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当当当当      更新:2021-10-11 20:51      字数:5286
  苔转化时机,以逐渐变化和骤变为要点:
  逐渐变化,为顺证,善;骤变,为逆证,恶,突然增厚,主正气暴衰,邪气急剧入里,突然消退,主胃气暴绝。
  消退苔复生变化:不再复生,即成“镜面舌”,主胃气阴衰竭恶候,多处剥落,逐成花苔,亦属逆证;苔虽骤退,但舌面仍留污质腻湿,或见朱砂点、发纹等,一二日又续生厚苔,主湿浊邪盛,正邪相持。
  润燥,依津液润泽情况,分“滑苔”、“燥苦”、“粉苔”、“燥裂苔”几种情况。临床意义在于了解津液存亡。
  苔润,主津液未伤;滑苔,主阳虚痰饮水湿内停;燥苔,主热盛津亏、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燥邪伤肺,以热盛津伤者居多。
  润燥苔特殊主病:润苔主热证,见于热邪入血分,阳邪蒸腾阴气,燥苔主湿,见于湿邪入气分,气不化津。
  腐赋:临床又分“腐苔”、“浮垢苔”、“脓腐苔”、“霉腐苔”、“腻苔”、“粘腻苔”及“垢苔(浊苔)”多种。主病阳气与湿浊消长情况。
  腐苔主阳热有余,腻苔为阳气被迫。兹分述如下:
  腐苔:阳热有余,蒸腾浊阴上升而成,见于食积痰浊、内痈、湿热口糜等病证。
  苔由板滞而化腐,腐而渐退,渐生浅浮薄苔,为正能胜邪,主病退。
  脓腐苔,在肺痈、胃痈、肝痈、下疳结毒等病中,主邪盛病重。
  霉苔,主胃阴津化腐之征。
  腻苔,主配邪蕴结,阳气被遏证。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等证。
  腻苔又当注意黄、白色的变化黄腻主热(痰热、湿热、暑热、湿温)、食积、湿痰中阻,腑气不通;白腻苔又以润燥而分:滑润者主寒湿;如积粉,主时邪挟湿;不燥,主脾虚湿盛;粘腻,为脾胃湿热之征。
  真假,真苔又称“有根苔”,假苔又称“无根苔”,临床意义在于判断疾病轻重及预后。
  真苔,见于疾病初、中期,主邪深病重,后期为顺;厚苔覆盖新苔,主病向愈之征。
  假苔,依假苔生长状态及苔色分证,假苔但非无根,属正常,见于晨起有苔,饮食后苔退如常人,若退苔少或无苔,主里虚。厚苔无根,新苔不生,主胃气虚损,见于过服寒凉之品伤阳,或湿热阳药伤阴。苔色易退(以刮、揩视之),主病邪轻浅。
  (九)舌质与舌苔合参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临床表现'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般是一致的,但也常有不一致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表现。
  '临床意义'舌质与舌苔临床表现无论一致还是矛盾,均不存在假象,因此主病一般都是二者的综合结果。
  淡白苔兼各色舌苔:主病以淡白舌的阳气虚少为基本病理变化,兼苔色黄、白、灰、黑及润燥的各自主病,综合一起,便是淡白舌兼各色舌苔的主病。
  淡白舌透明台:主脾胃虚寒。
  淡白舌白干苔:主脾胃阳虚,热结律亏。
  淡白舌黄裂苔:主气虚津少挟湿。
  淡白舌黑燥苔,主阳虚寒盛。
  淡红舌兼各色舌苔:主病以淡红舌的阴血本足为基本病理变化,兼苔色白、黄、灰、黑及润燥的各自主病,综合一起,便是淡红舌兼各色舌苔的主病。
  淡红光莹舌:主胃肾阴虚、气血两亏证。
  淡红舌偏白滑苔:主半表半里证,肝胆湿热伤阴、阴虚胃停宿垢。
  淡红红点舌白腻干苔:主风寒外束,热药营血、热盛伤津,湿滞脾胃证。
  淡红舌根白尖黄苔:主热证,或为热在上焦,或风热表证,或风寒入里化热。
  淡红舌黄黑苔:主痰湿郁热,化燥伤阴、脾胃湿热蕴结。
  红绛舌兼备色舌苔:主病以红绛舌的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为基本病理变化,兼苔色的白、黄、灰、黑及质地的润燥腐腻等主病,综合一起,即是红绛舌兼各色舌苔的主病。
  红舌浮垢苔:主正虚,湿热未尽。
  红舌白滑苔:若质地苍老,主里热挟湿;若质地娇嫩,主阳虚湿盛。
  红舌黑(灰)滑苔:主虚寒证。
  边红中黑润苔:主寒热错杂证,可见于里寒外热、外感暑热、生冷内停、肝胆热胃肠寒。
  舌根红尖黑苔:主心热内炽。
  红瘦舌黑苔:主津枯血燥。
  绛舌薄白苔:主素体阴虑,复感风寒之邪,其绛舌必出现在表证之前;或主表邪未解,深入营血(舌渐成绛色)。
  绛粘腻苔,主热邪入营阴,津亏不足,兼杂湿痰秽浊之气。
  绛舌黄白苔,主气营两燔。
  绛舌黄润苔:主热邪挟湿证,可见于素体阴虚,胃肠湿热,酒湿化热,蕴于血分;营热湿重,热邪由气分初入营分。
  绛舌黄粘腻苔,主阴虚营热兼痰饮证。
  红绛舌黄瓣苔:主胃肠热结入营。
  红绛舌类干苔,舌绛苔厚腻,主湿热伤津,舌淡红苔薄,主气虚挟湿。
  青紫舌兼各色舌苔:主病以青紫舌的或寒或热为其基本病理变化,兼苔色的黄、灰、黑及润泽情况的不同主病,综合一起,即是青紫舌兼各色舌苔的主病。
  紫舌白腻苔:主酒毒内炽,风寒入里,又主湿热内盛证。
  青紫舌黄滑苔,主寒凝血脉,食滞胃脘证。
  淡紫舌灰苔:主正虚,湿热入血分证。
  青舌黄苔:主寒湿内盛证。
  葡萄疫舌:舌质青紫间杂,苔色黄黑相间,舌上起疱,形如葡萄,疱内含水,或蓝或紫故名。见于瘟疫病(葡萄瘟疫)。
  (十)危重舌象临床表现及意义
  舌光亮无苔,猪肾样:胃气阴将绝。
  舌干枯燥裂生刺,沙鱼皮祥样:主津枯液竭。
  舌头敛缩干燥,如荔枝干肉:热极津枯。
  舌如猪肝色、柿色:主气血败坏。
  舌短囊缩:肝气将绝。
  舌色赭黑:肾阴将绝。
  舌色自如雪花:脾阳将绝。
  复  习  思  考  题
  1、望诊内容包括哪些?
  2、怎样掌握得神、失神及低神的假床表现?
  3、面部色诊原理是什么?
  4、《灵枢?五色篇》的面部分脏腑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望色十法”?临床有何意义?
  6、什么是常色、主色、客色?
  7、怎样理解五色善恶顺逆的临床意义?
  8、五色主病的意义。
  9、形体望诊的临床主要表现及意义。
  10、目部与五脏是怎样分属的?
  11、目部望诊的临床主要表现及意义。
  12、局部望诊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13、舌诊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14、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基本原理是什么?
  15、舌诊内容包括哪些?
  16、什么是正常舌象?
  17、舌质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意义是什么?
  18、舌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意义是什么?
  19、舌质舌苔综合观察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20、危重舌象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闻  诊
  目  的  要  的
  1、掌握呼吸、语言、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临床意义。
  2、熟悉口气、汗、痰、尿、便等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主  要  内  容
  l、闻诊概念:闻诊是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从而了解疾病的一种诊察方法。
  2、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正常声音、病变声音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病体的气味、病室的气味,临床表现及意义。
  3、闻诊的注意事项:首先要熟悉正常声音和气味,以常衡变。对于某些病声、气味,临证一时不易闻得,而病人多能自觉,可通过问诊而获得。
  一、听声音
  (一) 听声音的内容
  1、声音质地。
  2、语言表达情况。
  (二)声音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正常声音
  '临床表现'发声自然,音调和畅,言语清楚。
  '临床意义'见于常人。但是,由于人的形质、禀赋不同,故正常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这是生理变化。另外,声音与情态变化密切相关,如因一时情感触动所发的声音亦属正常范围。
  2、病变声音
  (1)发声
  '临床表现'
  声音亢奋:发声高亢有力,多言而躁动。
  声音低怯:发声低微细弱,少言而沉静。
  声重:鼻塞声音重浊。
  音哑和失音:声音嘶哑者为音哑,发音不出者为失音。
  鼾声:昏睡不醒,鼾声不绝,手撒遗尿。
  呻吟:不自主呻吟而扪心或护腹。
  惊呼:阵发惊呼,发声尖锐,表情惊恐.
  '临床意义'声音高亢,主实证、热证。
  声音低怯:多虚证、寒证。
  声重:见于外感风寒湿诸邪。
  新病音哑或失音,属实证。多是外邪袭肺或痰浊壅肺,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职所致。
  久病音哑或失音,多属虚证。常是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以致津枯肺损,声音难出。
  妊娠失音,多为胞胎阻碍肾之精气不能上荣所致。
  昏睡鼾声不绝,伴手撒遗尿多是中风入脏之危证。
  呻吟,扪心或护腹,多是胸脘或腹痛。
  阵发惊呼,发声尖锐,表情惊恐,多是惊风证。
  (2)语言
  '临床表现'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
  错语:语言错乱,说后自知。
  狂言,语言粗鲁,语无论次,骂詈号叫,失去理智,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夺气: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
  '临床意义'
  谵语,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独语:错语均属心气不足,神失所养的虚证。
  狂言:属阳热实证,多见于痰火扰心或伤寒蓄血证。
  夺气:是中气大虚之证。
  (3)呼吸
  '临床表现'
  呼吸亢奋:呼吸气粗而快。
  呼吸不足:呼吸气微而慢。
  呼吸因难:呼吸微弱因难,气来短促,不足以息。
  喘症:呼吸因难,短促急迫,甚者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喘有虚实之分,实喘发作急骤,气粗声高,息涌,惟以呼出为快;虚喘发病徐缓,喘声低微,慌张气怯,息短不续,动则喘甚,但以引长一息为快。
  哮症:呼吸急促似喘,声高断续,喉间痰呜,往往时发时止,缠绵难愈。
  临床上哮、喘常并称。但喘以气息言,喘则未必兼哮,哮以声响言,每与喘相兼。
  上气:肺气不得宣散,上逆于喉间,气道窒塞,呼吸急促;咳喘上气,兼见时时吐浊,但坐不得卧;火逆上气则感咽喉不利;或上气多兼身肿。
  短气: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声。
  少气:呼吸微弱,短而声低,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连续,形体状态一般无改变。
  '临床意义'
  呼吸亢奋:为外感邪气有余,属实证、热证。
  呼吸不足:为内伤正气不足,属虚证、寒证。
  呼吸微弱困难,不足以息,为元气大伤,阴阳离决之危证。
  实喘:多属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
  虚喘,是肺肾虚损,气失摄纳所致。
  哮症:多因内有痰饮,复感外寒,束于肌表,引动伏饮而发。也有感受外邪,失手表散,束于肺经所致。或久居寒湿地区,或过食酸咸生冷,都可诱发。
  咳逆上气,是痰饮内停胸膈;火逆上气,是阴虚火旺;上气多兼水肿为外邪束于皮毛,肺气壅塞,水津不布。
  短气:当辨虚实,虚证多由肺气不足;实证常因饮停胸中。
  少气:主诸虚不足,是身休虚弱的表现。
  (4)咳嗽
  '临床表现'
  主要辨咳声质地及痰液情况.
  咳声紧闷。
  咳声重浊,痰清稀。
  咳声清脆,干咳少痰或无痰。
  咳声不畅。
  咳而声低,痰多而易咳出。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咳出。
  干咳无痰,或咳出少许粘液。
  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甚则呕恶咳血,终止时作“鸳鸯叫声”名曰顿咳。
  咳声如犬吠样。
  '临床意义'
  咳声紧闷,多属寒湿。
  咳声重浊,多是外感风寒。
  咳声清脆,多属燥热。
  咳声不畅,多是肺气不宣。
  咳而声低,痰多而易咳出,是寒咳或湿咳或痰饮。
  咳声不场,痰稠色黄,不易咳出,属于肺热。
  干咳,无痰或咳出少许粘液,是燥咳或火热咳嗽。
  顿咳,常见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