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浮游云中      更新:2021-05-21 16:18      字数:4709
  还蟆⒛信鹊龋裁唇凶觥案星椤薄ⅰ扒樾鳌钡摹D切┒际欠匣埃际俏颐侨死嗤有稳莸拿剩涫稻褪钦庵帧靶摹痹谧鞴帧6涡闹В镜钠鸩剑还苣母鲎诮獭⒛闹终苎г趺唇卜ǎ侠鲜凳档哪诿献印C献咏驳闹涡闹В鞘撬木橹福担骸把手牢匏笃浞判亩岩樱 ?br />
  中国的文化讲的是学问,不是知识。人嘛!都认不得自己的心,不知道如何做人,因此就要“学”。不懂!向老前辈请教、向同学请教,即“问”,古人勉强为“问学”,改名为学问,那是宋朝以后的事,而唐宋以来,就叫做“道学问”。
  活在这个人生的大道上,要多问、多听。问了听了做什么?不是当知识用,耍花样的。知识愈多,妄想愈多,因而乱七八糟的事也多,痛苦也大。你以为知识是好东西啊?世间上的坏蛋,知识份子居多。知识份子看不起人家笨,可是往往笨人倒是规规矩矩的!那么,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没有第二条路:“求其放心而已”,就真的把“学问之道”说的清清楚楚、简简单单了。
  后来的儒家们解释放心,说:我们这个心,是乱七八糟的向外放了,像乡下农家,鸡啊、鸭啊、牛啊,早上起来就给放在外面去乱跑了。因此,修心如同一个个流荡在外的鸡、鸭、牛等等家畜,将它赶回来,要把在外面宾士的心求回来。求回哪里呢?朱熹说:“放在腔子里。”心腔子就是心窝子,这里怎么放呀!?
  我们人这个心脏,依佛学来讲是个肉团心,只是个器官组织。只有鸭蛋那么大。你一辈子,放了那么多事在里面,那不要把心脏爆炸了吗?难怪现在许多人都死于心脏病;并且,天天要求这外散的精神思虑一直锁在心脏里面,那不会心肌闭塞吗?!
  放下
  其实,“求其放心而已”这句话很简单,那就是“放下”!孟子是有这个意思的,并不是把放开的心求回来,安在腔子里;而是不即不离各安本位,如同早晨跟大家讲的,我们的心分成三段:“过去已过去”,过去心已经过去了;“未来犹莫算”,未来还没有来,不必算计;现在呢?你一边听话,一边声音早已没有了,心里好好的,很清静、很安祥,自然就不求而放心了嘛!这是初步。
  你们这些外来的同学一年能有个机会参加打七,也算是蛮好,可是学佛修道,一年这么七天一下就算有了交代了吗?其他三百五十八天,通常在外面乱七八糟、颠三倒四的,行吗?放下!放下!端容正坐,膝盖头要盖住。今天是正月初二,在家的道友们,在家里吃了一肚子荤,又忙了半天,精神都不够,早晨又起得早,全在昏沉中;道还没有修成,便一副可怜兮兮的摸样,就让你们放香一个钟头,吃了饭,早点休息,下午二点正式开始。至于本院同学,能用功的还是照旧。可是不论放不放参,大家心都不要散乱,尤其诸位,花个几天时间,推开许多杂务,跑到这里来,也不简单。既来之就要安之,若还摆不下、放不下,那又何苦呢?否则外面好玩得很,倒不如干脆去玩个够。所以,赶快放下!万缘放下!
  善养平旦之气
  下午(行香时,师以香板击地一声):
  坐著站著都是一样,这一板下去,截断众流,更无挂碍。板子一响,人一站,自己整个妄想顿断;不要听到板子响,就回头看看有什么把戏,如此杂念不又来了吗?
  一切宗教、哲学,世间出世间的学问,变换许多的名堂花样,无非是“治心之学”而已。“治”是政治的“治”,治理国家的“治”,“心”,良心的心。心怎么治?心不能定,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此想可作很多分类,想高远之事、想哲学论理之事,姑称做“理性”,虽曰“理性”,那只是表面较少情绪性的烦恼而已,严格来说,同属妄想烦恼边事。甚至你们一年一年来此搞了六、七天的静修,就想成佛成道,那也是骗鬼、唬人的糊涂梦,亦是妄想烦恼,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了。
  因此,今年绝对不准那些稀里糊涂的学生参加,他们平常颠倒,胡搞一气,现在又想拼命钻回来。但是究竟钻回来干什么呢?——“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你放开了,不就蛮好吗?何必硬钻进来这里挨骂呢?!一切乱七八糟的心思都放掉,善的恶的一概不管,放掉了,正念之心自然现前,就这么容易,不假功用,不需他求,本来就在这里!可是这个心,孟子他老人家讲了老实话,方法都告诉你了,理论上容易,真要求回来,没有智慧,也是很难做到的啊!
  我们这个心连带有个伙伴,,它专门帮忙作怪,中国人叫作“气”。古代谓之“气”,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活力。这个东西真是要了命,它来了,心就跟著它跑。平常人奈它不得。《西游记》中,猪八戒一上场,糊里糊涂的七情六欲,便到处惹祸,好生讨厌,气之于心就有如此的味道。因此,孟子说:“养其夜气”,什么是夜气?就是半夜睡醒,一觉醒来,心境很清明,寂然不动,安安详详的那一个气,那一个境界。
  人多半在半夜睡醒,眼睛尚未张开的那一刹那,丝毫不起日常其他的杂乱思想,此即“夜气”得到适当的安养。所以孟子很重视善养“平旦之气”。“平旦”,是指天未亮、刚刚亮时。此时人这一觉才睡醒,眼神未睁,心中坦然,无所挂虑,身体好像不属于自己,人躺在被窝子里很舒适,懒得移动,懒得出来,嗨!这是心中无念的一种境象,你说是睡吗?醒了!醒了吗?此身又若有若无,好像无我,舒坦极了。
  我们年轻的时候,一觉睡得安稳。浑身舒服,早晨要起来读书,却想钻在被窝里头睡懒觉,那个味道,就是“平旦之气”所形成一种生理心理调和的现象。另外,孟子因学生公孙丑问,如果孟子能干到齐国卿相的高位,动不动心?孟子乃说他自己“四十不动心”。这些都是与我们修养有关的重要课题。
  那么,孟子讲修心养性,讲得最好的是哪里?就是“尽心篇”所说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
  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这一段将养气与尽心合在一起,立了六个修学的程式。
  像我们现在打七,大家做到了“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了吗?你真的一心向道、以“道”为法喜吗?大家在这里,慢慢从动中静中去体会,以无所得之心,让此心不向外驰求,自然而然安住本位。“可欲之谓善”,就是心中法喜充满,一心向道,行住坐卧,待人处事,无不合于道,教你丢也丢不掉。并且,“有诸己之谓信”,“有诸己”的“己”,就是自己;你无为的功夫做得好,自然身心安祥,感觉轻安,“有诸己”,那种知道相应的初步现象到自己的身上来了,这是“之谓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消息,而自己也亲身体会,能够自信自肯。
  这是开始的第一、第二步,到这里行吗?…“充实之谓美”,由此仍须更进一步,身体充实,气机充实、心也充实,同时见地也到了。“充实”这个境界,天上地下,什么学问自然而知,无师而知,“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无所不通。我平常不是跟你们讲,我真的读书比你们多吗?我读每部书象读小说一样,翻过去就知道,读了前面晓得后面,平常拿到书一翻,以前读过的。几时读过?也可说是前辈子读的,但那又怎么来的呢?“充实”而来。乃至还要扩而充之,达到“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的境界,这个光辉不是你顶上放光,身上放光,而是心中的光明智慧,自己通达了,无所局限。接著下一步更不要讲了,你们不懂。“大而化之之谓圣”儒家讲圣,等于佛家讲佛一样,也就是心。然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那便到了不可思议的极致境界。
  不可为而为
  你不要看我们孟夫子,好像一天到晚想做官,到处乱跑,到处求人。不简单哪!他宁可给人家骂,认为他在攀权附势、求名求利,其实他正有一副悲天悯人、救世利众之心。在那局势纷纷、战事频频的乱世,人们都忘了心之根本,行不由径,这实在令人看不下去了,所以才自讨没趣,东西奔走各国之间,大声疾呼,尽一份心。这么来说,儒家的圣人,可也不比佛家简单呢!否则孔子跟孟子难道是那么不知天高地厚、那么笨吗?连这一点都还看不通,好像那各种狗在街上跑失了,找不到家,变成野狗,灰头土脸地,连大便都吃不到,到处人家喊打,“戚戚惶惶如丧家之犬”;没有人养、没有人要,冬天到了还要给宰来炖狗肉吃。孔孟就是专干这种事,他们走这个路子,所为何来?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他们也晓得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救不了,但是救得了也好救不好也好,就是那个样子,不改其志,拼命地叫!拼命地喊!你们不要睡啊!醒醒啊!房子要倒了啊!不要乱搞啊!可是讲了硬是不听,不听,你把我杀了也没关系,人反正要死,何足惧哉!白居易的诗句说得好:“饱暖饥寒何足道?此身长短是虚空”,活得久、活得短都是一样;路上埋尸、同寿终正寝又有何差别呢?所以,你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前辈圣人的行处,那比一般宗教主义还难,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菩萨的伟大行愿!
  顶天立地大丈夫
  总而言之,做人的第一步,要从“治心之学”行起。于此,若以佛法来说,那更高明一层了。这个心到底怎么治呢?佛在《金刚经》已将之分成三段告诉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中就是这么得!怎么讲,?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没来,现在“啪”(师以香板击地),没有了!一切放心,这就是平旦之气,不就好好的吗?“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在这一下,“啪”又击香板一声,这一声过后车水依旧车水,马龙依旧马龙,房子仍是房子,我还是我,顶天立地,了不相干!
  死生最难忘
  耶稣要殉道前,告诉他的门徒:“今天你们都要为我的缘故离弃我。”结果彼得出来保证他忠心耿耿,绝不如此。但是耶稣却对彼得说:“我告诉你,今天晚上鸡叫以前,你会三次不承认我。”后来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上,徒弟彼得跑去看,旁边的人问:“你是耶稣一伙的?”彼得吓死了,说:“我不是,我不是”,走了,到了院子门口;旁人又靠拢来问:“你是不是耶稣的徒弟?”“我根本不认识那个人!”又跑掉了。过了一阵子,又有人来问同样问题,彼得仍然赌咒他加以否认,后来鸡啼了,才想起耶稣先前所说的预言,惭愧地哭了起来。这不太没有出息了吗?大丈夫顶天立地,生死是本分事,有何了不起?问你是不是耶稣的徒弟?“是”!“那你犯罪,钉十字架”。“不行,请把我倒转过来钉,我没有资格同我师父一样。”这就对了,生死原来如此嘛!
  信得过佛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今天第一步就从这里下手,不要用力,也不要再听人家鬼话了。你老老实实坐著,两脚一盘,头脑、身上混乱的气血一概下沉,等于水浑浊了,把它摆在那里,时间久了,慢慢自然澄清。你身内的种种病症随著生命本能的逐渐恢复,一路一路产生各种身心的反应变化,所以腿会发麻、腰酸背痛等等,难过极了,这之间所包含的一套科学和医学的道理相当复杂。等到渣子沉到底了以后,把渣子通通一倒,变成清水了,身心也就健康了。
  打坐就是那么简单。什么气脉发动、任督二脉通了,鬼话!还有人想花钱去买个便宜、求其速成。有个朋友问我说:“老师,我去不去啊?要七千块钱。”我说:“你有钱你去,这有什么关系?!”这是真的?假的?我说:“也不真,也不假。”这不很没智慧吗?静极了,必生动,因此这个生命的本能就起来了,可祛除你的百病。生命的本能强得很,静极必动,动了,本身气脉自然畅通,何必你故意通它?而且还要花那些钱啊!?不过,话说回来,我当年也是上这个当的,不知走了多少路、花了多少钱、磕过多少头,最后摸清楚了,我说:“去你的!我都知道。”嗨!不磕这个头、不走冤枉路,就不知道,因为自己会信不过。这就是孟子说的:“有诸己之谓信”,自己对自己信不过,那有什么办法呢?人很可怜,难得自信,真信得过,你就是圣贤、就是佛。走啊!(行香)
  年轻的走大步,速度慢的走内圈、第三圈都可以,外圈走大点,再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