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6-17 09:11      字数:4751
  孙大成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挠了挠头,傻笑一下,知道柳絮有了身孕,他高兴坏了,昨夜一夜没睡,天蒙蒙亮了才闭了闭眼。起来还被娘好好说了一通,怪他没有好好照顾柳絮,又让他稳重点,去了丈母娘家别跟个傻小子似的傻乐傻乐的。所以他去老柳家报信的时候,都是强忍着,免得被时候轻浮不稳重,难当大事。
  现回了家,他又有点忍不住了,听娘说让他和柳絮分房,他有点发愣呢。明白过来就赶紧撒娇:“娘,会注意的,不想跟柳絮分房。”
  孙氏轻斥道:“这个孩子说什么呢,等过了这几个月份。”
  孙大成看娘误会了,赶紧摆手道:“娘,,误会了,不是,不是那个意思。”
  孙氏也有点尴尬,捶了他一拳:“行了,反正这么大了,自己知道就行。”说着就去帮着收拾西间,重新抱了两床被子出来,新被子给秀瑶拿过去盖。
  秀瑶跟柳絮说了一会儿话,就让她休息,她想上前面的铺子里去看看。柳絮道:“别去,有什么好看的,明天再看也不迟。给看好东西呢。”说着就要起来。
  秀瑶唬得赶紧按着她,“小姨,得躺着。”
  柳絮嗔道:“别跟他们一样大惊小怪,哪里有那么吓。要是一直这么躺着,那不得闷死呀,又不出门就屋子里呢。”她起了身,领着秀瑶去西厢。
  一进门,秀瑶就看西厢摆着一架织布机,应该是小姨从前那台,只是看着又不那么像,有了改动。她上前仔细一看,惊喜道:“小姨,做了花楼机”
  这台织布机很明显是能够提花的那种了,比起从前三姥爷帮她改的能提六综的,现改成了至少能提八综,还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
  之前柳絮的织布机也能织斜纹等简单的花纹,但是她刚研究明白又赶上出嫁的事情,所以就那么搁下了。出嫁之后又忙着管理家务,织布的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了。不过她却没有忘记赶紧织布机,按照秀瑶当时画下来的图样,一点点地摸索,请改装,就成了这样一台织布机了。
  柳絮眼睛亮晶晶的,“花了好多心思才弄好的呢,本来想这次去送给呢。”
  秀瑶一听要送给她,惊喜地看着小姨,“小姨,送给?”
  柳絮笑道:“是呀,要不现也不需要织布,弄干嘛,怪费劲的。”
  秀瑶心里感动无比,突然又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小姨是不是忙活这个东西,太花心思所以才费神太过导致胎气不稳呢?
  她感动又歉疚,“小姨,对真好。”
  柳絮拍拍她的胳膊,“那不是应当的吗?对也好啊。”
  秀瑶笑了笑,一切尽不言中。
  柳絮继续给她展示,“这花楼机还没完工呢,反正就是瞎捉摸,能不能用得好还没试呢,回头找几个来给试试,要是合适了就让做起来。”
  秀瑶上机试了试,她小不是那么方便,而且一个再厉害,其实也就能同时控制六片综片,如果综片太多,就要踏板多。如果踏板太多的话,的两只脚也就不能那么自如的控制,所以织布的时候提花花型就受限制。
  如今将踏板和上面的花楼结合起来,一个下面织布,一个负责上面提拉,甚至还可以两个三个,这等于就是引进了织锦的一些复杂工艺。这才是真正的花楼提花机,不过制作起来又复杂得很,除非有详细的制作说明书或者去锦缎织坊偷师学艺,单纯想象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柳絮这架织机也没有真正的花楼机那么复杂,毕竟不是织锦那样的高档布料,棉布的纹饰还是以简洁为主,上面的花楼就没有那么复杂,操作起来也方便得很。
  秀瑶扑上面研究了半晌,“小姨,看们不如就这样,弄个多综多蹑织布机好了,像书上说的那种花楼机上面得有花楼,还要有坐上面配合提花,只怕不是那么方便。”束综提花机是织锦工艺的最高成就了,一般的棉纺织业根本没有用过,而且那么复杂的工艺,棉纺织也没有必要全盘照搬。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销售的问题,能够穿得起复杂提花花型衣物的,自然是达官贵。而达官贵正式场合的衣服,绝对是丝绸锦缎多。棉织品多半是用作常服或者是家常睡衣、铺盖等用途,若是提花太过繁复,又失去了它面料特性的本意,而普通,更加不会花那么多钱去买这样昂贵的棉织品了。
  所以秀瑶觉得这台织布机,不需要太复杂,只要能织一些简单又实用的花型就好,这样销路会好得多。
  柳絮听她说完,笑道:“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上面的花楼就没有真的去做,而是额外定做了一些综片,有需要就加上去。反正这台织布机也能织出来简单的缎纹,可比平日里的布看着漂亮多了,真的跟缎子似的呢,滑滑的,光光的,就是纹样简单一些。”
  缎纹布布面平滑细腻,富有光泽,比平纹布和斜纹布成本也贵,能织出来的团也丰富,花鸟鱼虫、几何纹样,都能再现出来。
  摆弄了一会儿,秀瑶记挂着小姨的身体,她直起腰来对柳絮道:“小姨,咱快点去东间吧,别让小姨夫和嬷嬷看见,他们该说了。”
  柳絮虽然不怕孙大成,可对于婆婆还是有点怕的,倒不是怕婆婆训斥,而是怕她大惊小怪、呼天抢地的样子,那大嗓门简直要把屋顶都掀了。柳絮也心有余悸,所以还是赶紧跟着秀瑶过去
  ☆、157婆婆媳妇;
  第二日一早;柳絮正和秀瑶说话,研究那织布机,孙氏就端了一小瓦罐炖鸡进来;那香气立刻飘散在整间房内,让人垂涎欲滴。
  柳絮赶紧示意秀瑶聊家常话题,免得婆婆说费神。
  孙氏笑道:“艾叶炖鸡,可是保胎的好东西;你喝鸡汤;把鸡腿和鸡翅膀给瑶瑶吃。”
  秀瑶道:“嬷嬷;我吃一只鸡腿就好,给我小姨吃吧。”
  孙氏笑道:“你小姨先喝鸡汤;回头我还给*汤面呢,好孩子,你多吃点。”
  秀瑶道谢,就帮着舀碗盛鸡汤给柳絮喝,她看那鸡汤上面有层油,就把油一勺勺地都撇掉。
  孙氏见了忙制止她:“这个不能撇掉,你看你小姨那么瘦,得吃点油水养养膘才行。”
  柳絮不想喝油腻的,“娘,还是你喝油多的吧,我现在还反胃呢,要是吐了就白瞎了,还是喝点清淡的好。”
  孙氏一想也对,媳妇害喜,喝了油的该不舒服可能要吐。好好一只鸡,要是吐掉白瞎了。她笑道:“行,我把这油乎乎的给他们喝去。”
  等孙氏端着一碗油多的鸡汤走了,秀瑶慢悠悠地啃着鸡腿,“小姨,俺嬷嬷对你挺好呀。”
  柳絮小口小口地喝鸡汤,道:“还行吧,要是能生个儿子就更好。”她又压低了声音对秀瑶道:“你不知道,他们家好几代单传,总是就生一个儿子。”
  秀瑶眨了眨眼,难道真有这样的事情?应该是男人的遗传基因问题吧,不过这些她可一点都不懂。她搜肠刮肚地帮着柳絮想保胎的法子以及孕期要注意的事情,结果发现自己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就知道怀孕的时候不能吃螃蟹、韭菜、花椒大料等,最好多吃点花生、核桃什么的,还是因为听人说吃这个小宝宝聪明才记住的。
  看到那艾叶鸡汤,秀瑶又笑自己,生孩子这种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什么时候都知道如何保胎如何注意如何坐月子的,哪里要她这个没生过宝宝的现代人来操心呢。
  况且,古代这些食物,天然鸀色,没有化肥和农药的侵害,只要不犯冲的,吃下去就是好的。
  “小姨,你是怎么让嬷嬷对你那么好的?有没有什么诀窍,回去我告诉俺大姐。”她笑眯眯地望着柳絮,取取经。
  柳絮想了想,很认真地传授她经验,“像尊重亲娘那样,不过不能像和亲娘那么随意,更不能像亲娘那么亲昵热性,当着婆婆的面要对她儿子各种嘘寒问暖,各种当回事。你要是委屈,也不能当着婆婆的面说,你得迂回。你对她儿子好了,对她尊重了,有些小事情她也就不那么计较。”
  秀瑶点点头,笑起来,“不过,也要看人,我看嬷嬷也是个善良人,不难相处。你对她好,她也对你好。”
  柳絮笑了笑,“和你家你嬷嬷那样的人,也少。”
  秀瑶笑而不语,吃了一只鸡腿,然后把碗筷什么的收拾了放在堂屋等厨娘来收。她对柳絮道:“小姨,你也要多吃点水果蔬菜的,不能只吃肉喝鸡汤。”
  怀孕的时候也要保持饮食营养均衡,这个她还是知道的。
  就算现在没有新鲜水果,不过古代晒干的果脯,那也是天然无害的,没有添加剂,没有变质,吃了就能吸收到养分。杂货铺子里有不少蜜饯果脯,桃杏、红枣、山楂,不过她也不知道什么不能吃,也不敢跟小姨瞎建议的。
  说了一会儿话,秀瑶让柳絮闭目养神休息一下,她则去院子里透透气。
  孙大成端着个笸箩进来,里面装了些蜜饯果脯,还有去冬存下的山楂和橘子,端来给她吃。秀瑶接过去,问道:“小姨夫,这些小姨也能吃吗?”
  孙大成低头扒拉一下看了看,“我问过大夫的,山楂可不能吃,橘子少吃点无妨,这些都给你吃的。”
  秀瑶道了谢,将笸箩放下,“小姨夫我去铺子里玩一会儿。”
  孙大成从门缝看了看屋里,见柳絮躺在炕上睡了,他放低了声音,“走吧。”
  秀瑶就跟着他去了,老孙头和一个小伙计在忙活,秀瑶过去问了好就随便看看。孙家杂货铺子果然是杂货,里面几乎什么都有,除了日常的烟酒糖茶,还有果脯蜜饯,针线布头,酱油醋盐,甚至连笸箩小箢子、锄头扫把之类的都有。
  屋里堆满了货物,门外也摆放着很多货品,窗外一个瓷器摊儿,门前还有些农具,另外还有一个放点心的摊儿。
  这时候有人来打酱油,老孙头去给量酱油,那人又要买包彩线,小伙计就去给他找。结果翻了半天,满头大汗地将一包线从货箱子里找出来。
  秀瑶看得汗哒哒的,这么小个地方,那么多东西,还真是不好找呢,也亏得他们记性好。她对老孙头笑问:“爷爷,你们这里多少样东西呀。”
  老孙头笑着擦了把汗:“我自己都不知道了呢。”
  那小伙计掰着手指头数了几十样,最后憨笑:“还有些我也记不得了,进了没人买就压在那里。”
  老孙头指了指那边,对秀瑶道:“那个福豆倒是不错,跟这里的蜜饯果子什么的一样卖,回头瑶瑶再给我们做些来。”
  秀瑶点点头:“好呀,不过现在没了,得等冬天呢。”
  她在铺子里看了看,见那杂货铺子除了常用的几样是有规律的,其他好多都叠放在一起,根本找不到。她忍不住出主意:“爷爷,你们怎么不做几个货架子?把这些东西分别放在架子上,同一类的放在一起,不就好找了吗?”
  老孙头摸着下巴,看着门外那么多货品直叹气:“每天搬进搬出的,货架子可不方便。”
  秀瑶过去比划了一下:“爷爷,你可以把屋子收拾一下,这几间打通,然后摆上货架子,人家若是要买什么,可以进来挑选,就不用再满箱子找了。当然,门外的还可以继续放。”
  老孙头盘点了一下,笑道:“这个法子倒是新鲜,跟集市摆摊卖货似的,看见什么舀什么。”
  秀瑶知道他肯定想过的,自己提醒一下他就名表,“这就是一个小集市呀,爷爷,你可以叫你的杂货铺为小集市呀。有了这个,大家都不用去赶集,也能买到需要的东西。”
  孙大成哈哈笑道:“爹,这是个好主意,以后这四外村的人到咱家来赶集好了。”
  小伙计也欢喜:“五天开一次集,去一趟还大老远的,不如来咱家近便,反正也不贵。”
  这么一说,老孙头也有了兴趣,就让小伙计看着铺子,“瑶瑶,咱们屋里说去。”
  孙大成也跟着进来,找了笔墨纸砚来,老孙头早就听儿子媳妇说过秀瑶会写字,也不惊讶。
  货架也不是什么难做的东西,秀瑶那么一说,老孙头自己也就有了概念。然后秀瑶就说了几点自己的建议,让他如何分类产品,例如吃食要单独放,干净整洁,不能让人产生不好的想法。
  最的问题就是:防盗。
  开小集市,店家就两三个人,若是来了一帮买东西的,他们冲进去偷舀了东西也不知道,那就亏大发了。
  老孙头也觉得有点麻烦:“这是个事儿呢。”
  孙大成道:“爹,来的都是附近的人,谁好意思偷呀。再说了,咱好好看着就行了。”
  秀瑶也提了几个建议,例如进去的时候不要带自己另外地方买的东西,免得混淆;提供笸箩供他们用来选货;警告一旦抓到偷盗的就扭送官府;最现成的办法就是货架四周的墙壁上,多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