞狗跳打打闹闹的,哪里有个过日子的心气?
  腊月二十二,周天清带着小文来给田氏送年礼,说是小文的亲事已经定下来,在明年的五月初八,原本想定在二月或三月的,只是,曾家这边要在四月初才除孝,只好把日子往后推一个月。
  可是,五月份的话,沈氏有些不愿意,原本,她是想在除了孝之后,就赶紧奔往京城的,子雨身边没个老人,她可是有些不放心的。
  曾瑞祥看出了沈氏的心思,说道:“依我说,七月底,禄儿和寿儿便要回来乡试,咱们还不如等他们乡试结束了一块进京,明年,咱们一家子在京城团圆,咱们也看看北方过年的习俗跟咱们有什么不一样。”
  沈氏叹口气,说道:“也只好如此罢了,写封信给大媳妇,让她好生照看雨儿一些吧。”
  子晴听了说道:“娘放心吧,即便不说,那几个嫂子也会照看好妹妹的,特特地写信说这些,反倒不好,好像让嫂子和弟妹觉得娘不信任她们似的。”
  曾瑞祥听了说道:“还是晴儿说的对,你放心吧,那几个媳妇哪个没在外头生过孩子?也没见你这么牵肠挂肚的,当心几个媳妇知道了不满。”
  沈氏听了瞋道:“我不过白嘱咐了一句,偏你们还当正经事来说我,还能有比我更惦着媳妇的家婆?”
  曾瑞祥、子晴和林康平听了都哈哈一笑,几人围坐在火盆旁商量这年该怎么过,还有哪些年货没预备,子晴和林康平的意思,两家并在一起,怎么也不能让沈氏和曾瑞祥两人孤单单地守着那大房子和空院子。可曾瑞祥和沈氏的意思,他们还在孝期,怕大过年的给子晴一家带来晦气,怎么也不肯留下来。
  忽然,沈氏看着曾瑞祥,说道:“倒是有一件大事差点忘了,老房那边,总得有人去一趟,不如还叫晴儿和康平去?你的意思呢?”
  曾瑞祥听了一顿,说道:“ 要是你愿意,你们几个一块去吧,既然要做给外人看,你这个做媳妇的不出面怎么行?”
  子晴和林康平听了看向曾瑞祥,问道:“爹,你不恨阿婆了?”
  “恨能怎么样?终归是过去的事情了,只不过,我还是不想见她。”
  沈氏听了笑道:“你不想见,你就打发我去,我这个做媳妇的能代替你这个做儿子的吗?”
  话说沈氏可是跟曾瑞祥一样,在老爷子的丧礼之后,好像一直没见过田氏,这一突然让她前去,她也很有些不适应了,要不是过年了,还真忘了有这么一号人了。
  第四百零九章、秦傅之好
  “不一样,你是做媳妇的,去了自然就是代表我。你要实在也不想进那边的门,就算了。”曾瑞祥说道,要不是为了书院,有个好一点的名声,他也不想让沈氏为难。
  “去就去吧,有康平和晴儿在,难不成他们还能吃了我不成?”沈氏说道。
  林康平听了说道:“既如此,咱们挑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一块走了这一趟。”
  谁知腊月二十四,小年的这日,天气难得晴好,曾瑞祥和沈氏正预备过子晴那边,秦大人和秦夫人两人同时上门了,说是来送年礼的并拜访曾瑞祥的。
  秦大人一见曾瑞祥便抱拳说道:“早就说要来拜访曾老爷,可是,兄弟我实在是公务冗杂,这才派了贱内先行,好容易放了年假,偏生来来往往的下属和同僚络绎不绝,也是不得片刻安宁。这不,今日一早,见天气晴好,早早出了门,还望曾老爷不要怪罪才是。”
  曾瑞祥听了忙回了一礼,说道:“大人可真是说笑了,兄弟我不过是一个村子里的穷秀才,哪里担得起知府大人的亲临拜访?怪罪一说,更是从何谈起?”
  秦夫人拉着沈氏的手,笑道:“姐姐,我家老爷可真是说了好多次要来的,无奈确实脱不开身。他呀,就是瞎忙,性子直,也不会钻营,不然,换做了别人,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沈氏听了笑道:“我倒是觉得秦大人满年轻的,这么年轻做了知府大人,夫人还不满足?”
  这时。小白上了茶点,沈氏请秦夫人进了西屋,秦夫人递过礼单,沈氏接过来扫了一眼。差不多的常用字也认识了不少,还好,没有什么出格的贵重东西。对小白说道:“照着这个预备一份回礼。”
  小白恭敬地答应出去了,出门就去找子晴,她担心沈氏没有完全看懂那礼单,万一出了差错,可就闹笑话了。
  这时,子晴打发书睿过来找沈氏,这半日了。还等着她出门去老房呢。小白把礼单让书睿念了一遍,也不过是些衣料点心,倒是有一套青花薄胎的餐具,让小白过了心,她在晴园生活了这些年。常擦洗摆弄这些东西,还是有几分眼力的,知道这餐具只怕不便宜。
  正发愁用什么回礼的小白,被闻讯赶来的子晴敲了一下脑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