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节
作者:津股巡览      更新:2021-02-17 12:36      字数:4916
  功,就是自己的战友了。对他,当然还有一个教育的过程,让他彻底放下思
  想包袱,轻装上阵。
  眼镜炮手一直把郭思爱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一见郭团长来了,手
  脚立时有点儿慌乱起来,他的心情总是复杂的。
  郭思爱走近他,用一种关切的声音鼓励道:“别慌!要沉着,前方就是
  敌人阵地,你要瞄准射击,消灭敌人,再立战功!”眼镜炮手连连点头。
  郭思爱问他:“首发命中,你有把握吗?”眼镜炮手用手扶了一下眼镜,
  仍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郭思爱猛然产生了试射一下的念头,想了想,最终还是下了决心。因
  为这时天还没亮,大炮隐蔽在临时开挖出来的深壕内,顶部又伪装了树枝杂
  草,突然试射一发,敌人是无法发现的。他望着站在面前低头不语的眼镜炮
  手,下命令道:“瞄准敌人5 号目标,我要你一发命中!”眼镜炮手没说什么,
  扶正眼镜,镜片几乎贴紧了大炮的瞄准镜面。他按照报给他的数据,很快瞄
  准了。紧接着,一颗炮弹出了膛。
  炮弹从浓云下的细雨中,像一只轻捷的小鸟,飞快地直扑敌阵地,不
  偏不斜,正好从5 号目标的火力孔里钻了进去。
  一声沉雷般的轰响过后,敌人一个地堡开花了,断木、残砖、碎石夹
  着肢体随着浓烈的火光和硝烟,腾空而起。
  一时间,敌人的阵地上,被解放军的神炮惊得一片惶恐不安,混乱不
  堪。但是,他们怎么也弄不清这颗神秘的炮弹来自何方,结果更加增添了一
  种惊恐感。
  解放军战士们一见,高兴得挥舞着枪支直呼喊:“好啊!一炮就把敌人
  的碉堡盖给揭掉了!炮弹真像长了眼睛,神啦!”野司炮团的阵地上,也欢
  腾起来了。
  “眼镜炮手,嘿,真棒!”“这家伙,别看不吭气,打炮还真有两下子哩!”
  “听说人家专门上过炮兵学校呢!”“咱们要是都练成他这样儿,敌人的碉堡
  就不愁打不烂啦!”“是呀,得加油练,临阵磨刀三分快嘛!”郭思爱拍了拍
  眼镜炮手的肩头,用一种少见的信任目光望着他,亲切地说:“心放开,好
  好干!战士们会了解你的!”眼镜炮手听了这话,看到战士们对他格外亲热
  起来,心头一热,眼睛一亮,想说句什么,却又说不出来了。
  郭恩爱抓住这一机会,启发他道:“战士们不会总拿老眼光看你的。关
  键还在你个人啦!我相信在总攻发起之后,你会再次立下大功的!”眼镜炮
  手听了这句话,心里一下豁然开朗了。他激动地点着头,说:“团长!打兰
  州恐怕是我最后一次立功的机会了,我会狠狠打的!兰州战斗后,大炮可能
  就没有派用场的时候了。”郭思爱接着对战士们大声说:“大家要虚心向他学
  习,抓紧射击训练,总攻发起之后,就看谁是英雄,谁是哑巴啦!”炮手们
  欢呼着,一齐围住眼镜炮手,请他给大家传授打炮的命中秘诀。。不幸的是,
  眼镜炮手在兰州战役总攻接近尾声时,被敌人的密集炮火连人带炮一起炸得
  粉碎。
  在射击训练中,炮手们又不知不觉地在高度紧张之中,度过了总攻之
  前的一个阴雨天。
  深夜,雨过天晴。天空点点繁星,闪闪烁烁,四下里一片漆黑。
  阵阵微风,徐徐吹来,给人一种凉爽惬意的感觉。
  皋兰山上山下,平静得出奇。稀疏的枪声,这时也完全停止下来。经
  过多日昼夜不停的袭扰,敌人已经疲惫不堪,这阵儿可能正蟋缩着身子,瞌
  睡虫一般死睡过去,也许还做着他们各自的美梦呢。
  敌人何曾想到,在静静的营盘岭下,此时此刻,千万个战士杀敌复仇
  的熊熊烈火正在燃烧,只待一声令下,这火焰必将把凶残顽固的敌人烧成灰
  烬。
  30
  黎明前,这里静悄悄兰州战役全线首攻刚刚停止的当天夜里,零星的
  枪炮仍在断断续续地响个不停,硝烟仍未散尽,夜色朦胧,星光暗淡。
  就在这个时候,第4 军军长张达志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指挥所。
  指挥所里,烟雾腾腾。政委张仲良主持师以上干部开会,总结首攻受
  挫的教训,大家都在门头抽烟,很少有人说话。谁都觉得这仗打得很窝囊,
  心里很憋气。
  张达志进门一看,都是老熟人,心里一阵激动,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亲
  切感。政委张仲良,副军长兼参谋长高锦纯;第10 师师长刘懋功,政委左
  爱;第11 师师长郭炳坤,还有好几张面孔都十分熟悉,只是猛然间名字喊
  不出来了。
  张达志一来,冷冰冰的会场,立时有了生气。人们呼啦一下将他围起
  来,大手伸出一圈儿,问寒问暖,问这问那。
  张达志真不知先说啥,后说啥,额头不觉就沁出了一层汗。
  说了一阵久别重逢的亲热话,张仲良大声说:“都坐下,坐下继续开会。
  达志刚到,路上也累了,咱先拣重要的情况说一下,让他早点儿去歇着。亲
  热话先留着,等打完仗闲下来慢慢再说。”等大家重新坐好后,高锦纯向张
  达志介绍了兰州敌我双方的态势,第4 军的战斗任务,以及全线首攻的情况。
  张仲良又补充着谈了一些敌人在南山阵地上的兵力及工事等情况,望
  着张达志,笑了笑,对大家说:“达志是咱们新来的军长,我看就用不着介
  绍了,反正大家都是老相识啦!现在,就请军长给大家讲话。”张达志虽然
  一直在军队工作,但他的性格却很像文人,沉着,温和,遇事不慌,也许由
  于他是学生出身,至今身上仍有一种文质彬彬的书生气。因而,他总是给人
  一种言行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的感觉。
  他望着大家,声音缓缓地笑着说:“还在太原前线时,我就接到来4 军
  工作的命令。来咱4 军工作,对我来说,就像是回娘家,当时那心里,真是
  急着想立即就动身。可是,太原战役结束后,又在榆林耽搁了一下,回头追
  赶部队,还是比大家晚来了两天,仗你们都打了一次啦!”听了张达志这最
  后一句话,高锦纯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声音有点沙哑地说:“敌人把
  沈家岭看成是他们坚守兰州的一把‘锁’,野司把这把‘锁’交给我们第4
  军来砸。第11 师以两个团的兵力,去砸敌人的这把‘锁’,结果仗打了整整
  1 天,‘锁’没砸开,部队还遭到相当大的伤亡。”话一说到首攻失利上,张
  仲良又忍不住接着高锦纯的话茬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同志们刚才的
  发言中可以听出,主要是部队有严重的轻敌思想,自上而下不少人这样说:
  ‘扶眉战役一下子吃掉胡宗南军4 万多人,马步芳这几个兵算什么!’还有
  人说:‘敌人在平凉、天水、六盘山那样险要的地方,也不加防守,狼狈逃
  窜,现在他们守兰州还不是装样子,保险一冲就垮。’。。由于这些思想作
  怪,以致战斗准备很不充分,因而有了这一血的教训。”大家又分析了一阵
  首攻受挫的原因后,张达志传达了路过西安时贺龙司令员对兰州战役的指
  示,然后说:“贺老总对兰州战役十分重视,希望我们打好这一仗,早日解
  放大西北。贺老总还特别强调指出,在全国即将胜利的形势下,任何松懈情
  绪和轻敌思想都是错误的。敌人越接近死亡,越要拼死挣扎。特别像马步芳
  父子这样骄横跋扈独霸一方的上皇帝,历史上曾对红军和人民欠下无数笔血
  债,目前仍然怀着不可一世的野心,必然要与人民顽抗到底。马步芳为了和
  我军在兰州决战,用了他赖以起家的第82 军第190 师据守沈家岭,让他的
  儿子马继援坐镇兰州黄河北岸指挥,还给坚守阵地的士兵每人发了3 元白
  洋,以买其心。敌人处心之苦,不谓不毒。对敌人这种反动性和顽固性,我
  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做好一切战前准备工作,彻底克服一切轻敌思
  想,坚决打好兰州这一仗,为解放大西北再立新功。”这次军党委会一直开
  到深夜。重新作出决定:要深入地进行政治动员,反复侦察地形摸清道路,
  仔细地研究进攻战术,组织后勤人员保证物资弹药的运送。同时,对主攻部
  队也作了调整:除第28 团钳制性地进攻狗娃山守敌外,沈家岭的主攻任务,
  改由第刀团担任;在上狗娃山组成加强的军炮兵群,并构筑好火炮的发射阵
  地,‘把部队冲锋出发地、各种火炮和自动火器,统统推到敌人阵地前,创
  造冲锋成功的有利条件,扎扎实实地做好总攻前的战斗准备。
  第2 天拂晓,通往第10 师的电话急促地响起来。张达志急忙走到电话
  机旁。
  话筒里传来师长刘懋功的报告:“军长,狗娃山守敌以3 个营的兵力,
  昨夜摸黑上山,偷袭了我第28 团3 营的阵地。”张达志当即命令道:“你们
  立即组织部队反冲锋,无论如何要把敌人反击下去,尽快恢复阵地!你们师
  的炮兵应该集中火力,狠狠地轰击偷袭的敌人!我现在就告诉郭炳坤师长,
  让第11 师用炮火支援你们夺回阵地!”张达志当即给郭炳坤打了电话。
  不大一会儿,从狗娃山方向就传来了隆隆的炮击声,夹杂着密集激烈
  的枪声。
  很快就弄清了敌人偷袭的详细情况。原来,第10 师曾命令第28 团侦
  察排从东沟伸出去,同时命令在东沟派出1 个连队担任警戒。但是,第28
  团由于连夜进行对壕土工作业,赶修工事的人员疲劳,又很麻痹,以为敌人
  不敢来偷袭,结果侦察排未能派出,担任警戒的连队疏忽,在一处哨位把1
  个班临时改换成1 个组(3 人为1 组)。
  敌人恰恰从这里趁着夜黑摸上来,使第3 营遭到了损失。。经过一阵
  战斗,虽然将敌人赶出了阵地,但这一事实,从反面教育了部队,对指战员
  触动很大,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青马是西北敌军中最反动最顽固最死硬的一
  股,夺取兰州的总攻击,必将是一场空前残酷的大搏斗,绝对不能有任何的
  轻敌麻痹和粗心大意。
  总攻即将开始,阴雨却下个不停。
  在绵绵秋雨中,部队正进行着艰难而紧张的战前准备。
  张达志来阵地不久,各方面情况尚未完全熟悉,一天到晚更是忙得团
  团转。
  忽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他刚拿起话筒,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像连珠炮似地在发问:“喂,
  是军长吗?啥时到的?身体好吗?。。”张达志听出这是第31 团团长王学
  礼打来的电话,心里想,这个“黑羊羔”,还是那股火辣辣的劲儿,本来想
  打完仗再去看他,不想他先打来了电话。原来,他们在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
  时期,就在同一支红军部队里共同战斗了多年,早就是老相识啦。当时,王
  学礼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黑黑的脸庞,全身的皮肤也黑溜溜的,因而大
  家都亲呢地叫他“黑羊羔”。
  他笑了笑,说:“哎呀!你提了一连串的问题,叫人咋回答才好呢?”
  王学礼听罢,放开嗓子,大声地笑了起来。他笑了好长一阵,才对着话筒喊
  道:“政委(在陕北时,张达志曾任红27 军的师政委兼团政委,这是老称呼),
  真想去看你,实在顾不上,只好兰州城里见面。到城里,你可得请我吃西瓜
  呀!”张达志笑着说:“好啊,兰州是个全国有名的瓜果之城,进了城,瓜果
  一定管你吃个饱!”王学礼哈哈一笑,说:“政委,咱们就一言为定啦!”张
  达志转了话题,问:“部队的情绪怎么样?”王学礼这才止住了笑,说:“战
  士们都争着当尖刀,吵得我简直不知道给谁好啦!军长你说咋办哩?可真把
  我给难住了。。”张达志听了这情况,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对连队的战士
  既爱怜,又尊敬。心里想,我们的部队,就是有这样一股英雄劲儿。扶眉战
  役刚完,接着长途追击,一口气跑了1400 多里,风里来,雨里去,饥一顿,
  饱一顿,已经十分疲劳了。到了兰州城下,顾不得喘口气,又投入紧张的战
  斗准备,在天雨泥泞中修筑工事,整天吃的囫囵豆子,生玉米和山药蛋,就
  这还吃不饱,只能充个饥。可是,他们好像是钢打铁铸的钢铁人,根本就不
  知道疲劳,不知道艰难困苦是什么,一听说打仗,人人争着要主攻,个个抢
  着当尖兵。这样的战士,怎能不叫人感到可敬可爱呢?!
  想到这里,他对王学礼说:“你们是主攻团,你要特别珍惜部队的这股
  劲头啊!”王学礼坚定地说:“军长,你放心,明日总攻一打响,你就看着,
  看我们怎么把阵地拿下来,把兰州的‘锁子’砸开,给你作个见面礼吧!”
  雨越下越大,天地间一片灰蒙。
  彭德怀仍在雨中视察着主攻部队,脚下是一片泥泞。他浑身的衣服水
  淋淋地贴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