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节
作者:热带雨淋      更新:2021-09-13 06:54      字数:5054
  后,张继多次在该会演说,成为留日中国学生中宣扬无政府主义的重要骨干。
  在此期间,他又从日文转译了德国无政府主义者罗列的《总同盟罢工》一书。
  该书反对武装起义,也反对社会斗争,认为总同盟罢工是反抗资本主义的“第
  一流革命方法”,“容易叫最大多数人来加盟,收最大的功效”。章太炎一
  度非常欣赏这种斗争方式,曾经为该书写过一篇序言,天真地设想:只要全
  体劳动者发动起来,罢工七日,那末,不仅统治者的粮饷勤务无从筹措,而
  且连军队也无法发挥作用。“虽有利器,且缩不前”了。
  1908年初,日本政府开始镇压社会党人和无政府党人。1月17日,幸德
  秋水等举行第20次演讲会,被日本警察围捕。张继是演讲会的参加者,一度
  被日警抓住,但随即被群众抢救出来。此后,他不得不逃亡欧洲。
  在欧洲,张继继续考察西方无政府主义者的主张和活动,并和东京的刘
  师培等人保持密切联系。他在一封信中提出:“无论行何种革命(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均当以劳民为基础”,要求仿照法国的办法,在中国各省设立
  劳民协会。他并要求中国革命党人日后“循一堂堂正正之路混入会党之中,
  脱卸长衣,或入工场,或为农人,或往服兵”,从而为中国革命奠定基础。4
  月23日,他在伦敦东区(贫民窟)访问了德国无政府主义者洛克侣。洛氏表
  示:“现今世界欲行无政府主义革命,其有趣之地方:一为欧洲,一为美国,
  …  74…
  一即中国,我甚愿往中国研究。”张继则向洛氏介绍了中国会党的情况。同
  月,张回到法国,除与吴稚晖等人往来,参与编辑无政府主义的刊物《新世
  纪》外,又特意跑到“鹰山共产村”去过,该村位于法国西部沙列威尔附近
  的森林中,有农田百亩,母牛一头,两层楼房一栋,为一伙信仰“无政府共
  产主义”的人所创办,以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为目的,成员有犹太
  人、西班牙人、俄人、波兰人、法人、华人等十余名。张继每天穿着西方“劳
  民之衣”,在田间耕种,还经常跟着一个俄国人推车到邻村卖菜,大声吹喇
  叭,招徕顾客。多年以后,张继对这一段生活仍念念不忘,他回忆时说:“在
  山中三月之久,未耗费袜子。每晨牛叫与红日并升于森林之中,其自然之美,
  至今尚悬于脑际。”
  还在1903年,张继就有严重的民族自卑感,认为中国人与外国人比较起
  来,“其人也已非人,人皆嫌其秽臭”。在“共产村”期间,张继给章太炎
  写过一封信,中称:“已作世外人,从此种麦种菜,不与外人交接。”又称:
  “张继原是屁也不值的东西,不过比中国狗×的四万万人高多了。”信中,
  张继并预言:“中国人种不久将灭。”章太炎见信后,极为反感,复信讥刺
  说:“做世外人很好,莫若做法国人才好!”
  张继后来抛弃了无政府主义。据他说,其原因在于:“想来想去,这虽
  不是落伍,这总是空想的,是佛教所谓极乐世界,是耶稣教所谓天堂,是不
  能达到的。”
  …  75…
  刘师培的平均奇想
  在中国平均主义思想史上,我以为应该特别提到刘师培。
  一提刘师培,熟悉近代史的人就会想起他劝袁世凯当皇帝的行为。其实,
  刘师培曾经“革命”过,那时,他是“响当当的左派”。他认为,“中国的
  事情,没有一桩不该破坏的”,专门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做“激烈派第一
  人”。那意思自然是说,宇宙之大,唯我最“左”,唯我最革了。
  最初,刘师培在上海、安徽等地提倡“种族革命”,受到清政府注意。
  1907年流亡日本,接触到当时的“新思潮”,于是突发奇想,设计了一个实
  现“共产”的社会方案。据刘师培说,在那个社会里,不仅土地、生产资科
  公有,而且一切产品和财富也都公有。这个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完全平等”。
  这种平等不仅表现于没有任何统治者或管理者,而且表现于消费、生活的各
  方面。例如,刘师培提出,“人人衣食居处均一律”,要求大家穿一样的服
  装,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房子。既然中国的传统服装是宽松的“深衣”,
  那你就别想穿洋服;既然食堂供应窝窝头,那你就别想吃白面馍馍。 (附带
  说明,刘师培是近代公共食堂的提倡者,他要求在每乡建立“会食之地”。)
  至于“居处”,刘师培更明确提出:“所筑之室,其长短广狭均一律。人各
  一室。”要求每人有一间房子,这使至今居处还很局促的笔者很神往,但是,
  蓝天白云之下,所有的房子都一个模样,彼此之间,既不宽一寸,也不高一
  分,那又是一幅多么令人难以入目的画面!
  刘师培的“共产”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均力”。他认为:人人作工,人
  人劳动,固然是平等了,但是,同一作工,苦乐难易,大不相同。譬如造钉
  制针,活儿很轻松,而筑路盖房,干起来就很吃力,两者之间还是不平等。
  因此,他提出了一种平均苦乐难易的理论——人类均力说。按照这种理论,
  他将人分为三个年龄段:一、二十岁以前,在老幼栖息所受教育。二、二十
  一岁至三十六岁,从事农业劳动,兼做其他工作。即二十一岁筑路,二十二
  岁开矿伐木,二十三岁至二十六岁筑室,二十七岁至三十岁制造铁器、陶器
  及杂物,三十一岁至三十六岁纺织及制衣。三、三十六岁以后,免除农业劳
  动,从事各种工作。即三十七岁至四十岁烹饪,四十一岁至四十五岁运输货
  物,四十六岁至五十岁当工技师及医师,五十岁以后入栖息所任养育幼童及
  教育事。刘师培要求每一个人都按照这一铁定程序轮换。你想当运输工人吗?
  先干十六年农业活儿,再当四年厨师,在四十一岁至四十五岁之间才行。你
  想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吗?那就要等到五十开外,遍历农、工各种行业之后。
  也许你不想当医生,但轮换表中有此一项,非当不可。至于科学家、作家、
  艺术家、新闻家,轮换表中没有,你也别胡想。刘师培把他的这种设计称为
  “人人为工,人人为农,人人为士”,是“权利相等,义务相均”的最高美
  满境界。
  不能认为刘师培的“均力”说完全荒唐。从有分工以来,人类就渴望打
  破分工的束缚。欧文、傅立叶、马克思、恩格斯等人都曾设想过,在未来社
  会里,劳动者可以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志趣经常地自由地调
  换工种,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但是,社会主义大师们所设想的是生
  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人的全面解放,而刘师培所设想的则是自然经济基础上
  人的全面束缚,其结果只能是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大破坏和大倒退。
  刘师培提出了“均力”说,其实并不准备实行,所以他很快就归附了清
  …  76…
  朝政府,后来又成为“筹安会”六君子之一。
  倒是“史无前例”的十年间,将工人调到大学和研究机关去“掺沙子”,
  将知识分子赶下干校去“学工”、“学农”,很有那么一点实行“均力”说
  的意味。不是吗?
  …  77…
  刘师培的“水灾共产主义”
  我在一篇小文中说过,在中国平均主义思想史上,应该有刘师培的位置;
  本文想说,在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史上,也应该为刘师培写几笔。这是
  因为,他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的鼓吹者之一,并且曾经设想过一
  种“贫穷共产主义”的典型“水灾共产主义”。
  刘师培是个经历复杂的人物,因此,人生的色差很大。可以说:既曾“大
  红”,也曾“大黑”。关于他的“黑”,本文暂且不表。这里先说他的“红”。
  那还是清朝末年,刘师培正在上海做革命党。某日,他顾盼自雄,起了个笔
  名叫“激烈派第一人”,那意思是说,他是当时天下革命性最强、最彻底的
  人。当然,这在清朝政府统治下是无法安身的,于是,刘师培跑到日本。正
  巧日本的社会党发生分裂,一派激烈,一派温和。自然,作为“激烈派第一
  人”的刘师培便成了日本社会党“激烈派”的朋友,变得更加“激烈”起来。
  那时,孙中山正在提倡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刘师培认为其革命性太
  差,不能从根本上拯救百姓。于是,他便邀约了几个人,组织“社会主义讲
  习会”,作演讲,搞翻译,办报刊,提倡俄国人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
  主义”。这样,刘师培就成了东京中国革命党人中“红”极一时的“共产”
  迷。
  那时,刘师培写了许多鼓吹在中国实行“共产主义”的文章。其中有一
  篇写于1908年,题为《论共产制易行于中国》,引证大量古书,说明中国古
  代早就实行过“共产”制。例证之一是《礼记·祭法》篇中“黄帝明民共财”
  一语,刘师培认为:“共财”即“共产”。其二是东汉班固等人所编《白虎
  通》书中的一段话:“古者所以有宗者,所以长和睦也,通其有无,以财理
  族。”刘师培以此证明:“古代一族之财,为一族所共有”,可以称为“宗
  族共产制”。其三是 《汉书·食货志》对古代井田制的描绘:“井方一里,
  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力役生产,可得而平。”刘师培赞美这一制度,“同
  力合作,计亩均受,于均财之中寓共财之义”,是所谓“乡里共产制”。
  因此,刘师培的结论是:中国社会和欧美不同,中国实行共产远较欧美
  容易,其方法是:
  于一乡一邑之中,将田主所有之田,官吏所有之产(如仓库),富商所管之财(每乡富民
  均有蓄藏,又典当各业多为富民所开设),均取共有,以为共产之滥觞。若各境之民互相效法,
  则此制可立即施行。
  这就是说,只要改变生产资料 (土地)的所有关系、财富的所有关系和分配
  关系,“均取共有”,就“立即”实现共产主义了。至于生产力,那可以在
  建立了共产制之后再发展。他说:
  此制既行,复改良物质,图生产力之发达,使民生日用之物质悉供全社会人民之使用,则
  争侵不起,而共产制度亦可永远保存。
  刘师培毕竟是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还在1907年,他就在他主持的
  刊物上译介过《共产党宣言》的部分章节,因此,他懂得生产力这一概念,
  但是,他以为那不是建立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可以先实行“共产”制,然
  后再“图生产力之发达”。他完全不懂得,生产关系一定要和生产力相适应,
  生产关系超前了,其结果将不是促进,而是阻碍以至摧毁生产力。
  刘师培甚至认为,闹起水灾来,就可以在中国立即建立“共产主义”。
  1908年,广东大水,他便写了两篇文章,一篇题为《论水灾即系共产无政府
  …  78…
  之现象》,一篇题为 《论水灾为实行共产之机会》。刘师培称:水灾一来,
  田地也没了,房产也没了,金银珠宝也没了,大家只能一起相率逃难,其结
  果必然是,到处被逐,叩头哀求而难得一饱。于是,他号召饥民起来“革命”。
  文章说:
  这种做饥民的,既然到这个地步,一定是要起来革命了,但革命的方法,一定是要依共产
  无政府的方法的。到一处杀一处的官,并把那钱粮仓库取出来,大家使用,这就是反抗政府了。
  遇着有钱的人家,或是开当典、开大店,窃藏粮食不肯出卖的,都把他抢空,大家用着度命,
  这就是反抗财主了。
  至此,文章进一步点拨说:
  我现在奉告饥民的话,就是教他杀官、抢富户。这两件事做到尽头,就可以做成共产无政
  府了。
  你看,何等便捷!何等快当!中国古代有所谓立地成佛法,说的是一个人只
  要念头一变,就可以立即进入佛家的最高境界;到了刘师培这里,又找到了
  立地建成“共产主义”的窍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喜欢追求的“速成”法,
  盖亦古已有之。
  据刘师培叙述,这种“水灾共产主义”的境界是:“大家一起盖茅蓬”,
  “要饭也要大家一起要”,“得了银钱,也要大家一起用。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