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节
作者:吻火      更新:2021-02-17 11:40      字数:4787
  关键时刻,又是张自忠主动派了一个团,前来增援庞炳勋。他们与庞军共同战斗,一下子把第五师团推出城外,坂垣见自己的部队三次被推出城外,命令预备队再次攻城。16日晚,徐祖贻见整个临沂城成了一堆废墟,认为现在守城的意义已不大,况且,庞军、张军伤亡较大,为了保存力量,他电话征求庞、张二人意见,是否暂时撤出战斗,向郯城方向转移。
  张自忠认为此时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就看谁有韧劲再坚持一下,他觉得只要再打一天一夜,敌人就可能会撤出战斗。
  徐祖贻听了张自忠的建议,反复推敲还是拿不定主意,便电话向李宗仁报告,请求李宗仁指示。李宗仁分析后,同意张自忠的建议,并要徐祖贻认真组织讨论反击方案。
  反击的任务主要由张自忠部队担负。张自忠在团以上军官作战会议上,传达了反击方案。他紧握着拳头,坚定地说:“弟兄们,敌人欺软怕硬,我们朝敌人的薄弱点坚决地打,部队要插进去,要多箭头向纵深发展。只要我们猛插进去后,敌人就会乱了方寸。我们把敌人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地吃掉,动作要猛要狠。尤其要指定神枪手,对准敌人的机枪手、迫击炮手打!”他又指着地图上的刘家湖说,“这里的敌人阵地有炮工事,你们要在夜间用炸药把这些炮工事炸掉!”最后,他下令所有师长、团长、营长都要到第一线指挥战斗。
  3月16日夜晚,天气晴好,月光融融。第五十九军官兵全体上阵,先以大炮朝敌阵地炮轰,轰隆隆的炮声中夹杂着隐约的炸药包的爆炸声。敌人阵地上顿时火光闪闪,人影晃动。张自忠估计,敌阵地被大炮炸得差不多了,便下令冲锋。官兵们如狂涛般向敌阵地冲过去,激战一昼夜,庞军占领尤家庄、傅家屯。张自忠发现另一支部队占领了东西水湖崖、沙岭一线,感到十分奇怪,他不知道这是一支什么部队。派人一打听,才知道庞炳勋指挥第三军团杀来了,敌人吓得逃跑了。庞、张两支部队奋起追杀,再次占领了汤头、三疃、傅家池、草坡一线战略要点。巩固了战略要点后,他们继续追杀日军,先后攻克了李家五湖、辇沂庄、辛庄、车庄、前湖崖等地。日军不支溃退,向莒县败逃。
  此次战斗,虽然双方伤亡都在3000余人,但中国军队保卫了临沂,刹住了日军进攻的气焰,尤其是日军的第十一联队长野裕一郎大佐和年田中佐被击毙。日军用卡车拉回焚化的尸体就有120余车,来不及运回就地掩埋的尸体有900余具。
  重创“铁军”(3)
  临沂没有攻克,还损兵折将,伤亡大半,坂垣气得眼冒火星,发誓攻破临沂。这次,他玩弄了一出声东击西的把戏。18日那天,他命令2000余兵力攻打费县。李宗仁不知是计,命令张自忠率部增援费县。当张自忠率部赶到费县时,坂垣指挥另一支部队再次进犯临沂。庞部告急,李宗仁才知上当。急令张自忠于25日返回临沂。为了加大临沂的攻击力量,李宗仁命令汤恩伯部骑兵团增援临沂。守卫临沂的兵力大增,官兵们精神振奋,张自忠统一指挥全线出击。
  坂垣见中国军队以扇形态势猛扑过来。意识到如不撤退就有可能被中国军队包饺子,慌忙下令撤退。大路上、田野上,溃不成军的日军向北爬行。路有多宽,溃逃的队伍就有多宽。坦克、汽车、摩托车、炮车等,东撞西碰,挤在一起无法撤退。狼狈的士兵倒扛着枪,一瘸一拐地后退着。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弹像长了眼睛似地直往敌人的队伍里钻,一声巨响便炸倒一片。官兵们随之冲入敌群,用手榴弹和刺刀消灭那些躲在坦克后面的敌人。坂垣也差一点当了俘虏。他的大衣、手杖和文件包都丢在了田野上。被天皇称为“铁军”的第五师团败在了中国军队的脚下,而且失败得很惨。
  胜利的消息传到武汉,蒋介石眉飞色舞,向第五战区发来贺电,对庞、张二部给予传令嘉奖。
  孤军守孤城(1)
  津浦路正面的矶谷谦介的第十师团,自1月上旬占领兖州、济宁、邹县一线后非常狂妄。他们认为中国军队是豆腐渣,不堪一击,攻占徐州易如反掌,便沿津浦路南下,但当他们进攻到滕县时,却碰到了硬钉子,使出浑身的解数也无法攻进城内。
  在滕县阻击的是邓锡侯的第二十二集团军。这是一支川军队伍,原来驻扎在四川成都西北地区。所辖的两个军均系“乙种军”编制。即每军两个师,每师两个旅,从旅到营也是如
  此。整个集团军总共只有4万余人。而且装备陈旧,主要武器为四川造的七九步枪和为数极少的土造轻、重机枪及土迫击炮;重武器如山炮、野炮等都还没有。士兵们身上的装备也很简陋,除了一枝步枪、两颗手榴弹外,背后还插着一把大刀。
  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之前,邓锡侯听说日军有飞机、大炮、坦克。觉得自己部队装备那么土,怎么上前线和日本鬼子打呢?于是,他给蒋介石发了一份电报,要求换武器。蒋介石很快回电说,前方紧急,时间紧迫,可先出发,途经西安,准予补发。
  邓锡侯手持电报,兴奋地对部队动员说:“弟兄们,蒋委员长来电报了,他要我们先到西安,到了那里,就给我们换发新武器了。蒋委员长是一国之主,说话算话。弟兄们,我们从明天起出川作战。一路上要拿出精神来,要走出我们川军的威风来!”
  9月5日,他们沿着当年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的路线,一路疾驰。10月上旬,先头部队抵达西安。可是,当他们向西安当局要新武器时,西安当局回答他们,不知道有这样的事。
  邓锡侯急了,再次发电报向蒋介石要新武器。蒋介石回电说,当速东进,过潼关,渡黄河,到达太原加入第二战区战斗序列,武器也由第二战区发放。
  第二十二集团军向山西开进,途中在汾西、灵石、介休遭遇日军,因缺乏思想准备,同日军打了七八天,损失很大。他们艰辛地走到太原,阎锡山却不拿正眼看他们,说他们是叫花子军。邓锡侯气得嗷嗷怪叫,跺脚骂蒋介石和阎锡山是骗子。骂了几天,阎锡山躲着不见,邓锡侯找不到人,火气更大了,他对官兵们说:“现在我们是没娘的孩子,蒋介石骗我们,阎锡山躲着不见我们,从今天起,你们自己找米下锅,找武器仓库,能者多得,谁找得多就归谁!”
  邓锡侯这番话等于是下了抢劫令,顿时,太原城内城外,处处是川军抢东西的士兵,一天下来,既找到了粮食,又抢到了弹药。但却把阎锡山气得胡子翘上了天。他连发三份急电,向蒋介石告邓锡侯的状,说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他强烈要求蒋介石将川军速速调走。
  蒋介石很难理解阎锡山的心情,如今抗战急需兵力,部队多多益善,阎锡山为何给他部队他不要?蒋介石拿着阎锡山的电报,心下想到,你阎锡山不知好歹,你不要,还会没有人要吗?他当即发电报给河南第一战区的程潜,问他要不要川军。
  程潜接电,双眉微皱,心中诧异。川军千里迢迢到达山西,阎锡山为何将他们拒之门外?他觉得蹊跷,怀疑里面大有文章。他决定别人不要的他也不能要,因此,给蒋介石复电:阎锡山不要的为何推给我?
  蒋介石看着程潜的电报,雷霆大发,拍着桌子生气地说:“娘希皮,这里不要,那里不要,打起仗来天天跟我要兵,现在给他们他们却拒之门外,这阎锡山、程潜搞什么名堂?”
  军令次长林蔚在一旁说:“这样吧,既然他们都不肯要,还不如让他们回四川算了。”
  “对!”蒋介石觉得有理,不再发火,自语道,“就让他们回四川,我迟早都要到四川去的,让他们回四川为我打基础。”
  蒋介石正准备下令,白崇禧走了进来,他听到了这两个人的对话,便对蒋介石说:“我看把川军调到五战区去,德邻常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有没出息的将,没有没出息的兵。”
  蒋介石顺水推舟,随口说道:“那你就打个电话问问德邻,看他要不要。”
  接电话的李宗仁非常高兴,他说:“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你们给我多少,我就接受多少。让他们来得越快越好,诸葛亮还扎草人做疑兵呢,我想,川军总比草人强几倍了吧。”
  就这样,这支川军来到了徐州。他们一到徐州,邓锡侯和集团军副总司令孙震安置好部队,兴高采烈地来拜见李宗仁。一进门,邓锡侯就苦笑着说:“阎锡山、程潜不要我们,我们当时都成了没娘的娃子。”
  孙震接过话茬说:“我们身上好像有臭虫似的,他们不肯靠近我们,其实,我们川军生在天府之国,平时吃大米,个个身强力壮,人人能打仗的,你要了我们,绝不会吃亏的。”
  “是啊,谢谢李长官收留我们,我们保证绝对服从命令,绝对保证乐意打大仗打硬仗,你尽管下命令吧。”
  李宗仁热情地欢迎他们,笑着说:“过去打内战,分什么川军、桂军、中央军,如今抗日都是一家人。我向你们保证,对所有官兵一视同仁,不搞这个派那个派。”他一手拉着邓锡侯一手拉着孙震的手说,“如今抗日了,我们同是患难弟兄,脑子里除了抗日救国,别的什么都没有。”
  李宗仁和他们交谈后,将他们送出门外,然后发电报给武汉的蒋介石,要求调拨武器给第二十二集团军。不久,从武汉调来几十箱刚出厂的新式步枪。李宗仁又从五战区拨了18箱子弹和79箱手榴弹交给川军。邓锡侯、孙震回想起在山西遭到的冷遇,对李宗仁更加感激。更令他们感动的是,1月14日,川军由徐州北上那天,李宗仁带着五战区的机关参谋,来到第二十二集团军住处,为官兵们举办了欢送大会。大会以后,李宗仁摆了简单的酒筵宴请官兵们,官兵们感触万端,都说到了五战区才真正体会到李长官把他们当人看,当亲弟兄看。他们发誓一定要拼命抗日,用热血和身躯筑成防线。
  孤军守孤城(2)
  李宗仁给川军的战斗任务是看好徐州的北大门。川军奉命来到临城,邓锡侯便下达了各师的任务。以第四十一军防守津浦路邹县至沙沟沿线的各战略要点,其中第四十一军的王铭章一二二师防守滕县,第四十五军一二五师向滕县以北界河前进,阻敌于两下店、张庄一线。
  当时南路兄弟部队在蚌埠一带阻击敌人,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五战区内普遍产生了轻
  敌思想,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鬼子是个豆腐渣不禁打。
  邓锡侯下达任务后,对各师领导说:“流行感冒病传染很快,至多毒害人的身体,现在流行鬼子是豆腐渣的说法,对我们的斗志腐蚀极大。我们要把豆腐渣当铁打,不能大意,不可轻敌,说不定对手是块硬骨头,各师在制定方案时要留好预备队。”他挥舞着拳头说,“弟兄们,这是我们出师抗日的第一仗,各师的师长、团长要认真总结第一仗的经验教训,摸清日军的作战特点,以后好对症下药。”
  16日,邓锡侯得知从济南出动了一个大队的鬼子,刚到两下店。他分析鬼子新来乍到,情况不明,立足不稳,决定打一仗,以鼓舞军心。
  部队出发之前,他对负责袭击的张团长交代说:“这是川军抗日的第一仗,只许胜不许败!还有,一定要抓俘虏,没有俘虏你说打一千杀两万,人家不信。抓到俘虏押到徐州大街上游街示众,那有多威风啊。也可以给李长官看看,我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说明他收下我们是正确的。让阎锡山、程潜正眼瞧瞧我们,让他们后悔一辈子。”
  这天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袭击两下店的战斗两小时就结束了。毙伤日军350人,俘虏41人,缴获枪械一大批。
  俘虏押到徐州,老百姓看了兴奋地不得了,一位白发老人赋诗一首,送给邓锡侯,全诗内容如下:
  川军忠心保祖国,
  铁骨铮铮振山河。
  手持大刀与敌拼,
  鬼子据点炸了窝。
  川军北上似门闩,
  手握钢枪唱战歌。
  众志成城战旗艳,
  试问谁敢犯徐州。
  李宗仁闻讯,打电话向邓锡侯祝贺,送来了120头猪慰劳官兵们。
  蒋介石闻讯,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他的办公室主任陈布雷说:“他们打了胜仗,使我们对川军刮目相看了。没想到没人要的杂牌军到了徐州,就成了人人夸的英雄呢!”
  陈布雷笑着附和说:“也许民族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振奋,民族危难,可以使忠肝义胆的川军去赴汤蹈火。”
  1月底,川康绥靖主任兼第七战区司令官刘湘病逝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