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节
作者:卡车      更新:2021-07-25 22:30      字数:4773
  三岁的时候身体一直很好的黛玉,莫名其妙的就生病了。然后听敏儿说,他们家就来了俩神棍,说什么要化黛玉出家什么的。
  那俩神棍的话音刚落,大夫给黛玉扎了几针,黛玉就醒过来了!
  刚回家的红玉侠女拿着木棍,狠揍了俩神棍一顿。把他们给赶出了林府。
  不知道是不是和宝玉打小就认识,或者说黛玉被她的侠女姐姐红玉带得挺彪悍。
  在贾家,就算是跟宝玉一起玩,掉眼泪多的反而是宝玉。而宝玉一掉眼泪就被黛玉鄙视。
  老太太观察了他们几年的相处,还纳闷:这是不是反过来了?欠眼泪的是宝玉,而非黛玉吧?
  元春也在三年前出嫁了,嫁的是贾珠的一个同科。前几名的进士,如今和贾珠一样,做翰林院修撰。
  元春离开的这几年,宝玉就一直跟着老太太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被宠着长大的缘故。宝玉和贾琮他们一样,都跟着先生读书、学习。虽然偶尔嘴里会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出来。也算是好学的了!
  就是琏儿也定亲了!
  当然,琏儿定亲的对象跟王家是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而是张家给他找的,鸿胪寺卿的嫡出长女。就在这年八月成亲了!
  被关在小院落里的王氏,儿子成亲她才出来,就闹了一场。
  于是,在元春成亲的前一天,元春去了王氏的院落,也不知道他们母子俩说了些什么。
  第二天,宾客都来了,也没有见王氏出来。
  而元春出嫁后,王氏就沉寂了。再没听溪儿传来消息说她有什么不安分的举动。
  见她识相,老太太也就把溪儿回到自己的身边。王氏那边,只是多安排了几个丫鬟、婆子在那守着。
  最近的京城开始不太平了,几个皇子闹得很厉害。
  老太太不懂政治,却也知道这个时候去凑合那些事情,还不如当个缩头乌龟来得长寿呢!
  因为贾家还属于四王八公的范畴。即便贾赦只是个没有实权的一等将军不说,那些个人现在也都找上门来了!
  他们找贾赦,结果贾赦装疯卖傻。那些人跟他说了老半天,愣是什么都没有套出来。让他们恨得牙痒痒的,却也没有办法。
  本来老太太是想带着全家一起去庄子住一些日子的。只是在听说有人找上门后,她也不敢再说什么去庄子了。住在家里,不管这么说都要比在庄子上要安全多了!
  又过了两天,贾政从衙门回来得稍微晚了一些。
  只是,他才进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跑去找,老太太。
  母子仨个一起去书房……
  “母亲,今天我刚从衙门出来,就被人给请到了酒楼……”
  “他们请你酒楼干什么?”
  “就是、就是让我们家的人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多为他讲话……”
  ————————————————————————————————————————
  在他们到京城两个多月后的某天,林如海在家接到圣旨,官从太仆寺卿。
  转眼,林如海回京已经四年了,贾敏的身体依然很健康的。两家的孩子也是互相往来频繁的。
  贾琮和墨玉两个都考上了国子监。虽是表兄弟,却更胜亲兄弟!
  小小的黛玉已经五岁多、快六岁了。慢慢的脱离了小时候的婴儿肥,黛玉那小美人的雏形初现。
  三岁的时候身体一直很好的黛玉,莫名其妙的就生病了。然后听敏儿说,他们家就来了俩神棍,说什么要化黛玉出家什么的。
  那俩神棍的话音刚落,大夫给黛玉扎了几针,黛玉就醒过来了!
  刚回家的红玉侠女拿着木棍,狠揍了俩神棍一顿。把他们给赶出了林府。
  不知道是不是和宝玉打小就认识,或者说黛玉被她的侠女姐姐红玉带得挺彪悍。
  在贾家,就算是跟宝玉一起玩,掉眼泪多的反而是宝玉。而宝玉一掉眼泪就被黛玉鄙视。
  老太太观察了他们几年的相处,还纳闷:这是不是反过来了?欠眼泪的是宝玉,而非黛玉吧?
  元春也在三年前出嫁了,嫁的是贾珠的一个同科。前几名的进士,如今和贾珠一样,做翰林院修撰。
  元春离开的这几年,宝玉就一直跟着老太太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被宠着长大的缘故。宝玉和贾琮他们一样,都跟着先生读书、学习。虽然偶尔嘴里会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出来。也算是好学的了!
  就是琏儿也定亲了!
  当然,琏儿定亲的对象跟王家是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而是张家给他找的,鸿胪寺卿的嫡出长女。就在这年八月成亲了!
  被关在小院落里的王氏,儿子成亲她才出来,就闹了一场。
  于是,在元春成亲的前一天,元春去了王氏的院落,也不知道他们母子俩说了些什么。
  被关在小院落里的王氏,儿子成亲她才出来,就闹了一场。
  ☆、第86章
  鉴于贾政所说的事情;老太太和两个儿子在书房里讨论了半天;都没有个结果。
  谁让老太太前世只是个农民呢?即便经常看书、看报纸、看电视新闻;对很多的事情也不过是一知半解,更别说政治这种复杂的事情了!
  何况;两世的年代不一样。很多前世的看法,到了如今,根本就不能用!太挑战皇权了!
  这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现代的科学在这里用不上。就算用得上,她也什么都不知道!科学种田她知道一点;其他的科学什么的,她是半点都不懂、也不知道!言论的自由都没了;她还能说什么呢?偶尔能挑一个自己信得过的来唠叨一下……
  想她老人家初次来到这个世界;她也只是想着怎么改变两个儿子和女儿的轨道。只要女儿过好了、儿子不惹事了;那么贾家就不可能像电视里那般凄惨。
  如今一看,三个孩子都很孝顺、很信任她。所以,不管自己说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老太太为什么要他们去做这些事情。
  老太太忘记了,电视里的贾家,早就已经腐朽,还参与了那些个皇子们的斗争。而且还一脚踏多条船!都这样了,不翻船才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呢!
  更何况,现在,大儿子虽然只是个空头将军,还做了别人不屑的商人行径。即使是这样,竟然还能入圣上的眼,为圣上办事。
  虽然知道的真相的人不多,耐不住有人看到他好几次在宫里跟圣上用膳。当然,他跟圣上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就算是圣上的贴身太监也是不知道的。
  这是多得圣心才有这样的荣幸啊!
  出行,这货做事没规律,几乎没有机会打听到他固定在的地方。往往才知道他所在的地方,等他们到的时候,他又已经离开了!都没有什么地方他是呆的久一些的。
  明明前三天,他都在不固定的时间出门了,去的地方还是不一的。等第四天去等他出门的时候,他偏又好几天不出门了!
  送礼吗?没个名目不好送啊!偏偏他们一家不管什么事,都低调得不能
  不能再低调。收买贾家下人?啊呸!给钱都没人要!还收买个屁啊!
  于是箭头一拐,曲线拉拢的找贾赦他弟贾政去!
  说到贾政,在工部呆了那么久也还只是个六品官。兢兢业业的做事、老老
  实实做人。每天非常规律的去衙门、回家,在两点一线之间往返着。偶尔会跟同僚吃个饭,其他的时间,似乎都没有在外边呆过!
  所以说找贾政要比找贾赦容易多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兄弟俩的关系还很好,那么他们找了贾政,待他好一些,贾政回在家里跟贾赦提起他们的吧?
  母子三人,说是讨论问题,分析利弊。现在,他们在喝茶、聊天。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些从龙什么的,他们都不参与!还有就是怎么避免无意中被那些个皇子利用。
  “赦儿明天,你们分别去把你大伯和你妹夫请来,很多事情,我一个深宅妇人是不知道的。我们只要不参与那些主子的争斗就可以了。”
  “儿子明天就把大伯(妹夫)请来。”
  至于贾政、贾赦跟贾代化和林如海他们怎么商量,老太太也没去问。
  对于隔壁的宁府,或许是现在贾代化还活着,贾敬依然考了进士,娶的妻子没有换人。由于有贾代化的管教,还没想到要去什么道观,而是一个七品小官做了好多年。
  对跟人相处,他比电视里的贾政都不如。
  贾敬的儿子贾珍,自从贾代善去世,在贾赦的提示下。贾代化赶紧的约束了纨绔的孙子。
  儿子都被管的木木呆呆的,不会跟人相处。孙子再纨绔也不会跟电视里那般胡来乱搞了。就是好色也只是家里那些个通房丫鬟、姨娘一大堆。
  贾珍不是不想看到漂亮的女人就要,而是他要敢这样做,直接就让他祖父关到庄子上吃素!那庄子上连个老太太他都看不到,净是大老爷们。
  那没有小厮伺候吗?还想人伺候,门都没有!就是爷们还全是五大三粗的壮汉。就差没让他去开荒种地了!
  当然,贾代化是不会想到这么做的。他哪里是会管孩子的。他父亲也不曾管过他们什么所以就问了贾赦。
  贾赦呢?听多了老太太话本,自己在心里综合了一下,就给了贾代化那么一个建议。
  几次下来,贾珍的那胆也就给养瘦了!胆不肥,哪里还敢为非作歹呢?想玩女人?找自家的夫人、小妾、通房去。
  眼看着年纪不小了,看他那性子也知道是做不了官的。他老了,手上早没了实权。不是他不想要实权,而是为了不让圣上猜疑,他就自己放权了。
  他这一放权,在家的时间就时间就多了。时间一多,自己就发现家里的后备,老太太都没有想过要把孩子有很多的缺陷。
  他就想啊,怎么才能把孩子的性子给改改呢?
  想到四弟那俩儿子开始似乎也不好,后来四弟不在了,他们才慢慢成长起来的。
  可他们家的孩子不一样啊!他是又打又骂都不顶事儿。无奈之下,他只好低头向弟妹请教了!可弟妹懒得说,而是让大侄子跟自己说了。
  听赦儿说的那些,就让人听了就觉得很不靠谱。只是自己也没有办法了,所以才想着试试。结果、竟然还真的管用了!
  经过那么几次的教训,珍儿现在可是老实多了。
  每个月固定的领钱,要是去做事情了可以按做得好坏给钱。不做事?行,每个月就那么几两银子。想多支一点?做事情去。不做?那就别想要银子!
  “慈母多败儿”,开始贾珍是不在意什么那么月钱的。反正跟自己母亲面前装个可怜、或是说要买什么东西之类的,钱什么的就到手了。母亲可就自己一个孩子的,不疼自己还能疼谁呢?祖父的那点吩咐,他才不会在意呢!
  贾代化不是不知道儿媳妇宠孙子,所以在观察了半个月后。他老人家果断的把孙子和儿媳妇“隔离”了!
  当然,这“隔离”不是不让他们母子见面,而是,请安可以,但贾珍的身边有一个贾代化的人。只要看到他们拿一次钱,就把贾珍请去习武一次。
  反正又不是往死里打,不过是揍得你几天下不了床!按拿钱的多少来算计。想去花天酒地?回床上躺着去!这一来二去的,贾珍的胆子又缩小了一些。
  贾蓉有贾珍这样一个爹,有样学样的。只是,他的胆子比他爹的更小、也更实务,早在被太祖父收拾一顿后就学乖了!而且,他还是要去家学上学的。
  听说以前的家学,都是混日子的。后来被太祖父收拾一番,就不能再在家学里边戏耍了。
  贾蓉是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却也没敢无故不去。
  贾珍父子俩实在是不知道,就祖父(太祖父)那么个老人,怎么就能想出那么多的招数来对付自己呢?
  宁府,就这么的在贾代化的调教下,就算了出了贾敬那么个奇葩的进士外。孙子、曾孙什么的,就不学无术了!
  对比荣府,就算大侄子贾赦和珍儿一样不学无术,但人家孝顺啊!知道父亲不在了,要撑起一个家。即便袭爵了,也没有坐吃山空的在家,而是努力地去做事。就算是为了弟媳妇,他也有了事情要做,这是他们的孝心!
  自己家呢?敬儿是考了进士,给宁府添脸面了。可除了考科举,他似乎什么都不会。简单的跟人相处,都做得很僵硬,还能做什么呢?
  珍儿更是混账。好在,给他们娶的媳妇,都是性子好的。
  所以说啊,人比人,那得扔过墙啊……
  老太太其实也关心宁府的。不管这么说,都是贾家人不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贾。
  再说,贾代化还是现任的族长。很多贾家族人的事情,还都需要他去做的。
  几年前赦儿跟他们说了族人的一些弊病,贾代化就着手整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