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作者:辩论      更新:2021-12-04 15:43      字数:5585
  云:“不可预定。要当牢记吾言'48',后会亦不远也。”临别执手,怆然交
  涕。俄登舆,疾若风;王望之不见,始返。
  经六七年,绝无音问。忽四乡瘟疫流行,死者甚众,一婢病三日死。王
  念曩嘱,颇以关心。是日与客饮,大醉而睡。既醒,闻鸡鸣,急起至堤头,
  见灯光闪烁,适已过去。急追之,止隔百步许,愈追愈远,渐不可见,懊恨
  而返。数日暴病,寻卒。王族多无赖,共凭凌其孤寡'49',田禾树木,公然
  伐取,家日凌替'50'。逾岁,保儿又殇,一家更无所主。族人益横,割裂田
  产,厩中牛马俱空;又欲瓜分第宅,以妾居故,遂将数人来,强夺鬻之。妾
  恋幼女,母子环泣,惨动邻里。方危难间,俄闻门外有肩舆人,共觇,则女
  引小郎自车中出。四顾人纷如市,问:“此何人?”妾哭诉其由。女颜色惨
  变,便唤从来仆役,关门下钥。众欲抗拒,而手足若痿'51',女令一一收缚,
  系诸廊柱,日与薄粥三匝。即遣老仆奔告黄公,然后入室哀位。泣已,谓妾
  曰:“此天数也。已期前月来,适以母病耽延,遂至于今。不谓转盼间已成
  丘墟'52'!”问旧时婢媪,则皆被族人掠去,又益欷殻АT饺眨酒臀排粒?br />
  皆自遁归,相见无不流涕。所挚族人,共噪儿非慕贞体胤'53',女亦不置辨。
  既而黄公至,女引儿出迎。黄握儿臂,便捋左袂,见朱记宛然,因袒示众人,
  以证其确。乃细审失物,登簿记名,亲诣邑令。令拘无赖辈,各答四十,械
  禁严追'54';不数日,田地马牛,悉归故上。黄将归,女引儿位拜日:“妾
  非世间人,叔父所知也。令以此子委叔父矣'55'。”黄曰:“老夫一息尚在,
  无不为区处'56'。”黄去,女盘查就绪,托儿于妾,乃具馔为夫祭扫'57',
  半日不返。视之,则杯误犹陈,而人杳矣。异史氏曰:“不绝人嗣者,人亦
  不绝其嗣,此人也而实夭也'58'。至座有良朋,车裘可共;迨宿莽既滋,妻
  子陵夷,则车中人望望然去之矣'59'。死友而不忍忘,感恩而思所报,独何
  人哉!狐乎!倘尔多财,吾为尔宰'60'。”
  据 《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蒙阴:县名,明清属山东省青州府。王慕贞,未详。
  … Page 36…
  '2'斡 (Wō握)旋:扭转;调解。
  '3'鬼之馁:此从青柯享刻本,底本作“儿之馁”。鬼魂挨饿。指无后嗣,
  祭享无人。 《左传·宣公四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4'趋避:指趋吉避凶。
  '5'昏督(mào冒):昏乱;神智不清。瞀,紊乱,错乱。
  '6'恶嚣:厌恶喧闹。
  '7'今诀矣: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今决矣”。诀,诀别。
  '8'薄命人:王妻自称,意谓自己福运单薄。无所出:谓未曾生育。
  '9'不已亵乎:岂不太亵读神明么。已,太,过分。
  '10'小梅事我年馀: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无“小梅”二字。
  '11'相忘形骸:此从青柯亭本,底本作“相忘形体”。谓二人相得,不
  分彼此。形骸,躯体。
  '12'灵帏:灵樟。遮隔灵床的帐慢。
  '13'啜泣:饮位,抽泣。
  '14'缞 (cuī崔)服:服丧三年者之服:白衣,胸前披麻。
  '15'扶掖:自肋下搀抉。
  '16'亡室:亡妻。
  '17'朝谒,拜见。
  '18'靦 (miǎn免)然:羞惭貌。
  '19'北堂:堂屋;正房。
  '20'婢惰奴偷:奴婢们懈怠苟且。偷,苟且,偷懒。《大戴礼·盛德》:
  “无度量则小者偷堕,大者复靡,而不知足。”
  '21'参:参拜。
  '22'肃肃:恭敬貌。又严整貌。
  '23'洗心,洗涤邪恶之心;犹言改过自新。
  '24'愆 (qiān千)尤:过失,罪过。
  '25'悚 (sǒng耸)惕:惶恐戒惧。
  '26'排拨,安排指挥。
  '27'井井:有条不紊的样子。
  '28'经纪:经管。
  '29'谆嘱:恳切嘱托。
  '30'年伯,对于与父同年登科者的尊称。明清泛称父辈友人。
  '31'秦晋之盟,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以“秦晋”称两姓联
  姻之好。
  '32'沂水黄太仆:未详,疑出虚构。
  '33'父执:父亲的挚友。泛指父辈至交。
  '34'逊谢:谦逊推辞。
  '35'助妆:赠助妆奁之费;指赠送婚礼贺仪。
  '36'起居:日常生活。
  '37'正直之神:古人认为神有聪明正直而始终如一的品格。《左传·庄
  公三十一年》:“史嚣曰: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38'所自:来历。
  '39'研穷:犹言追根究底。
  '40'殃咎:灾患。
  … Page 37…
  '41'御下常宽对待下人常很宽容。御,驾驭,对待。
  '42'神道:神术或神意。
  '43'连吁:阡陌相连;谓地产增多。
  '44'弥月:指婴儿出生满月之庆。
  '45'窒 (mào冒):年高。《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46'展叩:相见叩谢。
  '47'晦运:不吉利的命运。
  '48'要当:一定要。
  '49'凭凌:侵夺。
  '50'凌替:衰落。
  '51'倭 (wěi委):筋肉痿缩,偏枯之疾。此谓瘫软无力。
  '52'转盼间:犹转眼间。形容短暂。
  '53'体胤:亲生骨肉。胤,嗣。
  '54'械禁:桎梏手足而禁闭之。
  '55'委:委托。遗累。
  '56'区处:安排料理。
  '57'祭扫:致祭,扫墓。
  '58'“此人”句:意谓上述情况虽属人事,实由天意。
  '59'“至座有良朋”五句:分别刻画主人盛时和衰后朋友的不同态度。
  座有良朋,即李邕所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车裘可共,即子路所
  谓“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二句写主人家势盛时,有
  美酒车裘供客,朋友亦乐与共享富贵。“迨宿莽既滋”以下三句,则写主人
  死后,家势衰落,昔日朋友不仅莫肯顾恤遗属,抑且去之惟恐不远、不速。
  宿莽既滋,墓草萌出新芽,指主人死后经年。《礼记·檀弓》上:“朋友之
  墓,有宿草而不哭焉。”车中人,乘高车的人,指有地位的朋友。望望然去
  之,不高兴地离开,惟恐遗属有所告求。 《孟子·公孙丑》上:“望望然去
  之,若将浼焉。”此用其意。陵夷,此从青柯亭本,底本作“凌夷”。
  '60'宰:管家。
  … Page 38…
  药僧
  济宁某,偶于野寺外,见一游僧,向阳们虱'1';杖挂葫芦,似卖药者。
  因戏曰:“和尚亦卖房中丹否'2'?”僧曰:“有。弱者可强,微者可巨,立
  刻见效,不俟经宿。”某喜,求之。僧解钠角'3',出药一丸,如黍大'4',
  令吞之。约半炊时,下部暴长;逾刻自们,增于旧者三之一。心犹未足,窥
  僧起遗'5',窃解衲,拈二三丸并吞之。俄觉肤若裂,筋若抽,项缩腰橐'6',
  而阴长不已。大惧,无法。僧返,见其状,惊曰:“子必窃吾药矣!”急与
  一九,始觉休止。解衣自视,则几与两股鼎足而三矣。缩颈蹒跚而归'7',父
  母皆不能识。从此为废物,日卧街上,多见之者。
  据 《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向阳扪虱:在向阳处捉虱子。
  '2'房中丹:指增进性功能的一类丹药。
  '3'衲:僧衣。即百衲衣。
  '4'黍 (shǔ鼠):粘米,俗称“黄米子”。
  '5'遗:入厕。
  '6'项缩腰橐(tuó驼):此从青柯亭刻本:底本作”顶缩腰橐”。橐,通“驼”,
  谓腰背弯曲。
  '7'蹒跚 (pánshān盘珊):踱行貌。
  … Page 39…
  于中丞
  于中丞成龙'1',按部至高邮'2'。适巨绅家将嫁女,装奁甚富,夜被穿
  箭席卷而去'3'。刺史无术'4'。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
  守之'5',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阎城户口各归第宅'6',候次日查点搜掘,
  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7',捉之。过午得二人,
  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辨不已。公令解衣搜之,
  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8',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
  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又公为宰时'9',至邻邑。早旦,经郭外,见二人以床异病人,覆大被;
  枕上露发,发上簪凤钗一股'10',侧眠床上。有三四健男夹随之,时更番以
  手拥被'11',令压身底,似恐风入。少顷,息肩路侧,又使二人更相为荷'12'。
  于公过,遣隶回问之,云是妹子垂危,将送归夫家。公行二三里,又遣隶回,
  视其所入何村。隶尾之,至一村舍,两男子迎之而入。还以白公。公谓其邑
  宰:“城中得无有劫寇否'13'?”宰曰:“无之。”时功令严'14',上下讳
  盗,故即被盗贼劫杀,亦隐忍而不敢言'15'。公就馆舍'16',嘱家人细访之,
  果有富室被强寇人家,炮烙而死'17'。公唤其子来,诘其状。子固不承。公
  曰:“我已代捕大盗在此,非有他也。”子乃顿首哀泣,求为死者雪恨。公
  叩关住见邑宰,差健役四鼓出城'18',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鞠而伏。诘
  其病妇何人,盗供:“是夜同在匀栏'19',故与妓女合谋,置金床上,令抱
  卧至窝处始瓜分耳'20'。”共服于公之神'21'。或问所以能知之故,公曰:
  “此甚易解,但人不关心耳。岂有少妇在床,而容人手衾底音,且易肩而行
  '22'。其势甚重;交手护之,则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妇昏愦而至'23',必
  有妇人倚门而迎;止见男子,并不惊问一言,是以确知其为盗也。”
  据 《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于中丞成尤,干成尤,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离石县)人。崇祯时
  副贡。顺洽末,授广西罗城知县。康熙间,历宫直隶巡抚,擢兵部尚书,总
  督江南江西。二十三年,兼摄江苏、安徽两省巡抚事,未几,卒于官。溢清
  端。于为官简陋臼奉,而所至申明保甲,好微行炯知民隐,摘发盗贼。康熙
  称之为“古今第一廉吏”,《清史稿》二七七有传。下文称“按部至高邮”,
  知本段所记为于出任两江总督启事。
  '2'按部:谓巡视属下州县。高邮:明清时州名,属扬州府,州治即今江
  苏省高邮县。
  '3'穿窬(yú鱼):穿壁逾墙。指偷窃行为。《论语·阳货》:“色厉而内
  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箭之盗也与。”注:“穿,穿壁;窬,窬(踰)墙。”
  '4'刺史:知州的别称。
  '5'吏目:官名。明清州置吏目,职掌缉捕、守狱及文书等事。
  '6'谕阖城户口: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阖”作“阁”。
  '7'再:两次。
  '8'二袭:两身。衣裳一套叫一袭。
  '9'宰:知县。本段记述于成龙初任广西罗城县佃县时事。于在罗城七年,
  政绩最著,被举卓异。参《清史稿》本传及易宗夔《新世说·政事》。
  … Page 40…
  '10'凤钗:股端镌作风头状的发钗。又叫凤头钗。
  '11'更番:轮换。拥;推而塞之。
  '12'二人,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一人”。
  '13'劫寇:被劫失盗之事。
  '14'功令,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公今”。朝廷考核官员的有关条
  例。
  '15'隐忍:隐瞒、忍耐。
  '16'馆舍:驿馆。
  '17'炮烙:指强盗逼财所施烧的之刑。
  '18'四鼓:四更天,谓天未明。
  '19'勾栏:此从青柯亭本,底本作“钩栏”。指妓院。
  '20'窝处:窝藏赃物之所。藏匿罪犯或赃物的主家,称为“窝主”或“窝
  停主人”,见洪迈《夷坚志》及《元典章》。
  '21'神:神明;明察。
  '22'易肩:指换人扛抬。
  '23'昏愦:昏迷不醒,谓病重。
  … Page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