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沸点123      更新:2021-11-17 19:33      字数:4750
  “主子,你信不过我奴婢吗,我可是一直服侍您的,是您从娘家带过来的,难道腊梅做错了什么吗?”腊梅很是激动,眼中泛着泪花。
  “是啊,主子,我虽不及腊梅从小跟在您身边,但您对我的恩德奴才莫耻难忘,就是上刀山下油锅,奴才也不会犹豫片刻。”小允子也诚恳的说到。
  “不是我信不过你们,只是,现在宫中人心难测,我这刚遇过险,免不了要小心一些,眼下,我有件事要你们帮忙。
  “主子,您尽管吩咐吧,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支持了!
  ☆、皇后来访
  “皇后驾到!”门口传来太监通传的声音,皇后来了,如没记错这是入宫以后,她第一次来我这,我小产以后,皇上知道我心情不好,未免受人打扰,下旨大家暂时不要过来看我,待身体好一些,心情平复了再来。
  今日皇后娘娘来,是来安慰我的吧??
  “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吉祥。”已出了月子,必得行大礼了。
  “快起来,身子刚刚好,不必行大礼,你我都是从王府出来的,虽然入了宫,但陪伴皇上多年,性子都了解,不需要太过拘礼。”皇后倒是体贴,对于她,我没有什么敌意,她虽是皇后,但是一直以来皇上对她有尊重,有敬意,有夫妻之礼,但无男女之爱,两人早已相敬如宾,但皇上对她放心,她是好的贤内助,只会分忧,不会添烦。
  “本在前些日子就想过来,但皇上说了,你心情不好,让我们大家伙都别来打扰你,这出了小月子,我就着急过来瞧瞧,你可还好?我理解你失去骨肉的心情,哀家也曾有过此种心境,所以我明白,熹语啊,皇上宠爱你,但他也有他的难处,这后宫虽刚成立,人也不多,都是王府过来的这些老人,但是既然我们不再住王府,而入了皇宫,就不再是从前的光景,很多事,很多人都不一样了,你得适应,别怪皇上。”
  皇后的这番话想必是皇上让她劝的吧,她们知道我的痛,但是这么说,是想让我不再追究吗,那他们知道是谁做的了吧?就这样纵容吗,考虑了前朝与后宫的牵连吧?
  “皇后娘娘,您说的熹语都懂,我不是怪皇上,我是无法释从,您了解过失去骨肉的痛,但您也了解丈夫明知是谁所为,却不为您主持公道这种痛吗?我理解皇上的苦衷,但谁能理解我的苦?”
  这些日子我派小允子和腊梅暗地的调查,我已知道暗中指使人给我下药的是谁了,跟皇后无关,但她和皇上一定早查出来了,皇上仍没有动静,没有做任何事,也没有对我明言,他甚至不敢来看我,怕我置问他吗?
  想必知道无法面对我的置问吧,因为我也了解了事实的真相,她们不说,我也不说,但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做,我也什么都不做,我要做,我要还击,管他什么前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人若欺我头上,我必还击,我本就不是什么大家闺秀,这深宫之中,软弱是最要不得的。
  “娘娘,您放心吧,我不会做什么的,皇上如不想深究也就算了,都是皇上的女人,想必他也难割舍吧,罢了,谢谢娘娘来看我。”
  “熹语,希望你真的明白,说了这会子话,你也乏了吧,好好养身体,孩子还会再有的,哀家先走了。”
  “恭送娘娘。”
  送走皇后,我传来了小允子,将最新查来的消息向我一一汇报,我的目光转而凌利,我再不是从前那个万事不争的侍妾了,你们欠我的,我会百倍千倍的讨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的评论,历史人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有所好,小说以正史为主,但也稍做改动,大家喜欢看就好。
  ☆、他来了,摊牌吧!
  “皇上驾到!”他怎么来了,不是不敢见我吗?
  “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福!”我机械的行着礼,情绪上没有任何起伏,仿佛面前的这个人只是皇上,不是我曾深爱的丈夫,对他,我有着百转千回的情意,爱之深痛之切,我有恨,有怨,但仍爱的深,该如何呢?
  “快起来吧,朕最近忙,没有时间过来看你,朝中势力动荡,朕得安抚。”是吗,只是这样吗?还是你怕我置问你?
  “臣妾明白,这前朝稳,后宫才会好过,皇上忙于朝政,臣妾又怎会怪您。”我抬起头,不温不火的说着这些话,他眉开眼笑,很满意我的表现。
  “朕就知道你不同于其它妃嫔,你是理解朕的,过来,坐下朕旁边。”
  我顺势走过去,坐在他身则,他抚着我的头靠在他肩上,轻轻的爱抚着。我闭着眼,感受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的难受,眼泪也掉落下来。
  “你心里的难过我明白,朕也有朕的难处,希望你也理解,好吗?朕不会让你一直受委屈的。”他知道我的苦吗,真的了解吗,不是真的视而不见?
  “是因为年羹尧吗?他是开国重臣,是辅佐你的人,你现在顾忌着他是不是,这点我理解,所以你不能动年妃?”我终是没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我也知道会是什么答案,但我想听他的真心话。
  “你知道了?”他身子微微一颤,他以为我不会知道吗?
  “是的,我什么都知道,我在等你的决策,在等你给我答案,你说过要调查,这么简单的事,我的药出了问题,只要有心,细细一查便能查出,怎会如此难办?除非是你不想办,才会拖至今日。”我淡淡的道出这一切,他在看我,眼神中充满悲伤,歉疚,还有许多复杂的情绪。
  “熙语,你是朕最心爱的人,你是特别的,你能理解朕,能带给朕别人给不了的快乐,你也能看透朕,朕没白疼你,是,朕早已查出事实真相,也确如你所说,年羹尧朕不能不顾,此时他手中掌握兵马大权,我又是刚登基,帝位未稳,这时如果办了年妃,想必会引发兵变,这大清江山朕不是非要留恋,但不想百姓受苦,也不想你们受苦,你明白吗?”含情脉脉,掏心掏肺的说着这些动情的话,我即便铁石心肠也不会无动于衷,他说的句句实在,句句在理,想必牺牲了我们的孩子,他也没比我好过吧,我该原谅吧!
  “这段时间朕没来看你,一是朝中事忙,再是朕想给你时间,让你想通,让你理解,我们一样痛,只是朕真的没办法,不过你要相信我,有朝一日我会让你痛快。”
  抚上他的脸,我很安慰,他的这番话,成功的解开了我的心结,虽然那里仍然痛,但心中舒服了,也暗暗发誓,我要帮你,帮你摆脱束缚。
  “那你一后不许临幸年妃,好不好?”我撒娇的,耍赖的说着。
  “哈哈哈,女人啊,好好,朕尽量做到。”
  作者有话要说:  小篇这文写的随性,还望各位亲们莫怪。
  ☆、他失信了
  听闻年羹尧又打了胜仗,皇上派他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他不负众望,凯旋而归。皇上很是高兴,又是加封,又是赏赐的,年羹尧的势力更加壮大了,手握重兵,人人觊觎,但又没人敢惹。
  这下年妃气馅又盛了吧,晚上皇上要设宴,款待年羹尧,各宫嫔妃也一特并参加,皇上说这是家宴,哼,这一句家宴,就把年羹尧和皇上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皇上坐主位,皇后副位,接着就是年妃,一看就知她在后宫的位份了,这年羹尧可是乐翻了天了。与年妃坐对面,兄妹情深展露无疑。
  “皇上,承蒙您的厚爱,年妃娘娘是臣的亲妹妹,臣从小就宠她,现在她是皇上的人,臣常年在外,不得照料,听闻皇上对妹妹很是宠爱,臣就放心了。”年羹尧可真会给皇上下套,这么一来,皇上如对年妃不好,岂不是在对年羹尧发难。
  “爱卿这是哪的话,年妃是朕的爱妃,朕自会宠爱,爱卿在外征战,为朕护外,年妃在后宫可帮皇后处理后宫事务,也在帮朕安内,你们年家可是朕的好帮手呢。”皇上心里不知怎想,对于这兄妹俩的肯定和赞誉当众给予,这以后谁还敢得罪年妃啊!
  家宴结束后,年羹尧和年妃兄妹告别,临别还不忘让年妃好好服侍皇上,皇上有意无意看向我,我知道,他要背弃他的承诺了。
  果然,晚上皇上翻了年妃的牌子,我心里很痛,可又有什么办法,年羹尧众目睽睽,给皇上做了选择,皇上能不这么做吗,现在正在用年羹尧之时,抛开他的嚣张气焰不说,他这个人是有能力的,屡屡打胜仗,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哥哥我也有资本招摇,想必皇上也没办法,要稳固江山,兵权不在自己手中,暂时的隐忍也是权益之计。
  我虽明白这一切,也明白有招一日皇上会处置了年羹尧,年妃也会香消玉殒,但眼下这口气我咽不下,他前脚答应我,后脚就背弃,看来君无戏言这句话,也不过如此,终是敌不过政治,女人在政治里,只是牺牲品,会相信一个帝王对你有一生的情爱,那是在自取其辱。
  我对皇上的爱,是从他对我的好开始,我从没想过来到古代会爱上这样一个男人,从前读小说,看电视,四爷这个人虽让我印象深刻,但会爱上,真的没想过,我喜欢对女人体贴的男人,可他只会伤我的心,一入宫门深似海,这海中还有怪物,不知道我该怎样逃脱虎口,游上岸,历史说皇上在位十三年去世,在位三年的时候年妃殁的,至于是怎么殁的,说法不一,这回我要亲证了,看看这死女人会有怎样的下场。
  作者有话要说:  身在哪不要紧,心在哪才要紧,亲们认同吗?
  ☆、德妃去世
  这几日听闻德妃娘娘身子十分不好,算算日子,应该到了大限了。她一直不支持四爷登基,也拒绝四爷去看她,星星念念的都是十四爷,母子之间闹到如此,真是让人痛心,这个时候我非常明白四爷的心情,就因为不被自己的亲额娘喜爱,他才更要争口气,最疼的儿子不能登基,想必德妃心中也比较难过,母子三人虐心至此,为哪般呢?
  这日小允子说皇上匆匆赶到德妃宫中,神色严肃,说是德妃情况不太好,这个时候,德妃想见他吗,想见的恐怕是十四爷吧。
  皇上也许就是看重这一点,所以至今没让十四爷陪伴在德妃身边,他是想用这种手段,也让德妃和十四爷知道痛,是在报复吧。
  可毕竟还是自己的亲额娘,心中肯定是要难过的,但又能怎样,德妃没有当他是亲儿子,母子之间做到如此,也真是少有。
  皇上入了德妃寝宫许久,没有留下外人伺候,自己一人在寝宫喂药侍奉一整夜,听闻和德妃说了会话,当时没有人在场,不知道他们母子最后的对话是什么,第二日丑时皇上就叫了人进去,宣布德妃殁了,进去的随从说皇上脸上都是泪痕,想必他是很痛心的吧!
  德妃从皇上登基后就不让封她为太后,可这下人去了,封号要怎么定呢?“皇上,德妃娘娘这号要如何定啊,是否追封为皇太后呢?王大人不得不问出疑问,皇上一直未指示,这人要怎么入陵呢?
  “追封为仁寿皇太后,尊圣母皇太后,定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吧,皇额娘生前不想封皇太后,但朕不能不孝。传旨下去吧!”
  “苏培盛,传旨十四爷回来奔丧。”德妃去世他才传十四爷回京奔丧,想这十四爷也是可怜人,圣祖爷驾崩之时未能及时赶回来见上一面,这会亲额娘去世,仍未能及时赶回来侍奉,皇上这是在折磨他吧,想让他遗憾终生。
  十四爷倒是快马加鞭,二日后便赶了回来,跪在德妃灵柩前,悲痛不已,这十四爷其实人不错,开朗乐观,比较阳光,又深得圣祖爷和德妃喜爱,没有登上帝位想必他至死也不会想明白为何吧?回来后他大病一场,心中有结吧,和皇上也吵了一架,一点面子不给留,皇上准他养好病,即刻回遵化去守陵。
  作者有话要说:  对于德妃的这段史,众说纷纭,不管正史如何,小篇采用了此种形式表达,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用计
  后宫册封大礼在德妃去世一个月后举行,宫内的大小事务渐渐走上了正轨,改朝换代本就这样,一朝皇子一朝臣,哪个当皇帝,只要日子不变,还是一样过。
  为了册封礼各宫都在准备礼服,皇后自然是正常的封后礼服,是历来准备好了的,年妃听闻是一套大红礼服,她可真是张扬,自然是想凌驾于其它妃嫔之上,我让腊梅打听了各宫的穿着,避开了她们选中的颜色,选了一块淡紫色的蜀锦刺绣的小碎花图案,皇上说过我穿淡紫色好看,显着肤色白,而且皇上喜欢紫色,我为何不迎合他的口味去挑呢,别的颜色都太炸眼,刚封妃就太招摇还是不太好,素一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