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作者:死磕      更新:2021-05-14 21:24      字数:5100
  〃好;好;讲得好!〃
  大家一片声嚷;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几十秒钟之久。
  〃这是些多么可爱的战士呵!〃团政治委员周仆十分激动;瞅瞅郭祥没有注意;就背过脸擦去那因为偶然不慎涌出的泪水。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火力猛烈〃倾情制作
  更多精彩e书尽在霓裳小轩:emgog
  第十六章   江边
  10月22日午夜;周仆刚刚躺下不久;就被值班参谋喊起来;递过来一封加急电报。他急忙披上衣服;扭亮那盏陪伴他多年的旧马灯;一看;原来是师部转发的兵团首长的电报;命令部队拂晓后立即由现地出发;在咸阳车站登车北上。
  这就是说;比原来预定的出发时间;又提早了一天。周仆捏着那张印着红色横线的抄报纸;沉吟了片刻;隐约感到;朝鲜前线的形势;是更加紧急;更加严重了。
  他急忙扣好衣服;来到作战室;同副团长和政治处主任商量今天的行动。为了给连营多挤出一些时间;他首先在电话上向各营下达了口头命令。
  出发时间虽然只不过提早了一天;但也带给他们不小的忙乱。已经准备好的全团的誓师大会不能举行了。原来考虑到许多战士、干部的家庭生活都存在着困难;预定进行的一部分救济工作;也没有完成。再有一件麻烦事;就是来接管生产的地方部队还没有到;丢下来的鸡鸭猪羊;堆在场上的未曾脱粒的庄稼;如果任其不管;都会要遭受损失。
  周仆和团干部研究着这些问题;最后决定:每连留下一个人;协同村里的民兵看管生产物资。对于南瓜、蔬菜等等生产品;就分赠给驻地的贫农们。
  当这些问题处理完毕;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周仆就回到房子里;盖上他那件皮大衣;把灯扭暗;准备休息一会儿。可是总按捺不下激动的心情。两个小时后;他就要同他的团队一起;奔向那陌生的战场了。不消说;他对他的团队抱有坚强的自信。这种信心;不是一时形成的;是同他的十几年的战斗生涯结合在一起的。他坚信任何反革命的敌人;必将被一个一个地粉碎;但同时他也意识到;在他的面前;站着的是全世界黑暗势力的代表;是当今世界上头号的帝国主义。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而这场考验;是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假若打不垮敌人;顶不住敌人;那将不仅给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带来可怕的后果;而且对东方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革命进程;都将发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他觉得;在这场考验里;作为团政治委员;作为这个部队的党代表;个人的粉身碎骨;那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如果由于个人的疏失;工作没有做好;不能完成任务;那就是一件不能饶恕的罪过!
  近几天来;当他越意识到任务的重大;对他的老战友团长邓军的思念也就越深。自从兰州战役——大西北决定性的一战;邓军腹部和臂部都负了重伤;已经整整一年不见面了。几次派人到医院里看他;回来都说;他的右臂已经锯掉;腹部的弹片也没有取出来。而且由于前后八次负伤;失血过多;身体过于衰弱;已经无法在部队继续工作了。前几天;据师里透露;准备派一个新的团长来;但是由于这个团是本师的主力;是一个有老红军基础的团队;人选迄今没有确定。这就使得周仆越发觉得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周仆知道;即使邓军回来;自己的工作也绝不会减少;甚至两个人仍旧会像从前那样;不断地争吵几句;但是;他现在觉得;即使这个人在这里;不做什么工作;只要能听见他的声音;他也就不会感到自己的担子像现在这样沉重了。
  周仆同邓军在一起工作——用他们俏皮的说法是〃搭伙计〃——是从当连级干部就开始的。那还是1939年的春天;周仆在延安抗大刚刚毕业;就到了敌后抗日根据地。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既没有工作经验更没有战斗经验的新手。当时就把他分配到现在本团的三连去做副指导员。临走前一天;许多同来的伙伴;都来为他祝贺。因为这个连队是一个战斗作风很硬的连队;这个连队的连长;就是闻名全军的在大渡河边立有战功的邓军。关于这位勇士惊人的英勇;有着许多纷繁的传说。当时;周仆对于自己能分配到这样一个英雄的连队;是多么高兴!暗暗下定决心要在实战里向这位勇士虚心学习。可是当他第二天到连队去的时候;那位个子并不十分高大、脸色乌黑、左脸上留着一条疤痕的连长;只接过介绍信随便地看了一眼;就勉强把司务长佩带的只能单发不能连发的驳壳枪分给他。当他事后发现这是全连最差最破旧的驳壳枪的时候;心里就颇不愉快。一打仗;又分配他搞一些在他看来是打杂的事情。例如管理伙夫担子;带担架;打扫战场等等。周仆是一个很聪明、敏锐的人;他很快意识到;自己虽在上级的命令上被公布为这个连队的干部;但在全连尤其在连长的心目中;还没有取得这个英雄连队的战士的资格。直到有一次;敌人迂回到后面;他带领炊事班将敌人打退;才看到邓军脸上的一丝笑容;作为对他这种行为的奖赏。事实上;只有这时候;他才被认可为这个连队花名册中的真正的一员。以后;周仆被提升为指导员;两个人就逐渐成为一对亲密的搭档了。
  战火催促着人们的成长;也锤炼着人们的友谊。每当周仆回忆起邓军的时候;都深深地感激他对自己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通过上课;或者其他明显的教导;而是通过一种无形的影响。这种影响;尤其表现在邓军的那种任何时候都要压倒敌人;而决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质。有时;当连队伤亡过重;在周仆看来;已经无法完成任务的时候;他却愈打愈勇;最后终于奇迹般地带领少数战士夺取了敌人的阵地;有时;被敌人团团包围;甚至被敌人〃压顶〃(〃压顶〃;抗日战争平原地区的日语。是指我军在房内;敌人占据了房顶。);在周仆看来已经无法突围的时候;他却毫不沮丧;吩咐战士们用手榴弹投房顶上的敌人;终于寻隙突围。这种英雄气概;在部队被习惯地称为〃硬〃的作风;不仅感染了领导的部队;而且也深深地感染了自己。甚至在自己指挥作战中;也不知不觉采用了邓军的语调;仿佛他的某一部分;己经渗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去了。而邓军在内心里;也非常感激他;尤其是在学文化方面。周仆初来时;邓军还不识多少字;一接到上级的文件;就两手捧着皱起眉头叹气。周仆下定决心;不厌其烦地每天教他几个字;在战斗频繁的日子里;也不忘记催促他;甚至强迫他学习;终于邓军能够看书看报了。当他捧着通俗小说看到有趣之处;像孩子一般笑起来的时候;对他的这位老伙伴也是充满着感谢的。
  在周仆来到这个连队之前;曾经听不少人传说他的脾气古怪;但在真正接近以后;却感到这位在战斗中令敌人畏惧的勇士;竟像孩子一般的纯真。比如;他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听人讲故事。在战斗的间隙中;周仆无论是当他的指导员、教导员或政治委员;没有几个故事是交待不过去的。两个人甚至常常枕在一个枕头上讲故事。当讲到动人的地方;即使是千百年以前的事情;也会使他像孩子一般地淌着眼泪。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缺点的。例如他过分地粗率。但是他也有一条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同志不抱成见。几个钟头之前;他向你跳起脚来发脾气;几个钟头之后;就会忘记得干干净净。你得罪了他;冲撞了他;也是一样。等你懊悔万分;怀着羞惭去向他道歉的时候;他会惊讶地说:〃噢;你还想着这件事呀!〃
  在战斗上;他也存在着缺点的一面。这就是一打仗;他就要跑到最前面去;顾不得全盘指挥了。随着周仆指挥作战一天天熟练;他的这个缺点;不仅没有克服;反面发展了。每逢打仗;前面的情况稍一紧张;他就把驳壳枪一提;说:〃老周;这一摊子我不管了!〃说着就跑到战斗最紧张、最危险的地方。直到他面对面地看见敌人;亲眼看见战斗情况的变化;才算放了心。有时甚至要亲自用机关枪把敌人射倒;才觉得解气。他的这个特点;自然会给第一线的战士增添无限的力量和勇气;能够使最危险的阵地稳定下来;或者使最难攻的阵地被我们突破;但同时;也就常常忽略了次要方面。他的这个缺点;不止一次地受过上级的批评;周仆也屡次提醒他;他都满日答应;甚至红着脸承认错误;但是当第一线的情况一旦紧张起来;他就又抑制不住自己。如果这缺点在当连排长的时候;还不显得怎么明显;等到他指挥一个营;一个团;就显得越发突出了。周仆清楚记得;在围攻大同的时候;当他的营数次进攻水塔未下;他的眼都红了;从指挥所里一下跳出来;又说:〃老周;这一摊子交给你了!〃做教导员的周仆一把没有把他拉住;他己经冲到最前面去了。时间不大;水塔被占领了;但他也满身鲜血地被人背回来;原来他率领突击队冲锋时;冲得过猛;竟一下子冲到投弹组的前面去了。邓军;就是这么一位威猛无比的战士;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最危险的战线才是自己的岗位。
  也许;正因为这样;周仆不能不分出很大精力来钻研指挥艺术。这样一来;邓军的勇猛的神威;不断地影响着、培育着部队;使部队保持着老红军的硬骨头作风;而周仆的灵活的指挥;也适当地弥补了邓军的缺陷。同志们私下议论;说上级把他们两个人配搭得很好;说他们是一粗一细;粗细结合。其实;更准确些说;这也同他们的友谊一样;是经过长期战火锤炼的合金!
  多好的勇士呵!可惜不能参加战斗了!自己也不能再同他在一起了!周仆想到这里;不由地叹了口气。究竟派谁来当团长呢?他衡量着全军的团长和副团长;在内心里猜测着;判断着……
  警卫员小迷糊打饭来了。周仆匆匆吃过;天色已经微明。为了察看部队的情绪;他就提前向村南的集合场走去。小迷糊拉着他那匹枣红马跟在后面。
  论节气;还不到霜降;这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霜。田野里;空荡荡的;只剩下一片片的红薯地和棉花地了。种下的小麦已经露出了绿苗。公路两旁的杨树;从树梢往下叶子已经黄了一半;还绿着一半;望去非常好看。那黄灿灿、厚墩墩的叶子已经落了不少;有几个孩子正在那里扫树叶呢。
  周仆刚走出村口;就听见村北大路上由远而近传来一阵粗嘎的激越的歌声:
  炮火连天响;战号频吹;决战在今朝;我们抗日先锋军英勇武装上前线;用我们的刺刀枪炮头颅和热血;嗨;用我们的刺刀枪炮头颅和热血;坚决与敌决死战!……
  〃三营过来了。〃小迷糊指点着说。
  周仆停住脚步;往北一看;前面一面红旗引导;三营在大公路上成四路纵队;排得整整齐齐地走过来。营长孙亮走在最前面;步伐十分英武。他是全团营长中最年轻的;干青年工作出身;一向把部队带得很活跃。今天;不用说;又是他选了这首红军东渡黄河的战歌来鼓舞部队了。
  他们远远发现政委站在路边;歌声越发响亮激越起来。队伍走到近前;孙亮从队列里跑步出来;打了一个敬礼。
  周仆问:〃部队到齐了吗?〃
  〃到齐了。〃孙亮很有精神地回答。
  〃我看小伙子们的情绪很不坏呀!〃周仆的嘴角带着满意的笑纹。
  〃政委;你说怪不?〃孙亮凑近政委的身边说;〃前些天;全营有80多个病号;昨天只剩了30多;今天早晨;我说把他们集合起来;送到卫生队去;结果一个病号都没有了。〃
  〃一个都没有了?〃
  〃嘿;一说打仗全好了;真比吃药还灵!〃
  〃这是咱们部队的老传统呵!〃周仆深有所感地说。他想起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和1946年;那时候;面对面的民族敌人打倒了;不少战士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要求复员;要求回家;要求解决婚姻问题和其他私人问题;曾经闹得很严重;每个部队都有好几十个病号。可是当阶级敌人在解放区的四围响起内战炮声的时候;那些恼人的问题;竟一霎时烟消云散;人人慷慨激昂开上前线;竟像没有发生过那些问题似的。多么叫人感到神奇!这些战士们;这些跟随着党战斗的工农子弟;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是真正通晓大义、照顾全局的。这些事;不止一次给了周仆最深的感动;使他对革命部队所具有的深厚的潜力;有着始终不渝的信心。
  孙亮回到行列里去了。周仆还站在冷风里观察着在他面前行进的战士们。虽然今天的出发命令;因为要通过城市;明确要求他们〃要特别注意着装整齐〃;〃尽量把新衣服穿在外面〃;可是经过整整一个夏秋的劳动;这些草绿色的军衣都几乎褪成白色的了;许多人的肩头上、膝盖上;还打着显眼的补钉。周仆知道;这些衣服;每一天都浸透过多少遍汗水呵!要是有人从他们的服装上来判断他们的战斗力;那就注定要犯绝大的错误。
  歌声停下来了;战士们愉快地说笑着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