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老山文学      更新:2021-05-04 17:34      字数:4875
  弱,为无阳,而误用建中汤者有之;惑于身疼痛,而引仲景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温其里,误用四逆汤者有之。不
  知此等证在时疫中,皆在表,实证之似虚者也。其自汗者,疫热自里蒸出于表,非表虚也。其脉无力者,热主散
  漫,散漫则脉软,非比寒主收敛而脉紧也。身体反疼者,伏邪自里而渐出于表,非比阳虚不任发表也。此表证之实
  证似虚者也。又以半表半里论之∶寒热往来,胸胁满,邪在半表半里也,其脉当弦,其口当渴,而有脉反沉,口不
  渴者,则似寒矣。故人惑于脉沉,而以胸胁满为太阴,口不渴为内寒,而误用理中者有之,不知此证在时疫中,皆
  半表半里,热证之似寒者也。其脉沉者,邪伏在募原而未出表,故脉不浮,非阳虚也。其不渴者,邪未传变,未入
  胃腑,故不能消水,非内寒也。此半表半里之似寒者也。又以里证论之∶口燥咽干不得卧,邪在里也,其脉当滑,
  其身当热,其盒饭结,(按滑当作洪。经云,滑者阴气有余也。主痰饮、宿食、吐逆诸证。洪为气血燔灼之候,
  主烦、主咽干,表里俱热,二便涩,伤寒阳明经病。)而脉反沉微涩弱,身反四逆厥冷,大便
  自利,则全似虚冷矣。人惑于脉之沉微弱涩,而用参、 者有之;惑于厥逆,而用桂、附者有之;惑于自利,而用
  参、术、干姜者有之。不知此等证,在时疫皆里热之似寒
  也,里实之似虚也。其脉沉微弱涩者,乃邪热结于肠胃,气不达于营卫也。其身反厥冷者,邪热结于里,结于下,
  气不达于外,通于上也。其自利者,乃热结旁流也。此里证之实证似虚,热证似寒者也。总之时疫为热因,与风寒
  之寒因大异,故脉证虽有似虚、似寒之时,而一辨其为时
  疫,则属邪自外至,邪气盛则实,大都反见虚寒假象,明眼人不当为所惑也。
  所谓虚证似实者,即以表证论之∶头痛发热身疼痛,自汗脉浮大,邪在表也,而屡用表散清凉药,不惟不减,
  其证转甚者,非药力之不到,乃正气不能传药力达表,阴液不能随阳气作汗也,此邪在表时,虚证之似实者也。气
  虚者,加参、 于表药即汗;阴虚者,加润剂于表药即汗。若不知其气血之两亏,而宣表不已,势必暴厥而成脱
  证矣。更以半表半里论之∶胸胁痛,耳聋,呕吐,如疟状,脉弦,邪在半表半里也,而屡用和解消导药,不惟不
  减,其证更加者,非药力之不到,乃中焦胆胃伤而气不运,肝木伤而火燥逆也。此疫邪在半表半里时,虚证之似
  实者也。必合四君、六君于和解药中,合四物于清解药中始能战汗而解。若更消导清解不已,必至胃气绝而死。更
  以里证论之,舌苔黄黑、裂燥、亡刺,胸、腹、胁、脐硬痛,大小便闭,六脉数大,邪在里也。而屡用攻利药,或
  总不得利,或利后更甚,非药力之不峻,乃正气不能传送肠胃,血液不能滋润肠胃也。气虚者,助气以资传送;血
  枯者,养阴以藉濡滑,气行津化,方得通利,此疫邪传里时,虚证之似实者也。若不知其亏竭而恣意攻利,必昏沉
  萎顿而死。总之药不中病,则伤正气。伤其下,则正气浮越而上逆;伤其中,则正气解散而外张。脉证虽有似实、
  似热之时,而一询其来路,若治之太过,则属气从内夺,正气夺则虚,明眼人不当为所惑也。
  夫一证而虚实互异,用药稍讹而生死攸分,将以何者为辨证之把柄乎?曰∶以开卷所列气、色、神、脉、舌
  苔,辨其是疫与非疫;以曾经误治与未经误治,辨其时疫之为实、为虚,则得其大纲。更细玩前所列各证,条分缕
  析之详,则得其细目,则似是而非之证,断不能惑矣。余于前各条下,每证已细辨其虚实,而此复重言以通论之
  者,正以前散见于诸条,恐读者忽略,故复总论以提撕其为吃紧处也。至若寒证似热,则伤寒诸证有之,时疫绝
  无,故不论及云。
  卷之四
  遗证
  属性:(属病后不表里证)
  卷之四遗证
  发肿
  属性:时疫大势已平,寒热已解,而面目肢体浮肿,有食滞中宫、水停心下、气复未归三种,当分别以施治。
  食滞中宫者,乃病后脾胃大虚,不能消谷。病者胃中枯燥,偏欲多食,食停心下脐上,则水不得上输于肺,肺
  亦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溢于肢体而为浮肿。其证以心下、脐上有硬处,按之则痛为异,小便或利或不利,
  当用平胃散加枳实、山楂、麦芽、莱菔子、青皮、神曲为主,硬处消则肿自愈,或加苓、泽兼利水亦可。
  水停心下者,乃脾虚不能消水也,与食滞异者,心腹
  无硬痛,小便不利也。用苓、泽、车前、木通之类,利其小便而愈。
  气复未归者,吴又可所谓病后气复血未复,气无所归,故作肿也,不可治肿,调其饮食,节其劳役,静养自
  愈。其异于停水、食滞者,水停身重,小便不利;气肿身轻,小便自利;食滞腹中有结;气肿腹中自和也。
  卷之四遗证
  发颐
  属性:时疫愈后有发颐者,乃余热留于营血也,速以解毒、清热、活血、疏散为主,误则成脓不出,而牙关不开,咽
  喉不利,多不能食而死,毒内陷而复舌燥、神昏亦死,出脓后气虚血脱亦死,故宜早治也。古方以普济消毒饮为
  主∶发在耳后,以柴胡、川芎为君;在项下,以葛根为君,在项后或巅顶,加羌、防。此证不可轻补于未溃之
  先,补早必成脓,尤不可纯用寒凉于将发之际,恐闭遏而毒不得发,故必兼疏散为要。外治,以葱水时时浴之。
  卷之四遗证
  发疮
  属性:时疫愈后,发疮者极多,余热淫于肌肉也,多服清凉养气血药自愈。
  卷之四遗证
  发痿
  属性:时疫愈后,四肢不能动移者,热伤筋脉也,吴氏诸养荣汤酌用,轻者粥食调理自愈。
  卷之四遗证
  索泽
  属性:时疫愈后,身体枯瘦,皮肤甲错者。热伤其阴也,养阴为主,吴氏诸养荣汤酌用,亦有粥食调理自回者。
  卷之四遗证
  发蒸
  属性:时疫愈后,有发骨蒸如劳瘵者,乃余热留于阴分也,不可以其羸瘦而遽用虚损门治法。必察其六府,有结邪,
  则仍攻其邪为主,次察其经络;有壅瘀,则仍通其壅瘀为主,次察其气道;有痰涎,则仍利其痰涎为主。数者俱
  无,然后以清热为主,或无邪而阴伤,方可纯用养阴之药,或分其余邪之轻重,亏损之多少,而兼用养阴清热
  药,进退加减以和之更妙。
  卷之四
  妇人
  属性:妇人时疫悉与男子同,惟当经期则治法略异,以其关乎血室也。凡遇感疫值经期者,治法必兼少阳,以少阳与
  厥阴为表里,厥阴为血室,血室一动,邪必乘虚而犯之,须分适来因受病而止、适来受病而自行、适断
  而受病三种,则虚实自见。
  凡经水适来而受疫气遽止者,必有瘀血,要再察其胁、腰、少腹,有牵引作痛拒按者,必以清热、消瘀为
  主,小柴胡加赤芍、延胡、桃仁、归尾、丹皮。
  凡经水适来而受疫气,疫病虽发而经水照常自行者,不必治其经血,但治其疫邪而病自愈。盖病本未犯血室,
  故经血自行如常也。仲景所谓∶勿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者。正指此,非谓总不用药也。
  凡经水适断而受邪者,经行已尽则血海空虚,邪必乘虚而陷入血海,若见腰、胁及少腹满痛者,大柴
  胡汤加桃仁、赤芍,逐其血室之邪始愈。
  凡妇人受疫,但见昼日明了,至夜谵语,即当询其经
  期,以防热入血室之渐。
  卷之四
  妊娠
  属性:妊娠感时疫,须治之于早,则热不深入而伤胎。当汗、当清之证,当速治不待言,当下之证尤不可迟。若因
  妊娠忌下伤胎之说,因循略迟,则胎受热蒸而反易坠。一见里证,速下其热,其胎反安然无事。盖有病则病受之,
  内经所谓∶有故无殒者,于此见之,此历验不诬者。妊娠受疫,当下失下,至于舌黑腰痛,少腹下坠至急,则其胎
  多死腹中,自欲坠矣。此时下亦坠,不下亦坠,然下之胎坠,母犹可救十中二、三,不下则母无生理,胎亦不能独
  存。同一坠胎,而此善于彼,当明言于病家,而后施治下
  药,虽三承气皆可用,惟芒硝当慎,以其专主伤胎,非大实、大热、大燥,不可试也。
  卷之四
  小儿
  属性:小儿受时疫悉与大人同,而时见惊搐类于惊风,误治多死,用大人治疫清解诸法,减小剂料以治之则愈。小儿
  不能言,遇当下证,既不知其谵妄,复难验其舌苔,则当验其唇,唇赤而燥即是下证,此幼科之要诀也。
  卷末
  诸方
  属性:x大青龙汤x
  麻黄 桂枝 杏仁 石膏 甘草(炙)
  加姜、枣煎。
  x六神通解散x(捶法,有川芎、羌活、细辛。)
  麻黄(一钱) 甘草(一钱) 黄芩(二钱) 苍术(二钱) 石膏(一钱半)
  滑石(一钱半) 豆豉(十粒)
  加葱、姜煎。
  x九味羌活汤x
  羌活(一钱半) 防风(一钱半) 细辛(五分) 苍术(二钱半) 白芷
  (一钱) 川芎(一钱) 黄芩(一钱) 生地(一钱) 甘草(一钱)
  加生姜、葱白煎。
  x葳蕤汤x(一方有干葛,无菊花。)
  葳蕤(二钱半) 麻黄(五分) 白薇(五分) 青木香(五分) 羌活(五
  分) 杏仁(五分) 川芎(五分) 甘草(五分) 石膏(一钱半) 菊花(一钱半)
  白水煎。
  x大羌活汤x
  羌活 防风 细辛 苍术 白术 川芎 黄芩 生地 甘草 防己 知母 独活 黄连
  白水煎。
  x人参败毒散x
  人参 茯苓 甘草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 羌活 独活 川芎 薄荷
  加生姜煎。
  x吴氏达原饮x
  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黄芩(一钱)
  芍药(一钱) 甘草(五分)
  白水煎。
  x小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加生姜、大枣煎。
  x炙甘草汤x
  人参 甘草(炙) 桂枝 阿胶(蛤粉炒) 麦冬 生地 大麻仁
  加生姜、大枣、水酒各半煎。
  x柴胡四物汤x
  柴胡 半夏 人参 黄芩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加姜、枣煎。
  x参胡三白汤x
  人参(一钱半) 白术(一钱半) 柴胡(二钱) 白芍(一钱半) 白茯苓(一钱半)
  白水煎。若脉微弱,口渴心烦,加麦冬、五味子。若
  烦,口苦,心下痞,加黄连、枳实。若不眠,加竹茹。
  x清脾饮x
  青皮 柴胡 浓朴 黄芩 半夏 甘草 茯苓 白术 草果
  加生姜煎。
  x大承气汤x
  大黄(四钱,酒洗) 芒硝(二钱) 浓朴(二钱) 枳实(一钱)
  白水煎。
  x小承气汤x
  大黄(四钱)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白水煎。
  x调胃承气汤x
  大黄(三钱,酒浸) 芒硝(二钱) 甘草(一钱)
  白水煎。
  x人参白虎汤x
  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参
  加粳米煎。
  x黄龙汤x
  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 浓朴(一钱半) 枳实(一钱) 甘草(一钱)
  人参(一钱半) 当归(二钱)
  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
  x六味地黄汤x
  熟地 山药 山萸肉 茯苓 丹皮 泽泻
  新汲井水煎。
  x生脉散x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白水煎。
  x四物汤x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新汲井水煎。
  x越婢汤x
  麻黄 石膏 甘草
  加生姜、大枣煎。
  x阳旦汤x
  桂枝 芍药 甘草 黄芩
  加生姜、大枣煎。
  x黄芩汤x
  黄芩 芍药 甘草
  加大枣煎。
  x栀子豉汤x
  栀子 香豉
  先煮栀子,后入香豉,白水煎。
  x黄连解毒汤x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等分)
  白水煎。
  x小陷胸汤x
  黄连 半夏 栝蒌实
  先煎栝蒌实,后内二味,白水煎。
  x导赤泻心汤x
  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山栀(姜汁炒黑) 滑石(飞) 知母(盐酒拌
  )犀角(镑) 甘草(生) 人参 麦冬(去心) 茯苓(各一钱)
  加灯心、生姜、大枣煎。
  x猪苓汤x
  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各一两)
  白水煎。
  x天水散x(加朱砂,名益元散。)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研细末,井水或灯心汤调。
  x柴葛解肌汤x(捶法,加石膏一钱。)
  柴胡 葛根 甘草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
  加姜、枣煎。
  x吴氏三消饮x
  槟榔 浓朴 草果 知母 葛根 芍药 甘草 羌活 黄芩 柴胡 大黄
  加姜、枣煎。
  x六君子汤x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草 陈皮 半夏
  加姜、枣煎。
  x归脾汤x(一方无白芍。)
  人参 白术 黄 茯神 枣仁 远志 木香 当归 白芍 炙甘草
  加桂元肉、姜、枣煎。
  x清燥汤x
  苍术(一钱,炒) 白术(五分,炒) 黄 (一钱半) 人参(三分) 茯苓(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