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节
作者:赖赖      更新:2021-09-05 09:22      字数:4822
  在另一项关于石油峰值问题的研究中,马修·西蒙斯引用了一组令人警醒的统计数字来阐明发现新油田的悲观速度。位于前10位的石油勘探和石油产品公司在2000~2002年之间花费了1950亿美元,使得每天的石油产量从2240万桶增长到2410万桶,当今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93%来源于此。西蒙斯接着预言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量将持续下降,“10~15年之内将目前已发现的储量全部耗尽”,也就是在2010年或2015年。只要有一个大的油田出现峰值,那么产量的急剧、垂直下降只是个时间问题。坎贝尔引用了一个在北海的老油田的例子,布伦特油田在峰值过后的四五年间产量已经下降了90%。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未能意识到隐藏的危机。许多大油田的资源在过去的30年左右已经到达或者已经接近峰值,然而总储量的统计数字仍然给人以丰富的幻想。在故意忽略石油峰值的问题上,那些大公司及政府都有既得利益。布什政府在石油峰值问题上的利益不是短暂的。美国世纪,美国霸权统治下的和平,就是我们要面临的未来。
  实际上,坎贝尔以及其他一些中立的地质学者证实了切尼1999年在伦敦说过的话。坎贝尔曾经断定,世界上唯一蕴藏大量未开采石油,并可以以低成本开发的地区就是中东。
  坎贝尔和西蒙斯都注意到了三角地区特殊的地质构成,它拥有世界上现有石油储量的65%,甚至更多。这个三角地区包括下列国家: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还有卡塔尔。据说伊拉克拥有中东最大的未开采的石油储量。美国政府的某些研究估计伊拉克可能拥有4320亿桶未勘查的石油资源,远远超过沙特阿拉伯。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石油资源都达到峰值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伊拉克以及整个中东的战略意义将呈指数级的暴增。并且那些石油仍然由阿拉伯政府控制。
  在2003年初的埃克森美孚勘探公司的杂志上,公司总裁乔恩·汤普森间接地支持了地质学家们的一个基本分析,即全球石油危机将会在2010~2015年之间到来。汤普森写道:我们预计世界现有油田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正在以平均每年4%~6%的速度下降。为了满足2015年的预计需求,每天必须新增相当于一亿桶的石油产量,这相当于今天产量的80%。换句话说,我们目前每生产10桶石油和天然气,到那时我们还需要额外发掘、开发和生产8桶。另外,生产这些新增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成本预计将远远高于目前的花费。
  对世界上那些最大的,以发掘新的石油和天然气为己任的能源公司来说,这些评论无疑是一颗炸弹。他指出,世界在未来的十年内对新的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剧增,而新油田的发现还不可预期。满足新能源需求的成本将“相当地高”。汤普森在篇首写到,“一个革命性的变化”,非常贴切。
  目前世界能源供应已经现出早期的危机,这一估计令人震惊。如果这一估计是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的话,那么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高出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冲击几个数量级。克林顿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任中东问题高级专家肯尼斯·珀拉克支持入侵伊拉克,他毫不客气地讲:“过去50年间全球经济是建立在便宜的、充足的石油基础之上的,如果拆除这个基础的话,全球经济将会崩溃。”
  简而言之,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底,大概2010年或2015年的某个时间,或许更快,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和天然气可能就会消耗殆尽,这就是布什当局冒着巨大的风险单方面进军伊拉克的动机。这也说明了布什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关于国内和对外政策的考虑。
  如果美国能一直保持对伊拉克石油的军事控制的话,华盛顿将在所有可能的经济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战争之前,伊拉克政府已经与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签订了长期的石油开采合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战略家们并没有忽视这一点,即这三个国家在未来的任何危机中都是石油竞争对手。切尼也不例外。在2001年切尼拒绝公开的能源问题工作小组的档案中,详细地绘出了伊拉克油田的地图并记录了在伊拉克有合作项目的外国公司的名单。文档当时仅公开了部分内容,在确保占领伊拉克之后才完全公开。
  2004年初,在扫清障碍后,华盛顿宣布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以及重建工作只会分给那些曾经在占领伊拉克的过程中帮助过它的公司。最早获利的石油公司是雪佛龙-德士古——赖斯原来所在的公司、英国的英国石油、壳牌,还有切尼的哈利伯顿公司。
  正好在准备伊拉克战争的时候,随着对沙特阿拉伯班达尔王子空军基地依赖的减少,卡塔尔的多哈成为美国在海湾地区的主要军事基地。从2004年初起,伊拉克面临着美国长期的军事占领,很可能要长达几十年之久。切尼的美国新世纪计划的作者之一罗伯特·卡根,在伊拉克战争的几个月后关于伊拉克的谈话中对《亚特兰宪法报》说:“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集结在中东地区……如果我们在伊拉克拥有武力,那么石油供应就不会遭到破坏。”
  当世人见证了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结果后,人们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的军事力量就是为了确保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的直接控制。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占领伊拉克,华盛顿就不怎么关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原因。
  【四处屯兵】
  如果对即将到来的世界石油峰值的悲观估计能够解释为什么华盛顿甘冒入侵伊拉克的风险,那么,美国针对从西非海岸到利比亚和苏丹,从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还有阿塞拜疆和阿富汗,制定的一系列令人费解的外交新政策,也就有了解释。
  布什要为确保再次当选下注,美国的军事政策和能源政策的模式是明确的。结论只有一个,即美国的现行外交和军事政策就是控制地球上每一个现有和潜在的石油产地和运输线路。这样的控制将是史无前例的。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美国将决定谁以多少价格得到多少能源。石油供应危机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随着供应的危机正逐渐逼近,上述决定权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力。华盛顿显然是在发动批评家们所说的资源战。
  面对不可预期而又近在眼前的供应短缺,这种短缺在像中国和印度这些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尤为显著,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将规定世界经济发展的秩序。它有权决定给不给你石油,而石油又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料。为了能够控制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在世界意识到危机之前,华盛顿就已经行动好了。采取欺骗的手段是必要的,好在布什政府从来就不缺乏这样的手段。
  在2003年5月巴黎石油峰会上的另一位发言人,也是资源研究学者的米歇尔·克莱尔引用了美国能源部长斯宾塞·亚伯拉罕在2001年3月国家能源峰会上的发言。布什的能源官员警告说,“美国在未来的20年里面临着重大的能源危机。如果不能适应这一挑战,将威胁到我们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并且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提到切尼2001年的能源报告时,克莱尔说:“一切的重点就是要消除美国采购海外石油的障碍,无论这样的障碍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法律还是运输。”他补充道:“切尼的能源计划对于美国的安全政策和美国军事力量的部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峰值可能在大约5~7年,不到10年的时间内突然降临,这一前景可以真正地解释为什么华盛顿会断然发动战争。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像《纽约时报》这类备受尊敬的自由主义媒体,会在2003年1月发表由米歇尔·伊格纳蒂夫撰写的专栏文章,在描述美国的外交政策时为其辩护。在以前,这对于传统的、崇尚自由的《纽约时报》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回顾布什执政期间,美国一直在一步步地扩充其军事力量,扩展其军事存在的范围,进入到世界上一些从前根本不可能进入的地区。苏联经济结构的解体使美国的军事扩张成为可能,也使华盛顿控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扩大到了布热津斯基所称的“心脏地带”,正好是俄罗斯的家门口。
  关于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与军事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克莱尔评论道:……不可否认的是,布什总统对于加强美国的能源供应给予了最高关注,与此同时,现行的能源战略基于这样的现实,即美国日益依赖于来自于一个充满危机与冲突地区的石油……一方面,这一战略的目标是要保证更多的石油来自于世界其他地区,另一方面是增强美国干预这些地区的能力……
  克莱尔总结道:“他们已经为美国在21世纪统治世界做好了整体设计。”
  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的军事基地已经扩展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前苏联的地盘以及阿富汗。从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位置看,美国军队已经控制了大部分南亚地区。巴基斯坦依赖于美国的军事压力。整个海湾地区现在都受到美国的军事保护。
  美国军事占领伊拉克,使世界能源的旧格局像推翻多米诺骨牌一样完全改变,这个幕后推手正是华盛顿。格鲁吉亚,这个位于从里海到土耳其杰伊汗港输油管道的关键位置上的国家,实际上从2004年初起就受美国的保护。当时,在美国受过教育的36岁的律师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在“玫瑰革命”中登上总统宝座。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由华盛顿和索罗斯基金会扶持,另外还受到詹姆斯·贝克的个人干预和支持,詹姆斯·贝克的法律公司是代表里海英国石油公司利益的。
  2003年初,当所有人把目光转向伊拉克时,五角大楼又和两个太平洋〔应为大西洋。——译者〕的小岛,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签订了长期军事基地协议。这两个岛屿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它们的位置可以直接攻击到从摩洛哥到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和安哥拉的西部非洲油田。为达成政治上的密约,乔治·布什对西非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访问。华盛顿的一些分析家估计美国石油需求的25%将很快来自西非。他们把几内亚湾称作对美国具有“重大利益”的地区。切尼的能源政策报告认为,西非预计是对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应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法国在非洲不同地区扮演的传统角色,正在被美国挤走。
  利比亚也正在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2004年1月,卡扎菲上校宣布拒绝恐怖行动,并对国外开放石油投资,以换取美国的认可。在谈及他对美国的迎奉时,卡扎菲强调,“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并且有很多新的因素正在制定世界的秩序”。利比亚仍然拥有相当可观的石油储量,华盛顿想插一手。利比亚当时已开始与日本、意大利、法国以及其他不受美国制约的外国公司签订合同,也与中国签订了建设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合同。现在,这一切都将改变。美国石油公司被请了回来。卡扎菲侥幸逃生。
  在苏丹,喀土穆政府于2004年1月与南部叛军签订协议共享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从而结束了历时20年的内战。华盛顿在背后觊觎着。苏丹一直与中国和欧洲的石油公司合作,由于华盛顿的制裁政策,美国公司未能得到机会。苏丹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华盛顿认为获得这些资源的时机成熟了。
  哥伦比亚以及邻近的委内瑞拉的石油也正面临美国的军事存在。布什政府宣布计划花费9800万美元对哥伦比亚提供军事训练和援助。这并不是为了阻止可卡因流入到美国,而是为了平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和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这些游击队的活动,他们威胁到西方石油管道的安全。哥伦比亚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七大石油供应国。当委内瑞拉的总统乌戈·查韦斯试图对国有石油公司采取更直接的控制政策时,布什政府在背后尝试了一次政变(美国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以及厄瓜多尔进口的石油数量超过了整个中东地区)。
  印尼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境况也是这样:恐怖战争为美国新的、超强的军事存在打开了大门。美国分析家左坦·格罗斯曼这样评论道:“对美国的战争制定者来说,建立新的军事基地是一种长远的考虑,它比战争本身更为关键,也比美国的敌人重要得多。”在乔治·布什的第一届任期结束时,作为外交事务中的新手,他已经领导了美国历史上最戏剧性的军事扩张。美国的军事基地使得他可以在战略上控制欧亚大陆所有的能源路线,这是史无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