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节
作者:      更新:2021-11-10 10:10      字数:4867
  大家都知道,这林海那是探花出生,文采那是觉得的,虽然说这中间好几十年没有怎么摸过这八股文;手艺多少有点生疏了;但是这架不住人家经验丰富尺;再加上这生死之间有大智慧,经历过生死,又有了许多年的人生经历作为沉淀,这文章写出来,不说文采,就是这内涵也提高了几分,少了些假大空的做派。还有这他出生以来,一直喝着空间中的水,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对于科举考试的残酷性又有经验,这一来,对于他来说这考试还真不是什么难题。
  最最关键的一点是,天雷啊!这孩子知道这几年的考题啊!这都是上一辈子考试前都研究透彻的参考题了!你说这要是他不中,还有天理吗!甚至都没有人能说一句作弊的!
  于是我们的林海童鞋,猪脚大人,很是得瑟的在他十一岁这一年开始考试了,啊,忘了说了,这时候正好他老娘又生了,只是遗憾的是,这一次是个女儿,取名林浣,虽然是一男一女合了一个好字,还是个嫡女,但是毕竟不是儿子,这底气上还是差了一层,不过从全家的和谐角度说,却是比较符合家族利益的,这嫡长子在,这是不是在多一个嫡子,真的是无关紧要了。
  其实林海心里未必没有松一口气,他虽然想要家里多些兄弟姐妹,可是这不代表他就不担心自己的地位,毕竟不是还有贾家这偏心偏到咯吱窝的典型在面前立着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是!好在现在没有问题了,这多个妹妹,不过是多一副嫁妆的事情,这个林家还是出得起的。
  过年的时候林家刚整理过账册家产,林海作为嫡长子,跟着父亲也巡视了一遍家业,在买了不少抄家人家的田产,商铺,宅子之后,林家的家业已经到了京城顶尖的行列了。
  比如这田产,如今林家总共有了百顷良田10个,五十顷的18个,二十顷的15个,十顷的11个,总计有115500亩土地,就这林诚还觉得不够,为啥?他有三个女儿了,这陪嫁也要考虑了不是!倒时候就是庶出,哪一个出嫁,怎么样,两个庄子也是要的。要是婚配的人家好些,说不得就是要出四个庄子,好给女儿增加点底气,这样一来,这二十顷的庄子基本就算是没有了!你说拿十顷的顶上?他大爷的,这林家好歹也是侯府。面子也是要的!特别是林家老家那里!
  当年这林家的老祖分宗出来,没有多少的家业,是林家的子弟都知道,这些年几代没有女儿出嫁,那也就算了,这有了女儿出嫁,怎么也要让老家的人看看,如今这京城林家一脉的威风不是!
  至于铺子,且不去说什么大小的问题了,毕竟这事情说不清楚,反正这如今林家也算是有  了大大小小33个铺子,等到女儿出嫁,这怎么也要出去12个,到时候剩下的三兄弟分,好像也少了些,怎么儿子也要比女儿重要不是,嫡长子掌家业,也要多分些不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庶子的家业就可怜了?林诚觉得自己心还是不够狠,当初就该再多买点的。这家伙完全忘了,这没有这些买来的家业前他好像也从没有担心过这些,还觉得自家家业算不错了呢!典型的膨胀了!
  另外那些宅子,这大三进的宅子,也就是所谓的有跨院,有花园的市值三千两以上的三进宅子如今也有了12栋,这倒是还不错,林诚想过了这些到时候每个女儿一栋就行了,剩下的都是儿子的。还有中三进,就是有跨院,没有花园的三进宅子,不多,也就10栋,到时候每个女儿两栋,倒是合适的。反正这样的宅子以后再买也没什么,价钱不高,不过是一千两到一千五百两上下,出的起。至于那什么小三进?那个倒是有16栋,不过真是有点看不上眼,这个先放着以后再说就是了,好歹这租金合着一年也能有个两三千两,也不白放就是了。
  另外还有山头两座,一座是原来的打猎山头,一座是新买的,用来放养家禽的。倒也每年有不少的出息。
  林海一家子因为常出门到田间野地打猎什么的,这对于物价知道的很是清楚,家里的管事们一个个不敢糊弄,再加上这一年又发卖了好些,让下人都心存畏惧,到了年底这缴纳出息的时候,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
  单是这田亩上就收了不少,我们都知道这个时候虽然地里产出不多,不过还带也有两石半,一石大约100斤,按这个算一亩就是250斤,外头勋贵人家为了名声,一般都不怎么苛刻,行情都是差不多的,租子泰半都是五成,林家也一样,不敢太出挑,做好事,减租什么的,简直就是挑战整个京城勋贵,这事情都是呆子做的,说回来了,也就是说,林家的租子,一亩125斤,北方一般都是种麦子,水稻那都是南方的东西,至于其他菜品什么的,不好意思,这不怎么好算,所以这一般都只是收上一季,有点鼓励歇耕的意思,现在粮价小麦是一斤10文,就是1250文,官价上1000文就是一两,那一亩就是1。25两,现在的一顷是五十亩,就是62。5两,百顷的庄子就该是6250两,林家115500亩,按照这1。25两一亩算下来,就是144375,绝对是大数字了,按照惯例这一般是收八成,然后把两成28875两回拨给庄子,这是用来支付庄头的,里面有庄头长工的银钱,还有维修水利,维护庄园的银子,这已经是手脚宽泛,恩德的主家了,就这样,林家这一年的田地出息也到达了115500两,绝对是大数字,高产出啊!
  至于商铺,因为林家除了医馆,其他都是直接租出去的,这收入倒是比较固定,也少了不少的猫腻,贪腐,算起来也简单,就这么一个数字,30000两,虽然看着没有直接派管事做生意获利多,但是人轻省不说,也少了不少的奴才,更少了是非,外头仗着自家主子的名头,一边管着铺子,一边自己做些小买卖的还少了不成?十有□这赚的银子,有八成到了这些人口袋里了!还败坏了自己家的名声。
  至于这大大小小近40处房产,如今也是租出去了大半,这一年也有一两万的收入,这样一来,这年关的时候,不说那些山头庄户送来的鸡鸭鱼肉,山珍野味,蔬果五谷,单是银车运来的银子就有了十五万之多,这让林诚心里美的不行,越看越觉得自己家蒸蒸日上,兴家有道。
  就为了这个江氏的娘家都来取经,想知道这今年怎么林家收益这样的好,不是说外头有灾祸吗?
  好嘛这一问,问出问题了!哪里来的灾祸?哪里来的水患,旱情?都是庄头们想要贪污的借口啊!这下子戳穿了吧!江家的家业也许没有林家这么家底丰厚,可是也不至于一年才两三万的收入啊!得!差吧!于是江家也一批子奴才赶着年前发卖了,抄上来一堆子银钱器物。至于产出?林诚很是得瑟的帮着江家算了一下,如今他可是好手,户部出来的,这能不好吗!
  按照林家的例子,这江家一年好假假也能有个七八万的收益啊!要知道这江家的舅爷可是刚买了不少的便宜货的,这收入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了!怎么会少啊!就是以前,怕是也有五万上下呢!
  京城其实是没有什么秘密的,这林家,江家的事情一出,立马很多人家都敏感的意识到了这里头的猫腻,一家家都开始拾到了起来,一个个豪奴都倒下了,不说一时间京城海晏河清,可是这一批蛀虫一发卖,立马这京城的仗势欺人什么的案件就少了八成!弄得知府老爷差点以为佛爷降世了,迷糊了好些天,直到自家也开始清理蛀虫才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一时间感慨不已啊!
  当然与此同时,林家作为第一个清理家奴的人家,也是受到了一致的好评的,让林诚老爷心里很是自得,觉得自己英明神武,怪不得自己会成为大理寺卿呢!原来皇上早就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了!自己也要努力的报效皇恩啊!
  所以这一过完年,想着追求更上一步的林诚老爷就开始逼着林海同学去考试了,这可是大事,毕竟这林诚虽然也是书香世家出身,却因为身体的缘故,并没有可靠,只是蒙阴有一个监生的名头,这对于林诚来说简直就是耻辱,现在他要求林海给自己出气了!要考出名次,考出风头,考出林家的风范来!
  雄纠纠气昂昂的,林海送进了县衙,第一次考试开始了!
  36少年举人
  林海开始了考试的生涯;林渊其实也是很羡慕的;但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读书上似乎和大哥不能比;要差上一些;自己的文章家里的先生都说还差些火候;需要在历练一些时候;如今就是参加了考试,估计也就是勉强通过的份;到了举人那一关;还是要刷下来的,还不如多准备一些时候。
  有了这个认知;他心里虽然羡慕但是好歹也知道了自己的水平,另外也想着等哥哥的考试成绩出来;在看看差距,好让自己心里也有些底。
  所谓的县试,说白了不过是一个最基础的考核,首先是验证身世,要三代清白人家,也就是所谓的三代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这个要求达到了,还需要结保,就是要求五个人一组相互证明,或者直接找一个秀才做证明,证明你却是是一个读书人。这个一出,基本上就把一些不良人士都剔除了。
  只要是能顺利参加县试的不说这水平怎么样,到底也是代表了士的身份被确认了,所以还是很重要的,虽然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县试,府试,院试中磨蹭,连一个秀才都考不取,但是这样的人也是有自己的专属称谓的,那就是童生,哪怕你刚进县试的考场,一次都没有通过,也是童生,那是代表你读书人身份的一种称谓。
  林家大名在外,世代书香,这考试结保什么的那是根本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至于考题,老实说林海更是一点都不担心,这县试的题目一般都很简单,不过是四书五经中的一些问答,再加上一首小诗就行了,这考的都是基本功,一般知道这书都背的流畅的,没有什么考试综合症的,考过并不稀奇,就是得个案首其实也不怎么值钱。
  不少人的书里都是什么六元首什么,其实这里头已经不再是什么学问的问题了,还考虑到一个运气问题,你想啊,这县试,一般都是直接就能揭晓谜底的,一般来说这考官要是看你顺眼些,在差不多水平的情况下点谁不是点?特别是一些寒门士子出身的,为了避免攀附权贵什么的名声,还会特意打压一下世家大族的子弟,让你通过,但是你也别想有什么好名声。
  上一世这林海遇到的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他前几次考试的名次真的是不怎么好,只在中流徘徊,他当时太忐忑了很久,当然现在他就很明白这里头的道道了。只是他知道了也不准备戳穿,而已不想着当什么案首之类的,这个时候没有必要,知道到最后他依然是一甲那就是行了。何必抢这样的风头?
  心态好,这做出来的题自然也就好,一首小诗写的四平八稳,一点的错处都没有,把那个县令看的惊了半天,盯着林海看了半响,愣是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十一岁孩子做出来的,一时心有疑惑,或者说是好奇之下,当场就和林海对答起来,一个问一个答,倒是莫名的成了一段的奇景。
  “不错,真是不错,你这样的年纪,有这样的学问真是不容易啊!这样,我给你再出一个题,你做一首诗来看看。”
  县令摸着胡子,眯着眼睛,根本不去看边上已经交了卷子的考生,在边上偷偷驻足偷听的样子,说实在的,这都多考了多少了,这林海还是一副不温不燥的样子,他是真的心动啊!这样的好孩子,怎么也要弄个座师的名头才好啊!这多长脸啊!至于那个什么名声问题,这边上不是还有佐官在吗,这到时候这些偷听的和佐官把这一场现场考试往外一说,估计也就没有什么闲言碎语了。
  县令眼睛正好扫到了外头的一面锣鼓,再一看自己的正堂,于是笑眯眯的说道:
  “你看着正堂如何?”
  林海是个机灵人,前面听了县令的话就知道这次自己似乎这县试案首有戏,既然有戏,他自然也不会傻到推出去,于是很是恭敬的等着县令的题目,这一听是正堂,他不假思索立马说道:
  “沉冤洗净地,朗朗乾坤天,百姓侧目处,明镜自高悬。”
  接的这个快啊!马屁拍的是蹭蹭的响,偏偏每一句都有出处,还说的都是官府的职能,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不好来,这县令听了更是满脸桃花开啊!直接就在林海的卷子上批了一个上上,大了一个圈,不用说,要是没有更出彩的,他林海那是铁定的县试案首了。
  林海知道自己不用再继续了,于是很是恭敬的行了一礼,转身走人,这个时候开始他要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