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6-17 09:11      字数:4758
  “那个草种子,你帮我打探到了吗?”秀瑶问道。
  齐风还以为她不会跟自己说话呢,他不由自主地笑了笑,“有啊,来年和树苗一起给你。”
  秀瑶又道:“能麻烦你再问问,他们有没有其他树苗吗?像油桐、核桃、乌桕什么的。”
  齐风嗯了一声,“我问问看。”
  秀瑶道:“谢谢你。”她总觉得他是个神秘而又狠辣的人,跟她绝对不是同一类人,可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交集,而他竟然还帮她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她觉得既然他对她一点都不坏,她也不该有太多的疑虑,能多交个朋友当然是极好的。
  对他们这种做大事的人来说,树苗草种子,估计比鸡毛蒜皮还小吧,她不由得叹了口气。几乎无法把面前这个少年跟那士兵口里说的那个威风凛凛,大杀四方的小齐爷联系起来。
  “那个人贩子是你抓住的?”秀瑶忍不住还是问出来。
  齐风嗯了一声,“那种人贩子,死不足惜。”
  这个秀瑶同意,拐卖一个孩子,就破坏了一个家庭,多少人受苦?“听说他还敢拐卖官员的女儿,真是活腻歪了。”如果不是拐卖了某官员的女儿,估计也不会那么快就落网。
  齐风道:“我不是因为他拐卖陈知府的女儿才抓他的。”
  秀瑶笑了笑,“不过,救了知府家的千金,肯定能获益匪浅。”
  齐风没有否认,“这倒是。”他有了今日,三哥也去了灵山卫。
  齐风赶着马车一路进了桃源村,在秀瑶家旁边的街口停下,齐风跳下车,伸手扶着她下来,这次没有用提的。
  秀瑶道:“多谢你,你回去路上要小心。”
  齐风应了一声,目送她家去敲门,很快院子里有亮光透出,脚步声快速响起,门被拉开,秀瑶和出来的人说着话往他站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就家去了。
  齐风松了口气,他还怕秀瑶跟家人说他送来的,然后人家让他过去坐坐,他最怕应酬的。不过显然小丫头意识到他的问题,替他想到这一点没有提他,可看着关上的门,他似乎又有点失落。
  马顾自走了两步,车晃起来,齐风回过神来,笑了笑,赶着马车离开。
  秀瑶回到家,柳氏等人担心坏了,一个劲地问她,“原本不是说当天就回来吗?”
  秀瑶道:“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也还是今天呢。”
  柳絮斥道:“少打哈哈,你娘说天不黑就能回来的,就去送个东西,哪里要这么晚?”
  秀芹和秀容也很担心,“真是的,你一个小丫头去干嘛。”
  秀瑶享受着这种甜蜜的责问,她道:“我不是想大哥了,想去看看嘛。”
  柳氏赶紧又捅开了火灶,“没吃饭吧,还给你留着呢。”
  秀瑶看着亲人的脸,热气腾腾的锅灶,心里都是幸福和甜蜜,只是梯子的死还是让她难以释怀,怎么就那么没了。
  她忍不住哭起来。
  柳氏等人都吓坏了,以为她被坏人欺负了,“丫头,到底怎么啦?你不是跟你周强叔他们回来的吗?”
  柳氏自然不知道那里的事情,以为周强他们有事耽搁,所以回来晚了,之前去过周强家几趟,他媳妇也担心呢,只说没事让他们不用担心。
  秀瑶忍不住扑在柳氏怀里,抽泣道:“娘,梯子哥,他死了。”
  ☆、130柳絮出嫁
  秀瑶忍不住扑在柳氏怀里,抽泣道:“娘;梯子哥;他死了。”
  柳氏一愣;不敢置信地将她扶住,“瑶瑶;你说什么?”
  秀瑶擦了擦眼泪,忍着酸疼把河渠的事情说了一下。
  柳氏几个怔怔的,她抹了把泪;“作孽哦。梯子家知道了吗?”
  秀瑶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呢,我是别人送回来的。”她又说了一下那里监工的差役等,说齐风在那里;他送她回来的。
  柳氏叹了口气;“你这个孩子,人家齐风帮了那么多忙,你怎么也不让他家里来坐坐?这大冷的夜,走夜路多难过。”那次路上遇到的老黄历柳氏早不害怕了,加上齐风有李存久给他出主意,事情早就压下去,外人自然也打听不出什么。他又和老柳头家有了租地的关系,老柳头打听说他人不错,柳氏自然也就有好印象。
  秀瑶道:“他们忙呢,要不是出了这样的事,人家也不管的。”
  柳氏道:“早知道真不该让你去。”只是谁也没料到会这样,以前秦大福也会去看秦业和秦二贵,给他们送点东西,从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也不知道梯子家知不知道呢。”柳氏叹了口气。
  晚上秀瑶睡得不踏实,梦见大爆炸啦地震了,再不就是梦见齐风一脸血,还梦见大哥被石头砸了,吓得她一下子醒了,不明白为什么会梦见齐风。
  睁开眼一看,天都亮了,小姨几个人坐在炕上织手套呢。
  为了让她多睡会儿,大家都没叫她,看她醒了,秀容道:“我给你端饭。”
  秀瑶忙起身,“不用了,我要起来的。”她看了看,娘不在,问道:“娘去梯子哥家了?”
  秀容点点头,“一早送回来的,梯子媳妇哭得都要疯了。”秀瑶想起许二哥说梯子越界了去了那里才被石头砸到的,如果他媳妇不去,不避开众人,会不会就不那样了呢?
  他媳妇肯定后悔自责得要死。
  到晌午柳氏才回来,看起来很疲累,她在梯子家帮了一上午忙,吃了饭还要过去。梯子家忙乱乱的,哀哭声一片,他爹娘骂新媳妇是扫把星,才过门就把他们儿子克死了。老夫妻俩商量着要把媳妇赶走,后来又改变主意要她给儿子守寡,闹得不可开交。
  本家的以及要好的乡邻都去帮忙,周大爷、周素仁、周强等人也都去了。据说原本梯子没有工伤费,他不守规矩越界去爆炸区,被炸死也是因为自己私自乱闯。不过齐风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将他报成了工伤,要到了二十两银子的工伤费,以县衙和河道的联合名义发下来的。
  等梯子家灵堂搭好了,秀瑶跟着柳氏去给磕了头,梯子下葬那天,又下了大雪,柳氏就不许她去免得着凉生病。
  秀瑶回来脚有点冻了,木木地疼,热乎过来就痒得难受。好在只是冻了一点点,柳氏就用茄子茎和根,切碎了放在锅里煮,煮得烂烂的给她烫脚。
  连着烫了几次,幸亏照顾周到及时,倒是就好了没有继续厉害,也没有留疤。想起大哥的手,秀瑶就有些心疼,那么厉害,只怕一时半会治不好的,来年还会犯。
  所以必须要努力赚钱,让家人不再受苦。
  过了几日,柳大舅和柳起赶着驴车来接柳絮,冬至月十九是黄道吉日,那天再让柳絮上花轿去孙家。孙大成回家都商量好了,就以他之前生病为由推迟了新娘子过门,如今将婚礼补上。不过观礼的人自然就少了许多,反正柳絮也不在乎。
  柳氏寻思秀瑶可能被吓到,这几天心神不宁的,所以让她跟着小姨去姥娘家,等小姨上花轿过了门再回家,让秦扬继续在姥娘家念书,等家里有钱了,再想着让他回家念。反正这么大的孩子回家也帮不了忙,不如让他跟着读书,打好底子。而且回了家,少不得要被张氏找了去,整天挑唆这个那个的。
  秀瑶自然乐意去姥娘家,因为小姨的事情姥爷姥娘都憔悴很多,不过好在事情解决了,他们又开心起来,女儿的婚事总算是解决得不错!老两口长舒了一口气。
  原本老柳头和李氏还想帮衬一下秦家,不过秀瑶拒绝了。他们又是盖磨坊、又是儿女亲事的,家里的积蓄也折腾的差不多了,只能等养了猪再打算。
  秀瑶帮姥爷算了笔账,年初嫁了柳霞,十月初嫁了柳芸,冬至月嫁了小姨,又得给柳升表哥定亲送聘礼。这些林林总总的,就亲事也得花好些钱,对于普通人家,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姥爷又好点面子,不肯人家看轻,孙女孙子的都一样,那就更要花钱。
  而且据柳飞悄悄地跟她说,姥爷还是借了钱的,如今家里只怕也没啥钱。所以姥娘给她钱让她拿回去给娘的时候,秀瑶果断拒绝,说过来年要在磨坊那边一起养猪,已经算帮衬了她家,不必再帮钱,李氏和老柳头也只得如此。
  小姨出嫁之后,秀瑶让柳飞送她回家,顺便再带一些晒干的地瓜枣回家,如今姥娘家鲜地瓜也没多少,都按照秀瑶的要求晒成了地瓜枣,其余的都是地瓜干,大半也磨成了地瓜粉,等来年喂猪用。
  秀瑶一回家,秀容就激动地道:“瑶瑶你可回来了,咱们有生意来,你没在家,我们都没敢接,等你呢。”
  秀瑶笑道:“干嘛非要我呀,你和娘还有大姐就做主呗。”
  秀容道:“那可不行,这次可是大生意呢,你猜是谁?”
  秀瑶猜了几次都不对,最后摇头道:“那我哪里知道呀。”
  那边柳飞也很好奇,听他们说地瓜枣能换钱,他也替他们高兴。
  秀容见逗得差不多了就揭开谜底,“是我们赶集那次,你还记得不,有个穿着棉布袍子的男人,是他,你知道他是谁吗?”
  又来了!秀瑶头疼道:“三姐,你一次性说完吧,我又不是太白金星,哪里能掐会算的呀。”
  秀容笑嘻嘻地道:“那个人是县里冯家的掌柜呢,就是咱娘去过的那个冯家,给他们绣鞋垫的那家。”
  秀瑶笑道:“三姐,我知道了,就是那个冯家。”除了他们,还有几个冯家呀,看起来三姐高兴坏了呢。
  秀瑶也想起那个人,在集上是第一个买福豆的人,不过买了一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秀瑶也就没有再注意,如果不是他第一个买,而且买了一斤,秀瑶也就不会记得他了。“他说什么时候再来了吗?”
  秀容道:“他说如果你回来,就去周大爷或者周强家送个信,他接到信就会过来跟我们谈的。”
  周大爷家,秀瑶不想去,所以就选择去周强家。她去周强家送了信,回来吃了饭,柳飞就要走。柳飞走的时候,柳氏也收拾了几副手套给他带回去,推磨的时候戴正好暖和。
  第二天早饭后,秀瑶帮着大姐纺线,其他人织手套,这时候有人来敲门。
  秀瑶跑去开门,见来人穿着棉袍儿,披着大斗篷,头上戴着一顶厚厚的遮耳帽子,她笑道:“是冯掌柜吧。”
  冯掌柜笑了笑,“正是呢,秦四小姐,你可回来了。”
  秀瑶忙请他进去,“冯掌柜,你叫我秀瑶就好,可千万别那么叫。”她不过是普通农家女,哪里需要用小姐来称呼,再说了,她觉得叫名字更亲切。
  冯掌柜从善如流,“秀瑶,那你叫我冯叔,咱们亲近点。”要来谈生意,打感情牌也是有好处的。
  秀瑶就甜甜地叫了一声冯叔,然后请他屋里暖和。
  冯掌柜笑道:“请你和柳嫂子去周强家说话,他们家更热乎,还有茶点吃。”
  秀瑶就知道他是为了避嫌,感激他的体贴,就进屋去跟柳氏说。
  柳氏笑道:“人家冯掌柜是厚道人,我还想请他去你爷爷那里呢。”说着解了围裙,又对秀芹道:“秀芹,你看家,我们过去看看。”
  秀芹应了,让她们只管去。
  柳氏就带着秀瑶和秀容两个女儿去,见了冯掌柜,几人问了好寒暄着就去周强家。
  周强家自然比不得周大爷家,但是比起秦家这种贫寒人家,那就是好得多,比起一般人家来也要殷实些。他们是一座小四合院,庭园宽敞,影壁高大且长,就将南屋隔成了外院。
  平日里乡邻来串门,都是去正屋炕上坐的,娘们儿爷们儿的大家亲近。但现在是冯掌柜,县里来的客人,周强就请他南屋会客室喝茶。
  几个人互问好,寒暄着,又说起了河渠那惨事,都唏嘘不已。
  冯掌柜道:“不瞒诸位,我们老爷老太太还派人去查看了呢,我们二奶奶更是心善的,打发我们去送伤药。也就是在那里,看到有人戴手套,所以呀,就打探到这里了。”
  他之前在集上转悠的时候看到了秀瑶的福豆,但是当时对这种小零嘴儿没什么兴趣,虽然好吃,可卖起来也不过尔尔。再后来他又随意地逛逛,发现不少地方的集上都有,大家还挺爱吃的,价格也稍微有点贵,销量受限,而且也只是孩子的玩意儿,所以没有什么大动静。不过他带回去之后,二奶奶他们倒是喜欢,说可以过年的时候招待孩子么,而且自己家也有铺子,可以放在铺子里卖。最关键的是,他们的铺子平时主要做批发生意,那些邻村的摊贩都去铺子里拿货,然后再去赶集或者沿街叫卖的。如果他们能跟出货的人商量一下,以后将货都交给他们,那销量会更大,大家赚的也会多点。
  另外一件事,就是他去河渠的时候,恰好看到齐风戴着副手套,看了看觉得很好,想借回来研究一下如何制作的,齐风却不舍得给,只介绍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