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1-06-11 16:50      字数:4911
  比干答道:“下人适才回话,说是在我等走后,他已然将天子所提之淫诗洗去,难道那匹夫偷懒,不曾洗去,待我将其叫来问讯。”说完便让人去找那武士了。
  不一会那武士便被商荣府上下人带到众人面前,商荣将下人干下去后,便向那武士问道:“今日我等离开女娲庙之时,王叔让你将陛下所提之淫诗洗去,你可曾照办?”
  那武士答道:“小人待天子与众位大人离去之后,便用水将墙上的淫诗洗去了。”
  商荣问道:“你当真洗去了?未曾欺骗我等?”
  那武士闻言忙跪倒在地,答道:“小人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骗几位大人啊!”说完更是叩首不已。
  武成王黄飞虎挥手让那武士下去,说道:“今日之事,不可告知任何人,不然小心你的脑袋。”
  “是是是,小人知道,定不会告知任何人。”
  待那武士出去后,武成王说道:“现在不是管此事的时候,不管是怎么回事,反正女娲娘娘已经看到了天子所提之淫诗,且震怒异常,我等现在应该想怎样免除这场祸事。”
  上大夫梅柏说道:“不错,我等此时应该想的是如何消除娘娘的怒火,以免我殷商六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商荣坐在榻上,说道:“现在只有去劝谏天子,让天子去女娲庙叩拜,以息娘娘怒火。”
  “天子性格极为好强,我等纵然劝谏,困怕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清虚道君前来找我等,而不是陛下,恐怕就是想到陛下不会听从谏言。”比干说道。
  众人闻言均是一阵黯然。
  梅柏思忖片刻后说道:“纵然是知道起不了作用,我等还是要劝谏,不然要我等大臣何用?”
  却说女娲娘娘自回到宫中,越想心中越是烦闷。唤彩云童兒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幡”。
  不多时,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女娲娘娘慧眼看去,见妖师鲲鹏等几人未曾到来,冷哼一声,也不去管,只吩咐彩云:“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侯。”
  轩辕坟三妖进宫参谒,口称:“娘娘圣寿无疆!”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之下等候女娲娘娘法旨。
  女娲娘娘对三妖言道:“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气数已尽,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尔等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毕,三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清虚自离开朝歌,便回到王屋山,心中一股闷气却是郁结不去。突然发现天空妖气漫天,纷纷向天外飞去。知道是女娲娘娘召集天下万妖。
  这才想起女娲娘娘会派轩辕坟三妖,进宫惑乱帝辛,加速殷商的灭亡。不由跌脚叹道:“今日被准提算计,失了道心。竟然忘记此节。”
  说完便驾云向三十三天之外娲皇宫飞去。
  第四卷 封神之劫
  →第四章 … 思绝色帝辛欲选美←
  今天→第三章,三更完毕,收工睡觉!←
  清虚发现女娲娘娘聚集群妖之后,便加祥云向三十三天外娲皇宫飞去,意图阻止女娲娘娘,派轩辕坟三妖下界惑乱帝辛。
  不过等他来到娲皇宫之时,群妖已然散去,清虚站在娲皇宫门口不敢轻入,等着女娲娘娘召唤,看能否让女娲娘娘收回成命。
  不一会,就见彩云仙子走出宫门,对清虚稽首道:“娘娘请道君进去。”
  清虚忙回礼道:“请仙子前面带路。”说完便跟在彩云仙子身后,走进娲皇宫。
  按理说,女娲娘娘乃是圣人,不必对清虚说个请字,但一来,清虚乃是道门首徒,地位不低,且其为六圣之外最有可能证得混元的。二来,女娲娘娘能证道,还有清虚指点的功劳,女娲娘娘欠清虚一份人情。三来,清虚乃是女娲娘娘之兄,天皇伏羲的老师。故女娲娘娘对于清虚也是比较客气。
  娲皇宫乃是圣人道场,且女娲娘娘乃是六圣之中唯一以女身得道的,故这娲皇宫布置的也是极为不凡。清虚心中有事,一路上也乌心情去观看娲皇宫景色,随着彩云仙子匆匆就来到了大殿。
  待的进入大殿,清虚见女娲娘娘端坐于八宝紫云床上,便走上前稽首道:“贫道清虚参见娘娘,娘娘圣寿无疆。”
  女娲娘娘伸手虚扶道:“清虚道友不必多礼,坐吧。”
  清虚谢过女娲娘娘之后,便坐于殿左的蒲团之上。
  女娲娘娘说道:“道友为道门首徒,一向忙碌,今日怎有空前来我这娲皇宫中?”想那圣人心中一动,三界万事,只要未曾被圣人遮掩,无不在心中,清虚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娘娘又怎么会不知道清虚为何前来?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清虚亦知女娲娘娘早知自己为何而来,此时出言,说自己一向忙碌,却是告诉自己,“此时你还是不要管了,该忙什么,你继续忙你的去。”
  可是封神之事,关系截教的生死,自己又怎么能不管呢?所以硬着头皮说道:“贫道此来,乃是见娘娘召集万妖,欲毁去成汤江山,故代天下万民求娘娘慈悲,放过殷商。”
  女娲娘娘面色一冷,说道:“清虚道友既然算出,我欲派人下界。当知我为何如此做,那辛受德身为人皇,不思励精图治、治理天下,反而写下淫诗,亵渎于我,若不给他报应,怎么显出我的灵验?况且凤鸣西岐,西岐当出圣主,代殷商而有天下,我也不过是顺应天道而已。”
  清虚言道:“娘娘为万民之母,那帝辛也是娘娘子民,从来没听说过,子孙犯了错,父母长辈要杀死子孙的。况且刀兵一起,又有多少生灵要死于战乱,娘娘难道就忍心吗?”
  女娲娘娘怒道:“那也从来没听说过,有身为人子而亵渎其母的。况且西岐代周乃是天意,道友不为圣人,终是不明天道变化。”
  清虚张口说道:“娘娘。。。。。。。”
  女娲娘娘开口说道:“此事道友就不必再说了,若是道友无有它事,就请回吧。”说完便隐去身形。
  彩云仙子对清虚稽首道:“道君,娘娘已然走了,道君请吧。”说完抬手肃客。
  清虚轻叹一声,转身走出了娲皇宫,向王屋山道场内行去。
  朝歌内,商荣等大臣,自清虚走后,便天天上表让帝辛去女娲庙叩拜,请求女娲娘娘原谅,帝辛一时极为恼怒。几次压不住怒火,欲将几人处死。
  可是准体的惑心之术虽然厉害,但帝辛毕竟为真龙天子,有真龙之气护体,神智虽然混乱,但是有时还是会清醒一会的。所以虽然怒极,但是心中总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他们是为自己好,自己不该杀他们。
  所以这段时间帝辛心中极为烦闷,又思及女娲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见六院三宫,真如尘饭土羹,不堪谛视;终朝将此事不放心怀,郁郁不乐。一日驾升显庆殿,时有常随在侧。纣王忽然猛省,着奉御宣中谏大夫费仲。
  这费仲乃是纣王之幸臣,自帝辛被准体迷惑心智,而太师闻仲又奉敕平北海,大兵远征,戍外立功,因此帝辛就开始宠费仲、尤浑二人。此二人朝朝蠹惑圣聪,谗言献媚,帝辛无有不从。大抵天下将危,自有佞臣当道。
  不多时,费仲朝见。帝辛问曰:“寡人因女娲宫进香,偶见其颜艳丽,绝世无双,三宫六院,无当朕意,将如之何?卿有何策,以慰朕怀?”
  费仲奏曰:“陛下乃万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尧、舜,天下之所有,皆陛下之所有,何思不得,这有何难。陛下明日传一旨,颁行四路诸侯:每一镇选美女百名以充王庭。何忧天下绝色不入王选乎。”
  帝辛闻言大悦,“卿所奏甚合朕意。明日早朝发旨。卿且暂回。”随即命驾还宫。
  帝辛闻费仲所奏大喜,即时还宫。第二日日早朝,聚两班文武朝贺毕。帝辛便对满朝文武说道:“即传朕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朕每一镇地方拣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情性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充后宫役使。”
  话音刚落,就见左班中一人应声出奏,俯伏言曰:“老臣商容启奏陛下:君有道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况陛下后宫美女,不啻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今劈空欲选美女,恐失民望。臣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时水旱频仍,乃事女色,实为陛下不取也。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杀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凤凰止于庭,芝草生于野;民丰物阜,行人让路,犬无吠声,夜雨昼晴,稻生双穗;此乃有道兴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时之乐,则目眩多色,耳听淫声,沉湎酒色,游于苑圃,猎于山林,此乃无道败亡之象也。老臣身为首相,位列朝纲,侍君三世,不得不启陛下。臣愿陛下:进贤,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百姓共享无穷之福。况今北海干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区区选侍,然后为乐哉?臣愚不识忌讳,望祈容纳。”
  第四卷 封神之劫
  →第五章 … 帝失德苏护反商←
  纣王闻言心中大怒,想到:“这老匹夫,仗着自己乃是三朝老臣,前日寡人在女娲庙题诗,旨在赞赏女娲娘娘的绝世天颜,他却偏偏要带着群臣上谏,唠叨不休,扰的寡人不得片刻安宁,今日寡人亦不过是欲选几个美人陪王伴驾,却又出来聒噪,实是可恶,当重重惩处一番!”
  然心中却又有另外一个声音说道:“这商荣乃是先帝留下的纮股重臣,向来忠心体国,他却如何会害我。”心中两种想法不断变换,帝辛脸上神色也是变幻不定。
  群臣都为老相爷捏着一把冷汗,只因近日来,准体所下的惑心之术,慢慢的压制了帝辛的真龙之气,帝辛变得越来越暴躁,近数日之间已然杖杀了多名宫女、宫人。
  良久,帝辛的理智到底还是战胜了恶念,说道:“卿言甚善,寡人适才所言作罢。”言罢,群臣退朝,摆驾还宫。
  这边帝辛欲选美被商荣所阻,且不说。只说清虚自被女娲娘娘逐出娲皇宫,便知娘娘主意已决,已非是自己所能左右,便黯然回到王屋山。
  本还欲前去将那轩辕坟三妖斩杀,却又想到,斩杀三妖容易,可娘娘又会派他人前去,依然无用,还平白恶了女娲娘娘。对截教反而更加不利。
  欲将自己被准提所阻,以及帝辛之变化告知女娲娘娘,却又想到,圣人行事,必然精密无比,恐怕准提早将一切安排妥当,纵然让女娲娘娘去查,多半也查不出什么来,不由得心中一片黯然。
  清虚想到此处便不在多想,只专心准备即将到来的封神之战。
  转眼间已然到了帝辛八年,这年四月乃是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于商的日子,天下诸侯皆到朝歌朝拜天子。此时太师闻仲不在都城,纣王宠用费仲、尤浑,各诸侯俱知此二人把持朝政,擅权作威,少不得先以礼贿之以结其心,正所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就是东伯侯姜桓楚,以国丈之尊也是不得不屈尊前往。可是这其中有一位诸侯,姓苏名护,乃冀州侯,乃是炎帝神农氏嫡系后裔。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刚方正直,哪里知道奔竞夤缘;平昔见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执法处分,不少假借,故此二人俱未曾送有礼物。也是合当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诸侯俱送有礼物,独苏护并无礼单,心中大怒,怀恨于心。
  到朝见那日,帝辛上朝,一众文武参拜完毕之后。有中官上前奏道:“今年乃是朝驾之年,天下诸侯皆在午门外朝贺,听候陛下发落。”
  帝辛向首相商荣询问当如何处理。
  商荣出班奏道:“陛下可宣四镇首领诸侯面君,采问民风土俗,淳庞浇兢,国治邦安;其余诸侯俱在午门外朝贺。”
  帝辛闻奏说道:“爱卿所言甚是。”转首对中官言道:“宣四镇首领诸侯上殿面圣,其余众人在午门外朝贺。”
  侯在午门外的八百镇诸侯闻诏,便在午门外山呼朝贺,而东、南、西、北四镇首领诸侯整齐朝服,轻摇玉珮,进午门,行过九龙桥,至丹墀,山呼朝拜毕,俯伏于殿前,等候帝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