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淘气      更新:2021-02-17 11:27      字数:4764
  其子孙们的可汗之称应该追溯到他们的远祖。
  海都小的时候,其所在的勃儿只斤氏族差点遭到全族的灭亡。如果那样的话,那么历史就真的将要改写了,恐怕今天世界上就不会有一批专家学者来专门研究蒙古史了。历史往往是这样的,永远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
  当年,女真人大肆屠杀札剌儿人,于是有70家札剌儿人逃到了蒙古人的地方,这正是那莫伦(海都的祖母)所管辖的地方。从她后来做的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女人。由于札剌儿人的饥饿,他们挖掘那莫伦放马草地上的草根作为食物。这激起了那莫伦的愤怒,她命人打伤了几个札剌儿人。札剌儿人不甘罢休,就把那莫伦的马群赶走了,马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是和生命一样同等重要的。
  那莫伦是不会眼看自己的马被赶走的,于是让他6个儿子骑上马去追赶,结果都被札剌儿人杀害了。连那莫伦本人也随后被杀掉,幸存的只有那莫伦的幼孙海都和几个妇人。那莫伦惟一幸存的儿子纳臣得知全家被杀后,迅速奔回,但他见到的只有躲藏在积薪中的海都。
  海都长大后被奉为领袖,他率领本部的人报了这个不共戴天之仇,征服了札剌儿人。至此,札剌儿人成为了蒙古人的藩属。这期间,各部落中的许多家族也渐渐归附于他,他的臣民很快的多了起来,势力也日益强大。这就形成了最初蒙古帝国的雏形。
  在这里,游牧民族的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和迅速成长膨胀的这种特性被表露无疑。虽然海都这一氏族几乎被灭绝而变得一无所有,但一旦狩猎地盘和畜牧地盘不受限制,他们繁衍生息的能力便会立即迅速恢复,并网络其他部落从而使自己又重新迅速强大。也正是由于海都的这种领导能力,使黄金家族勃儿只斤氏在边濒灭亡的边缘又起死回生,继而兴旺昌盛,所以他被后人尊称为可汗。
  蒙古第一位汗海都去世以后,联合起来的原各个部落似乎被他的三个儿子分而有之了,这就必然要削弱刚刚建立起来的汗位。事实上,关于海都的继承人——长子伯升豁儿多黑申(“多黑申”是猛隼之意)的情况,史书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但是,伯升豁儿多黑申之孙合不勒汗却是一位有为之君。
  在合不勒汗的领导下,其疆域虽还只限于肯特山及其周围地区。但蒙古王国从此走上了世界政治舞台。那时蒙古王国已经相当强盛,以至于北京的金朝宫廷也不得不考虑到它的存在了。另一方面女真人要全力以赴对付南宋王朝,就必须消除后顾之忧,不能让蒙古牧民有可乘之机。
  然而蒙古各部落已经在肯特山地区集合到了合不勒汗的旗帜之下。对金朝皇帝来说,这是否预示着一种威胁?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他向蒙古首领发出了邀请,请蒙古首领或者到北京王宫或者到位于满洲的王室猎场之一做客。这次做客蒙古首领合不勒汗的表现,用我们现在人的眼光看似乎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笑话,或者认为合不勒汗似乎有些可爱。可合不勒汗当时的表现确实就是当时蒙古游牧民族的一个真实写照。
  他是第一位敢于起来反对当时强大金国的人。蒙古传说表明,他最初是作为金朝属臣,在北京受到金朝皇帝的接见。但合不勒汗在金王宫殿做客时的表现确是极具喜剧色彩的。用通俗的话说他的举止就像出现在文明国家里的野蛮人。但是,当看到他们的客人合不勒汗的举止,特别是看到他那样食量过人时,金人都不胜惊讶之至。据波斯的历史学家说,合不勒当时给人以食量过人的印象是有其非常有趣的原因的。
  当时,金国皇帝命王公大臣们出席作陪,以示隆重和阔气。置身于这么多王公大臣中间,合不勒感到不安,特别是对那些美味佳肴不放心,因为他认为那些不知怎么烹调出来的珍馔之中很可能放有毒药。所以,他不时退席,走出去设法呕吐出所吃的食物,吐毕返回,又若无其事地高兴地大吃大喝起来。
  但是,菜肴是那么味美可口,特别是那大米酿的酒多得喝不胜喝,不由合不勒不醉,而且从来没有这么大醉过。合不勒一醉就忘形,竟伸手去捋皇帝的胡须。待到酒醒,他才明白自己犯了亵渎君王之罪。于是他亲自向金国皇帝请罪。皇帝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加罪于他。金国皇帝如此宽容可能是由于他觉得不应该苛求一个蒙古人必须懂得礼仪,也可能是由于值此要在长江一线对付汉人之际,他不想引起蒙古人对自己的敌意。所以,他原谅了合不勒,而且还拿出一些黄金、白银、衣物之类的礼物将合不勒厚赠遣归。
  然而,金人转念一想,觉得他们刚才又宠又惯的那个蒙古人,貌似天真,实则是一个可怕的邻居。所以,合不勒刚走不久,在谋臣们的怂恿下,金国皇帝又改变了主意。他立即派人赶去请合不勒返回北京。但警觉的合不勒嗅出危险的气味,预感到这是一个阴谋,于是他不但拒绝返回北京,而且一怒之下杀了金国皇帝派来的人。
  这些栩栩如生的记载,由蒙古族的史家传到了波斯人的手中。汉民族的编年史作者也证明这种记载属实。金国在公元1139年,嗣后又于公元1147年两次在北线向蒙古人发动战争。结果,金国人大败,被迫将边界地区的几个州让给了蒙古人。
  从公元1148年起,北京政权还每年给蒙古送去牛、羊和粮食之类的礼物。这些礼物实际上是为求得大兴安岭边境地区的和平而献出的贡品。更有甚者,金国还承认敌人的首领为蒙古王,只是私下才自欺欺人地把蒙古首领看成是一个受保护者和助手。关于这种交易的情况,蒙古的资料中没有作任何记载。蒙古的资料注意记载的是牧民首领的家谱。
  他们记载了那些有幸成为成吉思汗祖先的近亲首领。我们从这些记载中了解到,合不勒汗留下了7个儿子,个个强壮有力、英勇无畏,因而都有乞颜之称(“乞颜”即急流之意)。他们的子孙皆称乞颜,在孛儿只斤氏这一王室氏族中形成了一个派生的氏族。蒙古的古代诗人们常常提到合不勒汗的这7个儿子,因为这些游牧诗人虽然很穷困,却仍然坚持认为自己是王室的后裔。
  合不勒汗的这7个儿子是:斡勤巴儿合黑、巴儿坛把阿秃儿、忽秃黑秃蒙古儿、忽图剌、忽阑、合答安、脱朵延。然而,合不勒汗虽有7子,临终时却不把汗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他的从弟俺巴孩奉承国统。
  第四章 没有领袖的大漠群雄
  12世纪的中国被分裂为二,南部是宋朝,以杭州为都;北部是通古斯族女真人的王国(或称金朝),以北京为都。在中国西北部,即今鄂尔多斯和甘肃,是与吐蕃人有姻缘关系的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在塔里木河西北,从吐鲁番到库车居住着回鹘突厥人,他们是具有佛教和聂思托里安教文化的、文明化的突厥人。
  而在蒙古高原也是顺应了这个大时代的潮流,出现了各部群雄逐鹿的时代。各部之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相互联合,又为了掳掠而相互攻战。而蒙古诸部之中,有4个强大的部落:克烈部、汪古部、乃蛮部、塔塔儿部。
  克烈部(又称:克列夷、怯列、克列亦惕等)是辽、金时期蒙古高原的强大部族,蒙古西面的克烈部,是由6个部落组成的强大联盟。他们游牧在土拉河和斡耳寒(鄂尔浑)河流域,信奉景教。克烈和蒙古孛儿只斤部的牧地紧相连接,是关系密切的近邻。克烈人在成吉思汗建国后被编入各千户,后来克烈人作为蒙古族的组成部分一直存在。
  汪古部是金元时期及其之前活动于内蒙古阴山东段地区的一个部族。汪古又名汪故、汪古惕、雍古、雍古多、永古、汪骨、旺古、瓮古等。汪古部信奉景教。汪古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迁居于阴山南北。他们自称是沙陀突厥人的后裔。金朝利用他们守护边壕。明王朝建立后,汪古部元赵王汪古图、左承赵友德投降明朝。汪古部作为“降夷”,残部迁徙于宁夏贺兰山一带,而后汇入诸土达之中,汪古部也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乃蛮又称为奈曼、乃满、耐满、奈蛮等。它在克烈部牧地以西,直到阿尔泰山的广阔地带,是乃蛮部的牧地。乃蛮当时已经建立起更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并任用畏兀儿族官员来维护乃蛮贵族的统治。乃蛮已使用回鹘(畏兀儿)文字记事。他们同克烈部一样都信奉西方传来的景教,是文化最为发达的游牧部落。
  塔塔儿在古代称为鞑靼,又作达怛、达旦等。其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所立的突厥文《阙特勤碑》,碑中有9姓和30姓之分,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大部落。唐末,突厥衰亡,达怛(鞑靼)部落逐渐强大,其名称遂成为北方诸部的泛称。宋、辽、金时期,塔塔儿部是蒙古部的东邻,他们游牧在阔连海子(今呼伦湖)、捕鱼海子(今贝尔湖)一带的广大草原,受金朝的统治。因为它的强大,所以好多部落都以塔塔儿人自称。
  分散的蒙古诸部落就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里,在强大的邻人包围中向前发展。在这些部落中与勃儿只斤氏族怨恨最深的要数塔塔儿部了。这个仇恨要追溯到合不勒汗时期。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塔塔儿人与满族人一样是属于通古斯语族,但实际上,他们的祖先乃是纯粹的蒙古人,也就是说同勃儿只斤氏族共处一源。塔塔儿人中的巫师大概是很有名的,所以蒙古合不勒汗的妻弟卧病不起时,合不勒汗曾派人去请塔塔儿巫师来治病。
  但是患者病情严重,不管巫师怎样念咒都无法阻止死神的降临。死者的亲属借此责怪巫师存心不良,在巫师走后,他们就追上去将他杀了。塔塔儿人不肯罢休,遂兴兵前来为他们的巫师报仇。合不勒的几个儿子立即驰援合不勒,同塔塔儿人展开了战斗。
  这场同种的两个部落联盟之间的搏斗非同小可。因为,这是决定该由谁来统治蒙古各部落的殊死搏斗。霸权究竟是应该属于居住在肯特山和斡难河上游的部落联盟呢,还是应该属于居住在克鲁伦河下游和贝尔湖地区的部落联盟?这个问题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解决。一直到两代人以后,成吉思汗才最后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此两部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此时,北京金国皇宫里的皇帝也十分关心这个问题。他认为,这是使两部分牧民互相残杀、阻止他们向南推进的极好机会。鉴于目前蒙古人是最可怕的敌人,北京政权决定支持塔塔儿人。就这样,金人就同塔塔儿人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蒙古人,从而使年轻的蒙古王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俺巴孩执政时,他是否怀疑到塔塔儿人仍对蒙古人满怀仇恨?也许他认为,这件事已经被历史的泡沫淹没了。也许他认为,即使往事没有烟消云散,通过同塔塔儿人某部联姻也能解除塔塔儿人的武装,变敌对为睦邻,化干戈为玉帛。于是天真他表示愿意同塔塔儿人结亲,愿将爱女嫁给塔塔儿人阿亦里兀惕部和博鲁兀惕部的一位首领。
  也许在这一点上,俺巴孩汗又不像是12世纪草原游牧民族的首领。俺巴孩汗以君子之心,决定亲自送女成亲,带着女儿来到女儿的未婚夫的居住地。然而,塔塔儿人对蒙古人的仇恨丝毫没有烟消云散。俺巴孩父女一到,塔塔儿人之主因部即伏兵四起,将他们掳去,并把俺巴孩汗押送交给了北京的金国皇帝。
  金王朝因为蒙古人所到之处大肆抢劫的习惯非常痛恨并深受其害,但以前只好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现在俺巴孩汗的到来金廷岂能轻易的放过?于是,对这个俘虏施加最残酷的刑罚才消心头之恨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他们把俺巴孩汗钉在木驴背上,使之辗转惨毙。被塔塔儿人同时抓获送来的合不勒汗的长子斡勤巴儿合黑也受到了同样的刑罚。
  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这个世仇。当时,俺巴孩汗在死以前设法派人(据蒙古史学家说,此人是别速惕人,名叫巴剌合赤)往告诸子及已故合不勒汗最有魄力的儿子忽图剌说:“我,蒙古人之最高首领,送亲女至塔塔儿部,为塔塔儿人所擒。汝等当以我为戒。当今之际,汝等纵令弯弓秃尽汝等之五指之甲,磨尽汝等手之十指,亦当誓报此仇!”
  同时,他又让巴剌合赤转告金熙宗:“汝非能以武力获我,又置我于非刑。我死,则我子合答安(合丹)太师、耶速该巴特尔必复我仇。”(魏源《蒙兀儿史记》卷1)事实上,蒙古人的心中已积满了深仇大恨。后来,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果然兴兵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