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5-04 17:29      字数:5015
  白安珩匆匆出门,坐上轿子往宫中方向去了。如今还没出正月,可皇上病着,他们这些臣子隔三差五的还得过去显显心意。好在一应应酬倒都免了,倒显得比往年要清静得多。
  穿好了衣裳,韩筃再要出门时,就见外头又隐隐下起了小雪。让丫头们打上了伞,抱好了媛姐儿,领住了顺哥儿,拉拉杂杂的一大串人到了正屋。
  顺哥儿跟着小叔叔、堂兄一并去玩儿了。媛姐儿也到了里屋跟蓉姐儿一处玩儿着。余下的婆婆媳妇们坐了一屋子。
  “今年过的虽不热闹,可咱们一家团圆了,这年就算是过好了。”这两日用不着甘氏跟着往宫中跑,去见太后请安了,倒总算是让她松了口气。
  “只盼着皇上的身子大好,才是国泰民安呢。”媳妇们应景的说了几句吉利话儿,就顺着甘氏的意思聊起了别的事情。
  冬日天短,睡不睡午觉的也没什么,连甘氏晌午都没了歇息的念头,几个媳妇也有精神,正好,四个人凑成一桌儿,干脆摸起牌来。
  一玩玩儿到了白錾他们回来,几个媳妇没想到公公他们回来的这么早,连忙站起身来避到边上。
  白錾见甘氏眉开眼笑的模样,打趣道:“看你笑的,这是赢了多少?”
  “我们娘们儿间不过赌个采头儿,哪有多少的?倒是爷,今日回来的倒早?”
  白錾解开斗篷递给丫头,到了正座儿落座,下头自有丫头婆子们忙忙刚才摸牌的桌子东西都收拾了。“今儿个五皇子领圣命,十五那日出京,去西面万寿山,为皇上祈福。”
  甘氏一愣,诧异看了看白錾,又转头看看跟进来的白安珩:“这是……怎么话儿说的?!”万寿山乃是皇家祭天封禅之地,如今五皇子还没被皇上名正言顺的立为太子,哪有去那里的道理?
  再一个,就算要祈福,去的也是那些有名寺道观的地方才对,怎么会去万寿山?
  白錾笑笑:“这是大皇子今年在圣上面前提的,说是自己要伺候皇上于左右,实离不开,老五素来最孝敬皇上,代替兄长为皇上祈福,想必苍天必能怜其敬父之心,收了皇上身上的病症。”
  “这……也是大皇子的一片心意。”甘氏愣了半晌,才憋出这么一句来。
  ————————
  “五皇子这回出京,多会儿才会回来?”韩筃心中盘算着,却又隐隐有些不安,韩梗д饣岫匙派碜幽兀羰恰?br />
  “怎么也得一个月吧。”白安珩想了想,抬头冲韩筃道,“十五那日五殿下就要走,可五皇子妃却不能跟着一同出去,且皇上又病着,只怕五皇子府上便不大会同外头走动了。”
  韩筃疑道:“我可能去看看她?”
  “叫下人送些东西过去吧,这几日先莫要走动了。”
  这又是为何?难不成连自己去看看也不行?
  想着,韩筃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大皇子哪会好心让五皇子上万寿山?且年前又传出来过皇上欲立太子的消息,如今这形式,可不是韩筃能看得出来的。
  白安珩见她担心,笑道:“你若担心,不如明天就打发人去五皇子府上,给五皇子妃请个安?”
  “可使得?”见白安珩点头,韩筃忙道,“那我就叫人去预备些东西送过去吧。”
  次日一早,白府上送了些东西到了五皇子府中,不到晌午下人就转了回来。向韩筃禀报道:“奴婢等人在五皇子府上遇上了韩家的下人,也是去给五皇子妃送东西问安的。五皇子妃说近日得了些上好的山参,特特叫人派车送到了韩府上呢。”
  “五皇子妃那里可忙?若有什么不趁手的,咱们能帮的就帮些。”
  那妇人笑道:“五皇子妃说了,这回这事虽急,却也好收拾,头年秋天的时候,五皇子还去过一回东露山呢,好些东西都没怎么动,这回只管查看一番,再添补些就是了。”
  “那便好,你们一路辛苦,都下去暖暖吧,厨房里预备了上好的酒菜。”
  ——————
  韩府后街上,韩笙远远的看见了五皇子府的车子过来,忙迎了过去,直迎到了后门口儿,便忙忙的摆凳打门。
  见车上的人安稳下来了,这才松了口气,往里头一路小心带着:“我那三妹夫真是疯了!挺着个大肚子还叫你出来,要是路上有个什么,我这脑袋可就别要了!”
  韩梗Φ弥毖诳冢骸敖砀缢担隳源锩娴哪越人骨澹∶涣司兔涣税铡!?br />
  韩笙脚下一顿,眼睛鼻子都皱到一起去了,回头埋怨道:“你怎么跟他学起来了?妹夫也不管管?他个外男没事成天老跑去跟你嘀咕这些做甚?”
  “我们爷才不是那小气的人,谁叫姜表哥最会说笑话儿?我前些日子吐得不行,心里腻歪,他就把表哥叫了来,跟我说了半天的笑话儿呢。”
  “得,他倒成了妙口圣医了,可惜,只管医孕吐!”好容易抓住了姜哲一个短处,韩笙脸上总算带了几分笑模样,一路又往里引去,直到到了姜氏的正屋门口儿,那边,刚得了消息的姜氏急急忙忙的正往外面迎。
  见了韩梗В弦涣辰辜钡墓幢阋氚玻缓'给拦住了:“母亲莫要如此,这几日还要麻烦母亲,您若如此,女儿哪里住得安稳。”
  姜氏这才起身,往里面扶着她:“王妃还大着肚子,这……今儿个突然传信儿过来,屋子正收拾着,只怕还有不妥当的地方……”
  “母亲,您就别急了,收拾出些能住的地方就得了,还有我的几个大外甥、外甥女儿的住处要安排呢。”
  后头听了一路母亲同舅舅斗嘴的小孩子们,这会儿才一个个肃着张小脸儿,忙上前行礼。
  “天冷,进去再说,莫要冻着了。”姜氏忙拦住了,把众人引进了正屋。
  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宫之中,皇上双眼微微有些浑浊;看着窗子外隐隐透进来的光亮;许久,微微合上,轻叹一声:“只得如此了。”
  姜哲微微一躬身子;轻声应道:“臣;遵旨。”
  ————————
  正月十五,五皇子出京去万寿山;为皇上请愿祈福。京中百姓跟看西洋景儿似的夹道相送,要知道,因皇上病了,京中的官员们的年没过好。但百姓们走动交际却不大影响,这会儿五皇子出京又正赶正月十五的正日子,京中人正是最多的时候,众人都等着晚上入夜后的花灯,白日正好拿这个事儿来当做消遣呢。
  耳听着外头来报,说是五皇子带人已经出了城门,韩筃这里正预备给顺哥儿媛姐儿晚上出门儿时要穿的衣裳。又嘱咐下人们打点院中上下事宜。
  忙乱乱的,又听说前头白安珩回来了,停了手中的事儿,便朝前面迎了过去。
  “这就回来了?没进宫?”
  “今儿个不必去了。”白安珩解□上斗篷,边往里走边说道,“皇上今日精神好些,只说不叫众臣进去了,好容易过年,很不必为了这些个事情成天往宫中跑。”
  “那大皇子呢?”
  “送五皇子的车马到了城门口儿才回宫跟皇上复的命。”
  韩筃随口问罢,指着屋里的衣裳对白安珩道:“难得今儿个不据着他们了,晚上多叫些丫头小厮的在外头围着,玩儿可是玩儿,千万不能叫他们四处乱跑。”
  白安珩不禁笑了起来:“怕什么?咱们家下人可是不少,还有三弟跟砇哥儿在呢,总能看得过来他们,晚上又有我跟着,怕什么?”
  韩筃笑笑,忽想起来,低声向他问道:“今天大哥回不来?”白安珩轻轻摇头。韩筃见状,便不再多问了。
  正院里,甘氏也在忙着,院子里面处处都要点灯映景,却还要分顾到各处,仔细安排稳妥人手,看住了灯,万万不能走了水。
  下人们往来禀报领取东西,又有几亲朋前的下人来往,正跟几个妇人吩咐着呢,刘妈妈走了进来,站在一边等了等。
  甘氏抬头看见她进来,又说了几句,就叫屋里的几人先下去了,这才转头问向刘妈妈:“怎么了?”
  刘妈妈忙上前一步,附耳道:“刚才老爷的人,到了南边儿小院儿把人都隔开了,带着那杨姑娘跟那丫头走了。”
  “带走了?”甘氏愣了愣,这两天也没听说什么啊?怎么突然把人带走了?“带到哪儿去了?”
  “不知道,没看见。”
  “没看见?”从那儿无论是到前门儿或是后门儿,都还有段路呢,怎么会没人瞧见?
  “老爷的人,提前叫院子里的下人都避开了,说是要修东西什么的,进来的都是男的,又只避不过一柱香的功夫,再打听时,人就已经都走了。”
  甘氏两手拉着帕子,眉头愈发的皱了起来,这是怎么话儿说?怎么提前连声招呼都不带打的?
  那一主一仆身上有问题,她自然知道——不光是她,府里面谁不知道?可这么不啃不响的就把人带走了,并不似白錾平日行事啊?
  心里狐疑,可这事怎么也要等白錾人回来再说,只得道:“院子里面不许乱传,杨家姑娘的事情谁也不许多说什么,半句不许同外面说家里来过这么一个人。”
  “这是自然,夫人尽管放心。”刘妈妈连忙应道。
  把事情丢到了一边,甘氏又说起晚上看花灯的事来:“几个哥儿、姐儿身边都带齐了人,晚上珩哥儿跟着,让那些小子们都机灵着点儿,别光顾着玩儿,傍的都不管不顾的。”
  天色渐暗,外头花灯初上。还没等天大黑下来呢,京中街市上就已经璀璨一片,恍若银河一般,与天上那道交相辉映。
  顺哥儿穿穿戴整齐了,小脸儿映得通红,一手拉着砇哥儿,一并跟在三叔白安珣身后,由白安珩带着,一并出府。
  府里丫头、婆子出多有跟出去的,倒是王氏、韩筃,甘氏都没出府。按说往年她们也会跟着一并去,可今年,王氏因白安玙来了又走,今儿个并没在家,也不会跟着儿子出门儿,便没跟着。
  韩筃则是懒得动弹,自己若要跟着一起,不光照料不好孩子,反而儿正加麻烦,还不如让手脚利落的小厮丫头们跟着也就罢了。
  甘氏年岁大了,向来不爱出去凑这热闹,外头又挤,她这般年岁,哪里还会鼓捣这些?家里院子里面、回廊上头,挂的不都是各色的灯么?
  “老爷还没回来?”甘氏忙了一日,本说晚上吃过了团圆饭,再问问白錾杨姑娘那事儿的。可直等到饭都吃完了,人却还没回来?!
  刘妈妈也是微微皱着眉头叹息道:“可不是么?只传了信儿回来,说是怕晚上回不来吃了。”
  可这信儿还是今日下午传回来的,如今天都大暗了,孩子们都出府去了,怎么后头还没消息?
  心中有些焦急,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拉着帕子,眼睛不时往门口看去。她知道白錾定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可哪日选,偏偏选到了这日,这还真是……
  轻叹了一声,低声嘱咐道:“叫几个小厮在门口儿路口处盯着点儿,厨房里让他们预备好姜汤,人一回来就先上一碗,驱驱寒气。”再多的埋怨,也等他回来再说。甘氏清楚,若没什么大事绊住了脚,白錾万不会如此。
  外头花灯紧促,韩筃倒也没什么赏灯的兴致,倒是有几盏早先姜哲叫人送来的,西洋花色的走马灯,点上之后瞧着有趣些。
  家里面孩子全都不在,原本预备些的谜语采头儿也都丢到了一边,让院子里留守的小丫头们玩儿热闹。
  韩筃正在炕上歪着,就见夏萤走了进来:“奶奶加条毯子吧,仔细腿冷。”说着,便取了一条过来,“刚刚奴婢去取茶水时,听廊下的婆子说,南小院儿空了。”
  韩筃愣了下,才理会:“南小院儿?杨……姑娘住的那处?”
  夏萤点点头:“是呢,也不知什么时候的事……夫人下令叫不许往外说。”
  韩筃有些出神的点点头:“叫她们都嘴紧些,这事不许再多说了。”那杨姨娘来的一圈儿,韩筃直到这会儿也没闹清楚她这是来做什么的。
  说她是冲着白家来的?可直到现在,也没听见她们折腾出来什么。若不是冲着白家来的?那老爷夫人不可能这么防着她们……别说他们在防,若他们不防着,当成亲戚在家照料着,那该防备的人就要换成自己了。
  她记得,那个叫柳儿的,向来牙尖嘴厉,得理不饶人,没理也要搅三分。那位杨姨娘,又自来是个温柔贤淑最知情懂理的,但凡见了她的,就没有不说好的。当初宋母更是说她“只差在出身上了”,若不然,比哪家的大家小姐也不差。就差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不如她了。
  那一世,自己走后,她可如了