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1-05-23 21:22      字数:4730
  南M邢M诩牛先舾墒乱底槌筛蟮牧霞拧!?br />
  三是“帮助社会的运动”。即“尽民生公司现代所幸得的机会和力量,去帮助社会寻求现代文明的方法,走入现代文明生活当中去或竟超越他们的前面去。”
  卢作孚深知,若想实现自己的这些理想,必须在民生公司的经营过程中,不断探索,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实验,形成民生公司管理上的独特风格。
  卢作孚认为:必须在民生公司强调物质建设和社会组织上的现代化。现代的物质建设,就必须有现代的技术和管理,把握了技术和管理这两个武器,才可以推动事业跑到时代的前面去。10年后,卢作孚的这种梦想——一个大型企业管理体制便告形成:第一,有了一个大体适应近代大型航业经营的管理机构,完成了企业经营的组织建设;第二,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企业内部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他在民生公司未来发展设想中写道:“组成在总经理集权领导下,由分工不同、层次不同的部门集成的总公司,归口统一筹划、指导、管理、监督整个企业的人事、财务、行政、技术、经营各项活动。总公司下设分公司、办事处、代办处以及各个附属企业和单船等相对独立的基层单位,构成一个左右、上下之间,互相协调,分工合作的有机整体。
  “在总公司内部,除各职能业务部门外,专设诸如人事委员会、设计室、稽核室之类机构,用此指导、监督、制约各职能部门,避免漏误和滥用职权。严密的系统方能保证企业领导的意图得以迅速、准确地贯彻实现。公司建立一套规章制度,用以规范每个部门、每个职工的工作,使每一工种、每一岗位、每一作业过程,都有章可循。
  “采行会议制度,在思想上可以互相影响,情况上可以互相明瞭,免除隔阂;办法上可以密切领会,联络一致,可为全部计划及管理集思广益……是促进事业唯二方法。”
  一连几天,卢作孚一直蜷缩在这座寒冷而又寂寥的破旧庙宇里,忍受着饥寒,抵抗着零下30多度的严冬。他无法与家人分享过年的喜悦,在黄昏与黄昏之间思索、奋笔疾书。现在,一切仅仅是个开始,他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座房子的模型,这个巨大的模型正支在他的头顶。他忽然想起曾国藩和李鸿章,其功过若单就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来说,功远大于过!
  他再次因过于激动而难以入眠。尽管睡眠在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睡眠于他,无异于穿衣可多可少。几天来,他或趴在桌上小想一会,或是闭目养神少许,直到又一个黄昏的到来。
  黄昏悄无声息地再度降临,他复又提笔,沉入那巨大的金色梦想之中。
  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建设和技术管理。眼下创办一个机器厂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为适应近期提高船舶营运率及远期加强技术建设的需要。其后是创造条件,把技术研究和技术管理引向深入。总公司设驾驶研究委员会、船舶机器研究委员会,对宜昌和上迄嘉叙的航道进行详细考察,写出报告,绘制河床图,编写出《长江上游宜渝段航行指南》和《驾驶须知》等技术性文件。还要写一份《川江船舶安全问题研究报告》,计算并绘制出各船安全装载图表等等。
  一个巨大的光圈,最初使人眼花缭乱,现在,卢作孚已看到了它的核心。自己所提倡的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一个人须有理想,一个企业需要精神。人的问题又摆到了他的桌面。
  卢作孚认为,实现现代化,根本在先解决人的问题,解决人的训练问题。因此,必须要求人们围绕着整个理想去活动,而尤其要求活动产生于思想。
  民生公司草创之初,形成一个能吃苦、能办事的精干集体。他们是一群绝不畏事苦、亦绝不计较待遇的事业上的良友。正是依靠这种精神,破庙立业。此乃民生精神之基础。随着公司的发展,职工的来源、素质和管理,也就更加成为企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眼下民生公司的高级职员,多是由公司访求、招聘,或是由学校、机关推荐、甚至重金礼聘来的,因而罗致了不少在造船、机械、航海、海商、经济管理等方面学有专长、颇负名气的人才。但一般员工大都是通过公开招考录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并不能说明熟悉航业业务,必须要搞一些短期集训。业余教育之类,以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部门经理以上的高级职员,必须达到90%受过高等教育,还要吸收一小部分留学生。只有这样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领导层,才能吸取近代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方法,改进经营管理;而全员的教育普及,则有利于先进管理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卢作孚所标榜的“民生精神”并无确切的定义,但大致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一是实业救国和爱国主义思想。19世纪末,资产阶级中已有人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并作为本阶级的政治思想。卢作孚继承这一口号,赋予它以实际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地在企业中表现出来,使之显得引人注目。
  卢作孚把航业看作是“一切事业之母一立国要素”,指出:在航业工作,便是救国的企图。提出用创建先进的现代化的民族航业,以与帝国主义的航运势力相抗衡,不仅是把外国轮船赶出长江,收回内河航行权,而且要使中国迎头赶上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跑到它们的前面去。公司把爱国宣传活动同企业的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在公司的船舶舱室和职工宿舍的茶具、卧单上,到处印有“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毋忘国家大难”之类口号,号召人们关心国家危亡,并发动职工家属订出爱国公约。
  二是集团生活思想。这是卢作孚改良社会的试验主要内容之一,是提倡群体合作,互相帮助以成一个最后都不至失败的集团。他写道:“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工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经济的,而民生公司就是这样一种超个人成功的事业,超赚钱主义的生意。”他要求职工把民生公司当作自己的共同事业;而个人口要忍耐、苦干就能成为出人头地的时势英雄。卢作孚以此桃源世界的幻境,诱使职工忘我地为公司的利益而奋斗,把这种理想变为职工的行为准则和思想动力。
  三是艰苦创业、勤俭朴素的思想。卢作孚非常重视开源节流,培养艰苦奋斗崇勤尚俭的作风,以利于公司的壮大和发展。他写道:“大胆生产谓之勤,小心享用谓之俭,我们应大胆用现代科学方法生产,现代有什么,我们便要生产什么;但须节省物质上的享用,任何东西我们不能生产,便不要享用。”他用禁令和查禁等办法,要求职工不嫖、不赌、不吸鸦片、不做私生意、不贪污受贿、不拿旅客财物等,以杜绝不良习性,培养职工忠于职守、遵守纪律的精神。同时,注意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倡同事之间喜庆丧吊不互相馈赠,庆仪从简,以及为结婚青年举办免费集体婚礼等,以倡导新风,逐渐养成一种与其他企业截然不同的风气这种风气正好与社会上贫困、愚昧、落后、奢淫的奇形怪状形成鲜明的对照。
  一份权威资料在评价卢作孚积极革新企业管理时说:“自它创建之始,就十分重视吸取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经验,对当时长江航业中旧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并在不断的除旧布新中,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大体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卢作孚到底革新了什么呢?
  大致来说,卢作孚在川江航业史、民生公司发展史上做了三件大事——轰动了整个长江航运业,以致他的许多做法沿袭至今。
  废除臭名昭著的买办制,实行经理负责制。此乃除旧布新之基础。所谓买办制,就是轮船上的一切事务,全部由轮船公司包给大买办。然后,再由大买办包给二买办、三买办。这些大大小小的买办像一群又一群吸血虫一样,层层剥削船员。他们为赚钱,不惜带私货、卖黄鱼、克扣旅客,哪里还有心思想到改进客轮上的管理?在一条船上分成大小不同、多层次、多部门的承包单位,围绕在每个承包主的周围都有一个由封建买办关系组成的小集团。由此,一船之中派系林立,盘根错节,互相倾轧,而这种封建买办关系又多与社会上的封建势力相勾结,船上事务受其干预牵制,甚至为其操纵把持。同时,各大小承包集团,通过包揽、回扣、贿赂、贪污等手段牟取暴利,并不关心企业经营的好坏和公司的利益和声誉。这种承包主的利益同企业的经营效益相分离甚至相对立的状态,导致企业主对船舶直接管理权力的削弱甚至于丧失。民生公司自创建伊始,便在它的第一条船上实行公司统制下的单船经理制,取代了买办承包。单船经理制是每船设一经理,对内代表公司对本船的领导,对外代表公司全权处理本船的对外事务。全船职工均由公司统一派任,财务收支统一由公司掌握,物料供应由公司统一核发,全船技术、行政由公司统一授权归船长、经理指挥。这一变革,其意义远不止于其本身带来的管理效果,而在于它突破封建买办制度的束缚,为此后一系列的革新管理打下基础。
  第二件大事是改善客货服务,提高运输质量。民生公司的短航经营,初见成效,同众多的中外航业公司进行竞争,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优质服务,匠心经营。当众多的航业公司,只顾追逐高额利润,不顾旅客利益,以至运输质量低劣,民生公司则注意在提高运输质量上下功夫。民生公司提出“运费持平,限制盈利,工商航业,均等发展”;“船舶优秀,设备完善,服务周密,福利人群”;“客货船舶,两有种助”的口号,赢得了社会的信誉,形成了与同业竞争的巨大优势。
  川江水位涨落变化大,20年代行驶川江的船舶在技术性能上,多不能适应常年不断通航的要求:同时,贷源不足,船舶往往需要等待装足客货后始能开航,因而大多数航线都没有实行定期航行。卢作孚看到了定期航行“一切能先期计划,如期到达”,“于旅客货物运输颇有帮助”的优点,及其成为“各国航业政策之一”的趋势,开创之初,就努力实行定期航行。公司要求,参加定期航班的船舶定期开出,定期到港;转口货物做到毫不停留,以便客商信赖民生像信赖自己一样。
  抬价以牟取暴利,杀价以扼杀同行,两者交替使用,运价大起大落,是旧时长江航业界常有的现象。卢作孚认识到“运费涨落无常不但工商业经营甚难,即航业本身经营亦不易”,“其结果纵不至共同失败,至少亦难共发达”;“只有运费持平,限制盈利”,才能使“工商航业,均等发展”。于是他提出“求安定不求厚利”,并“每每寻求机会,努力谋实现”。这种“安定运费”的方针,对川江运价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进船舶设备,保证旅客安全舒适,是卢作孚的又一举措。因陋就简,勉强维持航行以求获利,是当时航商普遍的做法。但卢作孚却对改善船舶设备相当注意,力求旅客的舒适与安全。船舶上的消防救火救生设备配备齐全,往往超过规定数额;大口径自动抽水泵、无线电收发报机等是当时颇为先进的设备,即使并非法定所必须,也次第设置。在船舶生活设施上,设置电冰箱、蒸汽消毒器、淋浴、瓷盆;分别舱级配备弹簧卧垫、木棉垫及普通卧垫;在舱内设置电扇、儿童玩具、巡回文库(流动书箱)、收音机、娱乐用品,并为旅客提供拍发电报、邮寄信件服务项目。这些都是卢作孚独出心裁,率先创设的。
  公司的茶房不仅要受严格的职业训练,职责也在《茶房须知》中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因而茶房对待旅客态度和善,应对灵活,谈吐礼貌,并达到规范化的程度。对于客人上船时接收行李、安顿铺位和在船上饮食起居,下船时收拾行李,招呼力夫或划子,送客上岸;无不照顾周到、长途船上的各级舱位,都可听到广播的音乐及新闻,每天都要有新闻摘要,油印分送给各位旅客。沿江经过的地方,都要有风景照片,供客人传观,还要负责解说;船到码头后,岸上服务人员要为旅客代运行李,代觅住地。凡此种种减少了旅客在旅程中无限的困难,因而得到了无限的便利和安慰。
  第三件大事是健全工薪、奖励、福利制度。卢作孚革除了买办承包制的私相授受、层层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