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节
作者:死磕      更新:2021-05-14 21:24      字数:5360
  〃什么合作社?〃
  〃也就是集体农庄;把地统统伙在一起。搞社会主义。〃
  〃你别诳人了吧!〃小契不相信地笑了一笑。
  〃怎么诳你?〃大妈镇着脸说;〃自从那天你一说要走;我就到县里找大老张去了。……〃
  〃你见着他了?〃
  〃我们直谈了大半宿哩。〃
  小契眨巴着眼问;〃他提我了没有?〃
  〃他还能忘了你?〃大妈说;〃我一见他;还没说上三句话;他就问:'我的老伙伴呢;他现时生活怎么样?'我就照实说了;我说;'他生活可是不强;房也去了;地也卖了!'……〃
  〃唉唉;〃小契立刻打断她的话;〃你看你说这个干什么!他批评我了没有?〃
  〃没有;〃大妈摇了摇头;〃他只是叹了口气;半天才说:'这也是难免哪!像小契这样的干部;一心扑革命;扑工作;饭也顾不了吃;觉也顾不得睡;地里打粮食自然就没有别人多;遇见三灾两难;不去地怎么办?'……〃
  〃还是他;他……了解我。〃小契的红眼睛里闪着隐约可见的泪光。
  大妈沉了沉;又接着说:
  〃我把这村困难户的情况都跟他谈了;他说;不光咱这个村;别的村;全县也都是这样。没有想到土改以后;阶级分化这么快。他还说;要不办合作社;过不了几年;连小契这样的人都得端人家的饭碗;给人家当长工去。〃
  小契的手指头像风里的小树叶子似地颤抖者;低下头去;没有说话。沉了半晌;站起来说:
  〃照我看;咱们老区就是该迈这一步了。咱们辛辛苦苦闹革命为了什么?死了这么多人为了什么?你看;现在有些人;一心发财致富;捣腾买卖;连个会都不愿开;这革命就是为了他们革的吧?〃
  小契气虎虎地;舀了半瓢凉水咕咚咕咚一喝;把那个空瓢乓地往缸里一丢:〃叫我看;咱们干脆把地;把东西都伙伙在一块儿;吃饭干活最好。〃
  大妈见小契情绪有些起来了;心中暗暗高兴;就乘势说:
  〃我听大老张说;心花都开了。我就对他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呀;这样的好事;没有人领头去办;也是枉然。说到这儿;大老张就说:'小契呢;你不会叫他领着头干么?'我说;咳;你别提小契了;人家正忙着到外头找工作哩!你去亲自跟他谈谈吧;我说下大天来也是不行。……〃
  〃看看;〃小契把手一甩;〃你在那儿老提这干什么!他骂了我没有?〃
  〃大老张听我这么一说;就哈哈一笑;说:'你别听他;那是故意给你说着玩的。只要你把这件大事跟他一提;你就是用大棍子抡他他也不走。'他还说:'你想想;嫂子;八路乍来那时候;很多庄稼人想出头又不敢出头;在凤凰堡头一个站出来的是谁?抗日;土改;站在最前面的是谁?不都是我那个老伙伴么?你这次跟他一说;他要不冲到前头那才怪哩!'〃
  〃这;这大老张……〃小契的嘴唇颤抖着;一颗圆大的热泪珠;跌到他粗糙的大手上。沉了半晌;才抬起头来说;〃嫂子;别提那些事了;你看该怎么办;就分派我吧!〃
  〃你不走了?〃
  〃不走啦!〃小契把腿一拍。
  〃那就好。……〃大妈的眼角上也像有一颗明亮的露珠闪落下来;笑了。她说;〃你是不知道我这心哪;自从那天你一说要走;我这心就像吊到半天云里;没着没落的。咱村的复杂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哇!〃
  小契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要有一点办法;也不会想到走这一步。〃
  两个人谈话的工夫;小旦这孩子竟吃了两三个卷子;一盘紫乌乌的瘟猪肉;剩得也不多了。吃完;也像他父亲那样;抓起大瓢咕咚咕咚喝了一气凉水;然后把大瓢乓地扔到水缸里。接着;就跑到院子里玩起来;不是学他父亲追小牲口;就是两腿擘开;摆出架势学撒网打鱼;还在外面喊:
  〃爹;咱到河边去吧;再撒它一网!〃
  〃你瞅瞅;〃大妈笑着说;〃长大了;又是一个小契!〃
  小契站起来;冲着门外喊:〃你给我滚到一边去!〃一面又回过头嘿嘿一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这作风都叫他学上了。〃
  大妈听说小契不走了;像千斤重担落地;多日来的抑郁孤寂之感;为之一扫。由于心情愉快;她把到城里去同张书记谈的话;都同小契谈了。小契也像饮了一杯浓酒似的;精神振奋起来。共同的新任务;望一次锤炼着他们的友谊;使他们彼此都觉得心头热烘烘的;像听到新的冲锋号音;渴颦着继续奋发前进。
  小契从他的口袋里翻了半天;翻出一个烟头抽着说:
  〃嫂子;这办社好是好;可是咱们一点经验都没有;真是狗咬刺猬;不知道从哪儿下嘴。〃
  〃我也不知道两条腿该先迈哪一步。〃大妈面带愁容地说。〃咱们是不是先在支委会上研究一下?〃
  〃跟谁研究?〃小契气虎虎地说。〃七个支委:两个南下了;一个不在家;王老好工作没找着;在北京他女婿那儿享福;大能人不照面;你耽误他一分钟;就像挖他二两肉似的。前几天;他刚从天津捣腾洋布回来;今天天不明又去北京;不知道捣腾什么。我查完夜;刚往回走;影影绰绰看见一个人往村外奔;我当是坏人呢;扑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他。……〃
  〃反正咱们不能等着!〃大妈决断地说;〃听大老张说;饶阳县有个耿长锁;办了一个'土地合伙组';到现在已经七年了。我真想去看看;可又一想;离咱这儿好几百里;要走着去;来回得半个月;咱俩手头都紧;连个盘缠钱也没有。……〃
  听到这里;小契忽然眼睛一亮。说:
  〃嫂子;你可认得姚长腿么?〃
  〃咋不认得?〃大妈说;〃那年他扒上火车;砍死了两个日本兵;还撒了好多传单;以后选上民兵英雄;我们还一道去边区参加过群英会哩!〃
  〃对对;就是他!〃小契说;〃我上个月在集上听人说;他到耿长锁那儿去过;回来净讲耿长锁的事儿;咱们是不是去找找他?〃
  大妈兴奋地把两手一拍;说:
  〃这倒好!〃
  〃可也不近哪;小二百里子哩!〃
  〃那算什么!〃大妈把头一摆;〃我当年跟着八路行军;还不是一样地走!〃
  〃嫂子;年纪不饶人哪!〃小契笑了一笑;指着外间屋放的一辆破车子说;〃我到集上找点零件;抓紧时间把它修修。然后把你带上;要是顺利;有大半天也就到了。你看行不?〃
  大妈把手一挥:〃好;就这么办!〃
  事情就这么定了。大妈心情愉快;脚步轻松地回到家里;对待老大伯的态度也颇与平时不同。第二天一早;天还不甚明;就推老大伯起来;到集上去卖烟叶。小契饭都吃不上了;当然不能让他准备盘缠。小契这边也忙碌起来。他的这辆破车;还是抗日末期部队送给他的胜利品;由于零件缺损太多。好几年没有骑了。当然也正因为过于破旧;没有被他的主人卖掉。大妈刚走;小契就跑到镇子上;东找一个零什;西找一个零件;因为那些人都尝过他那〃小牲口〃的美味;也都热情地帮助他。小契又经过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勉勉强强修理上了。第三天一早。就把那辆破车子推到大妈门口。大妈早已准备好干粮;并且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大伯把他们送到村口上路。
  那小契由于这些日子情绪不佳;头也没剃;脸也没刮;头发胡子都长得很长。不知临时从哪里扯出一件小破棉袄披着;看去很不像样。但却精神抖擞;就像过去执行战斗任务似的;有说有笑;推着那辆破车子;一直走在前而。刚到村口;他就停住车;指指车座后的行李架说:
  〃上车吧;嫂子;这就是你的宝座。〃
  〃小契;〃大伯瞅着那辆破车不放心地说。〃到底行不行呵?〃
  〃没问题!〃小契把头一扬。
  〃我这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哩!〃大妈笑了笑;倒着身子;坐在车座后面;一只手还提着盛干粮的手巾包儿。
  小契等大妈坐好;紧推几步;就飞身上车。刚上去;那车就吱吱哑哑地响起来。没有走出多远;遇到一个水垄沟;由于没有前后闸;小契一时来不及;就把大妈翻到水垄沟里去了。
  大伯急忙跑过去;大妈已经站起来;幸好垄沟里没水;大妈拍了拍土。
  〃小契呀;你;你……〃大伯结结巴巴地;〃我说你骑慢一点!你嫂子这身子骨可不算强!〃
  〃快回去吧!〃大妈斥打着大伯;笑了一笑;又上了车;〃这么大年纪了;说这话叫人听着多寒碜哪!〃
  〃到底是老夫老妻哟!〃
  小契也笑了一笑。这次他手握双把;聚精会神地蹬起来。这一对亲密的战友;这一对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在晨风里踏上了正南的土路。破车吱吱哑哑地响着;在早晨布满白霜的大野上;留下一道清晰的印痕。……
  从风凰堡到徐水的姚家庄有一百七八十里;小契鼓着劲想一天赶到。开头也还算顺利。谁知五六十里以后;由于齿轮过于老旧;链子就不断脱落。三里一停;五里一站;还不到一百里路;天就黑了。只好在一个村庄里借宿。为了省钱;两个人没进饭铺;吃了点携带的干粮;喝了点凉水。小契又连夜修车;很晚才安歇。不料第二天车子的里带又出了毛病;漏了气;只好步行;天黑也没有赶到。第三天早晨;将车子推到一个镇店地方;把带补好;这才在上午十时左右赶到了姚家庄;不巧长腿姚刚刚出门;到十五里以外赶集去了。
  大妈一向性急;自然不愿久等;两个人又赶到集上来找老姚。幸而集不大;只转了半趟街;大妈就停住脚步;往前一指;说:〃你看;那不是老姚是谁?〃小契一看;路旁人丛里有一个出奇的高个子;30多岁年纪;小头;长腿;穿着一件褪了色的日本人的破军大衣;只搭到膝盖那里。他正同人高谈阔论;不时地嘎嘎笑着。集上人多声杂;大妈连着喊了好几声;长腿姚才转过脸来;惊讶地说:
  〃是你呀。杨大妈!〃
  说着分开众人;迈开大长腿;三脚两步就赶了过来;双手捧住大妈的手摇晃着说:
  〃大妈;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下钻出来的?〃
  〃我是叫人家背了来的!〃大妈指指小契的破车子;微微一笑。接着给他们两个作了介绍。
  〃大妈;〃长腿姚满脸是笑地说;〃自从那年咱们到边区开会;眨眼好几年了;老想上看你;总也不得空。〃
  〃别说漂亮话了!〃大妈说;  〃你大妈要不来;谁也不去看我。〃
  〃哈哈;大妈还是这个脾气。〃长腿姚嘎嘎笑了一阵;〃这回来;怕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吧?〃
  〃就是找你!〃大妈用指头点着他说。
  〃走;到我家去!〃
  长腿姚拉着大妈。大妈告诉他已经去过了;要找个清静地方谈谈。长腿姚拗不过;只好跟大妈来到村外;小契推着破车子跟在后面;三个人避开人多的地方;在一个打麦场里靠着麦秸垛坐下来。
  老姚掏出半盒纸烟;大家抽着。大妈开门见山地说:
  〃老姚;听说你这个大长腿到耿长锁那儿去过?〃
  老姚笑着说:〃你是不是想成立合作社呀?〃
  〃咳;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办合作社?〃大妈笑了一笑;〃是别人托我问的。我问你;你到他那儿去过吗?〃
  〃去是没有去过;他的事儿我还是听到不少。〃老姚说;〃我老想见见他;跟他谈谈;可总是没有机会。前两个月;我从北京开战斗英雄大会回来;路过保定;住在招待所里;碰到一个庄稼老头儿;穿个小白粗布褂儿;蒙着块白手巾;留着稀零零两撇小胡子;非常和善;说话也细声细气的;说实话;我当时没有怎么注意他;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咱冀中鼎鼎大名的耿长锁!真是把人后悔死了!〃
  〃我问你;他那社办得怎么样?〃
  〃听说;气派大极了!〃老姚兴奋地说;〃过去咱们这里的财主;一说家里拴几套马车;轿车;槽上有十几匹大牲口;就算了不起了;可耿长锁那社;早晨钟一响;人欢马叫;花轱辘大马车能摆出大半道街;干起活来;你说是小伙老头儿;你说是闺女媳妇;都是唱着歌往前冲。〃
  大妈笑了;眼睛瞅着老姚;笑得动人极啦。
  〃小说别人;我就纳闷儿;〃太妈说;〃这一家一户还吵包子闹分家哩;这么多户合到一块儿能行么?〃
  〃分的粮食多呀!〃老姚说;〃他们每户比起单干那阵儿能多分好几百斤;他怎么不干?真是拆都拆不开。听说;他村里有一个富裕中农;是个种地把式;又是个土圣人;一直不服气;跟他们竞赛了好几年;看准的产量高;到底还是输了!再说;再说……〃长腿姚又点起一支烟。带着无限敬佩的神情说道;〃人家耿长锁那真可以说是大公无私;公家的便宜硬是一丝不沾;这就把大家团结住了。他在村里还当着支部书记;土改时候分房子;他自己不分;让贫雇农多分:临到扩兵;先把自己的小子送出去;社里要盖油房;没有砖瓦木料;就把自己准备的砖瓦木料惜出术。这耿长锁年纪也不小了;身予骨不算强;常到这里那里开会;又不会骑车子;社里人怜惜他;说给咱们长锁买个小毛驴吧;让他骑着也省点劲。可是耿长锁笑着说:'这可使不得!你们想想;过去地主催租子;就是骑着个小毛驴儿;背着个算盘;这儿串串;那儿串串;我也骑上这个;成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