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节
作者:南方网      更新:2021-05-04 17:30      字数:4711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形色(九)
  属性:凡看麻疹初出之法,多于耳后、项上、腰腿,先见其顶尖而不长,其形小而匀净者吉也。若色
  见通红,则疹发于心,红者,火之正色也。若疹色淡白者,心血不足也,养血化斑汤主之,或四物
  汤加防风。色大红焰或微紫者,血热也,或出太甚者,并宜大青汤主之,或四物汤去川芎加柴胡、
  黄芩,干葛、红花、牛蒡子、连翘,凉血滋阴而热自除,所谓养阴退阳之义,亦五死一生之证也。
  若黑色者,则热毒尤甚,而十死一生之证,此尤不可不明察之而混为施治也。
  凡疹初出色赤者,毒盛之势也。但大便调,咳嗽多,右手一指脉轻重取皆有力,虽势重不碍,
  但当随证调理。若嗽少,右手一指脉无力,虽三日后收,其浑身疹疮变为紫色,壅结于皮肤之间,
  若用解利之药,其色渐
  转红色,嗽多流涕,颇思饮食者生,若投二三剂难变者难疗也。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涕(十)
  属性:凡疹出至二三日,必两鼻俱干。待收完,看毒瓦斯轻者,清涕即来,就思饮食,此不必服药。若
  清涕来迟,不思饮食者,须要清肺解毒,必俟清涕出,方可不用药。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吉凶(十一)
  属性:或热或退,五六日而后出者轻。
  透发三日而渐没者轻。
  淡红滋润,头面匀净而多者轻。
  头面不出者重。
  红紫黯燥者重。
  咽喉肿痛不食者重。
  冒风没早者重。
  移热大肠变痢者重。
  黑黯干枯,一出即没者不治。
  鼻扇口张,目无神者不治。
  鼻清,粪黑者不治。气喘,心前吸者不治。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总论治法(十二)
  属性:一、疹喜清凉而恶湿,痘喜温暖而恶凉,此固其大法也,然亦当有得其宜者。如疹子初出,亦须
  和暖则易出,所以发苗之初,只要发出得尽,则疹毒便解,非若痘之苗而秀,秀而实,而后毒解也
  。痘子成熟之时,若太温热,则反溃烂不收,是痘之后亦喜清凉也。故治痘疹者,无过热,无过寒,
  必温凉适宜,使阴阳和平,是为得之。
  一、痘宜内实,可用补剂;疹忌内实,只惟解散,惟初热发表时略相似耳。既出之后,痘宜补气
  以生血,疹宜补阴以制阳。何也?盖疹热甚则阴分受其熬煎,而血多虚耗,阴津被克,故治以清火
  滋阴为主,而不可少动其气,若燥悍之剂,首尾皆深忌也。世知痘证所系之重。而不知疹之杀人尤
  甚,方书多忽而不备,良可太息也矣。
  一、斑疹之毒,皆出于火。《内经》曰∶赫曦之纪,其病疮疡。故或遇二火司天,或司运之岁,
  肺金受制,感而发者居多。轻则如蚊迹之状,或垒肿于皮肤间,名曰瘾疹。重者如朱点红晕,或片
  片如锦纹,名曰斑疹。大抵色赤者吉,色黑者凶。其证似伤寒发热,凡三四日而出,七八日而靥也
  。凡此之类,皆属邪热,治之之法,惟辛凉解利而已。即若吐泻,亦断不可用温补也。如豆蔻、干
  姜之类,切勿轻用。而初发之时,尤不可大汗,只宜升麻、葛根、透邪煎之属,微表之耳。故用宜
  斟酌,有不可一概取必也。
  一、标出不红,现而发热转甚,或头痛身痛烦躁者,升麻汤,或透邪煎。
  一、色赤稠密,身痛烦躁者,升麻汤加紫草、连翘。
  一、寒热并作,头痛背强者,升麻汤加羌活、防风、连翘。
  一、头项面肿,升麻汤加牛蒡子、荆芥。若脉强火盛热渴者,宜清降其火,以白虎汤加减用之
  。
  一、自汗烦渴,气壅脉数者,化斑汤。
  一、身热烦渴,泄泻者,柴苓汤,或四苓散。如夏月,益元散。
  一、热甚,小便赤涩,谵语惊恐者,导赤散、四苓散加辰砂。夏月,益元散加辰砂。
  一、咳嗽甚者,二母散、麦门冬汤、清肺汤。
  一、喘者,小柴胡汤去人参加五味子。
  一、热甚鼻衄,或便血溺血热甚者,黄连解毒汤。血甚者,犀角地黄汤。
  一、伤食呕吐,六君子汤加藿香、干葛,或减去人参。热甚呕吐者,解毒汤。小便不利而呕吐
  者,四苓散。一二日不通者,导赤散。
  一、大便秘结,发热身痛者,大柴胡汤。腹胀气喘者,前胡枳壳汤。
  一、咽喉不利,甘桔汤。兼风热咳嗽者,加防风。
  一、寒热往来似疟,小柴胡汤,如兼咳嗽去人参。
  一、靥后身热不除者,升麻汤,或去升麻加黄芩、黄连各酒炒用。
  一、下痢赤白腹痛者,黄芩芍药汤,或加枳壳,身热腹痛者,解毒汤。
  一、余毒未尽,变生痈疽疮疖者,升麻汤加防风、荆芥、牛蒡子。
  景岳曰∶按以上万氏治疹诸条,皆极详妥,然其中惟泻痢气喘二证则最多疑似。盖二证之由疹
  毒,固当如其治矣。然有不因疹毒者,如俗医但见是疹,无不概用寒凉,不知有可凉者,有不可凉
  者。其有脾气本弱而过用寒药,或以误会生冷致伤脾胃而为泄泻者,亦多有之。此一证也,虽曰由
  疹而发,而实非疹毒之病矣。但察其别无热证热脉,而兼之色白气馁者,便须速救脾气,急从温补
  ,宜温胃饮、五君子煎、胃关煎之类主之。若执谓疹毒不可温,则无不危矣。此医之当知本也。又
  如气喘一证,大有虚实。盖十喘九虚,若察其本非火证,
  又非外邪,而或以大泻,或以大汗而致喘者,必皆气脱之候,此非六气煎,或贞元饮必不可也。凡
  此二者,皆不可不加细察,而或者以气促作气喘,则万万大误矣。又痘疮总论中,有因人因证之辨
  ,与此麻疹实同一理,所当参阅。故不可以麻疹之邪,悉认为实火,而不知虚火之为害也。
  徐东皋曰∶痘难疹易之说,此俗谈耳。其有胃气原弱,所感入深,又或因泻利而发有不快,或
  发之未透而随现随隐,久之邪气渐入于胃,必泻泄不已,出而复出,加之喘促,则必危矣。凡若此
  者,又岂可以易言哉。所以但有出疹,若见虚弱,急当先补脾胃;其有欲出不出,急当托里发表以
  助之。且首尾供不可泻,一如痘证同也。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禁忌(十三)
  属性:凡疹疮发表之后,红影出于肌肤,切戒风寒生冷。如一犯之,则皮肤闭密,毒瓦斯壅滞,遂变浑
  身青紫,而毒反内攻,烦躁腹痛,气喘闷乱,诸证作矣。欲出不出,危亡立至,医家病家皆不可不
  慎。
  一、疹疮之证,全在调治,禁忌如鸡鱼炙爆,盐醋五辛之类,直过七七之后方可食之,惟宜食
  淡,不可纵口,致生他疾也。若误会鸡鱼,则终身皮肤粟起如鸡皮之状。或遇天行出疹之时,又令
  重出;误食猪肉,则每岁凡遇出疹之月,多有下利;误食盐醋,致令咳嗽,则每岁出疹之月,必多
  咳嗽;误食五辛之物,则不时多生惊热,此痘疹之家皆所当慎也。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发热(十四)
  属性:疮疹非热不出。凡疹子欲出,必遍身发热或烦躁,或头眩,或身体拘急。及既出则身便凉,诸
  证悉解,此一层疹子随即收者,极轻者也。如疹子既出而热甚不减,此毒盛者也,宜大青汤解其毒
  。便涩者,宜黄连解
  毒汤合白虎汤,或大连翘饮解其里。大便不通者,《局方》凉膈散加牛蒡子主之。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喘嗽(十五)
  属性:凡疹证多嗽,此顿出顿入之势也。但有疹毒,须假嗽多而散,故疹后旬日之内,尚宜有嗽,切
  不可见嗽多而治嗽也,宜慎之。疹证属肺与脾胃,肺受火邪则嗽多,嗽多则顿出头面并及四肢;大
  肠受火邪,则上连脾胃而为泄泻。若早泻则嗽必减而变为喘,盖喘嗽二者皆属于肺。然嗽实喘虚,
  得嗽者出,得喘者入,入则合眼多痰,胸满腹胀,色白而毒不尽出,证则危矣。此疹之宜嗽不宜喘
  ,而最不宜于泄泻也。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吐泻(十六)
  属性:凡疹子初起,发热吐利,纯是热证,不可作寒论。此乃火邪内逼上焦则多吐,下焦则多利,中
  焦则吐利并作。自利者,宜黄芩汤。吐利者,宜黄芩汤加半夏二钱、生姜三片。自利里急后重,宜
  黄连解毒汤合益元散。
  凡疹出一二日,或三四日,忽然大泻,嗽多者,用升表之药,加以分利治之。苦泻而兼喘,复
  见闷乱摇头者凶。
  一、麻疹现后,大便下脓血,或因泄泻而变成脓血者,或径自利者,但看疮疹出多而色红又多嗽
  者,只宜表疹。俟其收后,方宜解毒,兼治其痢。
  一、疹子初起,最忌泄泻,然亦有始终泄泻而不妨者,禀之强弱异也。苦因泻嗽减而变为喘者则
  危矣,详前喘嗽条。
  一、身热烦渴泄泻者,柴苓汤、四苓散。如热甚或夏月,益元散。
  一、疹后作痢、亦有看手咬指甲,撕口唇皮,及咬人等证,当以解毒分利药治之。若所下稠涎,
  红白相兼者,务要用解毒之药。若昼夜由三、五十次,渐减至二、三次,成渐多嗽,右手一指脉渐
  起,清涕复来者,方
  可望生。若痢变煤色,或现房漏色,或如青菜色,肛门如筒,喘促音哑,饮食不进,午后腮红,皆
  不治。
  景岳曰∶自古方书,凡发挥未尽,及用治未当者,间亦有之,而惟于泄泻一证则尤其为最。何
  也?盖古人以池泻为热者什九,故多用河间黄芩芍药汤为主治,而不知凡属泄泻,最多脾肾虚寒也
  。即如出疹一证,虽有由疹毒而泻者,然果系实热,多不作泻,但致泻者,卒由脾胃之弱。若但知
  清火解毒,则脾必日败,而渐现房漏、青菜色,及气促、绝食不治之证矣。病而至此,岂犹热耶?
  总属误耳。故凡治泄泻者,即虽是疹,亦必察其有无热邪。如无热证热脉,即当于痘疮泄泻条求法
  治之,庶最危者犹可望其生也。故余于诸法之外,而独言其要者有如此。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饮食(十七)
  属性:凡出疹者,多有五六日不饮食,此胃为邪气所侵,亦为邪气所养,故不食亦不妨。切不可着意
  治之,只宜治疹,疹疮出尽,毒瓦斯渐解,即思饮食。尤不可与面食,虽用粥饮,每次只可少与,候
  气清神爽,身全不热,渐渐加添,但宜少而频也。
  凡出疹之先,平昔过用面食者,或正出时吃面食者,成胃气渐开即思面食而用早者,因动胃火
  ,以致清涕不来,身体作热,两眼看手,咬指抠鼻,撕口唇皮,及撕眼札毛者,此皆疹后食复之病
  也,当清肺解毒,加消导之剂治之。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饮水(十八)
  属性:凡患疹之人,不拘大小,自起至收,必皆喜饮凉水。此不必禁,但宜少不宜多,宜顿不宜顿,
  则毒瓦斯随之渐解。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渴(十九)
  属性:凡疹子渴喜饮水,纯是火邪,肺焦胃干,心火内亢故也。初热发渴者,升麻葛根汤加天花粉、
  麦门冬;渴甚者,人参白虎汤合黄连解毒汤主之。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汗衄(二十)
  属性:凡疹子发热,或自汗,或鼻衄者,不须止之,此亦散越之义。汗者,毒从汗散;衄者,毒从衄
  解,但不可太过。如汗太多,人参白虎汤,或合黄连解毒汤;衄太多者,玄参地黄汤。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躁妄狂乱(二十一)
  属性:凡疹有初热而见烦扰谵妄狂乱者,宜升麻葛根汤调辰砂益元散主之。
  一、疹收之后,余热未尽,日夜烦躁,谵语狂乱者,辰砂益元散用灯心汤调下,或四苓散加灯草
  、黄连、黄芩,调水飞朱砂五分主之。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咽痛(二十二)
  属性:痘疹咽痛亦是常候,乃火毒上熏而然也,勿以喉痹同论,妄用针刺。盖此非喉痹痈肿,原无恶
  血可去也。痘疹喉病,只是咽干作痛,宜廿桔汤加牛蒡子,或射干鼠粘子汤,细细咽之,更以玉钥
  匙吹之。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唇口疮(二十三)
  属性:凡出疹之先,或有胃火,及出疹之后,余毒不散,此热毒收于牙龈上下,故并唇口生疮。遇有
  此证,每日
  用温米泔水洗十余吹,急用解毒之药治之。若或失治,多变走马疳也。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麻疹(全)
  疹腹痛(二十四)
  属性:凡疹初热一日至五六日之间,多有腹痛之证。此大肠之火郁于皮窍之中,故作腹痛。俱不可认
  作伤食,用消导之药,或以手揉,俱能致害。但解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