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 节
作者:生在秋天      更新:2021-12-07 09:35      字数:4840
  “就是,娘,妹妹哭起来好可怜哦。”书彦补了一句。
  秋玉听了有些尴尬,正好庄子里林安过来回话,秋玉趁机告辞了。
  进了内院,书彦跳着脚问道:“娘,彦儿乖吧,彦儿和哥哥帮娘赶走了小姑婆。”
  子晴担心自己今天的举动给孩子一个不好的印象,他们的是非观念还不明确,未必能理解父母明明有能力却不去帮助别人,只是站在一家人的立场出自本能去维护自己。如果以为自己真是一个吝啬狠心肠的人,对孩子们以后的成长教育会有负面的效果。
  想到了这里,子晴蹲下身子,对书彦问道:“彦儿为什么要帮娘呢?”
  “因为彦儿看哥哥要撵小姑婆走,而且小姑婆说的话爹和娘听了很不高兴。”书彦说道。
  “那睿儿又是为什么呢?”子晴转向书睿。
  “娘已经很累了,小姑婆说话不讲道理,娘平常总教导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三十两银钱的事小,娘不做,肯定不是善事了,外公曾教过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姑婆明明也有能力帮助大姑婆,可是她不想做,却想让娘做,睿儿觉得他们的行为都不对。大表舅的孩子应该由他自己养着,那是他的责任,娘不是常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睿儿说的对不对?”
  没想到书睿都听出了秋玉想找子晴试探借银子的意思,子晴喜出望外,忙抱着书睿亲了好几口,真没想到一个九岁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他们几个大人却一直纠缠不清,书彦满脸崇拜地看着书睿,说道:“哥哥好厉害,以后,彦儿也要好好听外公讲课。”
  “好,以后哥哥也教二弟,走吧,二弟,哥哥带你找三弟他们下棋去,让娘歇息。”书睿说完就把书彦带出去了。
  子晴躺下后反而睡不着了,一会儿想想自己的这几个孩子,一会儿想想慧光大师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为吾乡。”是说自己不要纠结来处吗?可是说实话,自己来这二十年了,如果不是刻意要回避慧光大师,这几年子晴很少想起自己的上世了,除了用到自己前世所学,早就融入了这个社会。
  可是如果不是说自己,那是说嫣然,只要嫣然觉得合适,觉得心安,自己不应该去阻止她的意愿,毕竟那是她的人生,子晴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毫无睡意。
  不说子晴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且说田氏等秋玉和春玉走了,自己坐着默想了许久,想起刚才春玉的话,想起春玉一家如今的烂摊子,想起大毛和离的好处,想起她自己的二十多两体己来,那些银子寄放在秋玉那里。
  次日,秋玉来看田氏,田氏经过一晚上的考虑,对秋玉说道:“我反复考虑了一个晚上,还是你去一趟,从我的那些银子里,给你大姐送二十两过去,十两银子她应该能凑的出的。”
  “娘,你疯了,这银子给了大姐,可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以后,你怎么办?二哥那靠不上,大哥也靠不上,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能帮你多少?你如今都这样了,怎么还是忘不了大姐一家?”
  田氏说道:“你也别跟我说那些我不爱听的了,好赖她也是你大姐,你这块如今也不用我操心,靠你自己日子也不错了。他们几个看待你二姐还好一些,有什么事不会不管你二姐的。你就听娘的话,把这银子送过去,大毛和离我看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是我心狠,不向着大毛老婆说话,其实这也是为了孩子们好,横竖那女人也是不能生养的,将来这份家私还不是给那几个孩子,你就这样劝劝她。”
  夏玉还要说话,田氏又说道:“你大姐家这个样子,只怕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四毛留下的铺子,他们也不懂打理,你大姐说也是挣不了几个铜子,我一个人怎么也能凑合,她如今可是有一大家子要养,又没一个管事的,一家子的女人和孩子,能怎么办呢?不是我偏心,你们几个都是我的骨肉,你大哥虽对我不好,可他的日子也能将就过,家里人少,负担轻,又有点家底,你们两个我也说过了,日子还能过。就剩你大姐家,要一直这样,我死了也闭不上眼。”
  秋玉听了只好不做声,田氏的话说的也在理,这一趟燕村看来是跑不了,秋玉暗自叹了口气。
  第三百六十章、喜讯
  子晴对田氏和秋玉的谈话自然无从知道,也不知田氏真的把自己的养老银子送了出去。
  这日,子晴正和林康平在炕桌上核算庄子上这一季的收成,晚稻的亩产达到了四百八十来斤,洋薯和番薯要自己留下来做粉丝,玉米、花生和大豆倒是卖了不到二百两银子。
  林康平说今年打算播种三百亩地的小麦,剩下的地种豌豆和蚕豆,这个成熟的快些,可以接茬种洋薯,番薯,而麦子收了后,还是要种玉米,毕竟粮食是主要的。子晴见林康平如今说起种地来也是头头是道,笑道:“看来你这几年没白混,到底是像个农民了,知道的还不少。”
  “那是,晴儿喜欢的,我当然要去学了,就不知道有什么奖赏没有?”林康平说完就欺身过来了。
  这时,小粉在二门那喊道:“爷,奶奶,夫人来了。”林康平在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他在家,丫鬟们有事只在二门那喊。
  子晴忙推开了林康平,胡乱收拾下,接了沈氏进内室的厅堂,沈氏一脸的喜气,说道:“晴儿,小四来信了,说是什么考核得了一个优秀,年后要到什么户部去应卯,今年能早些回家来过年,太好了,小四可以留京,我还担心他分到什么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呢。你爹也喜坏了,说是比你大哥要强一些,好像还是什么皇上钦点的,啧啧,没想到,我儿子还总能见到皇上,你说,这皇上都长什么样?”
  “娘,小四是一甲,肯定留京的,跟你说过那么多次也记不住,哪里会分到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还有。小四连御花园的酒宴都吃过了,见到皇上有什么稀奇的。皇上多半还是长得跟咱们差不多,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的。”林康平笑道。
  “那倒也是,要不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难不成还是妖怪?我只是没想到,我一个小山村里种地的农妇,居然被皇上封了诰命,还有皇上亲笔写的门匾,这才想着,要是有机会见一眼皇上,我呀。一定好好磕几个头,多谢他老人家。”沈氏一脸向往地说道。
  子晴听了既是高兴又是担忧,这天子身边,也不是那么好呆的,雷霆雨露均是皇恩,不过,子晴也不能在这时候说这些,沈氏的心思毕竟想不到这么远。说了只是白担心而已。况且,子喜想必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
  子晴想起自己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不知道朝代不知道皇帝是谁。总觉得自己一家就是再底层不过的农家人而已,离龙座上的那一位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没想到二十年后,还真有了牵扯。当然,二十年后的今天与二十年前子晴刚来的时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金钱和社会地位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切都照着子晴设计的在前行。
  “娘,你说的那个皇帝已经没了,现在的这个,还真不知多大岁数。是不是老人家?”林康平笑道。
  “可不,你不说,我还忘了,哎,这人,甭管多大的官多大的财。还是要走这一步,谁也免不了。”沈氏叹道。
  “娘,不说那些,小四的事还真是一个好消息,大哥今年也该到期了吧,不知道能不能再升一级?这样咱家可就双喜临门了。”子晴见沈氏感概,忙说道。
  “可不是,你爹也说这个来着,可惜今年子寿白耽误了,要是能博个举人回来也不错,都准备了好几年,还有夏姑爷那,还得多费三年。”
  “娘,你以为这考举人就跟考秀才似的那容易,咱家就够不错了,乡野之家一门出了两进士,还有两个秀才,放眼这个大风朝只怕也不多见,你因为什么封的诰命忘了么?你呀,如今安安心心地过几年清闲日子是正经。”子晴说道。
  “嗐,娘也知道,是有点贪心了。这人呀,可不都这样,这山望着那山高,日子才有个盼头。没分家前,就盼着分家,分家了,就盼着孩子们能吃饱饭,能吃饱饭,就盼着有个好房子住,然后盼着你哥他们能念出点出息来,没想到,一个个的,都如了愿,所以呀,老天爷还是有眼睛的,知道谁好谁坏。”沈氏的心里还是信奉佛教的因果论。
  子晴也不跟她争辩,笑着应和了几句。
  “对了,娘,那日你没对三弟妹发脾气吧?”子晴忽然想到杨氏那日把人放进来的事。
  “我能跟她发什么脾气?我还没开口,她就泪汪汪地站在那里,我还能说什么?让小三去说算了。她说也是看人家说的可怜,还有,在咱家门外吵闹,总归不太好。不过说到这个,你小姑昨天来家了,跟我抱怨了一通,说大毛到底还是和离了,听说你大姑还是拿出了三十两银子给几个孩子和你前嫂子盖一栋房子,他们单过。我寻思这里有什么不对劲,你大姑出的银子,你小姑生的是哪门子气?不是还能带来十亩水田吗?对你大姑家有利的事情,她还能不赞成?”
  “还能有什么,小姑来我家说过了,阿婆手里有点碎银,是以前咱们给她的,存放在小姑那里,本想留着养老。大姑惦记上了,小姑自然不甘心,以后阿婆有个头疼脑热的,大爹和大娘不管,小姑能看着不管?可要管了,她能甘心?这银子还不是小数。”子晴说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怪道我瞧着你小姑的神色不对。你大姑也是,岁数长了,做人还是这般没深浅,真当别个都是蠢的,吃了多少亏也不长记性,这家都因为他们的贪心,死的死,走的走,坐牢的坐牢,弄成这样了,还不知悔改。”
  “就是,那阿玉的爹据说是个大掌柜,能心里没点成算?还有那个阿玉,咱们可是都见过了,是个能吃亏的主么?我大姑这三十两银子,还有那几亩水田,只怕是回不来了。以后的日子,还有的苦吃。”子晴说道。
  “可不,他们这些破事,以后还有的是麻烦。”沈氏叹了口气,主要是牵涉到田氏,明面上,她还是曾瑞祥的母亲。可这些事,谁要管了谁窝火,能把人憋屈死了,所以,沈氏也不去劝曾瑞祥,横竖外面的名声这些年风评一直不错,也影响不到子福和子喜什么。
  正说着,书睿带着书彦放学回来,一进门就听见书彦的大嗓门在喊:“娘,娘, 我听说小舅舅派官了,是个好地方,是,是,娘,我没记住,外婆,你来了。”
  子晴见书睿也双眼亮晶晶地看着自己,招手过来搬着他的脖子问道:“睿儿要说什么吗?”
  “娘,外公说小舅舅好厉害,进了户部,让我们跟小舅舅一样,好好念书,将来也会有出息的。娘,我会好好念书的,你送我去县学好吗?我也不小了,外公说小舅舅去的时候也才十岁,等过了年,我也十岁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书睿满眼渴望地看着子晴。
  “这孩子,跟他大舅小时候还蛮像的。你大哥小时候也总在我面前说,‘娘,我一定会好好念书的,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这才几年,我大外孙都开始说这话了,我能不老吗?”沈氏笑道,眼里却含着泪。
  “外婆一点也不老,外婆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书钰牵着书玮进来了,接了他外婆的话。
  沈氏喜的一把搂过书钰说道:“好,好,听我外孙的,外婆还要看着你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呢,等着你们出息了好好孝敬外婆呢,外婆可不是要长命百岁,最好呀,是活成一个老妖精。”
  “老妖精的,不好,要打,外婆不是。”书玮上前抱着沈氏说道。
  沈氏一脸的狐疑,书睿忙把“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复述了一遍,沈氏笑着抱起书玮说道:“外婆不是老妖精,我外孙还会护着外婆了,外婆没白疼你。”
  书钰在一旁跳着脚说道:“还有我,还有我,我也会护着外婆。”
  沈氏听了只得放下书玮,抱起书钰。谁知书钰抱着沈氏的脖子对着沈氏的耳朵咬了一小口,见沈氏愕然,说道:“我跟外婆说说悄悄话呢。”
  沈氏惊讶地问道:“跟谁学的呢?”
  “我爹我娘就是这样说的。”
  沈氏听了看向子晴,说道:“孩子们一个个都这么大了,还不知轻重。”说完跟几个小的说笑了几句,摇摇头走了。
  子晴的脸一下羞的粉红,两人送沈氏回来,林康平见子晴粉面薄嗔,忽地想到沈氏来之前没做完的事,忙先进屋了。
  子晴看着几个孩子鱼贯出来,书睿边走边说道:“娘,爹爹说有话要和你说,我们先去吃饭了,吃完饭我带弟弟们消消食,陪妹妹玩一会,你们慢慢说。”
  子晴一进屋,林康平把门一关,抱着子晴就往床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