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不落的滑翔翼      更新:2021-09-25 11:14      字数:4914
  贾芸进去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两个女人在抹着泪,一旁的丫鬟在小声的劝着什么。
  “请母亲安。”贾芸低头恭敬的说。
  “芸儿回来了。”贾太太用手帕擦一下眼角,眼睛还红着,“快见过你大伯母。”
  “请大伯母安。”贾芸听着躬身向着那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安。
  “这就是芸哥儿吧,长得真俊,一看就是聪明的孩子,以后啊,好好读书,说不得也要出一个状元郎呢。”大伯母亲热的拉着贾芸的手不放开,话说的有所夸张了,也不知道是原来就是这样说话的,还是觉得贾芸真的是有状元郎的命。越是功勋后人,尽管说是依靠功勋就可以了,但是也就对于书香门第越是看重,就像是暴发户,对于规矩那是特别的严苛,最怕的就是别人说府上不规矩的。
  “真是谢谢大嫂的吉言了,老爷还在的时候就说着邀请一位先生教芸儿读书的,只是后来诸多的事情,后来没有做成。芸儿,你可是要记得,你父亲是怎么跟你说的,这是你父亲的遗志,要你好好读书,以后做个读书人,最好啊,考上了进士,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一定会很高兴的。”贾太太是越说越起劲儿,可能是以前贾老爷在闺房中给她描绘的美好未来给迷住了,她也不知道世上一个进士的含金量那是多么的高,一个进士是多么的难考。
  贾太太不知道自己的一席话给贾芸带来了多少的难题,特别是大伯母这个外人还在的时候,把读书考进士说成是贾老爷的遗志,那么,贾芸这辈子除了考进士做官,那是没有别的出路了。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先人的遗志比任何的事情都重要。
  贾芸心中哀叹,眼睛可怜的看向母亲,母亲哎,你到底知不知道你的一席话给了我怎样的未来哎。
  “芸哥儿呀,那要好好读书了,我知道金陵的白鹿书院还是很好的,或者你可以到白鹿书院先学着。”大伯母笑笑道,直接肯定了贾太太的话,让贾芸以后想要干别的都不行。
  贾芸相信,大伯母一定会把今天的话传出去,不管是好意还是坏的,贾芸现在也管不了了,他正在为自己的未来哀悼,看来自己的下半生是要与书为伴了。
  “你英大哥也是在白鹿书院读书的,明年啊,准备下场考一次了,等到开学的时候,你也报名,让你大哥带着。”大伯母想想了又骄傲的说,她的大儿子贾英今年才13岁,就在白鹿书院读书,天资很好,老爷和老太爷都说了,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以后啊,一定能给她挣来诰命的。
  “多谢大伯母。”说不出来的苦只能往肚子里咽,还得道谢,说的就是贾芸了。
  “是啊,真是要多谢大嫂了,我是个没什么见识的,昨天以前还不知道怎么解决芸儿读书的事情呢。大嫂啊,你可得跟我说说。”贾太太就像是找到知音了。
  贾芸无奈,这就是女人间的友谊吗,这么快就能打成一伙了,不过也开心,母亲找到朋友了,日子过的就会舒服多了。
  这时候,老太爷家的管家进来,先是对着三人行礼了,才说:“大奶奶,老太爷让你回去一趟。”说完,站在一边。
  贾芸现在还没见过荣宁二府的下人们是怎样行事的,不过,跟小说上面写的对比,金陵老家的下人比荣宁二府的有规矩多了,至少这个管家的规矩就很好,让贾芸对族老们多了一层好感。
  “弟妹,那我就先回去了,有事记得让人来找我啊。”老太爷那边是耽误不得的,大伯母立刻的就站起来告别了。
  贾太太有点舍不得,她还想多了解一些书院的事情,不过现在真不是时候,等热孝过了再找她打听也是可以的吧。
  第二天,在道士和尚给贾老爷又做了一场法事后,就一路吹吹打打的把贾老爷安葬在家族墓地中了。
  贾芸这个时候感受到有家族依靠的好处了,整件事情都不用贾芸母子操心,族老们已经安排了,他们只要按照别人的指示来做就可以了,真是轻松啊,请原谅贾芸对于死去的贾老爷没有悲伤的情绪。
  不过,等事情一过,账单报来,一笔笔都写的很清楚。贾芸一看,果真是如此,这么热闹的丧事,真的要花很多钱,而且他还不能说什么意见,不能明着抱怨,也不能表现出来,这些都是他这个做儿子对父亲的孝顺。
  算算家里的银钱,除去了父亲办丧事的钱,还有一笔是母亲死抓着不放的,要给他当学费的钱,所剩的也就不多了,以后可能得在乡下住了有木有?而且,以后的生活费什么的从哪里来啊,看来,现在首要的就是要挣钱,而且,不能经商。商人地位低下,还不能科考,贾芸相信,如果他敢经商,母亲就敢上吊给他看。
  “母亲,这几天身体怎样?”贾芸怕母亲这一阵子的颠簸,会累出病来。
  “我身体没事,这两天休息的很好,你不用担心。”贾芸的孝心,贾太太很是受用。
  “那就好。母亲,目前我们住的地方式族里的,我们不能住久了,你看我们要搬去哪里?”贾芸说。
  贾太太看着贾芸小小年纪的就要操心这些,心里很不好受,都有点埋怨死去的夫君了,要不是他早早的离世,何至于现在这样。
  为了办好夫君的丧事,在京城的那些地都卖了,但是也只是刚刚够丧事的开支而已。如今收入来源又没有了,她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贾芸看到母亲脸上的变换,就知道这事还是自己拿主意比较好。
  “母亲,我已经打听过了,我们就搬到乡下去住吧,乡下的房子比较便宜,还有乡下的地也便宜多了。”贾芸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家中的银钱真的不多了。
  把家安在乡下,也会是选择城镇近一些的村子,相当于就是在郊外那样,这样,以后母亲就算是找大伯母她们也很方便,还有最重要的是,郊外也还是在贾家宗族的范围之内,贾芸相信,只要自己不惹到别人,别人看在贾家的份上,也不会找他们母子的麻烦的。
  第3章 安顿空间
  八月桂花香,中秋赏月,人月两圆。
  只是金陵郊外的一所三进的府邸透出来的平静,一点也不符合过节的氛围,就是新搬来的贾府。
  贾芸在老太爷家的帮助下,终于是找到了一所符合自己条件的房子,不贵,买了房子余下的钱还够贾芸再买上一个50亩大小的小庄子,这个庄子的出产绝对是足够贾芸一家的日常所用了。
  这个中秋是贾老爷去世的第一年,家里,从主子到下人,都没有要过节的*,所以,整个房子,一点喜庆的感觉都找不到,厨房的人都也没有了以往那样精心准备中秋大餐的心思,如果不是因为要供奉月神,恐怕月饼,家里都不会准备。
  冷冷清清的吃过饭,贾芸陪着母亲说了一会话,也就回房休息了。
  贾芸想着前两天去查看新买的庄子的时候,要了一些种子回来,详细的询问过了庄里的农民,农民只当贾芸这个少爷看到新鲜的一时兴起,就算觉得贾芸用不到这些知识的,也还是认真的给贾芸说来。
  按说,贾芸热孝在身,一般都是不能到处走的。但是,现在家里就他一个男丁了,还是未成年的,尽管没有小说上面写的族人来谋夺家产之事来。不过,没有成年的贾芸也是要提前担起作为家中顶梁柱的责任了。新买的田地都是连成一片的,是在大伯父家的帮助下买到的,交钱什么的都是贾芸让家里的老管家出面。后来田地都到手了,贾芸再到庄子上走动也可以说是在自己家走动了。族老们看在贾芸家只有贾芸一根独苗了,所以,对于贾芸的行为,只要不是很出格的,族老都不会干涉。既然贾家族老都不说什么了,别人更不会说什么,而且,严格的来说,贾芸的行为真算不上是出格,主要是贾家的家坟就在田庄附近,贾芸每次去田庄,都是先到贾老爷的坟上上香再下来的,这样一来,贾芸去的越密,名声也会越好。贾芸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就更加的毫无压力的到田庄上了。
  植物的种子是弄到了,也种下了,但是关于空间里的那口泉水,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效果,他还没弄清楚呢。贾芸现在的目标就是弄来几只老鼠来做实验,为什么贾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鼠呢,那是因为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实验,很多都是用小白鼠来做实验的,贾芸想着,这里没有小白鼠,但是老鼠应该是有很多才对。
  “芸儿,今天还要出去吗?”大清早的,贾芸让侍墨准备好外出的物品,想着吃完早食再跟母亲报备的,没想到母亲大概是有人过来提前通知了。
  “是的,母亲。”贾芸回答道:“儿子现在什么都不懂,而且,庄子那边还有很多事要安排。”
  庄子是新买的,很多事情还要重新规划,尽管很多时候都是下人在管着,种地都是租户们的事情,但是在开始阶段还是要贾芸这个正经主子在场的,单单是稳定人心这一点就很重要了。再说了,贾老爷去的突然,很多事情都还没开始教贾芸呢,好在,老管家在贾芸的爷爷那时就伺候着,后来更是一直跟着贾老爷,所以,贾芸现在都是跟着老管家学习怎样打理这些杂事。
  老管家也知道贾芸日后是要考进士的,所以,很多时候都只是说一些简单的给贾芸,剩下的就是贾芸自己慢慢想通的。
  “那芸儿早点回来,都是秋天了,太阳下山了就很容易变凉的。”贾太太幽幽叹口气,叮嘱贾芸注意安全,交代老管家看好贾芸,帮贾芸减轻负担。
  贾太太当初不赞成贾芸动用家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的钱来买那个庄子,她觉得家中的钱都是用来供贾芸读书的,自己在在家做点手工来卖钱,生活还是可以的。贾芸那是费尽口水,才让贾太太拿出未来三年的生活支出来买了这庄子,剩下的钱,无论贾芸怎么说,贾太太都不答应拿出来了,那是贾老爷生前专门为儿子准备的读书用的,她怎么会放手呢。
  “少爷,你来了。”
  “少爷。”
  贾芸刚到庄子,就看到两个壮汉在努力的翻着泥土,看见了贾芸就立刻的停下来恭敬的立在一边。
  “李二李三,是你们两个啊,现在就要开始翻地了吗?”贾芸好奇的问。
  “是这样的,少爷,我们现在先翻好地了,引水进来,到明年,地里就肥了。”李二和李三是两兄弟,这会儿作为兄长的李二回答贾芸的问题。
  贾芸明白李二说的话,把田里的老根还有野草翻出来,经过一冬天的酝酿,就会变成肥料了,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没有农药化肥的,就是人畜的粪便也要收集起来。I
  别过了李家兄弟,贾芸慢悠悠的走在田野上,眼前的风景就算是贾芸已经看过两遍了,还是觉得不腻,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现在是实实在在的属于他的了,自己成了一名小地主了。
  贾芸不急,但是跟在他身后的老管家却是急了。
  太阳已经不是早上那样的舒适温暖,现在,人在日光下站久一会儿就冒汗了。在老管家心里,自家少爷还是个孩子,本来就不应该这么劳累的,看少爷那苍白的脸色他就不忍心让少爷在日光下呆久了。
  “少爷,你看,我们先到那边的树下先休息一会儿吧。”老管家劝道,自家少爷不爱惜身子,他可不能不为少爷多想一些,说句不敬的,少爷就想是自己的孙子一样。
  “好吧。”贾芸体谅老管家上了年纪,还要陪着自己到处走动,看来下一任管家势必要快点培养好了。
  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的,蓝蓝的天空显得特别的高。
  贾芸想起了不知道是中学还是大学里学过的生态循环农业,好像是挖鱼塘养鱼,鱼塘边上种上桑树,桑叶养蚕,还有一些其他的他想不起来了。
  贾芸把自己想到的跟老管家说:“德叔,你说,我们在这里挖一个鱼塘养鱼,还在鱼塘里面种莲花,到时候可以赏荷,还可以收获莲藕。还有,鱼塘边上种桑树,再养蚕。恩,对了,那些不适合种庄稼的地方我们栽种果树吧,就像那边的那道坡地。”
  贾芸越想越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到时候这里要称为一个桃源了。
  “好的少爷,我会安排人来做的,至于种果树,先看看种什么合适,在给少爷你说,怎样?”老管家根本就不管贾芸是怎么会想出这些的,也没有贾芸想的那样,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老管家看来,就算是挖个鱼塘给少爷玩,满足少爷刚刚说出来的又不难办的要求,就当是给少爷玩耍游戏之用。
  贾芸很满意,畅想着未来的悠哉美好的生活,垂钓,赏荷作诗,不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