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节
作者:空白协议书      更新:2021-12-04 15:43      字数:4716
  健?br />
  整个山东战场的敌人,在我军的严重打击下,从”重点进攻“、”全面防御“被迫转入”点线防御“,以济南、兖州、潍县、青岛、烟台等城市为主,加强战略要点和交通线上的防御兵力和工事,固守津浦路中段、胶济路的济南到潍县段以及青岛沿海一线。
  敌人的意图很清楚,他们是想凭借这些坚固设防城市和设防地带阻挡住我军的攻势,以保持东北、华北集团与徐海集团的联系,支撑残局,维持蒋介石摇摇欲坠的统治。
  历史是无情的。
  党中央、毛主席洞悉国民党蒋介石的阴谋,依据全国各个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向全党指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应该不间断地发展到完全胜利,不让敌人获得休整时间然后再来打人民。要求山东兵团在1948年度的作战中,先扫胶济路之敌,再扫津浦路济南至徐州段之敌,然后内外线兵团适时会师,攻取济南,解放山东全境。
  在党中央、毛主席战略方针指引下,山东兵团在许世友将军率领下,再接再厉,于1948年3月至7月,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先挺进胶济路,由西向东横扫胶济路五百华里;接着进军津浦路,由北向南横扫七百华里,连战皆捷,声威大振,歼敌十四万七千余名,解放了张店、周村、淄川、博县、潍县、邹县、兖州等数十座城镇及周围大片地区,完全孤立了济南,打通了山东腹地与鲁西南的联系,为我内外线兵团适时会师、解放济南创造了条件。济南,一座孤城。解放济南,指日可待。
  第四十二章:虎啸泉城
  ◎许世友这位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将军,率部攻克过不少城镇,但攻克像济南这样的大城,还属首例  古城济南为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和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的所在地,全城人口突破七十万,位处津浦路、胶济路的连接点,北濒黄河,南倚泰山,地理位置奇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说徐、蚌地区是国民党老巢南京的门户,而古城济南则为卫护徐州的重要堡垒。因此,攻克济南,是对敌人”固守中原“方针的沉重打击。国民党决策人士曾经宣称:”济南万一失守,不但徐州不保,国都南京势必受到严重威胁,在国际上也将带来不良影响。“早在1947年2月,我军莱芜大捷,蒋介石便深恐济南受到威胁,在李仙洲部被歼的当天午后,就匆匆忙忙飞往济南,当面交代王耀武说:”济南是战略要地,必须固守。“
  1948年5月,在我军横扫胶济路后,王耀武又到南京向蒋介石禀报军情,建议放弃济南,向徐州靠拢。蒋介石骂他个狗血喷头:”你身为党国要员,不从大处着眼,鼠目寸光!济南乃是山东的省会和华东战略要地,无论华东战况如何变化,济南决不可丢。若要给我丢了,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王耀武碰了一鼻子灰,扫兴而归。
  1948年7、8月间,蒋介石又在南京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被迫修改其防御计划,决定扩编新的”机动兵团“,加强包括济南在内的各战略城市的兵力和防御工事,妄图使我军”吃不掉“、”啃不动“,固守中原,把战争拖延下来,阻止我军过江,以作最后的垂死挣扎。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那是党中央的驻地。夜深人静,只有虫声唧唧。军事作战室里,眼观八方、胸有韬略、身材魁梧的毛泽东同志,双手反背,正在偌大的全国军事态势图前踱着脚步。数不清的思绪,反复地交集在他的脑海里。
  此时,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我军已发展到二百八十多万人,在各个战场的战略反攻中,节节胜利,越战越强,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争的主动权业已掌握在我军手中。敌人虽然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和统治区面积、人口等方面暂时还占着优势,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不断被歼,他的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四百三十万人,减少到三百六十多万人,其中能够用到第一线作战的正规军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敌军士气低落,其统治集团内部惶惶不安,处处弥漫着惊慌和失败的情绪。
  经过反复思考,党中央、毛主席已看到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在部署东北野战军组织大规模的辽沈战役的同时,命令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这可以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解除华东野战军后顾之忧,实行更高度的集中和更大规模的机动,会同中原野战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徐、埠地区展开新的战略决战。此时,他决心已定。济南战役作为他整个战略决战计划中的重要一幕,毛泽东已经从这个宏伟的计划中,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
  想到这里,于是毛泽东伏案展笔,草拟了电报内容。然后传来了作战参谋,让其连夜发往华东野战军。
  电报带着毛主席的厚望指出:攻克济南,时机已经成熟。此役关系甚大,必须集中华东野战军全力,以二十天至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战役任务。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援敌一部,但要在手段上即兵力部署上,都应以一部兵力攻济南的同时,集中大部兵力于打援、阻援方向。还明确指出:攻济部队应以山东兵团全部再加外线兵团一部组成。
  华野首长研究决定,以山东兵团加上外线兵团一部,占参战兵力的百分之四十四,共约十四万人,组成攻城兵团,由许世友和谭震林同志负责;以参战兵力的百分之五十六,约十八万人,组成打援兵团,归粟裕同志指挥。
  许世友接受攻城任务后,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没叫攻城已想攻城,真叫攻城他便马上忙碌了起来。会议围住他这个攻城总指挥开,通讯员、作战参谋等围着他转,电台围着他发,一切该动员起来的都动员了起来。
  许世友这位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将军,率部攻克过不少城镇,但是攻占像济南这样的大城,还是第一次。因此他不得不认真,不得不谨慎。尤其对敌情的了解,可不比山地作战那么容易。可是毕竟还是有心之人,早在他”没让攻城已想攻城“的时候,也即是胶济路西段战役后,他管辖的山东兵团便在地方党组织的帮助下,就开始了对济南守敌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攻克兖州后,又进一步对济南地形、敌人工事构筑、兵力分布、活动规律和内部政治情况等,作了详细的了解。因此,接受攻城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他并不像有些人那样紧张。
  济南守敌由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统辖,共有九个正规旅和六个保安旅,连同特种部队,共计十一万人。济南市区由内城、外城、商埠组成。整个守备区东自韩仓,西抵长清,南起中宫、张夏,北迄泺河、齐河。东守备区以整编第七十三师师长曹振铎辖五个旅,西守备区以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辖八个旅,另以整编第二师师长晏子风辖第五十七旅、第十九旅以及即将空运来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为总预备队。
  敌防御阵地在日伪原有工事的基础上,精心改建、加固,以内城为核心,外城、商埠为基本防御地带,设置了五道防线,修筑了密集的鹿砦、铁丝网、地雷区、交通壕、护城河、碉堡群、夹壁墙等,构成总面积达六百余平方公里的永备性防御体系。同时,还屯积了大量的粮食、武器、弹药和其它物资。王耀武预言:”济南外围能守半个月,市区至少能守一个月。“曹振铎更是洋洋自得地说:”我们的工事修好了,就怕共军不敢来!“蒋介石为了确保济南,特拟定了一个大规模的”会战计划“,即以第二绥靖区十一万人固守济南,以配置在徐州地区的三个兵团,约十七万人,随时北援,内外夹击,打败共军。
  敌人的狂妄吹嘘,并不表示他的强大。然而,强攻济南这样的坚城,对我攻城兵团来说,仍是一项严重、艰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再说王耀武其人,在国民党队伍中受过系统教育和训练,尚可称为一名佼佼者,此人极有心计,再加上手握重兵,工事坚固,弹足粮丰。对我军来说任何麻痹轻敌的思想,都会给战役行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作为攻城总指挥,许世友力排众议,决定攻城前,亲临实地侦察,以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话说这天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给大地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晨曦把笼罩在天地间的灰褐色帷幕拉开。通往济南城门的大道上驰来了一架菜车。车老板坐在辕马侧后,扬鞭催马,精神抖擞。他头扎羊肚子毛巾,身穿粗蓝布对襟小褂,下身也是深蓝筒裤,脚蹬黑色宽脸布鞋。衣着破旧,肩头和膝盖上都打了补丁。此人红脸膛,浓眉豹眼,那眼睛格外有神。车后还有两位押车卸菜的伙计。他们穿戴都和车老板相差无几。一群群麻雀在路旁时起时落找食吃。路上的行人不多。
  马车在大道上奔驰着。车把式一个鞭花在空中放响,马蹄哒哒,铜铃叮咚,清新悦耳。话说这车老板正是威震敌胆的将军许世友。今天他和两个主攻兵团的团长,化装进城侦察。有人说许世友打仗心细,犹如姑娘绣花,单说将军去侦察,在中外战史上也是空前少有。许世友又扬鞭催马,”叭!“一个鞭花,在空中炸响,打破了清晨的寂静。车子飞颠起来,不一会儿,便到了城门。
  ”干什么的?“城楼上持枪的哨兵出来盘问。
  ”你没长眼吗?我们给国军送萝卜来了!“许世友不紧不慢地答道,”假若你们不吃,我们就拉回去了。“
  两名哨兵下得城楼,认真地检查了车上,又认真地审视了车老板,认为无疑,方下了通行令:”进去吧。“
  许世友还真有心计,天下人谁还不吃菜?就这样许世友和他的伙计,连闯三门四关,哄得敌人高高兴兴,最后完成任务而归。
  将军在决战前夕,不顾个人安危,去编织对部下的爱和对祖国的诚。所以有人说,”跟着许司令去打仗,情况明,决心大,不打糊涂仗,叫人痛快!“虽是一句平淡之言,却道出了战士的心声和对将军的爱戴之情。
  许世友胜利回到前线指挥部,这时通讯员又把一封周恩来的加急电报呈送到他面前。向来以”稳健求实“著称的周副主席的音容笑貌又显现在他的眼前。”攻克济南,此役关系重大,正确的决心,来源于对敌情的周密侦察。攻打济南,既不同于打潍县,也不同于打兖州,这是我军第一次攻打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打好这一仗,既有很大的军事意义,又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许世友展读到这里,当初那些帝国主义的预言家的言论又回响在他的耳旁。那些预言家曾嘲笑我军将在深沟高垒的现代化城防工事面前碰壁,就连我们的一些朋友,对我军是否有能力攻克国民党的一切坚固设防的城池,进而彻底摧毁蒋家王朝,也曾持怀疑态度。因此,敢不敢打济南这样的大城市,就成了对我军的严峻考验,在国际、国内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了攻克济南,在攻城部署上,许世友提出了把攻城兵团分为东、西两个集团,夹击对攻。西线集团为主攻,东线集团为助攻。在攻城战术上,采用”牛刀子战术“。这个口号好懂好记。何为”牛刀子战术“?常言说,打蛇要打七寸,杀牛要杀要害。济南工事强固,纵深长,明碉暗堡成千上万。因此,在攻济战役中,强调打敌要害,集中兵力、火力,杀开一条血路,钻进去打,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因此他又强调东西对攻,不要在下面明确主攻助攻,通通都是主攻,关于真正的主攻,只要指挥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恰能一举打乱敌人的部署,击破敌人的顽抗,把王耀武部十一万人全歼于济南古城。
  此外,由于济南守敌兵力众多,为了能顺利突破敌人设置的多道防线,粉碎敌人的顽抗,许世友又特别强调树立连续作战的思想,对敌人实施不停顿的攻击。在总结潍县战役等攻坚作战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各部队根据外围、攻城等不同的任务,轮番使用兵力。同时,贯彻连续战斗准备的原则,边打边侦察,边打边准备,边打边组织,边打边补充,边打边教育,始终保持突击部队的锐气和有生力量,越战越强,后劲不衰。
  战役发起前的准备工作是紧张的,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攻城兵团集中了一二个月的时间,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同时进行了形势、任务和纪律教育。许世友作为攻城总指挥,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主攻单位亲自作战前动员。提出了”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成了参战部队的共同誓言。部队战前练兵热火朝天,阳光下,刺刀闪闪,杀声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